(必備)《三國演義》讀后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后感1
書好像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的大道;書好像一股清泉,能滋潤你我的心靈;書好像一陣微風(fēng),能舒緩疲勞的身心。我就有過努力追求一本書的經(jīng)歷。一年級的一天,聽說我的哥哥會來到我們家,我高興壞了,準(zhǔn)備好我所有的玩具,只想和哥哥玩。誰知,哥哥這次不但不跟我玩,還不理我,一直看著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我因為已經(jīng)做好了和哥哥玩的準(zhǔn)備,可他沒跟我玩,所以很生氣。我一把奪過“害人不淺”的《三國演義》,便翻開看了看?僧(dāng)時我很小,沒看懂幾個字,便只看為數(shù)不多的插圖,不久插圖看完了,我便對《三國演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讓媽媽買《三國演義》,可她不愿意買,說因為我太小了,等我三年級再買。我很性急,不愿意等,便想了一個辦法——威脅她說如果不買,就“絕食”。這個計劃很快就不攻自破了——聞到飯香,我就克制不住了。很快,我又有了一個辦法——“裝認真”。就是去圖書館,裝作在認真看《三國演義》的樣子感動她。這天下午,我讓她帶我去圖書館看書。她同意了。我捧著書,“認真”地看著。她看我這樣,贊許的點了點頭。她同意下個學(xué)期買,可對我來說還遠遠不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我寫了一篇“作文”,雖說是“作文”,但只有兩句話:“老媽,我想買《三國演義》。求你了。”老媽被我的死纏爛打給感動了,同意買《三國演義》了。得到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細讀了很多遍,產(chǎn)生了一些感想!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睍r常讓我為三國英雄人物所陶醉。讓我們走進群雄爭霸的三國吧!
一代奸雄——曹操
記得當(dāng)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謀士千萬,戰(zhàn)將無數(shù),卻在赤壁大戰(zhàn)時,折兵百萬;記得當(dāng)年招賢納士時,豪言壯語無數(shù),在華容道時,卻是無限嘆息;記得曾經(jīng)兵多糧廣,卻被司馬家族吞并了國家,真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呀!
羽扇綸巾——周瑜
記得當(dāng)年“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fēng)流周瑜,卻因為嫉妒而死;當(dāng)年做為孫策最好的干將,卻因為毒箭氣急攻心而死;嫉妒真是害人害己呀!這就是羽扇綸巾的周瑜。
臥龍?zhí)焐瘛T葛亮
記得當(dāng)年收孟獲、氣周瑜、草船借箭十萬的神算師諸葛亮,卻被年輕的司馬昭統(tǒng)一天下,當(dāng)年破曹兵百萬的臥龍諸葛卻因跟隨昏庸的阿斗,所以累死結(jié)束一生。這就是臥龍——諸葛亮。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jīng)典名著,可以改造一個個人的心性,創(chuàng)造一個個英雄豪杰,這本著作的人物刻畫極為成功,能不斷的激勵和鞭策有夢想的人,讓人進步,不畏艱難險阻,明白很多道理。
《三國演義》讀后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鼎盛,天下了花落誰家,誰能一統(tǒng)三國?看《三國演義》就能知道。而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里面的“三雄”。所謂的“三雄”即“智雄”諸葛亮!傲x雄”關(guān)羽,“奸雄”曹操。
“盧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也能從這句詩中可看出諸葛亮的才能。而更有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币材芸闯鲋T葛亮的智慧,在《三國》中諸葛亮是“智者”與“忠臣”的化身。諸葛亮被請出山后就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這就是諸葛亮的智,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智慧是很多人都無法比的,所以在周瑜死時怒吼:“既生瑜,何生亮”而說起諸葛亮的“忠”,在我看來是“愚忠”,因為他在劉備死后把蜀國所有大事小事全部都自己過問,唯恐辜負了劉備的托付,最后導(dǎo)致他勞累猝死在五丈原中。他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如果說諸葛亮沒有把權(quán)力過于集中在他自己身上想必他就不會那么早死去,二就是因為他的“智”與“忠”才會擾了他在新野的寧靜。有時候,“智”與“忠”也是一種不幸,平平淡淡才是真?商幵趤y世之中的諸葛亮他沒得選擇。
“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這就是描寫關(guān)羽的句子,從中就可看出關(guān)羽的“勇”,更是為他后面的“三英戰(zhàn)呂布,刮骨料,斬顏良,文丑”而埋下了伏筆。而說關(guān)羽的“義”,就從操場為挽留他在曹營而費盡心思,又是美酒美人、萬兩黃金。而關(guān)羽都不為之而動開始,為送二嫂與少主而過五關(guān)斬六將,潛力走單騎。而在華容道中又再一次展現(xiàn)了他的“義”,為報曹操在軍營的恩情而放走曹操。這位令敵人聞風(fēng)喪膽的英雄更有著鐵骨錚錚的真漢子的'“義”。大無畏的英雄的精神與忠肝義膽的一起成就了關(guān)羽的一生英明。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奸”在《三國演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煮酒論英雄”中曹操說:“夫雄者,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從中便可看出曹操的野心與奸像!皰短熳右粤钪T侯”的曹操盡管他多“奸”,野心多大,但還是被諸葛亮耍的團團轉(zhuǎn)。在華容道中曹操更是被諸葛亮智算。曹操雖說他“奸”,但他在用人方面卻是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他才會被計算,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失敗。人對于仁人志士更是以禮相待!凹樾鄣谋砻鎯(nèi)心也有著對仁人志士的尊敬與豁達大度,可野心太大的他最終還是死于此。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看《三國演義》,品世事紛爭。
《三國演義》讀后感3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聰智,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我仿佛進入了另種境界。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jié)義至三國歸晉共經(jīng)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jù)(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lǐng)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shù)?墒窃诠适轮幸灿小爸遣粍澲\,勇不當(dāng)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國獻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有勇無謀,大敵當(dāng)前,只能拼死征戰(zhàn)。