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最新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譯注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讀后感8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論語心得》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論語心得》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心得》有感1
(1)講孔子主張仁德政治,實行政德管理,百姓就會像眾星圍繞北斗一樣,而天子就能垂拱而治天下。
(2)講孔子認為詩經(jīng)三百來篇,用一句話把它概括起來,就是思想沒有邪念。(就是詩經(jīng)是可讀可學的。)
(3)講孔子認為統(tǒng)治者靠政令和刑罰來統(tǒng)治,人民將會集中精力去避免政令與法律的處罰,而將變得沒有道德和厚顏無恥,如果用仁德來加以引志,那么人民就會懂得羞恥,而使自己的人格符合道德原則,使自的行為完合符合正義的規(guī)范。
(4)孔子講述了自己實踐道德人生的歷程。
三十而立,孔子說他十五歲的時候便立志建立自己的學說,到了三十歲就建立了,就是道德禮儀。
四十不惑,經(jīng)過十年對學說的傳播教化,已不疑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再經(jīng)過十年,就知天命之始終。
六十而順耳,再經(jīng)過十年,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就是順耳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再經(jīng)過十年,能夠從心所欲,無非法,即不違背規(guī)矩。
(5)孔子對孝涵義的回答,回答孟孫,就是違背,回答樊遲說不違背就是:父母活著,按照禮儀孝敬父母,死后,按照禮儀安葬父母,祭祀父母。
(6)講孔子回答孟武伯請教孝道,對父母,只擔心他們的疾病。(共也方面不要管得太多)
(7)講孔子回答子游請教孝道,現(xiàn)在奉行孝道的人,只是能夠奉養(yǎng),如只講奉養(yǎng),就同犬馬畜生沒有區(qū)別了。
(8)講孔子回答子夏請教孝道,(學生對老師應(yīng)盡的責任),孔子認為這是一個令許多人迷惑難解的問題,有了事學生多替他們操勞,有了酒水飯食給老師,難道認為這是行孝了嗎?
(9)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好像愚鈍,其實并不是愚蠢。
(10)講孔子認為,審視他們的所作所為,觀注他們的所從所來,考察他的'所安所居,人那里能隱藏呢。
(11)講孔子認為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就能領(lǐng)會新的知識,也就可以作為師長了。(溫故知新是一個很的句子)
(12)孔子認為賢人君子不是一個器物。凡是器物都是具有一定的用途,而真正的君子不執(zhí)著一用,而是無所不用,無所不通,才能應(yīng)用無窮。
(13)講孔子回答子貢什么是君子,孔子說先去實踐自己的話,成就以后,再去講說。為什么孔子這么回答,因為人類在交往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言一行兩種,真正的君子應(yīng)是言行一致。
(14)孔子講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道義團結(jié)人,而不互相勾結(jié)人。
(15)孔子講學與思的關(guān)系,他說,學習但卻不去思考就會迷惘。(不思就不知其義)思考但去不去學習,就會疲殆。(不學沒有內(nèi)容。)
(16)講孔子反對異端邪說。因為人們都來攻擊異端邪說對他人思想行為所造成的有害影響也就可以結(jié)束了。
(17)孔子講誠實得知慧。孔對子路的教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真正的智慧就在這里。可見達到智慧的途徑很簡單,就是一個誠實。
(18)孔子教子張學習怎樣去求得祿位,多聽道理,保留疑問,謹慎談?wù)撈渌脑,就會減少過錯,多看情況不干險事,謹慎去做其他的事,就會減少后悔,說話很少過錯,做事很少后悔,祿位就在這里。
(19)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怎樣去做,百姓才會信服?孔子答,要舉用正直置于邪曲之上,反之百姓就會不服。
(20)季康子向孔子請教,要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恭敬忠誠而又上進?孔子答,能莊重地對待他們,就會恭敬,教敬慈善,就會忠誠,表彰先進然后教會能力差的,就會上進。
(21)有人問孔子為什么不去從政做官?孔子答:尚書說過,孝敬,只有孝敬才能友愛兄長小弟,施行在家政之中,這也是治理政事,何必一定要去從政做官。
(22)孔子講信用,他說一個人沒有信用他是怎樣的?這正如大車小車沒有具有行走所必要的工具怎么能正常運行一樣。
(23)子張請教孔子,十個世代可以知道嗎?孔子答,即使百個世代,也可以知道。(要懂歷史)
(24)孔子認為,不是自己的祖先去祭祀,是諂媚,見到大義而不去做,是沒有勇氣。
讀《論語心得》有感2
如果我經(jīng)常談?wù)撍,我不知道是出于《論語》。就像父母在那里,不遠行。君子大度,反派往往是親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謀,任重而道遠,死后,頹廢的木頭不能雕刻。……”
讀《論語》這本書,當然不想從中找到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本書里遇到了一個迂回而直率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不知疲倦的孔子,一個不厭倦食物、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中西學者常將孔子與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權(quán)處決,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跑。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箱漂浮在海里,這也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讀書,就像穿越了幾千年的隧道,看到春秋時期,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討論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受到歷代君王的高度贊揚,漢武帝罷廢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夫子曾說過學而不厭,教人不知疲倦、發(fā)怒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即將來臨等話,還說過我十有五,志于學?鬃右恢被畹72歲。57年的經(jīng)歷使他仁德兼?zhèn),學識淵博,成為大學問家和思想家。他可以說是震撼了古代和現(xiàn)代(我不敢說沒有人會來,至少是前所未有的人。以這樣的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多么令人難以置信!
