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十五從軍征》教案

時間:2024-11-04 03:46: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十五從軍征》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十五從軍征》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五從軍征》教案

《十五從軍征》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樂府詩集》的文學常識;理解詩句含義,整體把握詩歌內容。

  2、結合古典詩歌的文體知識與藝術手法,感悟詩意,品味藝術魅力。

  3、體會長期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培養(yǎng)熱愛今天幸福和諧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

  《十五從軍征》意思是:十五歲去當兵。標題夸張地寫出從軍之早,原詩無題目,現標題是編者選用詩章的第一句添加的,這也是區(qū)分詩章的慣用做法。

  二、整體感知:

  1、《樂府詩集》是宋朝郭茂倩編寫的,樂府詩一部分為文人創(chuàng)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間。漢樂府是繼《詩經》《楚辭》后的又一種新體詩,最突出的藝術特點是它的敘事性,語言樸實自然。

  2、漢朝時,北部邊界時時受到匈奴的威脅,戰(zhàn)亂頻繁。統(tǒng)治階級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的人的一生幾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妒鍙能娬鳌肪蛯懥艘粋從軍老兵回家后的悲苦經歷。

  3、學習生字:

  冢累累(zhǒng) 狗竇(dòu) 雉(zhì) 舂(chōng) 羹(gēng) 貽(yí)

  4、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三、細讀品味:

  1、“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首句寫出了封建兵役制的極端不合理!笆濉薄鞍耸笔沁\用夸張手法,說明從軍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災難。

《十五從軍征》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聯想、想象,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2、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殘酷,感受戰(zhàn)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苦難,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聯想、想象,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讀通詩句,對難字注音,標注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教師: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同學們,在講新課前,請回顧一下,我們曾經學過哪些有關戰(zhàn)爭的課文?

  2、這僅僅是我們在課本上學的有關戰(zhàn)爭的課文。其實,描寫戰(zhàn)爭的文章遠不止這些。因為從古至今,戰(zhàn)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是與戰(zhàn)爭有關,題目是:(齊讀詩名)《十五從軍征》。

  二、解詩題,知詩人:

  在詩的題目中,從哪兒可以看出是與戰(zhàn)爭有關的?(從軍征,被征到軍隊里打仗)。這首詩是兩漢時期的樂府詩,選自《樂府詩集》,它來自勞動人民中間,沒有具體的作者。我們再讀課題:《十五從軍征》

  三、初讀詩歌,了解詩意:

  1、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詩,看看大家預習的情況怎么樣。(一生讀詩歌)

  2、這首詩歌有很多生字比較難,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出示課件,生跟讀:冢,竇,雉,舂,羹,貽。)

  3、通過預習,詩中的詞語你都理解了哪些,我們來共同討論一下?

  4、了解了詞語的意思,請大家結合剛才的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生自己說一說)

  5、誰能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深入誦讀,展開聯想:

  1、這是一位15歲參軍,80歲才得以回鄉(xiāng)的老兵。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給我們介紹了老兵一生的經歷。(生接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這是人生絕大部分的歲月。在漢朝,男子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如遇戰(zhàn)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準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兵十五歲參軍,80歲才離開戰(zhàn)場踏上回鄉(xiāng)的路程,體會一下,此時的他心情怎么樣?生個性化地朗讀。

  2、是啊,雖然歷經了艱辛,但終歸活著回來了,這畢竟是件可喜的事。(板書:喜)他欣喜地歸來,道逢鄉(xiāng)里人,便向鄉(xiāng)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xiāng)里人是怎么告訴他的?學生讀鄉(xiāng)里人說的話:“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xiāng)里人,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不僅是鄉(xiāng)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里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xiāng)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么反應,什么心情?

  3、可是,這樣的打擊才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fā)揮你的想象:配樂,師讀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4、情景誦讀:看到這一切老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親人,感受不到熱鬧的家園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我65 年魂牽夢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這樣化作了滿目蒼涼。然而65年前,我離開家時,我的家并不是這樣的啊,它會是什么樣呢?