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guān)羽說清楚,哪兒至于被義氣的關(guān)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這些我就不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是我想談?wù)勛约簩Α度龂萘x》的一些認識和看法。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 因為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zhàn)中,占領(lǐng)了大片的土地,連少數(shù)民族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個國家中最強大最繁榮的大國,是曹操為魏國奠定了堅固的基礎(chǔ),后來晉國才能統(tǒng)一天下的,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jù)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biāo)準(zhǔn),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jù)",并且三次大笑展現(xiàn)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tài)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xué)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zhàn)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讀后感4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讀書便是耕耘,想收獲生活的人,要學(xué)會讀書;若人生是一個海洋,那么讀書便是舟楫,想到達生活彼岸的人,要學(xué)會讀書。因為一本書,是一種人生。人生即滄海。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世最重要的——義氣,百萬史書,我選擇了經(jīng)典的一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了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戰(zhàn)斗。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fù)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矛盾沖突。它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有極高的文學(xué)價值和歷史價值。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導(dǎo)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黃巾起義爆發(fā)。在鎮(zhèn)壓起義軍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一批割據(jù)一方、擁兵自重的豪強,他們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又重新混戰(zhàn)。不久以后,董卓當(dāng)了丞相,殺了許多大臣,司徒王允巧施連環(huán)計,除了董卓。之后,諸侯混戰(zhàn),漸漸地形成了三股鼎足的勢力,三國鼎立后,又經(jīng)過了一次次的戰(zhàn)爭,最后,魏國滅了蜀國,西晉代魏滅了吳國,統(tǒng)一了天下。
在三國那么的人物里,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孔明,認為孔明是英雄?酌魉愕糜⑿郏阒嵌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遇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xiàn)了這一點。然而,我認為他完全可以有更大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他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zhàn)車上;孫權(quán)則不過仰仗父兄基業(yè),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所以,三國英雄,曹操莫屬,而我最欣賞的也是曹操。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zhàn)中,占領(lǐng)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shù)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chǔ),后來才能使晉國統(tǒng)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三國演義》不可避免的寫到了戰(zhàn)爭,在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中,作者構(gòu)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zhàn)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描寫得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起來使讀者驚心動魄。
這部史詩巨作,無論是在藝術(shù)構(gòu)思,還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里程碑,是中華文庫里不可多得的瑰寶。
讀《三國演義》還教會我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如我們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為人要心胸寬廣……也許這就是名著吧,能給予人精神上的食糧,也能經(jīng)得起反復(fù)的推敲。
《三國演義》讀后感5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成千上萬的文學(xué)作品橫空出世,能讓每個人都耳熟能詳?shù)臒o疑是古典四大名著了。在我心中,《三國演義》是其中之冠。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從公元184年至280年,黃巾、袁紹、曹魏、蜀漢、孫吳等軍閥與割據(jù)勢力進行的政治軍事斗爭。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流淌在羅貫中筆下。諸葛亮代表“智”,神機妙算,未卜先知。杜甫曾評價“諸葛大名垂宇宙”。曹操代表“奸”,既狡詐又智慧,魯迅評價其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特別是張飛,更是將“勇”突顯,“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如震雷”。還有趙云、周瑜、魯肅……不可勝數(shù)的英雄人物配上層出不窮的奇謀妙計,讓人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描寫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場面。官渡之戰(zhàn),曹軍在軍隊面臨劣勢的情況下,采用了謀士許攸的`奇略,一舉燒毀袁軍糧草,使得袁軍軍心渙散,遂逐一擊破。赤壁之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以弱勝強,謀士戰(zhàn)將各顯其能,大挫曹軍。夷陵之戰(zhàn),吳軍積極防御,以逸待勞,拒不出戰(zhàn),消磨蜀軍威風(fēng),最后一鼓作氣攻破蜀軍營柵,大獲全勝。還有三英戰(zhàn)呂布,長坂坡救阿斗,七擒孟獲……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孫子兵法”啊!
