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傳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傳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傳讀書筆記1
《杜甫傳(圖文本)》的目的是要把我們祖國第八世紀一個偉大的詩人介紹給讀者,讓他和我們接近,讓我們認識他在他的時代里是怎樣生活、怎樣奮斗、怎樣發(fā)展、怎樣創(chuàng)作,并且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作者寫這部傳記,力求每句話都有它的根據(jù),不違背歷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個人的想象加以渲染。關(guān)于一些個別問題,有的采用了過去的和現(xiàn)代的杜甫研究者所下的`結(jié)論,有的是作者自己給以初步的分析或解決。為了使讀者不被煩瑣的考證和論據(jù)所累,不曾把問題解決的過程寫在里邊,附注也盡量減少。作者使用的杜集,主要是仇兆鰲的《杜少陵集詳注》;仇氏注杜,雖然有許多牽強迂闊的地方,但他豐富地搜集了十七世紀以前關(guān)于杜甫的評論和注釋,給作者許多方便。
杜甫傳讀書筆記2
㈠
中國文學之峰在詩歌,詩之峰在唐,唐詩之峰在杜甫。詩至老杜,高山仰止,又如百川歸海,浩浩湯湯,無際無涯。
甫之后千有余年,學之慕之者如過江之鯽。天下詩人,十有六七宗杜。
㈡
甫系初唐詩人杜審言孫,幼年才大,而有奇志,詠鳳凰,書華章,以為天下名在手中。少時家貧,無以自給。二十歲始浪游山水之間,入晉,涉吳越之地,游齊魯梁宋,結(jié)交天下豪杰,如李,高,岑輩。眼界漸寬,胸次漸廣。
㈢
老杜后半生,逢安史之亂,于是顛沛流離,轉(zhuǎn)輾諸州,依人度日。而以詩歌為生命,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地步。老而彌堅,諸體皆善,名篇迭出,五律七律尤獨步天下。
㈣
杜生前幾無籍籍名,去李白,王維輩遠甚。至中唐始名聲大作。鼓吹最力者,為白居易與元稹。元在為杜甫的《墓志銘》,極稱其“言奪蘇李,氣吞曹劉,……,(白)去杜甫遠甚!庇钟凇稊⒃娂臉诽鞎分性疲骸暗枚鸥υ姅(shù)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沈宋之不存寄興,而訝子昂之未暇旁備矣。”自此起李杜優(yōu)劣之爭,雖千年不少衰。
近人木心,在《瓊美卡隨想錄》中,論甫則曰: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詩》會不會有塌下來的樣子。木心于國內(nèi)名不甚著,然其眼高于頂,目下無塵,品評人物不可小覷。
㈤
愛及白者,謂其天才放恣,水落花開,云舒云卷,大江無風,舟行無礙。《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諸篇,雖匹夫匹婦,亦知此為天生好言語。
愛甫者,謂其拳拳之心,可昭日月;筆力之強,力透于紙。然不學者難入其殿堂。
要言之,特少年入世,激昂欲有為于世者;讀書偏少,不解世事艱難者;雄才放闊,放蕩不羈,視天下如在掌中者,皆喜白。漸入中年,諸事糾結(jié)者;逢道難越,哀愁困苦者;學力漸深,所涉益廣者,宗杜者多。明王世禎著《藝苑卮言》中說:十首以前,少陵較難入;百首以后,青蓮較易厭。豈此意乎。
然,甫白者,兩峰并峙,二水分流。欲辨其高下者,亦妄哉!
杜甫傳讀書筆記3
讀完了杜甫悲劇的一生,心情無比的沉重,眼前仿佛浮現(xiàn)了詩人病臥孤舟的凄涼景象。
然而就是這個凄慘可憐的人,卻留下了珍貴的史詩“三吏三別”,留下來《春望》《赴奉先縣詠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名篇。 *一個凄慘可憐的人,臨死之前仍不忘憂心百姓的疾苦,擔心國家的命運。
杜甫,始終是值得我們景仰的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偉大的靈魂!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xiàn)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達到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完美統(tǒng)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么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jié)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游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xiàn)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于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征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jīng)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郁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志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xiàn)當時社會狀態(tài)、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愿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內(nèi)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士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郁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圣”,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nèi)心困頓轉(zhuǎn)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圣!
