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1
自從上了小學以后,學校組織誦讀《道德經(jīng)》,在誦讀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道德經(jīng)》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jīng)典著作。
《道德經(jīng)》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質(zhì)和本原。表現(xiàn)了老子崇尚自然。第二部分講述了以德為中心的人生觀。德構成了人們的思想、言論、行為的準則,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學生。
我最喜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應當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自從誦讀《道德經(jīng)》以后,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做一個有道德、懂文明、講禮儀的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2
每個人都想從書本中汲取點什么,不同層次的人考慮會有所不同。由于這種差異性的原因,我的眼光從當今移開,去古書中找尋。讀點自己不懂得東西,了解一些高深的理論,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經(jīng)朋友的推薦,找到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道德經(jīng)》,試讀之后,雖不甚理解,僅得皮毛,但堅持靜靜看完,零散地記載了些東西。結(jié)合現(xiàn)實,生發(fā)些個人的東西,為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國。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稱,而老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曾做過小官,職位不高。這和傳統(tǒng)的文人沒有太多的`不同,后來辭官歸隱,生活平靜,精通修養(yǎng)之術。據(jù)說活了200歲,是道教的開山鼻祖,都尊他為太上老君。他的哲學思想與其他的偉人有太多的不同,我們總說自己缺乏信仰,那么什么支撐我們活下去!暗婪ㄗ匀弧、“無為而治”,想探尋一下“道”為何物。
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說“道”是空虛無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如果從物質(zhì)層面而言,創(chuàng)萬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國之道,再回歸到個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說“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種宇宙萬物存在和發(fā)展所依賴的力量。
“道”,是對付應變之術,是法則和智慧,是自然規(guī)律!暗揽傻溃浅5馈,“道是不可言說的,它一落到語言上,人就無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內(nèi)涵!本痛蟮姆矫,老子的治國之道是清靜無為的統(tǒng)治方式,就個人而言,我們該成為一個有“道”之士。
《道德經(jīng)》告訴我們,“道”是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法則。其實讀書學習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順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恒長存。領悟之后,尋求解脫。心浮氣躁的我們,孔子的“禮”“仁”,有時顯得蒼白。莊子亦如老子一樣,看開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悅,我亦滿心期待,于是記之。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3
也許是年齡大些了,閱歷多些了,再讀到《道德經(jīng)》的時候,感觸挺多的,尤其會自然不自然地和自己的工作———教育聯(lián)系起來。感覺老子的《道德經(jīng)》簡直就是一部教育論著,只要你思考,總是可以為你的教育工作做出宏觀方向的指導,微觀方法的幫助!《道德經(jīng)》,五千字,蘊涵著了不起的治國之道、悟不盡的人生哲學。老子的深奧著實讓人佩服,若想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對于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研讀卻讓我感到老子的哲學思想與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初識《道德經(jīng)》,是從港臺片中聽到的臺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讀完了《道德經(jīng)》,才對此有了一些體會。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部《道德經(jīng)》。每個人閱讀《道德經(jīng)》,都會因為自身的經(jīng)歷不同得出不同的感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部《道德經(jīng)》,心如何,經(jīng)便如何,人生也便如何?我讀到的《道德經(jīng)》就是一部教育理論的著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經(jīng)》的開篇第一章,老子的道,不是道理,而是指事物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是內(nèi)在的,是可以解釋出來的,然而規(guī)律卻不是永恒不變的規(guī)律。名,則指的是虛的事物,是理論,是虛名,可以說出來的,但卻也不是不變的事物。正如給我們教育者指出了教育總綱:教育規(guī)律是可以總結(jié)歸納的,但是,教育規(guī)律會隨著社會制度、生產(chǎn)力等教育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即教有法而無定法!
