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馬克思》觀后感[熱門]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觀后感需要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能虛假刻意。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年馬克思》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
周二晚上,黨校組織我們在五室一站觀看了《青年馬克思》。該片講述了1844年,年輕的馬克思在巴黎與恩格斯相識,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影片只有2小時左右,卻通過這些精華片段,向我們展示了馬克思與恩格斯為了追求真理,追求共同的理想,抵抗各種壓力,跨過萬千艱險的過程。讓我意識到了如今我們在學習與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在形成過程的艱辛,也讓我感到完成一件偉大的事需要先輩們不斷付出心血。
在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惺惺相惜的友誼。一位困苦拮據(jù)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不同出身的兩個人志同道合,攜手譜寫了《共產黨宣言》這一偉大著作。馬克思經常與恩格斯在一起討論思想政治,一起去批判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而恩格斯不僅在思想精神上與馬克思不謀而合,而且在生活上為馬克思提供經濟援助。他們攜手共進,在此過程中收獲了愛情、親情,在影片中,他們更多的.是鮮活的青年形象,而不僅僅是政治書上的革命家、政治家。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所壓倒,因為這是為人類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是默默的,但她將永恒地存在,并發(fā)揮作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边@是影片中的經典臺詞,馬克思的這些話,寓意強調我們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可能不被大多數(shù)人認同,但是我們所做的事業(yè)是有益的,我們的付出會被有所共鳴的人看到,不會被遺忘。作為當代青年,我們也要學習馬克思這樣的理想信念,在追求自己理想、成就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堅定信念,奮力前行。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2
今天,我們懷著對馬克思的敬仰觀看了 《青年馬克思》,受到了一次馬克思主義的再教育。這部電影描述了馬克思在1843年至1848年間的生活片段,還原了 《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艱辛過程;描寫了馬克思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思,探索新的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在當局的查禁和社會的阻力 下探求真理,扭轉了空想社會主義的錯誤指導,最終團結了各地工人運動的代表,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綱領地位。
看完影片感受體會較深的有兩點:一是雖然馬克思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胸懷崇高理想、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二是馬克思與恩格斯之問的革命友誼和親密合作。正是馬恩的合作,才能使他們去尋找更大的力量來改革這個世界,才有《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才最終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要學習馬克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看準目標,砥礪前行,鍥而不舍的精神;要透過馬克思的生平,從中學習與感悟馬克思的光輝人格和崇高境界,不斷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要把“為共產主義 奮斗終生”的入黨誓詞,化作努力發(fā)揮余熱,為社會多做貢獻的動力,我們雖然已經退休,但思想決不能落伍,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文化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有益于國家、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3
前幾天,跟我的一位同學去看了這部《青年馬克思》的電影,因為我本科專業(yè)是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隸屬于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學馬克思的,所以,對于馬克思算是比一般人了解一點了。
但是,去到電影院,卻發(fā)現(xiàn)除了我跟我同學之外,就只有一個人在電影院坐著,我們三個人包場了。在我看來,馬克思真的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好多人好像對他不是蠻感興趣,也不是蠻了解他的。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他是1818年5月5日生的呀。所以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德國及法國的電影制片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作了這部影片。
