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時間:2024-09-15 16:57:56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1

  在我剛上班的前幾年,單位由于沒有讀名著的現(xiàn)象,雖然知道陶行知老先生,但很少見過有關他的資料,偶爾見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名句,就總是把它寫在教案本的第一頁,來激勵警示自己。后來雖然也接觸到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但沒有真正拜讀過他的著作。因此當學校把《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發(fā)到我手里時,頓有親切之感,好像又和自己熟悉的慈祥的老人意外的見了面,于是一有時間就要翻看。

  讀陶行知,感覺仿佛與陶老作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實實在在地感悟到一個靈魂中鐫刻著中華文化印記的知識分子的`民族情懷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這位現(xiàn)代教育家為了理想教育的構(gòu)建和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傾其一生所做的種種努力。

  陶老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長,但每一篇都令看過的人獲得意外的收獲。這本書匯集了陶老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jīng)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比如陶老先生說:“民主是最能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條件!痹诮虒W中,我會照顧每位學生,盡量“蹲”下來看學生,多引導,多點撥,多鼓舞,多激勵;在課堂上,我盡量制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xiàn)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nèi)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知識的儲備量。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興趣盎然,思維活躍,領悟知識就顯得主動而又迅速了。

  比如陶老先生主張“以教人者教己”,就是“為教而學”必須舍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更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陶老在文章中列舉了幾個例證讓讀者更明白“以教人者教己”的內(nèi)涵。看了這篇文章,我很快就想起美女中醫(yī)專家李智有關健康的講解,可謂是饒有趣味。聽過李智講解的人恐怕都有同感。她在傳授健康知識時,經(jīng)常穿插一些小故事讓聽眾聽得更明白,更有趣,大大克服了講知識枯燥的現(xiàn)象。她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源于她豐富的知識,她之前肯定是搜集了大量的資料,有了較厚的知識儲備。當時我就想,我們做老師的也應該這樣,知識更豐富,課堂更有趣,那課堂上就會呈現(xiàn)一種“小手高舉,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的喜人局面。今天接觸了陶老的著作,知道了原來今天的教育理念陶老早就探索出來了,今天的新教育也正合了陶老的理論和經(jīng)驗。

  如今推行的新教育,似一陣春風,吹遍了教育的角角落落。王永新說:“做,就會成功!”人生的最大樂趣是贏在奮斗,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享受人生。在新形勢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真正實現(xiàn)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吧。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2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苯ㄖ烁耖L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shù)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yè)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彼自捳f:“活到老,學到老!爆F(xiàn)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qū)W。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比祟惏l(fā)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著生產(chǎn)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永無止境。教師要適應知識經(jīng)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3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辦學實踐,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寒假期間,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認識到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愛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教育是植根于愛,教師有了愛,才會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才會追求卓越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才會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學生。

  一、陶行知平易近人、謙虛好學。

  讀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謙虛好學,在書中處處能感受到。在《實際生活是我們的指南針》一文中他說道:“我雖覺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幫助諸位,但指南針確有些不敢當。我和諸位同是在鄉(xiāng)村里摸路的人。我們的真正指南針只是實際生活!币幌,不僅使人感到他非常謙虛,更體現(xiàn)陶先生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輕視自己的作用。在給《吳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寫到:“平時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獲奇寶,看過了即刻就寫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來。每逢疲倦的時候,又把它打開一讀,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個不是真心關心兒童、從內(nèi)心愛護兒童的成年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的。一個孩子給他的信,陶先生都給予這樣認真的回復,待人之誠懇、做事之認真非同一般。

  二、陶先生文章是師德培訓的活教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苯ㄖ烁耖L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shù)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如此,每個一線教師弘揚“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敬業(yè)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yè)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爆F(xiàn)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qū)W。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人類發(fā)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著生產(chǎn)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永無止境。新教師面臨著可能被淘汰的危機,要適應知識經(jīng)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jīng)過類似的經(jīng)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jīng)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如今,新課程倡導的也正是這種教育理念。