杜甫傳讀書筆記4
杜甫,一位詩作萬首的詩界泰斗;一位憂國憂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工程部員外郎;一位后人敬仰的詩壇巨星。
詩如虹,句如錦,字如珠!靶谴蛊揭伴,月涌大江流”的雄渾遼闊,意境深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意,深遠高闊;“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筆力雄健,大氣磅礴……
家鄉(xiāng)逆賊叛亂,他不得不攜妻帶子流落他鄉(xiāng)!皣粕胶釉冢谴翰菽旧睢,無論春光多嫵媚旖旎,面對支離破碎的疆土,一切都凄涼破敗;“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自然界宏偉綺麗的景象與憂國憂民的'寬廣胸襟互相托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落寞惆悵,排斥貶低,但是一切都無能為力啊! 他自己的茅屋被秋風摧殘后的窘?jīng)r,不管;雨夜屋漏,長夜無眠,不管;“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不管!永遠放在他心頭第一位的,是普天之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是他的崇高理想,是他的博大胸襟,是他的偉岸情操。
讀罷惘然,掩卷沉思!胺榛疬B三月”啊,何日是歸期?鄉(xiāng)愁啊,“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北M管這樣,卻依然發(fā)出這樣的心聲:“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就是杜甫如明鏡般澄澈的心靈,這就是真正的詩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才想襄陽下洛陽!薄鞍最^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那渾厚的聲音正穿越時空,清亮亮地一代又一代傳頌,隨之傳頌的,還有中華民族的精魂。
杜甫傳讀書筆記5
讀完這本杜甫傳才知道杜甫和我通過以前學習了解的他并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認識里,杜甫似乎沒有年輕過,永遠都是四五十歲甚至更大,為生活發(fā)愁,為國家命運發(fā)愁,為百姓發(fā)愁。在讀完這本書后我發(fā)現(xiàn)他也是年輕過的,也曾滿懷壯志,意氣風發(fā)。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艱難,國家的動蕩使他的詩歌內(nèi)容風格發(fā)生了巨大改變,成為了那個我的認識中沒有年輕過的詩人。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是杜甫《贈李白》中的詩句,此時的他和李白同樣有著豪放、熱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終希望能夠出世做官,在長安時,他廣泛結(jié)交名流,擴大自己的名聲,奔走于權(quán)貴之門,還經(jīng)常向達官顯貴們投贈詩稿,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
為了獲得一官半職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討好奉承達官貴人,此時的他絲毫看不出有成為那個憂國憂民的詩圣的潛質(zhì),如果他得到了官職會怎么樣呢,也許歷史上會出現(xiàn)一位平庸的官員和詩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獻三大賦后得皇帝賞識而平步青云,成為寵臣,住在華麗的庭院,衣食無憂,也許他的詩作就只有《天狗賦》《雕賦》這些阿諛奉承,粉飾太平的詩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也就不會出現(xiàn)了。那個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著想,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擔憂的人就會消失,也許正是他的不得志,窮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志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他自己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看到國家滿目瘡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兇殘可憎,他的詩歌內(nèi)容產(chǎn)生巨大變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著失去國土家園的痛苦。他積極號召人們奮力進行征戰(zhàn),以保衛(wèi)國家民族的安全。他寫詩悼念為國捐軀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濱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
在寫三吏這組詩,杜甫的心情十分復雜。對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戰(zhàn)爭他堅決擁護。百姓為支持這場戰(zhàn)爭作出了慘重犧牲,他又極為同情。正是因為杜甫是一個愛國又憂民的詩人他才會有矛盾復雜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自己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仍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嘆“天地終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總是關(guān)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將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從這本杜甫傳中可以看出杜甫為國家憂愁,為人民憂愁,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一開始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為此阿諛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如自己所愿的成為一名官員?梢彩且驗檫@樣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百姓接觸,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而寫下那些憂國憂民的詩篇?梢哉f杜甫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在苦難中他的善良、忠誠、關(guān)懷天下的心態(tài)被激發(fā)出來,他的眼界開闊起來,不再是只盯著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國家統(tǒng)一,他同情在戰(zhàn)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統(tǒng)治者,他用詩歌來記錄當時的實情,表達自己的感情。
我認為不能說是苦難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難中成長起來。因為只有內(nèi)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國家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時才會去關(guān)心,去為他們吶喊,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當看到人民生活凄慘時只會保持冷漠,更何況杜甫當時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
杜甫在自身狀況十分糟糕時依舊不忘國家人民,是因為他將關(guān)懷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認為那是他理應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為了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后來他的詩是另一種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論成功與失敗,始終抱著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這就是杜甫的詩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杜甫傳讀書筆記6
從小到大,閱讀學習了不少杜甫的詩詞,曾以為他是個如李白一樣曠達灑脫的熱血文人,后來發(fā)現(xiàn)他也是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詩人。杜甫的詩稱為史詩,當之無愧,他的感情心志總是和國家危機、民生痛苦膠漆般地結(jié)合在一起。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