電影是以馬克思、恩格斯從相遇開始一直到他們最終創(chuàng)立《共產黨宣言》,推動全球社會主義運動的過程,主要寫的是馬克思24歲之后一段時間的故事。
馬克思24歲時,由于沒有當成大學教授,只能去《萊茵報》當主編,可是他的觀點才激烈了,受到當朝政府的抵押,最終《萊茵報》各個成員都解散了。
恩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其父親是大資本家,使用的管理工人的方式就是去剝削、壓榨工人。恩格斯非常不同意他父親的這種管理工人的方式,并與一位很有個性的`在其父親工廠工作的反動派女性相戀了。恩格斯會經常去探訪工人的情況。
沒有工作的馬克思境況非常窘迫。他的妻子燕妮與他非常相愛。燕妮出身于大戶人家,長得非常漂亮,比馬克思大四歲。不過在她的骨子里不喜歡大戶人家中被束縛的生活,還是非常崇拜馬克思的,覺得他是位非常有思想的人。燕妮為馬克思生了幾個女兒,這位馬克思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后來,他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可以說是位非常好的朋友。他本來是不喜歡從事他父親給他的所謂資本家的工作的。但是為了支持馬克思的工作,他竟然還是當了很多年的資本家,只是幫助馬克思解決經濟上的困難。
在他們?yōu)楣と税l(fā)言的過程中,當然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當時工人運動中支持力度最大的兩個戰(zhàn)線都認為把工人組織起來,只要他們力量足夠大,就足以推翻當時的反動政府,然后建立工人階級的世界。而馬克思、恩格斯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必須要為工人樹立一個綱領,讓他們能夠內心非常服從地去參與到工人運動中去,這個綱領自然就是《共產黨宣言》。
整個影片看下來,可能就是覺得在很平淡的描寫馬克思的傳記。但是這部影片也能夠引發(fā)我們當代青年人的一些思考。馬克思、恩格斯這些人物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自己的思想,其實馬克思的很多著作的思想在其三十歲之前都已經基本形成了,無疑他們都很聰明。但是他們?yōu)楣と穗A級發(fā)聲,寫出了非常多的在哲學界、經濟界、社會界都非常有影響力的著作,他們的思想是顛覆性的,這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人去學習的。就像馬克思的墓志銘所寫的,馬克思之前的哲學家都是在解決怎么認識世界的問題,而馬克思則解決了如何改造世界的問題,這無疑是非常具有創(chuàng)見性的。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4
看完電影《青年馬克思》有三個突出的感受,一是馬克思的人格魅力,二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三是中國共產黨人理論與實際結合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的實踐魅力。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馬克思為我們留下了具有非常價值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果給每個人都貼上標簽,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個,是千年最偉大思想家。他立足當時所處時代,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放眼整個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了剩余價值學說,不斷在實踐與思考中形成馬克思主義,這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fā)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成就,從“兩半”社會到近代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下發(fā)展的,新時代面對新情況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我國重大問題,最終實現(xiàn)我國偉大夢想!
紀念馬克思,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是多么強大,道路的選擇是多么重要,崇高的事業(yè)是多么值得奮斗,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是多么緊密相關。
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要繼續(xù)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5
不知道最后放的紀錄片什么意思,是為了平衡一下嗎?
不過其他部分還是不錯的。
我是不懂電影,單純以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說一下。
早期的馬克思是一個哲人,自由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但是當馬克思轉向政治經濟學批判時,我們知道,一切問題的焦點都在所有制結構和生產關系。電影正是展現(xiàn)了這個過程。
開篇是非常棒的,林木盜竊案,它好就好在一下子就暴露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視角。林木盜竊案問題在于,習慣了中世紀傳統(tǒng)的農民并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面對的不再是只關心政治統(tǒng)治,戰(zhàn)爭和榮譽的封建領主,而是資產階級化了的地主。羅馬法賦予資產階級明晰的,絕對的財產觀念。產權既然歸我,你就不能動分毫。既然我控制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權力,王朝也需要為我說話。