作為一個有足夠資金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有必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和探索中嗎? 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索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索社會和生活的具體氣質(zhì)。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guī)律可能有限,但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一個有限的人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人們的氣質(zhì)和行為每次探索新的內(nèi)容,都打破了舊的規(guī)律。不患人之不知,不知人之也?鬃影言捳f得很清楚,了解人性才是最難的。孔子最精辟的討論自然反映了他對人性的看法。
陶行知說,千教萬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這與孔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他們相隔千年,卻驚人地相似? 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你可以在三月份不知道肉的味道,這足以看到孔子的勤奮,但如果只是勤奮,恐怕孔子不會得到世界的尊重。他的好學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三人行一定要有我的老師,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nóng),我不如老苗圃,這是實事求是;學習和學習是樂觀的。他的學習精神不僅限于我們普通人的思維:這是知識,那是不合適的。孔子會以最大的胸懷接受和包容世界上的一切,這是我們所不及的。
讀《論語心得》有感3
《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jīng)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jié)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fā)來解讀《論語》。
灰色的孔子又必須鏈接多彩的世界。這世界充滿生命活力,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萬類霜天競自由。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疑嵘肺,而多彩保證了活力。這也就是和諧。
于丹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孔子,一位鏈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鏈接是廣泛的,東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題卻是單純的,單純到?jīng)]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度。
全書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體悟經(jīng)典的普適智慧。
她以崇敬、溫暖和質(zhì)樸的真心將兩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門所領(lǐng)悟出的樸素的真理帶到了當今現(xiàn)代生活中,告訴我們?nèi)绾巍矮@得心靈的快樂,適應(yīng)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導(dǎo)致什么樣的后果呢?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guān),同內(nèi)心相連。
你與其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yīng)該保有。
無論父子母女之間,還是多年夫妻之間,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這種尊重,越過了這個尺度,到了《論語》中說的“數(shù)”這個階段,彼此已經(jīng)不獨立了,就產(chǎn)生了隱患,離疏遠甚至崩潰就不遠了《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
于老師說的好,“一切高遠的理想,都建立在樸素的起點上!薄皬娜菔墙(jīng)歷千錘百煉的!蔽颐靼琢耍诉@一生,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該自滿。我的性格里有那么多不安分的因素,讀讀論語是好的,它細細地告訴我必須謹言慎行,修身養(yǎng)性,過好每一天。
正如于丹所說,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也不例外。。
讀《論語心得》有感4
《論語》是記載孔子和一些弟子言行的語錄,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而成的?鬃樱ㄇ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活動便是聚徒講學和整理古籍,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
《論語》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內(nèi)容卻十分廣泛,有孔子關(guān)于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shù)和道德修養(yǎng)等各個方面的言論,家學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宋代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它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論語》不僅影響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很早就傳到了海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世人稱為東方的.“圣經(jīng)”。
這本書既可以讓我們學習該怎么做人,遇到事情該怎么解決最妥當,對人怎么樣才能讓別人不討厭你,還能從孔子的話里體會到孔子對他的學生的良苦用心,學生們對學習的渴望!