《三國演義》為我們講述了許多精彩紛呈的故事,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三顧茅廬。在一次次的考驗中,劉備選擇了禮貌和堅持。若劉備沒有堅持,像張飛那樣沖動,諸葛亮豈肯出山?東吳豈會聯(lián)合?蜀漢豈能長久?三國鼎立的局面豈能持續(xù)?可以這么說,蜀國的基礎(chǔ),那個時代的政治格局都是在三顧茅廬后一錘定音的。
有一次,我被一道數(shù)學(xué)題難住了,抓破腦袋卻還一籌莫展,只好去請教數(shù)學(xué)課代表,他正在班上閑逛。我一把拉住他,討好地說:“你看我,真是笨死了,這道題都不會做,還得請教你這位大神”。他卻一改往日的溫和,推開我,笑道:“你不思考,想當(dāng)小偷?”我不解地望著,忽然明白了,臉一下子漲紅了。我想到劉備前往臥龍岡時,正值隆冬,天氣寒冷,冒著風(fēng)雪,步行了三個時辰。可劉備連續(xù)走了三次卻不抱怨。我的困難根本不值一提。我振作了精神,又上前請教。他卻不好意思:“呵呵,我可沒時間喲!”我碰了一鼻子灰,垂頭喪氣地坐回座位。突然,一陣歡笑聲占據(jù)了我的大腦,原來數(shù)學(xué)課代表正與人下棋呢!我又氣又急,這不是存心耍我嗎?我轉(zhuǎn)念一想:諸葛亮試探劉備的時候,劉備并沒有急躁,沉住氣,虛心請教才獲得成功。我想到這里,又去問他。這一次,他耐心地講解,在草稿本上刷刷寫著解題步驟!叭櫭⿵]”終于成功了。
正是在生活中的禮貌,獲得了別人的尊敬和回禮;在生活中的堅持,將不可能變?yōu)榭赡。禮貌和堅持好比是缺一不可的兩兄弟,只有兩個都在時,才會碰撞出最燦爛的火花。
《三國演義》讀后感6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曾經(jīng)所說的話,是啊,沒有了書,就好像大樹沒有了綠葉,地球沒有了生命,大腦缺乏了知識。
我就特別愛看書,特別是小說。比如《綠野仙蹤》《海底兩萬里》《西游日記》等等,但在那么多的古今中外的名著中,三國演義里驚心動魄的故事最讓我難忘。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著,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0年的歷史風(fēng)云。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供貨方轉(zhuǎn)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個性鮮明,各顯神通。我曾為關(guān)羽單刀赴會的勇氣而握筆嘆服,也曾為趙云大戰(zhàn)長坂坡的英姿颯爽而敬仰萬分,更為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機妙算而拍案叫好,還有呂布、曹操、周瑜等這些諸多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為該書增添了幾抹亮點。給我們這些讀者飽了眼福,眼前一下子就浮現(xiàn)出這些人的畫面,羅貫中先生真是太贊了!