  三、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但是,“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jié)果。園丁的夢境,常常是花的芳香,葉的濃蔭,教師的夢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臉,朗朗的書聲!薄罢娼逃切男南嘤〉幕顒樱┆殢男睦锇l(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睕]有愛就沒有教育!澳闳舭涯愕纳旁趯W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碧招兄獮榱耸勾蟊娬莆瘴幕R,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在我們前輩中間,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圣的土地上。沒有流芳百世,沒有權力財富,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貧與艱辛。

  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保鸦\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nèi)我怙w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

  通過學習《陶行知教育名篇》我認識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的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滿缺點的學生時,更要用親切的語言、溫柔的目光與他們交流,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讓學生親近你。如果能細心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然后真誠而慷慨地去贊賞他們,一定能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學生也會自然地顯示出友好合作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熱情。只有我們充分相信學生去愛他們時,學生才會相信自己,勇敢前進。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我們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我們教育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4

  終身學習是新時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如果僅靠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是無法滿足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因此,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的讀書學習,才能具備新時期的教師素質(zhì)。書本是無言的老師,在我認真閱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后,結(jié)合所教學科的特點,有了以會和收獲。

  一、有愛才會有教育

  陶行知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使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而且感覺到愛學生就應讓學生健康成長,免受傷害,為此每節(jié)課之前我都認真檢查場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隱患;教學中對某些有危險的動作做好保護與幫助工作;每節(jié)課都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我認為熱愛學生,就應該以飽滿的熱情、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以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這種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jié)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chǎn)生效果。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的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還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確實做到了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這三個角色。

  愛的教育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將是一本大書,讓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陶行知,用愛的實踐寫下自己珍貴而值得回味的一頁吧!

  二、學會欣賞學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會發(fā)展、變化,即使他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tài)度,是實施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欣賞優(yōu)秀學生的同時應對差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例如:有些較胖的學生也許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體弱的學生體育成績不好但是他鍛煉的態(tài)度端正;還有些同學打籃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別是一些學習差的調(diào)皮學生,因平常受的批評多、表揚少,作為體育教師則更應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閃光的地方。他們好動,課堂上思想放得快,在體育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技術動作掌握較快、較好。應抓住機遇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已聰明才智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yōu)榧w多流一滴汗、多獻一份力量而頑強拼搏的榮譽感,培養(yǎng)他們成為體育尖子和對本班集體榮譽的責任感,再把這種逐步培養(yǎng)而形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轉(zhuǎn)移到學習上去,使他們各個方面不斷進步。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保持濃厚的體育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只有欣賞你的學生才能樹立他們自信,才能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喜學、樂學于你的課程。

  讀完這本書我不斷地提醒自己學會愛;學會把每個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欣賞學生,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學會向?qū)W生表達自己的愛;學會把學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才不會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也在收獲著愛!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5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淺,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chuàng)造的教育 ”、“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生活教育強調(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chuàng)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6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多么匱乏,也為陶行知先生那種堅定的教育信仰、全新的教育理念、執(zhí)著的教育激情所折服。以前,我只是大致了解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如“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讀了本書,對于陶行知先生說的話,理解就深刻多了。

  陶行知先生說:“活的教育,就是要與時俱進。我們講活的教育,就要隨時隨地的拿些活的東西去教那些活的學生,養(yǎng)成活的人才! 《活的教育》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為深刻。他將教育分為三部分:一種是死的教育,第二種是不死不活的教育,第三種是活的教育。他重點講了活的教育。

  其中有幾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兒童不但有需要,并且還有能力。他對種種事體的需要有大小,他的能力亦有各種不同;我們教育兒童,就要順導其能力去做去;時勢的變遷,是有進無已的。辦教育的,就要按照時勢而進行,依合著兒童的本能去支配。我覺得,這跟我們現(xiàn)在“雙減”改革的要求很相似,順應兒童發(fā)展,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如“培優(yōu)幫扶”方案,分層次設計作業(yè),按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順勢教育等。也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我們要設法去輔助他,按照他能力發(fā)展。

  這個學期開學不久, “中秋”節(jié)就要到了,學校布置班級出黑板報。往常,我布置孩子們回去完成節(jié)日畫報,然后請美術老師幫忙畫畫,貼上手操報展示,兩天就出好了。