緊接著是歐門-恩格斯工廠,工人階級破壞機器的反抗和資本對他們生殺予奪的權力。私有制當然不是資本主義的特產,但是私有制依然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私有制決定了無產者-私有制的局外人,只在純粹理論上擁有和私有者同樣的權利-隨時有可能被從生產資料旁邊拉開,拋到街上去。
私有制是一切商品交換的基礎。
私有制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核心,如果不談這個,政治經濟學批判就毫無意義。
因此,電影一開始就擊中了全部問題的核心,只是不清楚這是有心還是無意。
接下去就是一段在多數(shù)人看起來可能很平淡乏味,但的確可以看到馬克思思想軌跡轉移的過程,從一個批評家轉為革命家,從一個哲學轉變?yōu)榻洕鷮W家(但絕不是研究大家該怎么賺錢的那種經濟學家,直到今天,資產階級經濟學依然在按自己的庸俗標準去衡量馬克思)。
電影在細節(jié)上力圖充填更多內容,燕妮和恩格斯的女伴,一個是有偉大精神的貴族,一個是覺醒的`無產階級。鮑威爾,巴枯寧,魏特林,蒲魯東。。。。一整幅歷史畫卷,同時馬克思在與這些人決裂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對自己舊思想的告別。不過遺憾的是對每一種思想電影介紹都很不到位。
最重要的當然是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友誼,就我個人看來,恩格斯的確缺乏馬克思那種卓越的天才,但是在1845-1848年這段時間,恩格斯卻由于自身經歷具有比馬克思更高的認識,可以說這時候,他是馬克思的引路人,當然,同時也是互補。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6
電影《青年馬克思》講述了年輕的馬克思1844年在巴黎與恩格斯相識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徹底改變當時的世界。后來,兩人受托起草“正義者同盟”規(guī)章,改組建立共產主義者同盟,合作撰寫《共產黨宣言》的偉大歷程。
觀影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青年馬克思》不僅是一部有意義、有意味的電影,還是一部貼近人心靈、情感的劇情片。在肆掠的時代風云、有志青年的聚首抗爭、跨越階級的愛情故事深深激蕩著每位觀影者的心靈。
通過觀看電影《青年馬克思》,幫助大家認真領會了青年馬克思對事業(yè)、生活、朋友的熱情,以及看準目標、堅持不懈,砥礪前行、鍥而不舍的.精神。讓馬克思的精神成為當下青年一代的榜樣,鼓勵社區(qū)青年及青年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為推動社區(qū)發(fā)展貢獻力量。雖不能作出多么偉大的事,但可以用激情“擼起袖子加油干”,用熱情為群眾提供服務,讓轄區(qū)的居民群眾到社區(qū)都切實感受到“福利溫度”的熱忱、溫馨和幸福。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7
馬克思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娜宋。雖然熟,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感覺還是深奧的,不太懂。在多數(shù)人眼中馬克思是遠離世俗小民的高大上人物。假如被問到馬克思的初心是什么,相信許多人會兩眼茫然。
最近電影院在熱映《青年馬克思》。這是一部譯制片,法國、德國、比利時聯(lián)合拍攝的。這部電影沒有對觀眾講大道理,進行空洞說教,而是通過場景再現(xiàn),還原了19世紀歐洲當時的社會背景、馬克思的愛情、馬克思生活的窘迫、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相識相知、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追求、馬克思流亡、《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等等。它是一部貼近觀眾心靈、情感的劇情片,用生活片段和細節(jié)反映出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信仰及奮斗歷程,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來感動觀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時空,依然讓觀眾熱血沸騰、為他們的信仰和初心感動不已。
19世紀中葉,資本家用種種手段攫取財富,如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等,無產階級飽受剝削,生活貧困潦倒。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產業(yè)工人,但他們十分同情受到嚴酷剝削的工人階級,毅然絕然地與資產階級分道揚鑣,有覺悟地超越了自己所出生的階級,努力為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擔任《萊茵報》主編兼自由撰稿人的馬克思憑著犀利的筆桿子,不遺余力地為弱勢群體仗義執(zhí)言。1843年,進步的《萊茵報》被查封,馬克思開始了流亡者的生活,他失去了國籍,失去了職業(yè)。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勞動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
《青年馬克思》通過重現(xiàn)馬克思的生活場景告訴觀眾他的價值觀是什么。馬克思奮斗的出發(fā)點就是維護被剝削階級的利益,讓勞動者不被剝削,不受壓迫,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是馬克思的初心。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成了無產階級追求解放和幸福的代言書。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踐行初心的實際行動和生動反映。