三國演義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小標(biāo)題,像什么桃園三結(jié)義啊,還有赤壁之戰(zhàn)什么的。讓讀者印象深刻,在朗讀之時還能為故事情節(jié)而喝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草船借箭》這一章節(jié)。文章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比自己高出一籌,便心懷嫉妒,甚至一心想將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以軍中缺箭為名,心生一計,讓諸葛亮十天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芍T葛亮卻說只要三天就夠了。原來,諸葛亮早就料算到三天內(nèi)的.一天晚上,江上必會起大霧。這樣,他只要準(zhǔn)備好十二只裝滿草人的船就行了。到了第三天諸葛亮率領(lǐng)著軍隊駕駛著裝滿草人的船到了曹軍那里,命令手下士兵擂鼓吶喊。而曹軍聽到了挑戰(zhàn)的鼓聲卻因為江上霧大而看不清對方的情況便很害怕中埋伏,只好命弓箭手向?qū)Ψ椒偶,一時間,萬箭齊發(fā),全都射在了草人上。待霧快散去時,草人身上的箭足足有十萬支了。于是,他們便把箭運回去了。從中我體會到,周瑜不僅忌妒心強,而且又十分陰險狡猾。而諸葛亮不但智謀多,而且善于觀察天氣。提前七天順利地完成了任務(wù),使周瑜的陰謀徹底失敗。
每當(dāng)我無聊時,我都會拿起這本書,興致勃勃地看起來,雖然我看了很多遍但我相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每讀一遍,它給我?guī)淼臇|西就越多。
同學(xué)們,你們也去看看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7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边@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shù)、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dāng)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趙云,這位五虎將軍在長坂戰(zhàn)亂的時候,他為什么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妻兒老。繛槭裁此陂L坂坡肯把馬讓給劉備的夫人?因為他心中有那無愧的選擇,他最終把精神轉(zhuǎn)化為一種動力——從曹操八十三萬軍中沖了出來,這不禁讓人回憶起那首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詩:“血染征袍透甲紅,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糜夫人在當(dāng)陽長坂坡中,身受重傷,趙云找到她時,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云三番五次請她上馬,她卻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為了不連累阿斗和趙云,為了讓趙云順利沖出包圍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戰(zhàn)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典韋,他是曹操的貼身將領(lǐng),率領(lǐng)虎衛(wèi)軍,為了保護曹操,他不惜舍去性命。他手無寸鐵、身無片甲地保護曹操,人們都說曹操是亂世梟雄,可為什么這么值得典韋保護呢?因為他選擇了曹操,就要為曹操效力,他認為為曹操付出生命是應(yīng)該的,這難道不是從心靈上做出的正確的選擇嗎?這是他心靈深處的大義,是為國奮斗而義無反顧的大義。
請讓我們從內(nèi)心、從心靈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dāng)今之得失。從古人心靈深處的選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義所在。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舍棄自私,選擇高尚;舍棄奸詐,選擇誠信;舍棄小我,而完成大我……這才是人們從心靈、從靈魂上的大無畏的問心無愧的選擇。
《三國演義》讀后感8
近幾日應(yīng)朋友的請求,接手了一個《赤壁之戰(zhàn)》的劇本,由于《三國演義》是很久以前所看的,現(xiàn)在要想寫好這個劇本,所以不得不回過頭來再次捧起《三國演義》。自從大三結(jié)束至現(xiàn)在工作一年多,自己手捧經(jīng)典的次數(shù)可謂少之又少,實在令我慚愧。
之前在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網(wǎng)購了一套四大名著,放了很久都沒開封,這次借這個機會,終于動了這套經(jīng)典。拿起書,直接翻到了赤壁之戰(zhàn)前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部分。還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看《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有特別喜歡看諸葛亮出山到蜀國鼎盛之時。從這個點就可以知曉我是一個不喜歡看悲劇的人,但是現(xiàn)在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越發(fā)覺得人生當(dāng)中好多戲份都是悲劇,那些不完美的,遺憾的,失敗的,傷人的,黑暗的等等等等都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難怪有人說,小時候或者年輕的時候喜歡看喜劇,喜歡看英雄,喜歡大團圓,喜歡完美主義,等到成年以后就喜歡看那些不完美的,有缺憾的,反映人性的東西。等到在老了以后,對于一切看平淡的時候,就喜歡那些能讓人安靜下來的東西。年少時追求完美,成年后經(jīng)歷挫折,人老后看破紅塵。
這讓我很直接地想起我最喜歡的一首詞——《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首詞寫的是人在不同的.三個時期聽雨所見所聞所聽所想,與我甚是契合。
人生必定隨著時間的增加而產(chǎn)生不一樣的變化。如今我再讀《三國演義》,我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更愿意去讀《三國演義》前面的部分和后面蜀國衰敗、諸葛亮去世的部分了。那些曾經(jīng)在我們心中的英雄,桃園三結(jié)義的劉關(guān)張、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趙云,老將不老的黃忠,足智多謀的孔明……他們的人物形象不再是那樣完美的英雄,不再是以一敵萬,無所不能的英雄,在我心中慢慢變得有血有肉。劉備稱帝前的落寞無助,關(guān)羽的自傲輕敵,張飛的魯莽殘暴,趙云的愚忠耿直,甚至于諸葛亮也有其無可奈何的遺憾。
現(xiàn)在重讀《三國演義》,我漸漸地不再去回避那些缺憾,漸漸地學(xué)會去面對那些不完美,就像自己要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完美各種缺憾一樣。智勇雙全,忠義正直的關(guān)云長大意失荊州被殺,粗中有細的張飛被人砍頭,劉備夷陵之戰(zhàn)大敗而后白帝城托孤,諸葛亮五丈原隕落,這一切的失敗現(xiàn)在我都勇于接受了,我們所追求的并不是完美,而是在于追求的整個過程。
自己也好,親朋好友也罷,自己不奢求,不完美的自己去乞求別人的完美,用心地生活,用心去走完這幾十年吧!