  這天,我布置畫報任務時,小玲似乎有些按奈不住,興奮地問:“老師,明天是不是也要布置班級黑板報呀?”“對呀,你怎么知道?”我好奇她關注這個問題。

  “因為我姐姐他們班也要布置,老師請她幫忙負責畫畫!毙×釒е唤z羨慕。

  “老師,我也想再幫班級畫板報!彼谡髑笪业囊庖姟

  “老師,我也想?yún)⒓樱 甭犃诵×徇@么一說,好幾個孩子都紛紛舉手。

  要是以往,我肯定會一口否定:“不行!币荒昙墪r讓他們嘗試過的,結(jié)果跟我的標準差得太遠了。要知道他們現(xiàn)在也還是剛升上二年級的孩子呢。回想假期讀的教育名著,腦中浮現(xiàn)出陶行知先生說的話:兒童不但有需要,并且還有能力。我何不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露一手,培養(yǎng)他們的特長呢?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目光,最后我決定就讓他們試試。

  根據(jù)孩子們平時的表現(xiàn),我選了幾個舉手表示想?yún)⑴c的孩子,并根據(jù)他們的特長進行了分工,有的負責收集資料,有的負責畫畫,有負責寫粉筆字。第二天,幾個孩子利用課間、課后的時間在板報前忙得不亦樂乎。偶爾還傳來他們嘰嘰喳喳的討論聲和歡笑聲。我也沒閑著,有空就去看看,指導一下。進度比較慢,我放下急躁的心,慢慢地等待,成果逐漸呈現(xiàn):第一天,孩子們完成了“中秋節(jié) ”這個大標題及周圍花花草草的.布局;第二天完成了幾個大燈籠、裝飾彩帶及一些書寫的方框;第三天寫字好的孩子就開始大顯身手了……

  這個節(jié)日黑板報足足花了四天時間。我看著孩子們的“杰作”,滿意地笑了。之后,我特地表揚了那幾個負責黑板報的孩子,鼓勵了其他孩子爭取下次機會。孩子們聽后可開心了,個個都是躍躍欲試的樣子。這幾個孩子的臉上早已笑開了花,這是自己的能力呈現(xiàn),得到肯定后的無限滿足的笑意。

  我心里開始反思自己以前保守的想法,相比現(xiàn)在的情況,孩子真是勇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是有能力的!每一位孩子,表現(xiàn)都不一樣的,教育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真是博大精深,短短一篇“活的教育”就讓我深受啟發(fā),給孩子們體驗了一次如此精彩的成長歷程。我要繼續(xù)學以致用,用愛心陪伴,用活水灌溉,把學生培養(yǎng)成“活”的個體。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7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頗有感觸。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jīng)過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要進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將其與傳統(tǒng)教育區(qū)分開來。陶先生稱傳統(tǒng)教育為“吃人的教育”,因為這種教育下學生只讀死書、死讀書,逐漸失去了生活里、創(chuàng)造力。相較而言,生活教育則剛剛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讀活書、活讀書,這樣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這種是非分明的論斷雖有些偏激,但一語道出了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并且為我們指明了教育發(fā)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簡單的.例子讓我們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這對我們現(xiàn)今的教育很是有啟發(fā)。就從小學的課本上來看,教材中的課文越來越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也開始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再看課程的設立,多了綜合活動、校本課程等綜合課;最后看學校的制度,逐漸從管理學生轉(zhuǎn)變?yōu)閷W生自律,通過與社區(qū)合作,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校與社區(qū)結(jié)合,讓學習與生活結(jié)合。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她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他特別強調(diào)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其次這個“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梢娞招兄摹白觥笔墙⒃凇靶小钡幕A上,是以“行”求知,強調(diào)“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學習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邊行邊知,邊知邊行,堅持到底,矢志不渝!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8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經(jīng)也拜讀過。