時間過了2個世紀,馬克思一直是我們的精神導師。當前的我國社會與19世紀的歐洲社會有截然不同的發(fā)展背景和社會矛盾,馬克思的有些理論可能已經不適用當前的社會了,可我們的初心還是一樣的,有著共同的愿望和理想,都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幸福。馬克思的初心仍是指導我們前行的領航燈。
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有些痛苦就會淡忘,有些信仰就會漂浮。我們一直奉行馬克思主義,可有些地方還是與初心有點距離。比如說貧富差距,在有些國有企業(yè),領導干部與一線員工的工資差距不是三五倍,而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貧富差距有點大了。
在“七一”前夕,再接受馬克思主義初心教育是有必要的。去觀看《青年馬克思》吧,與偉人的靈魂來一次親密接觸,讓馬克思主義初心引領我們朝著信仰的方向前進。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8
這部電影完全是我想象中的模樣,和命題一樣沉重又詼諧。沉重,是因為這曾是歷史的一部分;詼諧,是因為不曾想過偉人的很多面也像現(xiàn)在的我們。
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從沒預期過任何一點波瀾,仿佛它就應該是這樣平鋪直敘,平淡如水的。因為那是歷史人物,是理論的代表。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只幫助我們理解了他們作為普通人的另一面,但在腦海中不論看多少次生活瑣事,還是無法忘記他們創(chuàng)作《共產黨宣言》的力量。
有人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像是一本流水賬。還有人調侃說可以直接用作馬克思理論的課堂輔助教學,大家都曉得,這是認為無聊的意思。但偉大的理論誕生于此,也是源于平凡,卻創(chuàng)造不平凡。
我曾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這部電影不叫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而且海報上也只有馬克思一人的側面,大概是想告訴觀眾這部電影是想為大家展現(xiàn)另外一面的馬克思。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的.核心只能有一個,那就是馬克思和《共產黨宣言》。其余,只是讓我們更理解這個男人,而不是這個偉人。
比起現(xiàn)在什么都想擁有的我們,那時候的追求更純粹。
可能是想的太多,我總感覺現(xiàn)在的人們太不容易被滿足了。接納事物的時候從不多面考慮,只一味看到它們的好與不好。從不考慮為什么是這樣的結果,別人做了多少妥協(xié)和忍讓,只一味覺得自己失去了什么,丟了多少便宜。對可以讓自己增長見聞的事情完全做到充耳不聞,對閑言閑語深信不疑。八卦是生活的全部,知識全是高考生才需要學的事兒。什么時候大家都對進步自己這件事這樣缺少欲望了呢?
我不懂,但也懂。
因為選擇上重大的責任只能擇一,而很難兼顧。為了理想是否可以放棄兒女私情和美滿家庭,這又是很多可以思考的方向。在某種層面來討論,每個人都有無法兼顧的那一層。故而很多人選擇了輕松,只是不想自己活得太累,又是一種解釋罷了,每個人都如此。
然而我有點羨慕那個追求精神的時候,物質還未如此豐富,人們追求的是自我的提升和不是奢侈品包包價格的提升。電影里他們并沒有被包裝成完全與世隔絕的隱士,而是有血有肉像我們一樣生活的普通人,但卻創(chuàng)造著不普通的夢想。
可能我喜歡的不是這部電影本身,是里面確實存在的人物。有沒有過多美化我不清楚,但他們確實偉大。同為青年,雖然我們一樣普通,但我們沒創(chuàng)造出他們的不普通。我們共同經歷著生活的不易,但卻沒有他們那樣的不容易。
一直覺得有種系列的電影是應該拋開電影本身去討論的,因為不論劇情是什么,都能成為指引人生的燈塔。那是歷史,是創(chuàng)造我們如今美好生活的基石。
不論到什么時刻,思想還是主宰的本身,這在歷史上曾多次被驗證,被經歷,直到現(xiàn)在也是如此。
我沒什么理由說這部電影不好看,我很喜歡。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9
電影《青年馬克思》在中國大陸地區(qū)公映。導演哈烏·佩克是著名海地籍導演,在紀錄片與故事片兩個領域都有建樹。為拍攝這部影片,哈烏·佩克準備了十年時間,20xx年作為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特別展映影片上映。影片罕見地聚焦馬克思的青蔥歲月,藝術性地展現(xiàn)了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相遇、互相幫助、共同成長,最終完成《共產黨宣言》并奠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基礎的傳奇過程,生動刻畫了馬克思從青年時代開始就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不懈奮斗,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以及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zhàn)斗的人生道路!肚嗄犟R克思》在國內上映后引起強烈關注,取得良好的票房和口碑。影片中制作者的不少巧妙構思和藝術手法對于普通觀眾而言可能比較難以察覺,但正是由于這些藝術實踐,使得觀眾更順利地進入故事,這或許會為我們的主旋律電影帶來一些啟示。
化繁為簡
影片所展現(xiàn)的是馬克思26歲到31歲在思想上實踐上取得“雙重飛躍”的關鍵5年,簡潔生動地講述了《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正是這五年的艱苦研究和革命實踐,馬克思形成了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的理論,同時也走上了工人運動領導者的位置,讓馬克思主義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指導綱領。