羅曼·羅蘭說過:"真正的英雄是在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此為終。
《三國演義》讀后感9
自從三年級,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后,就對它愛不釋手。羅貫中根據(jù)三國史,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復(fù)雜、生動的人物形象。我對那些英雄人物的智謀、勇猛、忠誠贊嘆不已,同時也為書里所展現(xiàn)出來的人性的貪婪、驕傲、自私感到震撼和惋惜。從三國的一個個故事中,我學(xué)習(xí)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一個人的胸懷有多寬廣決定了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曹操在當(dāng)初以較少的.軍馬打敗了袁紹之后,搜查了袁紹的大本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部下和袁紹有過私下的溝通的信件。可是他沒有處罰自己的這些部下,而是一把火把這些信件全部燒掉,他的寬厚大量讓這些部下對他感激不盡,后來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他也因此獲得了軍心,在這個混亂的時期站穩(wěn)了腳跟。
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關(guān)羽和張飛并不信任他,認為他只是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對劉備如此看重諸葛亮很是不滿。沒多久,夏侯惇帶了幾萬大軍殺到了新野,諸葛亮神機妙算,預(yù)料到了敵人的每一步動向,調(diào)兵遣將,提前做好了埋伏,最終殺得敵人落荒而逃。他這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本領(lǐng)讓一開始瞧不起他的關(guān)羽和張飛對他刮目相看、佩服至極,從此對他馬首是瞻。關(guān)羽和張飛沒有因為諸葛亮的本事大就嫉妒他,而是大家齊心協(xié)力地輔佐劉備成為一方諸侯。
然而周瑜心胸狹隘,在打赤壁之戰(zhàn)時,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能,屢次想殺害諸葛亮,但諸葛亮怎么會想不到周瑜的這些心思呢,早就準(zhǔn)備好了應(yīng)對之策,還有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而周瑜最后也因為他始終容不下諸葛亮,認為既生瑜,何生亮,最終氣郁而死。
再比如一個人如果驕傲自滿,不僅自己會敗得一蹋涂地,還會給其它人都帶來巨大的麻煩。
在諸葛亮北上伐魏時,需要守住漢中咽喉街亭,馬謖自告奮勇,立下軍令狀,擔(dān)此重任。然而馬謖到了街亭后,掉以輕心,剛愎自用,認為把營寨安在山頭,便可居高臨下,打退敵人。王平極力勸阻,認為敵人一旦把山圍住,斷了他們的取水之道,并用火攻,他們就不能逃脫了?神R謖自認為自己飽讀兵書,想當(dāng)然地認為這樣的情況一旦發(fā)生,蜀兵將決一死戰(zhàn),以一當(dāng)百,置之死地而后生。后來,果不其然,蜀兵大敗。馬謖的驕傲自滿導(dǎo)致戰(zhàn)略要地街亭失守,蜀兵失去了糧道,大勢已去,只能退回漢中,失去了繼續(xù)北上,討伐魏軍的絕好機會。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更激發(fā)了我學(xué)習(xí)歷史知識的熱忱。唐太宗李世民有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蓖ㄟ^歷史這面鏡子,可以讓我們通過前人的故事總結(jié)得失,明白是非善惡,從而做更好的自己。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這是一本書令人過目不忘的書。它之所以被選為四大名著之一是由于它帶給人的感觸之深,之廣。我之所以捧起它,是因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以前的故事,那鏗鏘的文字所帶給我的喜悅與悲傷。
鮮明的人物形象是《三國演義》的一大特點。羅貫中筆下的一個個人物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xiàn)的顯現(xiàn)了出來。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有勇無謀的呂布;陰險狡猾的曹操;忠肝義膽的關(guān)羽;粗中帶細的張飛;文武雙全的姜維;碌碌無為的阿斗;神勇無敵的趙云;老當(dāng)益壯的黃忠;仁慈愛民的劉備;功未成身先死的龐統(tǒng)……仿佛是穿過時關(guān)隧道,我細細的品味,沉浸在了彌漫著歷史的香氣中。
讀過此書的讀者必定不會忘掉這兩個名字: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是曹操。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復(fù)雜,曹操御軍三十余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于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jié)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fēng)生。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但是,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后世各種杰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梢哉f,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度龂萘x》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yè)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夸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并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或許,讀過《三國演義》后,讀者們對于羅貫中的文筆感嘆不已。然而,我卻有自己的見解。小說與歷史始終不能混為一體。小說是故事,是人們抒發(fā)情感的文體。加上自己的想象與自己的見解有何不可?成為文學(xué)界的著名書籍也不在話下?墒牵瑲v史終究是歷史。它是不變的,是真實的。它是為了記錄事實,告訴人們什么真假的存在的重要“寶藏”。就如學(xué)習(xí)與生活。生活在世界上必須要存要美好的想象,對理想的期盼與渴望更是不可少,而學(xué)習(xí)是為此墊下的基礎(chǔ)。帶著滿身的“淵博”去領(lǐng)略世界的魅力,去完成夢想,帶著想象享受生活。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它不同于一般是史書,也不同于一般的小說,它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chǔ),同時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它既帶有真實性又帶有情感性。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不但可以回顧了三國戰(zhàn)亂時期的歷史,也體會到那時代的一些思想文化意識。