讀《論語心得》有感5
今天我拿的繪本是《論語》,雖然沒有全部讀完,但是讀了里邊的個別章節(jié),就覺得很深奧。
孔子都說:“學過的`東西要隨時復(fù)習,這應(yīng)該是一件快樂而高興的事情!蔽乙惨(jīng)常復(fù)習學過的知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所以我很歡迎好朋友去我家玩。
我還要每天反省自己的過錯,一定要改正。
讀《論語心得》有感6
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這句話來自《論語》,是我最喜歡的名言之一。每當我讀到這些古典名著,我都忍不住贊嘆壯麗的中國文化。四本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些輝煌的寶藏在世界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意思是看到賢人要想跟上他,看到壞人要反思自己是否和他有類似的問題。這句話教會我們,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是向所有人學習,隨時隨地注意學習,不僅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學習別人的短處,反思自己是否有類似的問題。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虛心求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zhì)。如果遇到不懂的人,要及時咨詢別人,盡量跟上別人。如果人們沒有見賢思齊的精神,那么你,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有進步的步伐,生活也不會有動力,動力決定你的成敗!
所以要有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精神!
讀《論語心得》有感7
近期我讀了《論語》中的《學而》,讀完之后,深有感觸。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收集整理的一部記錄孔子言行和道德的經(jīng)典,記錄了孔子對為政、交友、處事等方面的理論。而我讀的《學而》闡述了“仁”、“孝”、“信”的基本的道德。
其中,最讓我有深刻體會的是這兩個句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它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幫別人謀事盡心竭力了嗎?和朋友相處以誠相待了嗎?老師傳授的學業(yè)用心復(fù)習了嗎?這三問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它是對每天生活的一個總評,學會這樣反省生活的人,每天都會很充實。從此我也感到曾子對自身的修養(yǎng)的嚴格。我們也應(yīng)這樣對待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讓每一天都更充實吧!
這是第一個讓我有深刻體會的句子,它可以時時鞭策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把人生過得更充實。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它的意思是:學習知識后,時常地溫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情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人家對我的'學問和道德不了解,我也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的作為嗎?這句話主要在說學習方法,第一個問句在講學習方法,對于知識,“學”是學習過程,“習”則為復(fù)習過程,把“學”、“習”結(jié)合起來就能學習到新知識,這的確是一件“不亦說乎”的事;第二個問句也是一種學習方法,有志同道合的人來拜訪,大家既可一起學習,也可以增進友誼,也是一件高興事;第三個問句是關(guān)于為人處事,別人不了解我也不生氣,多么謙遜,確實是君子作風。
這是第二個讓我有深刻體會的句子,它告訴我們孔子的學習方法和為人態(tài)度,使我們今后學習更輕松更有趣,也讓我們以后為人更優(yōu)秀。
以上就是我讀了《論語學而》的感受,它讓我明白了很多。
讀《論語心得》有感8
最近,我讀了不得一本《論語》。剛起先,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閑著沒事,我順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仔細地讀了幾篇。我是越來越喜愛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必需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興奮嗎?這正是我學習上就應(yīng)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每一天都會給我們講授許多學問。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時間一長,就會遺忘很多。假如常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學習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非常鐘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所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記住許多學問而得到歡樂,也就不亦說乎了。
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它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哲理。
讀《論語心得》有感9
今天,我讀了《論語》的的七、八章,其中,第七章講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很有幫助。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縱使是像孔子這樣的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所說的話也不一定全都正確。
在第七章里,孔子有這樣一句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币馑际牵褐粋魇雠f的文化典籍而不創(chuàng)作新的,相信并且喜愛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在這一句話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是孔子思想中國保守的一面。但是要完全的“述而不作”只講述舊的東西而不創(chuàng)新,那么古代的那些科學家從何而來?喜愛古代的文化知識是對的,但我們不管要有“述”還要有“作”要敢于創(chuàng)新。如果孤單的典籍里又不合理的地方,就要推陳出新。比如孔子說的這句話又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就不能對這句話完全遵守。在生活中,我們也養(yǎng)敢于懷疑權(quán)威。不管是多們偉大的人,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不可能完全正確,只要有錯誤我們就不能照搬,更不能盲目相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新的創(chuàng)造。
讀《論語心得》有感10
讀書心得體會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chuàng)平民教育,繼承、發(fā)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tài)度,以及所倡導(dǎo)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guān)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學思結(jié)合,溫故知新。