馬克思年輕時遇到過形形色色的理論家和革命者,當時的歐洲正值階級矛盾激化的時代,許多新的思潮也因此產生,在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學術主張流派紛紜。影片要展現(xiàn)馬克思在理論研究和革命實踐上的“雙重成長”,難免要引入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如果完全精準復原史實拍成電影,很容易會讓觀眾陷入每分鐘都見到陌生配角的局面。拍攝一部引人入勝的故事片,顯然不能這樣做。除此之外,展現(xiàn)一種思想的成長,從電影鏡頭語言的角度來講也不容易。馬克思的學術成就來自艱苦的思考和研究工作。而在電影里,若一直拍攝馬克思伏案奮筆的畫面,則很難產生對觀眾的吸引力。
于是,影片在整體符合史實的基礎上,獨具匠心地選取了兩個歷史人物,一個是理論上的對手——空想社會主義理論家蒲魯東,另一個是國際工人運動實踐上的對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琳。通過馬克思與這兩個人的辯論,表明馬克思主義在當時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變革,給國際工人運動帶來新綱領,將國際工人運動帶入新時代。而馬克思離開德國到法國并與恩格斯見面,則由另一位線索人物——曾經的《萊茵報》主編盧格來完成。這與史實其實有出入,馬克思并不是在找盧格“討薪”時與恩格斯結識的。而影片這種“方便處理”,除了表現(xiàn)馬克思革命生活的艱難之外,也增加了戲劇巧合,同時還避免了加入過多的配角人物。因此,把握了蒲魯東、魏特琳和盧格這三個配角人物,觀眾基本上就可以看懂影片的核心矛盾。
就這樣,影片從馬克思與蒲魯東、魏特琳見面,提出對他們的質疑開始,經過對馬克思、恩格斯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刻畫,到馬克思主義登上歷史舞臺深刻地改變了國際工人運動,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取得勝利為終止,完整地表現(xiàn)出馬克思及其《共產黨宣言》的產生背景和巨大價值。這種化繁為簡、“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手法,給影片以良好的故事基礎。在影片的結尾,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義者同盟大會上的演講得到了國際工人代表的一致支持,馬克思的理論取代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成為工人代表普遍支持的綱領。魏特琳及其不切實際的空想社會主義行動綱領退出歷史舞臺,蒲魯東也遠離了工人運動。之后馬克思在恩格斯和燕妮的支持下完成了《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海邊交談,提到他要完成《資本論》,在任重而道遠的感情氛圍下,昂揚又不失厚重地收束全片。
由小見深
對于更加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個人生涯的觀眾來說,影片在細節(jié)上也有不少讓“深層次”觀眾會心一笑的時刻。譬如,一個是影片對恩格斯給馬克思帶來的幫助的刻畫,另一個則是燕妮對馬克思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持和貢獻。
影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見如故,二人在巴黎的小酒館里暢談。電影除了用下國際象棋來表現(xiàn)兩位年輕思想家的思想碰撞之外,還特別插入了恩格斯問馬克思是否讀過英國經濟學家著作的情節(jié)。馬克思表示愿意閱讀,恩格斯繼而問馬克思是否能看英語,馬克思表示自己可以很快學會。看到這里,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更有心得的觀眾,肯定能意會導演的意圖——馬克思理論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發(fā)現(xiàn)了資本主義剝削的規(guī)律,即剩余價值理論,并由此提出了改變生產關系是消滅剝削的唯一方法這一命題。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之處是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提出了一套完善而科學的經濟學和政治學理論。26歲的馬克思在遇到恩格斯的時候,從恩格斯介紹的著作里得到了經濟學方面的刺激。恩格斯同情受到嚴酷剝削的工人群體,他也與女工瑪麗·白恩士相戀并共同為工人權益努力抗爭。恩格斯對工人生活狀況的調查,也給了馬克思實證的研究資料。這都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巨大意義。在小酒館的這一兩句對話,實際上點出了恩格斯給馬克思帶來的理論營養(yǎng),也為馬克思片尾時提出寫作鴻篇巨著《資本論》埋下了伏筆。
影片中還有一次描寫馬克思在比利時困居時,恩格斯給馬克思一家提供了經濟上的救助。這當然是為人所知的馬恩之間的偉大友誼,而在這段劇情之前還有一處伏筆值得注意。馬克思到郵局申請一份抄電報的工作,卻因為字跡太過潦草而被拒之門外。在影片的結尾處,涉及馬克思字跡潦草的情節(jié)再次出現(xiàn)。在恩格斯謄寫馬克思所著的《共產黨宣言》草稿的時候,恩格斯認不出來馬克思寫了什么。這時燕妮接過草稿,準確地找到了應該銜接的段落。這一處安排頗為用心。對馬克思和燕妮的感情有更多了解的觀眾,看到此處令人感動不已。馬克思手稿字跡確實比較潦草,燕妮協(xié)助抄寫、謄寫,為馬克思著作得以順利出版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都知道燕妮是一個貴族家的大小姐,她陪伴馬克思一生并不僅僅是“貧賤不能移”的忠貞愛情所致。在反動政府的禁言管制下,馬克思和燕妮從德國輾轉法國、比利時等地,生活坎坷不斷,燕妮對馬克思充滿了信任和愛,在艱難歲月里與馬克思風雨同舟。同時燕妮也是一位非常有學識、有膽識的知識女性。她對馬克思的愛和幫助不局限于生活上的照顧,還有思想和精神上的堅定支持。影片所描寫的這個辨認手稿的.小橋段,指向了燕妮在思想上和學術上對馬克思的重要性,從側面刻畫了燕妮的形象,也展示出馬克思和燕妮之間心有靈犀的情感關系。而靈魂伴侶對于觀眾而言,是真實而深沉的內心情感渴望,這對于觀眾而言是極富感染力的。注重人物之間關系的刻畫并落實于人物之間微妙動人的細節(jié)中,也是這部電影更加親近觀眾的重要原因。