  5、而現在呢,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親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經熱鬧的家園也是一片荒涼破敗,這真是久而不歸,歸而不見啊,這番荒涼的景象,怎不讓人悲傷難過呢。ò鍟罕

  6、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齊讀: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么味兒呀?結合剛讀的句子來談。他的苦,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里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讀的齊讀)

  7、面對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ò鍟浩┧谄裁?他為什么而泣呢?(請同學們發(fā)揮你的想象,并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

《十五從軍征》教案3

  教材簡析:

  《十五從軍征》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7單元《戰(zhàn)爭》中課文《古詩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戰(zhàn)多年回到家鄉(xiāng),看到家中一片凄涼的情景。反映出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控訴及對和平的向往。

  設計理念:

  教學中使學生在積極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掌握學習古詩文的方法,體會詩中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地去誦讀,注重學生的自主感悟,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傊诮虒W中,始終要注重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使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看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邊讀邊想象詩所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理解詩歌大意。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和平的熱愛。

  教具準備:ppt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這節(jié)課給大家?guī)砹藥捉M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ㄕn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及伊拉克戰(zhàn)爭中家園被毀、人民流離、傷亡慘重的悲慘畫面。教師隨機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圖片解說。)

  師:同學們,戰(zhàn)爭是殘酷的,戰(zhàn)爭是無情的,它給世界和國家都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它又給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百姓帶來什么呢?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與戰(zhàn)爭有關的古詩《十五從軍征》。

  (師板題,學生齊讀詩題。)

  二、感知理解。

 。ㄒ唬┏踝x詩歌,讀通詩句。

  1、學生自由試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教師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ǘ┘氉x詩歌,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讀古詩,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然后利用借助工具書與同伴交流等方法解決不理解的字詞,最后記下自己沒有解決的字詞。

  2、學生匯報自己理解的字詞義,師生共同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字詞問題。

  3、教師引導學生采用看注釋和插圖及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課件出示詩句及學生已理解的字詞義。)

  4、學生互相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敘述這首詩所講的事情。

  6、指名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讀整首詩。

  7、教師配樂朗讀。

 。ㄈ┢纷x詩歌,體會情感。

  1、學生概括本首詩的主要內容,并說說自己從哪里知道的。

  2、從重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家的凄涼。

  3、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老人一生的悲慘遭遇中感受到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的沉重災難,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和平的熱愛。

  三、積累運用。

  1、背誦整首古詩。

  2、摘抄感觸最深的詩句。

  四、作業(yè)設計。

  1、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則小故事。

  2、把自己對戰(zhàn)爭的看法寫成小片段,與同學交流,或放入自己的博客、q群里與更多的人交流。

  附:板書設計

  十五從軍征

  服役久

  家凄涼戰(zhàn)爭的殘酷

  淚沾衣

《十五從軍征》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聯想、想象,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2、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殘酷,感受戰(zhàn)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苦難,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聯想、 想象,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讀通詩句,對難字注音,標注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教師: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昨天通過預習,我們知道7單元的主題是“戰(zhàn)爭”,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曾經學過哪些有關戰(zhàn)爭的課文?

  2、這僅僅是我們在課本上學的有關戰(zhàn)爭的課文。其實,描寫戰(zhàn)爭的文章遠不止這些。因為從古至今,戰(zhàn)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是與戰(zhàn)爭有關,題目是:(齊讀詩名)《十五從軍征》。

  二、解詩題,知詩人:

  1、在詩的題目中,從哪兒可以看出是與戰(zhàn)爭有關的?(從軍征,被征到軍隊里打仗)。這首詩是兩漢時期的樂府詩,選自《樂府詩集》(生齊讀),還記得我們曾學過的第一首樂府詩嗎?生齊背:《江南》。樂府詩有的來自民間,有的是文人模仿樂府古題所作.而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它來自勞動人民中間,沒有具體的詩人。我們再讀課題:《十五從軍征》

  三、初讀詩歌,了解詩意:

  1.當你在預習時第一次讀到詩的題目時,有沒有問題想問?(師做副板書。)通過昨天預習,你在文中讀懂了黑板上哪些問題?(誰?一位現年80歲的老兵,從哪里知道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對于其他問題,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呢?(沒有)那主要寫的是這位80歲老兵的一件什么事呢?(一生交流,)它通過寫老兵回鄉(xiāng)的經歷是想告訴我們有關戰(zhàn)爭的哪一方面呢?