我也閱讀了一些關(guān)于《三國演義》的評論著作,發(fā)覺大多數(shù)都涉及到有關(guān)這本書的思想主題,而且長期以來,學(xué)術(shù)界對此也一直爭論不休,主要體現(xiàn)在幾大學(xué)說當(dāng)中,如:“正統(tǒng)”說,“民本”說,“擁劉反曹”說,“忠義”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理想人格悲劇”說,等等。
我認為,以上所述的各種學(xué)說,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不可以全盤否定,也不可以全盤肯定。但無論那一種學(xué)說,他們都只是從自己所認定的一個角度出發(fā),不能全面的概括《三國演義》的豐富思想意蘊。如果將各種學(xué)說綜合起來,或許可以形成具有整體性的文化內(nèi)涵。
雖然《三國演義》沒有一致的主題,但它所展現(xiàn)的總體思想傾向是一致的。我覺得上述繁多的'主題當(dāng)中,絕大部分都是與儒家思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一種表現(xiàn),如“正統(tǒng)”說,“民本”說,“忠義”說等等。從作品中對英雄人物的行為事跡可以體現(xiàn)出來。
我們都知道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者是孔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鬃釉(jīng)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倍献釉趥惱韺W(xué)上提出了“性善”論,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并提出了君主“保民而王”、“與民同樂”的思想。這些在《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身上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
劉備常懷匡扶漢室之心,雖然占不了“天時”與“地利”,卻占穩(wěn)了“人和”。孟子曾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謂“人和”也就是得人心,是否能得人心,就取決于是否“得道”。在作品中,說到劉備“得道”之處比比皆是。
我覺得“劉玄德攜民渡江”這感人的一幕是最能顯示劉備寬仁愛民,慈善寬厚的品德。劉備屯住樊城之時,兵寡將少,抵擋不住曹操強勢的攻打,只好棄城而走,卻又不忍心拋棄百姓,于是“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劉備在船上看見眾民倉皇逃難的悲慘景象,痛心疾首,想投江自盡,幸好左右急忙勸止,“聞?wù)吣煌纯蕖,這可見劉備愛民之深,救民之切,做到了“保民而王”,但絕對不是為了“買民心”而做作的。其仁義之心,人臣共知,日月可鑒。
《三國演義》讀后感12
我是一個特別現(xiàn)代的學(xué)生,并不習(xí)慣接觸那些古典文學(xué),因為我覺得里面枯燥乏味,毫無生氣可言。那些書在我眼里是古板的,讓人剛拿起就想扔掉的感覺。這種感覺持續(xù)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朋友送給我一本書——《三國演義》。
朋友遠在廣東,他十分了解我的脾性,嘆息過我此生注定無法探尋出古典文學(xué)的奧秘。但此次,他還沒跟我打聲招呼就給我寄來這本黃色封皮的小說。并且在msn上給我留言道:“推薦你看這本書,以你最好的朋友的名義!
他從來沒有這么認真過,以至于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書。
這本書的封皮上鍍著四個銀光閃閃的大字——三國演義。
但很顯然,我一整天就這么看下去了。這個城市籠罩在泛濫的白光里,在清晨星光還沒有隱去的時刻,就已經(jīng)悄悄涂抹起了天空,像是一個悠閑的公爵,在耐心地涂抹著他手上的全麥面包。
驚覺已經(jīng)晚上七點時,這本書我已經(jīng)囫圇吞棗似的看完了。這里面的人物讓我記憶深刻,原本并不了解的諸葛亮與劉關(guān)張三兄弟的故事,在這本書里,我漸漸了解了他們。
諸葛亮是誰?是劉備三顧茅廬好容易請出的人。臥龍先生熟讀兵法堪稱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神出鬼沒之術(shù)。先生舌戰(zhàn)群儒,智斗八方,三氣周瑜,令其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增灶退兵,唱空城計,更是智勇超人,鎮(zhèn)住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更有草船借箭,借東風(fēng),八陣圖,七擒孟獲……先生的`天縱之才讓人言之不盡,道之不完矣。先帝兵敗,在白帝城托孤于先生,先生流著淚接下遺詔,誓要輔佐阿斗平定天下。淚潸潸,雨綿綿。天降小雨,為此哭泣。
劉關(guān)張三兄弟是誰?他們雖不出同一族系,但在桃園之中,以天為證,各喝下三杯酒,留下了“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千古美談。劉備手持雌雄雙股劍,關(guān)云長揮青龍偃月刀,張翼德舞丈八蛇矛,就這樣一個陣容,欲要平定天下,創(chuàng)造太平盛世,真不愧有雄心壯志。關(guān)云長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劉備死前的“愧對兄弟矣”,張飛因云長陣亡而大發(fā)脾氣,從而喪失性命,劉關(guān)張的兄弟情真是感天地,泣鬼神。
吐一口濁氣,心中波瀾起伏,三國演義中的種種事,讓我如同身臨其境,沉醉其中,幾乎無法自拔。
想起朋友那句語重心長的話,可能古典文學(xué)真的有它吸引人的一面。這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美麗的眼神,不夠標(biāo)志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tài),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tài)和舉止,這都在于一個人靈魂的豐富和坦蕩。或許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其實是最好的途徑。
《三國演義》讀后感13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從小就開始接觸了,以前是讀少兒版帶注音和插圖的那種,而現(xiàn)在則是原著。這幾年隨著知識的增長,這本書也讀出了一點門道來。別人總是說曹操是讓人搞不懂的角色,我也不否認,但是在我心里他只能排第二,那么第一是誰呢,是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tǒng)。龐統(tǒng)是一個與諸葛亮并稱的智慧頂尖的人物,并且就連諸葛亮也說龐統(tǒng)的智慧是自己的十倍,這樣的一個人的戲份為什么會這么少呢?這樣的一個人為什么會這么容易就死了呢?