正是上述藝術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得《青年馬克思》在一部電影的體量內,生動、簡潔地展現(xiàn)了《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當然,除了上述特點,《青年馬克思》還有眾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它盡量淡化影片的政治屬性,而將重點落在對人物以及人物關系生動真實的刻畫上,拉近了馬克思、恩格斯等偉人形象與普通觀眾的距離,普通觀眾能夠清晰地看到并感受到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能夠被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偉大的情懷志向所感動、所吸引,由此對人物的命運產生關注,對他們的行為產生認同,被他們的信念和勇氣所感染與凈化,備受鼓舞與教育。比如,影片對當時真實的歷史環(huán)境和歷史氛圍富有質感的和高質量的藝術還原呈現(xiàn),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藝術認同感和時代代入感,從而對影片產生認同感。還有,影片中人物臺詞的中文譯制配音也十分精彩,從夫妻間的柔情、朋友間的熱情,到學術辯論的激情、革命者的豪情,在各種情境下都準確地拿捏分寸,展現(xiàn)出角色之間的思想碰撞,精準傳達出人物的思想內涵,形成觀眾觀影時的戲劇張力。
當然,影片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比如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空想社會主義有何鮮明不同展示得不夠清楚。影片末尾在正義者同盟大會上,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演講都提及了階級斗爭的必然和客觀性,但因為前文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交代不夠集中,所以觀眾可能還是不能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帶來的質的飛躍。這一點對于比較熟悉馬克思主義產生背景的觀眾,也許不構成問題,但對于不太了解這一背景的觀眾來說,結尾帶來的感動可能就會打些折扣。
自上映以來,《青年馬克思》在國內的票房已突破兩千萬元人民幣。在上映首月,保持了每周一百萬元至四百萬元的穩(wěn)定高速增長。首個周末之后,在貓眼和淘票票購票平臺上都取得了8.2分的高分口碑。上映一個月之后,在貓眼平臺評分穩(wěn)步上升至8.4分,淘票票評分上升至8.3分。這一現(xiàn)象本身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強大生命力,而作為主旋律電影,該片不俗的藝術質量也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梢姡陔娪坝^眾日益成熟的今天,我們還是要從藝術質量入手,把藝術質量當作生命線。有了藝術質量作為根基,主旋律電影才會贏得觀眾、贏得市場、贏得口碑。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0
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觀看了《青年馬克思》影片,115分鐘,為我們能講訴了1843年《萊茵報》被查到1848年《共產黨宣言》問世的短暫青春故事。
影片開始為我們講訴了萊茵省的林木盜竊案。萊茵省的窮人為了生計不得已前往森林撿拾樹枝,而萊茵省議會認定樹枝屬于國有財產,頒布了相關議會法令,窮人撿拾樹枝的行為被判定為偷竊。眾多老人婦女兒童死在貴族的權利下,鋪墊出后文的背景。緊接著《萊茵報》在科隆被查封,言論自由被普魯士君主鉗制,馬克思被驅逐出境,被盧格帶往巴黎,創(chuàng)辦了《德法年鑒》;恩格斯在英國的曼徹斯特紡織廠目睹了工人的反抗,為研究英國工人階級現(xiàn)狀,深入貧民窟,并愛上了女工瑪麗,開始了解的貧富雙重狀態(tài),完成了關于《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調查。
影片剛開始是雙線敘述,從馬克思恩格斯見面開始并線。在盧格的家中,恩格斯與馬克思再次相逢,被生活所困、脾氣暴躁的馬克思與貴族出生、沉靜如水的恩格斯在爭鋒相對后志趣相投,暢飲到深夜,并對蒲魯東的青年黑格爾派進行了批判,燕妮取名為《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可以看出這位出身于德國貴族"特里爾舞會皇后"的非凡之處。電影中后續(xù)的點滴也說明馬克思的成功,與背后妻子的支持和理解是分不開的。
恩格斯的另一半瑪麗,是工人活動家,剛開始做為恩格斯家的紡織工人抗議資本主義,后續(xù)幫助恩格斯了解工人階級狀況,引薦恩格斯和馬克思與正義者聯(lián)盟的領袖見面,對后續(xù)將"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用"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口號取代"人人皆兄弟"的口號的實現(xiàn)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布魯塞爾,作為比利時的首都,歐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是馬克思驅逐出巴黎的逃難地,在這里因為自己潦草無法獲得工作時的失落,體現(xiàn)出貧困無法支撐妻兒生活的`無奈,在收到恩格斯的救濟時對付完上門討債的人后的喜悅,使恩格斯的形象更加普通化、立體化。
知識界永遠都會有爭論,魏特林、蒲魯東和巴枯寧,這些角色各自代表的政治流派和立場,與馬克思恩格斯的激烈爭執(zhí),《貧窮的哲學》和《哲學的貧窮》,透漏著唯物主義辯證思維,以及對于自我觀點的勇敢表達。在恩格斯在酒吧中提議馬克思去讀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如李嘉圖等,也是為最終《資本論》在1968年的出現(xiàn)埋下了伏筆。