第二章中,老子說“行不言之教!,這是洞悉教育的哲學!老子說“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泵鎸Τ渑娴暮⒆觽,多少教師都把說教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將孩子的個性差異進行了流水線式的管理,產(chǎn)出了一模一樣的產(chǎn)品———高分低能的畢業(yè)生。從知識傳授中課堂上的大量講述,到品德教育時頻頻的所謂“講道理”,似乎教師職業(yè)就是以語言為主的工作。而老子卻在兩千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學!安谎浴痹鯓尤ァ敖獭?這里的“不言”自然不是不說話,而是反對空洞的說教,是我們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的“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的眼中,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獨立、自由、值得尊重。圣人培育萬物卻不自恃其能,更何況教師教育的是獨立個體的學生。我們做教師的雖然肩負著教育的職責,卻不該將學生占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種要求,每日喋喋不休。學生又怎能真正地快樂成長呢?兩千年前的.老子已經(jīng)指出了我們現(xiàn)代教育的弊端。
有位哲人說:“要想毀滅你們的孩子,就對他們千依百順吧!”這是多么深刻的經(jīng)驗教訓!而我們中國兩千年前的《道德經(jīng)》早就道破了這個教育規(guī)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第36章)這是說你想封鎖他嗎,就先讓他張揚張揚;你想削弱他嗎,就讓他逞強驕縱;你想毀滅他嗎,就讓他事事得償所愿,為所欲為;你想奪取他嗎,就要先給他甜頭。教育學生也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要將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納入教育過程,切忌讓孩子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要教育學生淡泊的心態(tài),不斷的自我豐富,才可以長久的成功。教弟子切莫讓他們太過得意,為所欲為,否則得意之時,便生失意之悲;張揚逞強之時,必致將來毀滅之哀。
《道德經(jīng)》里還有很多能給我們教師啟迪的句子。例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老子告誡我們不能對學生發(fā)脾氣,不得已發(fā)了火,訓學生的措辭要恰當。教育工作是神圣的工作,老子說“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彼笇覀兘處熅褪且虝,所以不要放棄任何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如果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而道德經(jīng)就像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讓教師在教育的道路上為教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知識的泉水!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4
我最早接觸老子,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對老子的印象,能夠說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屆讀書會開始了,局領導向我們每一位干部推薦了《道德經(jīng)》等書,最后有機會認真拜讀老子的《道德經(jīng)》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讓我如獲至寶。隨著一頁一頁的翻看閱讀,《道德經(jīng)》那智慧的靈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閃現(xiàn)。
想起林語堂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jīng)》的人最初必須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此刻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shù)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钡拇_如此,當我掩卷沉思,《道德經(jīng)》給于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jīng)》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jīng)典著作。千百年來,人們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yǎng)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時代,“物質(zhì)第一”的浪潮無情地沖擊著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十分物質(zhì)化和金錢化。對于一名國家公務員來說,如何去應對物質(zhì)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jīng)》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靜處世,清靜自省,消除貪念,寬以待人,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一、致虛守靜是安于本職工作的根本。
《道德經(jīng)》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diào)……
我一向認為,生活中應少一些浮躁喧囂,多一些筆墨書香!兜赖陆(jīng)》是人類禮貌的精華,它集中體現(xiàn)了真善美的標準,是文化一座座高聳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讀《道德經(jīng)》是很美的,而恰恰是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處給人以撫慰。讀書學習是我生命的自覺,闡釋圣典《道德經(jīng)》,讓我能致虛守靜、凈化心靈,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領域內(nèi)盡心盡職,不斷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成長。
二、讀《道德經(jīng)》后,讓我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僅要了解別人能戰(zhàn)勝別人,更就應了解自己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彼岳献犹岢龅摹盁o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貼合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社會規(guī)則的事情時,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無所不為,所以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吧仙迫羲本褪沁@種“無為而為”的辯證極致。