  這回,看完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對我這個才從學校畢業(yè),又來到學校的師范生來說,好像又上了一場課。從學校畢業(yè)之后,我就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先生”,年輕總是經(jīng)驗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崗位的這些日子以來,我依然虛心求教于年長者。對于教學生,我還是覺得自己不行。而校長給我們這次機會,學習這些文章,無形中也給了我們鼓勵。我們從書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長的良苦用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不是用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的,而我從中學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寫出的。我想,每個看過這本書的老師,也跟我有一樣的體會。但是現(xiàn)在,我主要想對陶行知先生關于“師范生”的`一些文章,發(fā)表一點自己的想法。是的,師范學院的學生,就是要學會改變,在學校里面一直學習的,就是怎樣從一個學生,變成一個“先生”。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習的,都是教書的方法,都是怎樣教別人學習的方法。但是,作為一個老師來說,我們應該先去研究一些學習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好的學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師范生的第一變——變孫悟空》就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來許多好學生。可是為什么是變成孫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它是抱著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之中就是告訴了我們?nèi)绾巫鲆粋好學生。做一個好學生,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師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好學生。校長就經(jīng)常跟我們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先生!泵恳粋學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們要根據(jù)他的目的,他的性格,來研究對他應該是采取怎樣的措施。我們學校的很多老師老師,對于這點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學習,他們對于每一個學生都很細心,去研究他們的思想,不僅做他們的師長,更重要的是去做他們的朋友。他們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對學生愛護有加,他們的這些精神,值得我這個初生之犢好好學習。

  陶行知先生的《師范生的第二變——變孩子》一文,正是告訴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個班級,就要融入這個班集體,和每一個學生一樣,知道學生在想什么,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就像林麗敏老師那樣,她所教的班級,三年來,沒有一個學生掉隊,沒有一個學生離開。這樣的老師,不正是和同學們?nèi)谌胍惑w,把每一個同學都當成是自己的朋友。記得有次改卷,正好和林老師一組,她一邊改卷,一邊還在想著該給學生講些什么,還想著學了這么久了,考了這么久了,再給學生們做什么練習,他們只會更累更辛苦。她正是一個知道如何“變成孩子”的老師。

  這些天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徘徊,對我個人來說,這是一次思想的升華,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將會是一份永遠無法用盡的財富。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9

  身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我深知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時常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來警示、要求自己,從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境界,用真情去打動學生,用實際行動去教育學生。在教學和管理中不斷充實自己。

  《陶行知教育名篇》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師生共同生活——給姚文采弟的信》。短短幾百字的回信卻告訴我們辦好教育的真諦。

  一、好的教育是師生共同生活,共同成長。

  在學校里,學生和老師之間應該是共同生活,共同營造校風,共同遵守校規(guī),共同學習的關系。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成年人和青年人甚至孩童做朋友的'過程,絕非,教師以成年人的身份,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居高臨下,對學生進行指指點點。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被稱為教育界的泰斗,就是因為他的教育理念符合中國的實際,并且無論到什么時代,都非常的適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如果一位老師和他的學生能夠共同的生活成長,他必將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能夠和他的老師、學生,共同生活成長,他必將是一位優(yōu)秀的校長,他所在的學校也必將成為優(yōu)秀的學校。

  二、師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風,共守校規(guī)

  我認為這是改進中學教育和一切學校教育的大關鍵,把精神集中在訓育方面,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為學生做好表率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人說:“播撤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辈ト鲆环N榜樣,我們就能夠時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因此,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榜樣是向上的力量,是積極的。

  三、教師力求長進、努力前進

  在共同生活中,教師必須力求長進。好的學生在學問和修養(yǎng)上,每每歡喜和教師賽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們極愿意學生能有一天跑在我們前頭,這是我們對于后輩應有之希望。學術的進化在此。但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師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們要一面教,一面學。我們要虛心盡量接受選擇與本職本科及修養(yǎng)有關系之學術經(jīng)驗來幫助我們研究。要教學生向前進,向上進,非自己努力向前進向上進不可。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10

  在學校里,老師們就對我們說:是陶行知爺爺讓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jīng)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這次學校組織我們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么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

  其中陶爺爺?shù)纳罱逃,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shù)為目的,以分數(shù)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tǒng)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么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著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yè)后,一個個帶著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xiàn)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xiàn)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多么的重要,F(xiàn)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fā)展。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要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做為一個新教師,更要向陶爺爺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們的老師。我相信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11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在我認真的閱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后,書中的許多文章都給了我一些啟示,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篇。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奔热簧罱逃侨祟惿鐣瓉砭陀械模敲瓷畋闶墙逃,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生活教育強調(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是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對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方不至于偏狹”。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的場所。生活教育教學生做人!跋壬粦搶=虝,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笔前。逃钭钪匾氖墙虒W生做人。教學生做一個身強體健、品行端正、學識豐富、能力高強、興趣高雅的人!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身教為主,言教為輔。還可以學習名人偉人,教育學生做人。讓他們從榜樣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zhì)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們又有幾時做到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了呢?