影片最終以1848年油燈下創(chuàng)作《共產黨宣言》為結尾,整個影片講述了青年馬克思、恩格斯的愛情和偉大友情,他們的革命友情創(chuàng)造了歷史,啟發(fā)了人類的思考,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1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座豐碑,一種主義,一種精神,還是學生時代的一道必考題;有這樣一個人,你只是常常與他在書本中見面,可他又與你生活的世界緊密相連,他,就是馬克思。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200年前的今天,他出生在德國古城特里爾,幾十年后,世界因他而改變。
《青年馬克思》這部影片描繪了26歲的卡爾·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的傳奇相遇,以及二人共同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的經過。
影片還還原了《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艱辛過程:描寫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思探索新的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如何在當局的查禁和社會的阻力下探求真理,又是如何不畏權威、并扭轉了空想社會主義的錯誤指導,最終團結了各地工人運動的代表,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綱領地位。
自此,國際工人運動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而工人階級也作為一個進步自覺的階級改變了此后的世界歷史。
馬克思,曾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彼囊簧,踐行了這句話。他,認真,他不畏艱難,他胸懷崇高理想。作為新青年的我們要向他致敬,向他學習。
如果說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那么,對科學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以及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最高理想而奮斗,就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初心和終極目標。
因此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真正“龍”的傳人。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2
6月6日我們在蘭苑五室一站共同觀看了青年馬克思電影,我看完后感慨頗深。青年馬克思電影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影片,它通過講述馬克思年輕時期的經歷,展現(xiàn)了他如何逐漸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社會變革者的過程。
電影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遇為起點,講述了他們在青年時代的探索和成長,以及他們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和批判。影片通過生動的場景和細膩的情感刻畫,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度和對社會的關注。
在影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不斷探索和思考,他們通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提出了新的社會制度和變革方案。這些思想和理論不僅為后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奠定了基礎,也深刻地影響了當今世界的發(fā)展和變化。
總之,青年馬克思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兼?zhèn)涞挠捌,它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向觀眾展示了一位偉大思想家的成長歷程和社會變革的歷史進程。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3
通過本次觀影活動,心中增添了一份對馬克思的崇敬之情。以往我們所了解的馬克思,僅僅是課本上靜態(tài)的馬克思,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但對于背后的故事卻了解甚少。這次觀影活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感情充沛的,更引人尊敬的馬克思,看到了一個偉人背后的故事。明白了偉大也誕生于平凡世界,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在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富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也是馬克思的生命力,他對人類發(fā)展產生了巨大作用,他在世界歷史上始終熠熠生輝。
觀看完視頻后,收獲頗豐。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也將繼續(xù)學習馬克思主義,提高自我先進性,努力鉆研馬克思理論思想,傳播正能量,并在理論中探索總結,觀察時代;在實踐中引領身邊的青年朋友共同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