抱著這樣的疑問,我把六十二和六十三章又看了一遍,果然看出了許多漏洞,從看星象這一點來說,諸葛亮和龐統(tǒng)這種基本不會出錯的人竟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答案,并且龐統(tǒng)也已經(jīng)看出來諸葛亮是故意想讓劉備回荊州,才跟劉備說天象這回事,所以證明了這一點,他們根本就不迷信,迷信只是一個借口,給劉備看的借口,而且劉備還信了,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劉備是個迷信的人。再看出發(fā)之前的那段,龐統(tǒng)也參加過很多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他的馬不可能無緣無故把自己弄翻,如果硬要把它分類的話,這應(yīng)當(dāng)歸到迷信那里去。但是龐統(tǒng)又不迷信,所以應(yīng)該可以證實這個結(jié)論:龐統(tǒng)是故意的。那故意干嘛呢?裝給別人看。給誰看呢?給迷信的人看。那誰迷信呢?剛才證實了,是劉備。六十三章中部也可以看出來,敵方是因為看見了劉備的馬才斷定龐統(tǒng)就是劉備,這樣的話如果把剛才的結(jié)論跟這個再連起來,就會很驚人地發(fā)現(xiàn)龐統(tǒng)的目的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找死。并且作為軍師的他,不可能在決定路線之前連地名都不看,所以落鳳坡應(yīng)該是他特意為自己選的墳?zāi)埂?/p>
那么他為什么想死呢?因為劉備墮落了,從六十二章中后部可以看出來劉備認為奪了涪關(guān)是一種樂事,換成以前的他絕對不會這樣。六十二的后部與六十三的前部可以看出,劉備這時所謂的`仁慈差點害了所有人。這和那個以前的明白真仁假義的劉玄德已經(jīng)不一樣了。這不叫仁慈,這叫愚蠢。而龐統(tǒng)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不想在劉備手底下干了。但是以他軍師的身份是絕對不能辭職的。然而從諸葛亮寄來的信可以看出諸葛亮妒忌龐統(tǒng),妒忌心是會害死人的,龐統(tǒng)應(yīng)該是料到諸葛亮到最后肯定是要對他下黑手,而劉備又更偏向于諸葛亮,所以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那還不如死在這里。所以龐統(tǒng)的死也是為了諸葛亮證明一點:我不是你害的,我也不屑和你爭。
龐統(tǒng)這個人啊,到最后還維護著自己的尊嚴(yán),我覺得他是一個智者,更是一個勇者。
《三國演義》讀后感14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部書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這部書主要故事情節(jié)是: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朽,引發(fā)了黃巾軍起義,各地諸侯在鎮(zhèn)壓黃巾軍的過程中乘勢而起,形成了許多割據(jù)勢力,在群雄紛爭的局面中,魏、蜀、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這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其中我影響最深的諸葛亮和周瑜。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出山。正是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劉備立足于蜀漢、結(jié)好東吳、共抗曹操。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周瑜,字公瑾,身為東吳的大都督,他儀表英俊,聰明過人。在諸葛亮的幫助下火燒赤壁,為東吳求得安寧。但周瑜心胸狹窄,一心想害死比自己高明的諸葛亮,后被諸葛亮三氣而死。他死時大叫“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中,我們體會道周瑜的自私。但周瑜畢竟是一名英雄,年輕有為,值得我學(xué)習(xí)。
在讀《三國演義》時,我深深的體會到人民對于和平的向往。由此,我也聯(lián)想到我們當(dāng)今的社會多好啊!沒有動亂、沒有戰(zhàn)爭,各國之間和平相處,人們在幸福美滿的生活著,真希望永遠都能這樣!,這部書給我的感觸很深。
這部書主要故事情節(jié)是: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朽,引發(fā)了黃巾軍起義,各地諸侯在鎮(zhèn)壓黃巾軍的過程中乘勢而起,形成了許多割據(jù)勢力,在群雄紛爭的局面中,魏、蜀、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這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其中我影響最深的諸葛亮和周瑜。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出山。正是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劉備立足于蜀漢、結(jié)好東吳、共抗曹操。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周瑜,字公瑾,身為東吳的大都督,他儀表英俊,聰明過人。在諸葛亮的幫助下火燒赤壁,為東吳求得安寧。但周瑜心胸狹窄,一心想害死比自己高明的諸葛亮,后被諸葛亮三氣而死。他死時大叫“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中,我們體會道周瑜的自私。但周瑜畢竟是一名英雄,年輕有為,值得我學(xué)習(xí)。