孔子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diào)“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并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jié)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guī)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學生,要發(fā)展首要任務(wù)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jié)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笨鬃优囵B(yǎng)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dǎo),如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節(jié)操,教導(dǎo)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fù)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fā)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jīng)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fā)展。這里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yōu)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xiàn)在學生厭學輟學現(xiàn)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于啟發(fā),觸類旁通。
孔子特別強調(diào)把握時機,進行啟發(fā)式教育,實際上“啟發(fā)”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敝挥袑η笾麖妳s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dǎo),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鬃拥倪@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于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fā)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xiàn)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yīng)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
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讀《論語心得》有感11
學期,我們學校新加了一門課程——經(jīng)典教育。我們五年級學習的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論語》。《論語》中有很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學會的知識,要按時去溫習它,這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嗎?"是啊,對于學過的知識,我們只要經(jīng)常去復(fù)習,就能夠更加深刻記住所學的內(nèi)容,對學過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可以學以致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都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辦事有沒有盡力?與朋友交往講信用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用心復(fù)習?"
這句話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我每天都按照這三點來反思自己的行為,我相信,我就可以改掉生活中、學習中的一些小毛病,讓自己在不斷的.反思中的到更大的進步。
讀《論語》不僅可以增加知識,還可以改掉一些壞習慣。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學習《論語》,以及其他的經(jīng)典著作,在經(jīng)典閱讀中茁壯成長。
讀《論語心得》有感12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閑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愈來愈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yīng)該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時間一長,就會忘記很多,如果經(jīng)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會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十分鐘時間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們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興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是“不亦說乎”了。
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讀《論語心得》有感13
《論語》是我二年級課外閱讀讀中選擇的第一本古典名著。這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書中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它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之作。
《論語》中有許多人們都耳熟能詳?shù)拿裕骸皽毓识隆薄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薄渲凶屛沂芤娣藴\的當屬“學而不思則忙,思而不學則殆!币馑即蟾攀牵褐粚W習,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當初讀《論語》,只是咿咿呀呀地背誦《論語》里的句子,至于是什么意思,完全沒有思考過。
到了六年級,對《論語》的理解能力大大提升。在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楊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道有難度的題。我認真地聽著,卻一直不明白這道題的道理。問了幾個學霸,他們也是一知半解的。下課后單獨找楊老師,楊老師又給我講了一遍,還是沒搞懂,因為上課鈴馬上要響了,這道題也被我暫時保存在我的移動硬盤——大腦里了。
回到家后,懶洋洋地趴在沙發(fā)上的我,還是對那題沒有靈感。眼睛的余光落在了躺在桌上的《論語》上,隨手翻了起來。
書上了一句話吸引了我:學而不思則忙,思而不學則殆。我在想:自始至終我都沒認真地思考這個題,只是死板的糾結(jié)老師上課說的'內(nèi)容,當然理解不了。根據(jù)這句話,我拿起了紙和筆把題從頭到尾推上了幾遍,花了兩個時辰,終于推算出了和老師一樣的答案,我高興極了,畢竟這是我自己思考的結(jié)果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話讓人明白,“學”與思“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兩者缺一不可。
《論語》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很多,哪怕你只踐行了其中的一句話,你也可能會終生受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將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這不單單是一個口號,我們要去實踐它!讓更多人們喜歡上它!