除了“無為”、“虛靜”,《道德經(jīng)》里還有一個樸素的辯證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規(guī)律。在老子的眼里,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長久;唯“寡欲”,方能無咎,也具有現(xiàn)實好處。他認為過分追求“聲色貨利”必定會帶來禍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規(guī)律,堅持按“自然、無為、樸素”的和諧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才能夠利用規(guī)律來緩解、協(xié)調(diào)人類社會的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個很鮮明的闡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以此類推,天下萬物若違背了它的規(guī)律,必將受到懲罰。這種辯證法雖不很健全,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前瞻性。當前,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實用功利主義的過度膨脹,人們往往強調(diào)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質(zhì)利益的滿足,認為個體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邏輯,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變質(zhì)生活,長遠利益受到忽視,結(jié)果被自然一次次地還之以顏色,就是一個佐證。
三、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踐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剛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就能對宇宙之中的規(guī)律有著如此深刻的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個有無的論述,可說把世間萬物的從生到死,從出現(xiàn)到毀滅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見解可說令我們現(xiàn)代人汗顏,幾千年前的人就意識到要順應自然,回歸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壞自然。而我們此刻把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瘡百后才猛地發(fā)現(xiàn)提出環(huán)保的概念,要去保護補救了,其實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補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為失去的東西很多是無可挽回的,滅絕了的物種也就永遠的消失了! 四、身為國家公務人員,定當竭力為國、為民效忠。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將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政府,之所以能夠長久不息,是因為這是個政府機構運行程序貼合民眾的利益,貼合道。政府的公務員不是為了自己的貪欲,性欲,食欲,玩樂,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當官,不是他們沒有這些欲望,而是政府的機構沒有這個機會,這些漏洞,讓他們?nèi)樗麨。因此好的政府為?yōu)秀的品德好的人帶給發(fā)揮才能的平臺,讓愚蠢,丑惡,猥瑣的人卻步。這樣的政府往往使公務員將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會出現(xiàn)讓領導先走的場面,這樣的政府才會生生不息。這不正是這個政府的公務員一絲不茍,無私無畏的行為,才能成就這樣的政府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擁護。我覺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貪念。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夠?qū)捯源恕?/p>
以上是我讀《道德經(jīng)》的點滴感悟,《道德經(jīng)》已儼然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清凈處世,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讀《道德經(jīng)》吧,它會使你精神不再貧乏,生活不再無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聰慧,使人豐富,使人幸福,使人成為真正的人。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5
老子的《道德經(jīng)》,自古以來被視為一部奇書;奇就奇在: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一個讀它的人,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游戲于江海;為什么這么多人讀這本書,理解的方向、運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個:這本書太超前了!;它不僅遠遠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這種現(xiàn)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印第安人的故事:;這位走運的老先生讀書報告之《道德經(jīng)》。
老子的《道德經(jīng)》,自古以來被視為一部奇書。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一個讀它的人,都會受到某種影響,都能從中有所收獲。
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游戲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漢文帝讀它,將它變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動大漢朝,開一代盛世。 董仲舒讀它,將它變成一種構架學術大廈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學",以儒學為磚,以道學為漿,才得以穩(wěn)立于世,取"罷黜百家"的獨尊地位。 東方朔讀它,將它變成一個混跡官場的護身符,"大隱隱于市"。 現(xiàn)代人也讀它,到底讀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從中得到了多少好處?這些問題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國人也讀它,居然滿嘴胡話:假如中國所有的書都要燒掉,只留下一本最有價值的書,這本書將是《道德經(jīng)》。據(jù)西方學者統(tǒng)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jīng)》已有250多種,其中德文有64種,英文有83種,法文有33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它在世界上的發(fā)行量僅次于《圣經(jīng)》。
為什么這么多人讀這本書,理解的方向、運用的方式、得到的結(jié)果卻千差萬別,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個:這本書太超前了!
它不僅遠遠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還超前一百年。每個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從中取其所需,卻沒有人能完全得其精華。
這種現(xiàn)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這位走運的老先生,因為發(fā)現(xiàn)了大量石油礦藏,一夜暴富。錢多得花不完的他,買了一輛當時最昂貴、最豪華的福特牌轎車。不論天氣如何,他每天都要坐著這輛車去鎮(zhèn)上閑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熱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閉目養(yǎng)神。奇怪的是,他并沒有雇用司機,當他打盹時車也沒有停下來,但他的車從沒有出過車禍。
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他是用兩匹識途老馬來拉他的車。
這位老印第安人從未想過學習駕駛技術!