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們需要學習并踐行馬克思理論,學習馬克思精神,宣傳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我們要做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
身為當代新青年,我們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與期許,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與機遇,但我們的優(yōu)勢就在于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新時代,我們新青年仍然要學習并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早日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棟梁之材。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4
在黨校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觀看了《青年馬克思》這部電影,對于馬克思主義有了更新的一個認識和了解。以前我所了解的馬克思,只是在書本和口號當中的馬克思,我們都知道馬克思主義,但對于馬克思的故事卻不了解,通過這次的觀影活動,讓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的馬克思,看到了一個歷史偉人的故事,知曉了偉大背后的平凡。
觀看了這部影片后,我了解到馬克思的一些事跡,知道了他在資本主義的`時代里如何被打壓,如何覺醒,如何反抗,如何奮斗,如何將馬克思主義帶給世界,這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fā)展,也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思想。馬克思的一生,是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為我們留下了非常有價值的馬克思主義,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真理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他是一名真正的偉人!
經過這次的學習,我收獲頗豐,無論在未來的學習還是工作中,我都會繼續(xù)學習馬克思主義,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努力鉆研馬克思理論思想,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5
今年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了向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致敬,有幸參加了黨支部的《青年馬克思》的觀影活動。115分鐘的電影,節(jié)選了1843年至1848年間馬克思的生活片段,這5年多時間,是馬克思主義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階段,也是整個歐洲矛盾四起、學說林立和迷茫困頓的特殊時期。
影片還原了《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艱辛過程,同時描繪了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動人友誼,以及馬克思與燕妮之間的理想愛情。
十九世紀君主專制下歐洲饑荒肆虐,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影片開始為我們講訴了一宗林木盜竊案,一群為了生計的窮人前往森林撿拾枯樹枝,而法律規(guī)定森林屬于資本家,撿拾樹枝的行為屬于盜竊,從而導致了一場屠殺,老人婦女兒童就這樣死在了資本家爪牙們的'屠刀之下,死在了資本家的權利之手,鋪墊出后文的背景。
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xù)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
恩格斯的出現(xiàn),于金錢、于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爾后,兩人受托起草「正義者同盟」規(guī)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jù)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將讓全世界風云變色!
作為一名共產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在這個日新月異而又暗流涌動的國際形勢之下,我們應該加強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理解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認清形勢,理解各項政策制定的基礎,我們更應該像馬克思那樣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為我們的社會主義世界奉獻微薄之力。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相關文章:
《青年馬克思》觀后感05-24
青年馬克思電影觀后感05-16
觀《青年馬克思》有感03-15
【必備】《青年馬克思》觀后感15篇06-20
《馬克思是對的》觀后感09-26
《馬克思是對的》觀后感【優(yōu)秀】06-07
青年雷鋒觀后感10-19
北京青年觀后感11-27
北京青年觀后感02-27
(推薦)北京青年觀后感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