杜甫從小就是一個好學之才,7歲時就已經(jīng)開始吟誦詩歌,“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暗誦”是他當時刻苦學習、努力進取的真實寫照。就像一句話所說,成功的花朵開在有準備的土里,這為他以后的創(chuàng)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從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至天寶四載(745年),杜甫進行了兩次長期的漫游。過得是跋山涉水、高歌游獵的浪漫生活。他先是由北方南下去游吳越,后又向北游齊趙。曾經(jīng)先后和蘇源明、高適等人呼鷹逐獸,打獵取樂,登高懷古,飲酒賦詩。天寶三載,杜甫在洛陽與李白相遇。
《飲酒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一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筳。
杜甫與李白相遇相知相識相惜,二人暢談人生,相見恨晚。杜甫此時在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也窮困潦倒,所以看不到未來生活的出路,他在被李白豪邁灑脫的風度和才華橫溢的詩篇吸引的同時,也被他學到求仙的生活所感染。杜甫對李白的那種追求自由、狂放不羈精神的贊賞與敬佩溢于言表。
35歲以前,是杜甫讀書和漫游的時期,也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瀟灑的時期。
二、困居長安時期
讀書開始走向現(xiàn)實主義,是從困守長安開始的。
杜甫出到長安,漫游時代的浩方情緒還沒有消逝。但等到他和長安的現(xiàn)實接觸漸多,豪放的情緒也就逐漸收斂,這中間他對于過去自由的生活感到無限的.依戀。所以他的長安前期的詩反映出一種矛盾的心情。但他知道他到長安,目的是求得一個官職,有所建樹,但都未成功。當時正值安史之亂的醞釀時期,當權(quán)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杜甫不僅不能實現(xiàn)他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而且開始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屈辱生活。杜甫曾經(jīng)想到退隱,但他沒有回避艱苦,還是堅決地走上積極入世的道路。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于是他比較廣泛地接觸勞動人民,仕途的失敗使他能客觀地認識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與墮落,個人的饑寒交迫使他更能體會到人民的疾苦。從而在中國詩史上留下了《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九首》等現(xiàn)實主義杰作。
從35歲到44歲,十年困守的結(jié)果,使杜甫變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這才確定了杜甫此后的生活道路和創(chuàng)作道路的方向。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
安史之亂最劇烈的時期,唐王朝從此以后由盛而衰,社會政治、經(jīng)濟都發(fā)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國家岌岌可危,人民災難深重,一片風雨飄搖的景象,而杜甫也親身經(jīng)歷了錯綜復雜的變化:流亡、陷賊、在皇帝身邊任左拾遺、出貶華州、荒涼的洛陽道上、秦州幾句、入蜀的行程。
因為他的屢遭貶斥,使他能夠多次獲得深入廣大貧困人民生活的機會,他看到了社會中的各種悲慘景象,他同情受苦的人民,他號召人們奮力征戰(zhàn)以保衛(wèi)國家民族的安全。他一方面同情人民,大力揭露兵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但另一方面還是積極鼓勵廣大人民去參戰(zhàn)。于是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被后人簡稱為“三吏”“三別”。
從45歲到48歲,是杜甫生活的陷賊與為官時期,在這一時期,杜甫的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達到了現(xiàn)實主義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時期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睆拿C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歷五年,杜甫離開了哀鴻遍野干戈擾攘的中原,在成都西郊蓋了一所草堂,開始了“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經(jīng)常過著“生涯似眾人”的日子。但不論生活上怎樣苦,也不論漂泊到什么地方,他總是在關(guān)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在漂泊期間的十一年內(nèi),他寫了一千多首詩。
但他并不曾忘記流亡失所、無處安身的人們,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還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諸將》《秋興》等作品。
杜甫年僅59歲,“戰(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是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對祖國和人民最后的懷念。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杜甫傳讀書筆記7
杜甫精神照亮后代,寬容和同情拯救這個世界,西方美國一位現(xiàn)代詩人雷克斯羅斯他認為孕育杜甫這樣一種文化比孕育《荷馬史詩》希臘文化文化更為偉大,河詩缺乏這種精神。
郭沫若評價杜甫“嗜酒如命”,李白和杜甫都喜歡喝酒,可能是誤解。但杜甫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改變核心的最基本的對儒學的`那種依戀、那種理解、對儒學精神的那種實踐從沒有拋棄過,一直到最后,從四川到洞庭湖到生命最后關(guān)頭仍稱自己為“天地一腐儒”堅持自己的操守,始終如一的信念。
詩圣的稱號提出是明人王嗣?在他的〈杜臆〉首次提出來,但觀念是宋人提出來,集詩歌的大成。孟子對孔子集大成。宋理學家對歷史、對人評價首先是道德判斷,然后再是審美判斷是第二位。杜甫都具備,最核心是道德判斷。
“詩成吟詠轉(zhuǎn)凄涼“。杜甫首先是一位詩人。把生命都融化進去的態(tài)度。不象某些人在某些階段或其它,而杜甫整個一生都在寫詩。把寫詩當作一生的事業(yè)在追求,對詩歌千錘百煉、孜孜追求。要獲成功,必須全身心去做,融入進去,杜甫即是這樣一個人,寫詩是一個最重要最崇高的事業(yè)。當代詩人”艾青“稱詩歌為”文學中的文學“,是最具文學本質(zhì)最具文學功能的最集中的!扒锶f歲名,寂寞身后事”對朋友李白的評價。也是對他自己的評價。
杜甫傳讀書筆記8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薄督瓭h》中這兩句詩是對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于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圣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這樣一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于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diào),不能引發(fā)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于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游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fā)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后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jié)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里,曾經(jīng)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后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于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恰叭簟薄ⅰ叭齽e”,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jié)合在一起。
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于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于發(fā)現(xiàn)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發(fā)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無愧于獨立天地之間的詩圣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里,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涌動……
杜甫傳讀書筆記9