《道德經(jīng)》也是這樣一輛老印第安人的豪華小車。它能用來干什么呢?能用來做一輛馬車;能用來做臨時臥室;能用來做遮陽傘或雨傘;還能用來向人炫耀……千古以來,人們把它所有額外的用途都嘗試過了,就是沒有人把它當成一輛豪華小車來使用。因為它太超前了,誰也不知道它是一輛豪華小車,誰也不懂駕駛技術。
時代到了今天,這輛"豪華小車"已經(jīng)不算太超前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懂一點"駕駛技術",那么,何不嘗試著來駕駛這輛"豪華小車"呢?這就是筆者想寫這部書的.原因。
雖然筆者水平有限,不能將《道德經(jīng)》的精華完全發(fā)掘出來,"駕駛技術"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來老子的《道德經(jīng)》還有這樣的用途!讀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駕駛技術,并熟練掌握它,以實現(xiàn)人生提速! 《道德經(jīng)》被譽為“萬經(jīng)之王”、“百科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jīng)》或可稱《得道經(jīng)》!兜赖陆(jīng)》文約義豐,全書5千余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jīng)》,下篇稱《德經(jīng)》。《道經(jīng)》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guī)律,《德經(jīng)》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xiàn)!兜赖陆(jīng)》的智慧源于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nèi)容涉及人性修養(yǎng),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jīng)世致用之學。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6
我最早接觸老子,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對老子的印象,可以說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屆讀書會開始了,局領導向我們每一位干部推薦了《道德經(jīng)》等書,終于有機會認真拜讀老子的《道德經(jīng)》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讓我如獲至寶。隨著一頁一頁的翻看閱讀,《道德經(jīng)》那智慧的靈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閃現(xiàn)。
想起林語堂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jīng)》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xiàn)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shù)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確如此,當我掩卷沉思,《道德經(jīng)》給于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jīng)》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jīng)典著作。千百年來,人們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yǎng)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時代,物質(zhì)第一的浪潮無情地沖擊著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zhì)化和金錢化。對于一名國家公務員來說,如何去面對物質(zhì)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jīng)》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靜處世,清靜自省,消除貪念,寬以待人,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一、致虛守靜是安于本職工作的根本。
《道德經(jīng)》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diào)
我一直認為,生活中應少一些浮躁喧囂,多一些筆墨書香!兜赖陆(jīng)》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它集中體現(xiàn)了真善美的最高標準,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聳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讀《道德經(jīng)》是很美的,而恰恰是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處給人以撫慰。讀書學習是我生命的自覺,闡釋圣典《道德經(jīng)》,讓我能致虛守靜、凈化心靈,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領域內(nèi)盡心盡職,不斷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成長。
二、讀《道德經(jīng)》后,讓我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了解別人能戰(zhàn)勝別人,更應該了解自己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所以老子提出的無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社會規(guī)則的事情時,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無所不為,所以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上善若水就是這種無為而為的辯證極致。
除了無為、虛靜,《道德經(jīng)》里還有一個樸素的辯證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規(guī)律。在老子的眼里,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長久;唯寡欲,方能無咎,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他認為過分追求聲色貨利必定會帶來禍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規(guī)律,堅持按自然、無為、樸素的和諧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才能夠利用規(guī)律來緩解、協(xié)調(diào)人類社會的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個很鮮明的闡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以此類推,天下萬物若違背了它的規(guī)律,必將受到懲罰。這種辯證法雖不很健全,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前瞻性。當前,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實用功利主義的過度膨脹,人們往往強調(diào)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質(zhì)利益的滿足,認為個體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邏輯,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變質(zhì)生活,長遠利益受到忽視,結(jié)果被自然一次次地還之以顏色,就是一個佐證。
三、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踐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剛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就能對宇宙之中的規(guī)律有著如此深刻的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個有無的論述,可說把世間萬物的從生到死,從出現(xiàn)到毀滅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見解可說令我們現(xiàn)代人汗顏,幾千年前的人就意識到要順應自然,回歸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壞自然。而我們現(xiàn)在把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瘡百后才猛地發(fā)現(xiàn)提出環(huán)保的概念,要去保護補救了,其實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補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為失去的東西很多是無可挽回的,滅絕了的物種也就永遠的消失了!