讀《論語心得》有感14
《論語》,2500多年前的經(jīng)典語錄,在我看來如此深奧的道理,由于丹出神入化的講解,同廣大讀者一樣茅塞頓開,心靈產(chǎn)生觸動。
《論語》是經(jīng)孔子弟子整理的孔子的言行,也就是說其本身源于生活,雖然年代久遠,所表達的思想光芒依然璀璨,與現(xiàn)代我們的心靈相通。
于丹的分析,深入淺出,顯示了深厚的國學造詣?此男牡梦抑饕袃牲c體會;
一是覺得通俗易懂。她用樸素的語言娓娓道來,用她的話說是:“《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其實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闡述中引用的寓言傳說或勵志故事。
例如:在講解《論語》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時引用英國著名網(wǎng)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治牙病猝死的故事,因為四十年前陪母親治牙病引發(fā)心臟病,她的母親死在牙科的手術(shù)椅上的一幕在她幼小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結(jié),結(jié)果在治牙病時隨她母親而去。說明人要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心態(tài)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zhì)量。
在講解“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時,通過“三個裁縫開了三家裁縫店”的小故事,說明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nèi)心完善的人,從容淡定,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在講到“損者三友”時引用了“晏嬰和他的車夫的故事”告訴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處世態(tài)度,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鏡子,關(guān)鍵是我們自己要做個有心人。
用"國王尋找快樂"這一西方寓言。詮釋一種生活,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跟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不見得有緊密的聯(lián)系。
講到“恕”引用的是“老和尚背女子與小和尚過河”的故事,說明“仁者不憂”。即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的道理。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解釋“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時引用鈴木大拙的書中一則“茶師和浪人決斗”的故事。結(jié)果不會武功的茶師心靈的勇敢,從容、篤定的氣勢取得了勝利。當看到“此時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求您饒命,您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有武功的人!睍r忍不住笑了起來。
讀《論語心得》有感15
《論語》是古代大名鼎鼎的儒家經(jīng)典。在古代,這可是每個做學問的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哦!這本書里編錄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行,還有一些關(guān)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我們能夠經(jīng)過它懂得在生活中如何處事,怎樣做人。讀了《論語》這本書,我就從中獲得了一些啟示。
有一次考試,我拿到考卷一看,卷面上的題目都挺簡單的。于是,我便飛快地做了起來。做完后,發(fā)現(xiàn)時間還有許多,我便東張西望起來。我看見有的同學和我一樣很快就完成了,正趴在桌上休息呢!而有的同學仍在認真地答題,哪怕做完了也在仔細地檢查。我見了,心想:是啊,做得快又有什么用呢?要效率高才行啊!有時間為什么不檢查一下呢?于是,我又認真地檢查了起來。
沒想到,我檢查了一遍后,才發(fā)現(xiàn)原先有些題目設(shè)有“陷阱”,很容易出錯。于是,我連忙把它們都一一改正過來。剛改完,下課鈴就響了,真險啊!
幾天后,考卷發(fā)下來了。哈,考得還不錯,95分!而那些沒檢查的同學和粗心大意的同學考得都不太夢想?墒牵婀值氖悄切┢綍r成績好的同學這次也考得不怎樣樣。這時怎樣回事呢?這時,只聽見教師在批評那些同學:“做得那么快有什么用!一點也不仔細,這么簡單的題都會錯,太不應(yīng)當了!”
我這才恍然大悟。突然,我腦海中出現(xiàn)了《論語》中的一句話:“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蔽乙幌伦芋w會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做任何事都不能一味求快,必須十分認真,十分仔細,這樣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做事是這樣,學習更是如此。
【讀《論語心得》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論語心得09-28
讀《論語》有感07-03
讀論語有感11-15
讀論語有感08-21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05-26
讀論語有感【精華】11-16
讀論語有感(通用)11-18
[精]讀論語有感11-18
讀論語有感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