  教學中,我們忽略了教學相互的快樂,我們忙于完成教學任務,害怕學生不能將知識裝進腦子里。于是,課堂上滿堂灌,頻繁的一問一答,流于形式的小組學習,蜻蜓點水式的提問,我們穿著“新課程改革的新鞋”,確走著“應試教育的.老路”,還美其名曰“教無定法”。我們從這樣的教學中不能找到一絲快樂,整日被教學勞累,且被人認為是累贅。

  其實,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就是讓我們擺脫教學的苦惱,我們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讓教育與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不僅有理論的引導,還有實踐進行指引,學生快樂,老師也快樂。我們要教會學生從“玩中學,玩中解”,而老師更側(cè)重于“玩中教”,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生活是廣大的,生活的內(nèi)容無處不在,這也就意味著老師應在教學中多學習,陶先生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俗話說“你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就得有一桶水”對于現(xiàn)今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一桶水還不夠,作為老師應該要有源源不斷的水。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才能有一眼永遠不干涸的水井。一個有著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教材上的內(nèi)容變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教師,他的課堂會日漸單調(diào)、陳舊,這樣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獲得快樂與幫助呢?

  讀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我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教育這門學問太淵博,太高深,它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吧。作文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12

  近期我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這本書是陶行知論述教育主張的演講稿、發(fā)言稿、書信、發(fā)表的文章的集子。說實話,我們都知道陶行知的名字,但并不真正了解陶行知其人其教育思想,之所以買這本書,和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樣,是沖著名氣去的。都說,做教師的應該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而全國教師用書發(fā)行協(xié)作會理事長張圣華在為《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作的序里說:“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讀陶行知,不去積極實踐陶行知,那幾乎還沒有觸及到中國教育的實質(zhì),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樓,豈不誤人誤國?”看到這句話,我嚇得暗拍胸口:幸虧我終于要看了。下面,就把我對陶行知的教育主張的領會總結(jié)一下:

  生活即教育!吧罴唇逃瑢W校即社會”,是陶行知的教育觀點。我認為這主要闡明了一種課程觀: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內(nèi)容和范圍。他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是偽教育,脫離實踐經(jīng)驗的知識是偽知識。但如今我們的教育教學脫離生活已越來越遠,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因為一旦“實踐”,成績就要下來,那怎么行?從教育部門領導,到學校領導,到老師,擴至家長,莫不在“成績”中摸爬滾打——我們這是怎么了?明知是不行的,卻像是在做一個噩夢,就是醒不過來。

  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個“外行人”,居然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來:“學那些死知識有什么用?孩子背啊、寫啊、練啊,到了社會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學成績不好的學生,進入社會邊實踐邊學,干得更好。”我一邊聽著,一邊汗顏,我一個教育人,干了二十多年了,還把持不住走正確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顏?

  記得多年前,我去東北師大附小參觀。大家都知道,附小的校長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學博士,很早就提出并開始實踐開放教育。當時的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記憶猶新。且不說,那些豐富的課外活動(陶行知是反對這樣說的,他認為教育沒有什么課內(nèi)課外,但我沒有更好的`詞)就只一樣,我就覺得熊梅的辦學理念絕對是正確的。附小的廁所是在樓內(nèi)的,一點味兒都沒有,每到下課,你就可以看到有拎著拖布、水桶的學生來來回回,清潔廁所,井然有序,幾乎沒有聲音,做得是那么自然、那么熟練。把各種活動、自治納入教育范圍,學生鍛煉出的是能力,獲得的是經(jīng)驗,自立自理,這樣的孩子什么干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學校觀”一文中說:“一天之內(nèi),從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從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內(nèi),從廚房到廁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因為既以生活為學校的中心,那么各種事物都要含有教育的意義”。