四、身為國家公務人員,定當竭力為國、為民效忠。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政府,之所以能夠長久不息,是因為這是個政府機構運行程序符合民眾的利益,符合道。政府的公務員不是為了自己的貪欲,性欲,食欲,玩樂,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當官,不是他們沒有這些欲望,而是政府的機構沒有這個機會,這些漏洞,讓他們?nèi)樗麨椤R虼撕玫恼疄閮?yōu)秀的品德好的人提供發(fā)揮才能的平臺,讓愚蠢,丑惡,猥瑣的人卻步。這樣的政府往往使公務員將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會出現(xiàn)讓領導先走的場面,這樣的政府才會生生不息。這不正是這個政府的公務員一絲不茍,無私無畏的行為,才能成就這樣的政府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擁護。我覺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貪念。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夠?qū)捯源恕?/p>
以上是我讀《道德經(jīng)》的點滴感悟,《道德經(jīng)》已儼然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清凈處世,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讀《道德經(jīng)》吧,它會使你精神不再貧乏,生活不再無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聰慧,使人豐富,使人幸福,使人成為真正的人。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7
通讀了老子81章的《道德經(jīng)》一個特別強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處的智慧高度和對自然的領悟及對人類社會關系的宏觀視角。對事物發(fā)展的辯證和轉(zhuǎn)化能給出融入自然規(guī)律的基本解剖。特別難能可貴的能夠脫離“從眾定勢思維”習慣而獨立地接近于自然。
老子《道德經(jīng)》另一個廣博在于任何人讀之可以感悟出個體自己領域內(nèi)的內(nèi)涵和外延。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恒、人文、國家管理、戰(zhàn)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獨到精確和細致的認識。以上是從宏觀上對《道德經(jīng)》感受。而在微觀上。
下面對《道德經(jīng)》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己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規(guī)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zhì)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類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規(guī)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guī)律的可以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xiàn)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著不確定現(xiàn)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動態(tài)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可以認為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tài)。
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xiàn)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區(qū)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類不同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一種自然存在現(xiàn)象。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
2、無為而無所不為”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guī)則的事件時,無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為。當然,這里對“什么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guī)律”無為”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jīng)驗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為”這種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種經(jīng)驗的無為”而這種無為會給你生命存在帶來關于該問題的保障,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不會游泳。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為”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為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為”和“無所不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別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fā)現(xiàn)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觀。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順序。而不是給出“神造”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這一章里。換句話,可以認為,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31章)
以不戰(zhàn)而勝為上上,老子在強兵反戰(zhàn)與孫子的戰(zhàn)略思想同出一轍。而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為之的戰(zhàn)爭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xiàn)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這一句話里。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只有三樣較基本的東西嗎?那么,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xiàn)代物理學對應的什么?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于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義。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chǎn)生物質(zhì)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從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體的宇宙,就是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chǎn)生動、力這“二”個現(xiàn)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為動力互相轉(zhuǎn)換是自然存在因果關系。
老子認為,較后。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道,因此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于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chǎn)生道和道產(chǎn)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jīng)》命名的一個主要內(nèi)涵。與之對應的物理學上的動力學》可以認為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于運動軌道是由力產(chǎn)生的物理現(xiàn)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運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