從這本杜甫傳中可以看出杜甫為國家憂愁,為人民憂愁,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一開始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為此阿諛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如自己所愿的成為一名官員。可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百姓接觸,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而寫下那些憂國憂民的詩篇。可以說杜甫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在苦難中他的善良、忠誠、關(guān)懷天下的心態(tài)被激發(fā)出來,他的眼界開闊起來,不再是只盯著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國家統(tǒng)一,他同情在戰(zhàn)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統(tǒng)治者,他用詩歌來記錄當時的實情,表達自己的感情。
我認為是苦難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難中成長起來。因為只有內(nèi)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國家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時才會去關(guān)心,去為他們吶喊,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當看到人民生活凄慘時只會保持冷漠,更何況杜甫當時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
杜甫在自身狀況十分糟糕時依舊不忘國家人民,是因為他將關(guān)懷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認為那是他理應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為了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后來他的詩是另一種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論成功與失敗,始終抱著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這就是杜甫的詩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羨慕和向往李白的謫仙風度、灑脫赤誠,但更敬佩杜甫的憂國憂民、大氣博愛。
杜甫的一生是一個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我曾想過,倘若杜甫不是出生于一個官僚家族,倘若他沒有熟讀詩書,而是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市井之家,那么憑著雙手辛勤勞動,或許杜甫一生還能多吃上幾頓飽飯,晚年也或許不至于那么凄涼吧?晌矣窒,在那樣一個亂世,像杜甫這樣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賦稅、徭役,他又是一個有名氣的詩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個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筆下“三吏三別”中人物的下場,甚至更凄慘吧。
杜甫傳讀書筆記10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diào),不能引發(fā)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于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
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游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fā)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后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于四川。公元前,他前往四川依附節(jié)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里,曾經(jīng)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后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于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恰叭簟、“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jié)合在一起。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钡莱隽硕嗌偃说南<剑芰钊苏饎拥氖恰皢韬!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么?杜甫并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于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于發(fā)現(xiàn)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發(fā)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無愧于獨立天地之間的詩圣之稱。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里,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涌動。
杜甫傳讀書筆記11
閑坐巖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繞清風,一個逍遙的詩人。觀杜甫。
嘆抉擇。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羨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長安謀得一個官職,他懷念李白,羨慕李白還繼續(xù)著那種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卻不得不跟這種生活告別。人的一生最難戰(zhàn)勝的就是自己,一顆心,兩個方向,雙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無奈。轉(zhuǎn)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許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卻牽著握筆的雙手遨游在書海,無奈,惟獨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嘆仕途。上帝以胃口為誘餌將一顆顆飄蕩的心領(lǐng)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蕩蕩,起起浮浮,忠的呈現(xiàn)似乎注定要以奸來陪襯,陰謀籠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這種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擊,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憤!憤奸臣,這不是一個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當時社會的悲哀,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嘆詩才。“詩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詩史”,他寫“絕”了唐詩,也寫“完”了唐詩。他之后的.詩韻格律,最終都以他的詩篇為金科玉律,“三吏”、“三別”、《兵車行》、《麗人行》、《北征》,他的律詩千秋無匹。當杜甫二字成為教科書上的?停斨赡鄣耐魧⒍鸥Φ脑娮x入空際,心中的那份贊嘆無法壓抑。
嘆人格。一首首堅硬的詩源于一個偉大的人格,一雙腳觸摸這片曾經(jīng)流血的土地,一雙眼看盡戰(zhàn)亂的殘酷,人生的悲涼,一對耳聽盡人間的哀哭,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將這份內(nèi)心的震撼揚于詩中,搖動了封建這座堡壘,將民憤、民怨、民饑、民寒訴說。
獨坐孤石,心立堅竹,俯瞰塵世,寫盡悲苦,滿心愁緒的詩人。讀杜甫。
【杜甫傳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岳飛傳讀書筆記06-22
悟空傳讀書筆記04-05
岳飛傳讀書筆記04-21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02-17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30
《名人傳》讀書筆記03-16
名人傳的讀書筆記01-23
名人傳讀書筆記11-20
《水滸傳》讀書筆記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