在讀《三國演義》時,我深深的體會到人民對于和平的向往。由此,我也聯(lián)想到我們當(dāng)今的社會多好啊!沒有動亂、沒有戰(zhàn)爭,各國之間和平相處,人們在幸福美滿的生活著,真希望永遠都能這樣!
《三國演義》讀后感15
諸葛亮無疑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了,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曉天文地理。但讀來讀去,心中總有一個結(jié)不能打開:他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過不去呢?在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后,我還是覺得魏延應(yīng)該算是三國里的一個悲劇人物了,因此覺得有必要為他說上幾句,鳴鳴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見,也希望能一起來談?wù)。不過歷史是死的,沒有多少人會對枯燥無味的歷史感興趣,惟有在歷史中注入民俗文化情感,使歷史變?yōu)閺V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故事,那么它才會生動形象惹人喜愛!度龂萘x》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三國是一段紛爭的歷史,一百多年的腥風(fēng)血雨在中國歷史中,可它卻成了廣大民眾茶余飯后喜愛談?wù)摰脑掝},這主要歸功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傾注的民俗文化情感。
羅貫中曾云游四海,網(wǎng)羅天下對三國的民族記憶,這種記憶其實受到人們對歷史的改編,融合了人們的愛狠情仇,包含人們的真是理想,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情感。
《三國演義》中,神化了兩位關(guān)鍵人物,一位是武圣關(guān)羽,另一位是諸葛亮。
關(guān)羽有著“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的健朗體魄,又有將義氣看成是比生命比戰(zhàn)爭勝負更重要的事。這儼然是一個人民心中的理想形象,人民十分渴望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出現(xiàn)。關(guān)羽“溫酒斬華雄”估計是人們最喜愛的.篇目,位居弓馬手,武藝擎天地,溫酒未涼而取強敵首級,轉(zhuǎn)瞬之間,數(shù)行之言而關(guān)羽武藝,氣質(zhì),威嚴(yán)全顯,怎能不讓人驚嘆。后來關(guān)羽被孫權(quán),呂蒙等人設(shè)計殺害,其靈魂附身呂蒙痛罵孫權(quán):“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認我否!我來漢壽亭侯關(guān)云長也”讓孫權(quán)魂不附體。呂蒙七竅流血而死。這樣的死后復(fù)仇怎不讓人驚嘆,讓人大呼痛快!因此,關(guān)羽正在小說中并非人的形象,而是神,是世人推崇向往的神。
諸葛亮又是一個典型,草船借箭,借東風(fēng)。七擒孟獲,錦囊殺魏延等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不是都發(fā)生過,有些可能是人民添加上去體現(xiàn)諸葛亮智的,當(dāng)他們都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人們希望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任用像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人的愿望。其中最精彩的我認為就是智激周瑜的故事了,赤壁之戰(zhàn)前夕,周瑜原本不希望江東發(fā)生戰(zhàn)爭,希望請和于曹魏,諸葛亮在于他一次交談中,不經(jīng)意間默誦了曹操的兒子曹植所賦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大喬可是孫權(quán)的妻子啊,小喬又嫁給了周瑜,怎能不讓周瑜憤怒!“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老賊欺我太甚!笨梢娭T葛亮不僅讓周瑜改編了觀念,又讓他與曹氏集團結(jié)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我想各位讀過后都會對諸葛亮的只會感到敬佩。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經(jīng)典)08-21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8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8-21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8-02
(經(jīng)典)三國演義讀后感08-03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8-18
(經(jīng)典)《三國演義》讀后感08-18
【經(jīng)典】三國演義讀后感07-28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8-12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