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系。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人類難于直觀覺察到事件。關于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宏觀地可以認為道德經(jīng)可以對應于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于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于“力”對于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社會科學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guī)范。由于人類更注重于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怨”更高層次的德”以德報怨”關于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就不在這里進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shù)學物理關系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對于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較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當時的思維可以直達物理學目前的較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道德經(jīng)》哪個時期,總而言之。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為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簡明而客觀的經(jīng)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參照系和任何道理來闡述“天地”不仁”這樣的思想是擺脫了人類局限思維和個人情感的10個字。這是一句較高自然觀的句子。
您發(fā)現(xiàn)的一切客觀現(xiàn)象就被固化了這一參照系的正確上面,因此,較大的自然現(xiàn)象不應該有參照系。然而有參照系的事實是實證性的結(jié)果,換句話說實證的真理必需有參照系。1以什么為參照物將產(chǎn)生不同的視角效果,這是物理幾何學淺顯的道理。當您選擇參照物或參照系時。
包括所有的數(shù)學、物理學、社會學范疇和方程式。因此,2人類對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個參照系下的結(jié)論。科學發(fā)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類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到對紅移的錯誤理解,都是參照系統(tǒng)不斷擴大的過程,因此,當人類以宇宙整體為參照系和建立了動力、力動學說時,必然產(chǎn)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學說。
數(shù)學上是被稱為悖論的問題。而我宇宙中心依據(jù)是根據(jù)力宇宙中心的相對運動。當然,3至于我宇宙以外是否存在其它事件是人類不能企及的事件。更多的數(shù)學、物理證明在數(shù)學與物理的統(tǒng)一之哲學原理》一書上有更詳細的實證性邏輯推導。
《道德經(jīng)》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簡單的所以《道德經(jīng)》本身也是簡單的僅僅是老子所包含的參照系是一個較大的參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認為老子是具有無參照系的思想。也就沒有偏見,這正是《道德經(jīng)》較偉大之所在。無參照系,上面的分析僅僅是一家之言,著重用與當代物理學有一些必然聯(lián)系的視角來分析,使之有以更寬的視角和不同于專業(yè)道家的分析來充實<道德經(jīng)>內(nèi)涵。至于和各專家有南轅北轍的分析結(jié)論也正是。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8
老子,道德經(jīng),區(qū)區(qū)五千字,涵蓋了眾生所求的一切真諦,斗膽牽強附會一下:
好多的社會現(xiàn)象,讓人看起來很無奈,有時你要陪著悲憐幾許、憤慨幾許,但放下一切,靜心而論,大抵是因為看不開所致?撮_了就超脫了,就安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個字,細想來,它包涵了人生處事的一切,包涵了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
剖開來看。
宇宙觀:從黃帝內(nèi)經(jīng)內(nèi)容里看,它的本質(zhì)就要求人與宇宙的輪回同一。順者猖,違者亡。12字關系中,天地代表了宇宙。宇宙中,人如何去按規(guī)律行事,就象孫悟空永遠要在如來的手掌心一樣,無論你有多少變數(shù),均在這一涵蓋之中。
人生觀:一言一敝之:人法地。地為何物?地勢坤,要求人仁厚、寬容。象大地承載一切一樣去融合同化一切;磉_飄逸的形神,如佛一樣立在我們的面前。
方法論:它就要求人處事必須順應自然規(guī)律,違反了之后,可能一時得呈,久而久之,必遭報應。
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健詞叫”上善若水”。
它的字面含義很清楚,就是:最好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
細分析起來,水有三種特質(zhì):利萬物不求回報、居眾惡而謙下、柔弱而不爭。
這些特質(zhì)與我們今天的時事相暗合,它會影射出許多不合規(guī)律的行為。
我們經(jīng)常打交道的水,相信都不陌生。細細品味之品性,感悟道之真諦,會對人對己均有裨益。
摒棄眼前,放眼長遠;丟開功利,自在于心。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9
老莊之說是為中華民族千年哲思。無爭故無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風骨高潔,令人心折。讀《道德經(jīng)》八十一篇,選其某章,略述吾粗淺看法。
國學之博,致遠而學,此番僅是漫談,諸君見笑。
——題記
【養(yǎng)育·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無為”。但我認為,有些人雖表面上是游離世間,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惡”等因素的影響而去插手世間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影響,導致這些“游離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無為原則。
既然說到“無為”原則,便不得不提起漢朝。雖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漢王室所看重,為漢王室信奉,漢朝開國丞相張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漢朝前期積弱,漢高祖劉邦甚至有被匈奴圍困之辱,那時百姓的生產(chǎn)及生活水平確實無法達到一個王朝強盛所需要達到的水準。
那么一個強大的王朝要達到的最高準則又是什么?無非是國家強盛,不被外來者侵略,軍隊可以打勝仗,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等等,這種準則必需要求經(jīng)濟基礎能夠支持住上層建筑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經(jīng)秦王朝覆滅、楚漢爭霸等諸多戰(zhàn)火洗禮,統(tǒng)一之后,漢朝前期的經(jīng)濟基礎是明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漢惠帝之后,漢文帝將道家的“無為原則”充分運用以治國,使得國家的生產(chǎn)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yǎng)生息,至于漢文帝的繼承人漢景帝同樣施行相差無幾的政策,事實證明那時“無為”是對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短時間之內(nèi)得到了提高,迎來了華夏歷史上國家大統(tǒng)一之后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么民族呢?無疑是漢族。漢族又是從何時開始有此稱呼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于劉邦稱帝之后!眳握裼饎t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后,便開始叫漢族!笨偠灾,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在此之后的歷史舞臺上,漢族,這個偉大豪邁而又命運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擔任著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主角。這也與兩漢時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經(jīng)濟基礎密不可分。