  陶行知給他創(chuàng)辦的育才學校定的教育目標是“二十三常能”,分“初級十六常能”、“高級七常能”。初級十六常能有(相當于中學畢業(yè)吧):會當書記(管卷宗、寫社交信、做會議記錄等);會說國語(講解、演說);會參加開會(發(fā)言、提議、選舉、做主席等);會應對進退(招待賓客,引導參觀、招待茶飯、送信接洽等);會做小先生;會管賬目;會管圖書;會查字典;會燒飯菜(小鍋飯、小鍋面、小鍋菜十味以上,并會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醬、臘肉等);會洗補衣服;會種園(小學生每人至少種菜半分;中學生至少種一分);會布置(裝飾、陳列、粉刷、灑掃);會修理;會游泳;會急救;會唱歌。高級七常能有(相當于高中畢業(yè)吧):會開汽車;會打字;會速記;會接電;會擔任翻譯;會臨時演講;會領導工作。他是反對教育培養(yǎng)出書呆子和官僚紳士的,他認為中國近代屈辱史都是因為統(tǒng)治者“愚民”,是教育不發(fā)達造成的,教育專培養(yǎng)無用的讀書人——書呆子。

  反觀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呢?學習好就行,什么生活自理,什么紀律自治,什么“知行合一”,都可以不管,高分低能且不說,有分無能是大多數(shù)。這樣下去,我們國家是不是在幾十年后還要再重演屈辱史?

  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倡導在教學方法上要“教學做合一”,意思是:教師教得法子要依著學的法子,事怎樣做,學生就怎樣學,教師就怎樣教。比如說學游泳,就要在游泳池里邊實踐邊學邊教。他認為“做”是核心,惟有“做”,才能產(chǎn)生直接經(jīng)驗,而直接經(jīng)驗是“鑰匙”,是學習人類社會經(jīng)驗的基礎,“接知如接枝”,果樹嫁接,須有母根,沒有母根,便如沙上建樓,學生學習知識也一樣,沒有自己的直接經(jīng)驗,便消化不了人類的間接經(jīng)驗。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多“體驗”,注重“個人的直接經(jīng)驗”,就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不正是陶行知觀點的映現(xiàn)嗎?

  陶行知說的“做”,就是“在勞力上勞心”,一邊做一邊想怎樣能做好,再由具體而一般,由片段到系統(tǒng),探尋規(guī)律,上升為理論,所以他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只有這樣學,才是真正的學,才能成為有用的人。他還提出“做”的兩個要素:一是做必須用器官,做事用手,學就要用手,教就要用手,做事用眼,學就用眼,教就用眼,或者是幾種器官合用;二是做要用工具,除了書本外,顯微鏡、望遠鏡、鋤頭、斧頭等等,做什么事就要用什么工具。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學習方式的改革,變接受式學習為主動式學習,要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倡導動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把這些勾連在一起,覺得真正懂得了“所以然”——我這是尋根之讀啊。

  陶行知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本書序的作者張圣華對此有精彩的議論,我摘錄如下:教學做合一,這些觀點似乎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來非常艱難,為什么?因為教學生學遠難于簡單的灌輸教法,需費大力氣學習、思考,要花費數(shù)倍的精力去備課。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課堂上什么問題都可能發(fā)生:太費勁了。所以說:新課程改革,尤其是新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如果我們當老師的備課“不費勁”,很可能我們就不能成功。

  我讀這本書所獲得的并不僅是教學法,我深深震撼于陶行知先生在那個民族危亡、戰(zhàn)亂頻仍的時代,仍有一顆火熱的以教育救國之心和全身心付出的躬身實踐之行。他創(chuàng)辦育才學校、曉莊師范,他發(fā)起“平民教育”“鄉(xiāng)村教育”,“四萬萬同胞有一人不受教育皆是我輩之責任”、“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所以董必武說:“敬愛陶夫子,當今一圣人”。正像本書序的作者張圣華說的,這才是陶行知精神的本源,沒有這些精神,所有的教學法都是蒼白的。我在20xx年的工作室研修總結(jié)里分析自己的問題是“逐于技而忽略人”,是的,必須有一顆對教育的責任心,必須心里裝著學生,才能讓我們的“技”更好地服務于人。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相關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06-10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04-30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心得07-27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5篇【熱門】09-23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03-14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04-02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06-09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03-17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7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