現(xiàn)代中國人大多只記得千古一帝漢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卻少有人記得為漢武帝鋪墊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后的“輪臺罪己詔”。是以儒家的“有為而治”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究竟哪個要更好,在此先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貢獻又不愿居功的人,才是最應該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10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傳統(tǒng)教育講座,并閱讀了《道德經(jīng)》這本書,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對道的理解和認識
書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這個特有的名詞,闡述了他對規(guī)律的理解。在《道德經(jīng)》里,道指的就是規(guī)律。而道家思想對規(guī)律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guī)律的根本態(tài)度應是“充分尊重規(guī)律,然后才利用規(guī)律!边@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jù)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二、無為的思想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去干擾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處無為只事,行不言之教”。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guī)律,處理事情要不違背事物發(fā)展的本質(zhì)。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為,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zhì)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三、 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為“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我們在集體工作時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都一心為工作。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事業(yè),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四、 修身——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
第九章,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恃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這樣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fā)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里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guī)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其基本態(tài)度是“致虛”“守靜”“歸根”“復命”!爸绿摌O”是要人們排除一切物質(zhì)的誘惑,回歸到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為了爭權奪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發(fā)展是變化循環(huán)的,所以要不變以應萬變,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用到生活方面,他認為無為就能不遇到危險。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么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致事情的發(fā)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學習了《道德經(jīng)》,能體會到的道理很多,關鍵在于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過他的思想去體會人生的道理,去正確的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多一分靜氣,真正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11
《道德經(jīng)》很薄,只五千余言,傳言為老子騎牛過函谷所著,《道德經(jīng)》又很厚,它包羅萬象,其中有哲學有政治有自然科學有人文社會,這樣的書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卻很難。《道德經(jīng)》的語言很美,散整有序,讀起來有種韻律感,深刻地道理蘊于淺顯的事例,極具思辨性,這是《道德經(jīng)》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過闡述“道”這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來表明自己的世界觀,哲學的神奇之處,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現(xiàn)代物理,可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边@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講究珍惜身體,就人與人的'關系而言,主張柔弱不爭,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贊譽給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而不爭!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會藍圖是“小國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一段,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對他心中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知道能不能實現(xiàn),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不知道要如何實現(xiàn),但就是給出了這么一個夢,這是人對未來的期許,是人對社會本身的關注,很美好。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道德經(jīng)心得10-21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05-05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范文09-23
《道德經(jīng)》個人閱讀心得09-09
道德經(jīng)心得高中范文06-25
道德經(jīng)學習心得07-10
道德經(jīng)心得體會03-20
道德經(jīng)學習心得優(yōu)秀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