  2、要解決這個問題,讀通這首詩是基礎。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詩,看看大家預習的情況怎么樣。(請一生讀)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出示課件),正音,跟讀:冢,竇,雉,舂,羹,貽.

  3、在預習中,除了字音,還有哪些詞不太理解呢?始,累累,竇;旅葵;旅谷;貽;舂;

  4、了解了詞語的意思,請大家結合剛才的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生自己說一說)

  5、誰能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四、深入誦讀,展開聯想:

  1、這是一位15歲參軍,80歲才得以回鄉(xiāng)的老兵。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給我們介紹了老兵一生的經歷。(生接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這是人生絕大部分的歲月。在漢朝,男子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如遇戰(zhàn)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準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兵十五歲參軍,80歲才離開戰(zhàn)場踏上回鄉(xiāng)的路程,體會一下:此時的他心情怎么樣?生個性化地朗讀。

  2、是啊,雖然歷經了艱辛,但終歸活著回來了,這畢竟是件可喜的事。(板書:喜)他欣喜地歸來,道逢鄉(xiāng)里人,便向鄉(xiāng)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xiāng)里人是怎么告訴他的?一小組讀鄉(xiāng)里人說的話:“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xiāng)里人,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不僅是鄉(xiāng)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里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xiāng)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么反應,什么心情?

  3、可是,這樣的打擊才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進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fā)揮你的想象:配樂,師讀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4、這就是他現在的家,(配樂,生齊讀4句.)而65年前他離家時,他的家,可能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而現在呢,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女生讀第4句)他曾經的家人在哪兒呢?(出示,生讀:松柏冢累累)是啊,他再也見不到曾經熟悉的親人,感受不到曾經熱鬧的家園了,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讀: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老人那顆帶著期望回鄉(xiāng)的心也已經由熱變冷,(涼),由喜到悲/哀了。(板書:悲/哀)

  5、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齊讀5,6句: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么味兒呀?結合剛讀的句子來談。他的苦,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里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讀的齊讀)

  6、 面對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板書:泣)他在泣什么?他為什么而泣呢?(請同學們發(fā)揮你的想象,并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

  五、小結,升華主題:

  1、這就是這位80歲老兵回家的經歷,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老兵從喜到悲再到泣的回鄉(xiāng)歷程。(生齊讀)從他的經歷中,你對戰(zhàn)爭又有哪些新的認識和看法呢?請大家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

  2、其實,除了這首詩,還有很多從不同角度描寫戰(zhàn)爭的詩,比如后面要學習的《出塞》,課外也還有很多描寫戰(zhàn)爭的詩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下課后繼續(xù)搜集閱讀,相信會讓你對戰(zhàn)爭有更深刻的認識。

  板書設計:

  喜------悲------泣

  說課:

  《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戰(zhàn)爭帶給勞動人民的痛苦和災難。

  學生經過5年的語文學習,在課內外都曾接觸過有關戰(zhàn)爭的文章,同時,對詩歌也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步驟,但是,也還存在理解詩歌不夠深入,特別是在體悟詩歌情境上有著不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及課文插圖,根據詩句想象畫面,對詩歌進行賞析的意識和習慣,幫助學生建構詩歌中所傳遞的對戰(zhàn)爭的全面認識。

  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詩,不僅要構建起老人回鄉(xiāng)的情感變化脈絡,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抓住對文中重點詩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誦讀,去豐滿學生對戰(zhàn)爭的認識,準確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其中,抓住對文中重點詩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誦讀,是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而依托詩歌中的語言文字,去豐滿學生對戰(zhàn)爭的認識,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是本課主要實現的人文目標。二者以呈現人物情感變化線為主線,以讀、議、悟文中的語言文字為手段,互為促進,實現本節(jié)課教學中的二性有機統(tǒng)一。

《十五從軍征》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加強對和平生活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按要求預習課文,查閱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好若繁星。在這筆豐厚的文學遺產中,反映戰(zhàn)爭的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因為從古至今,戰(zhàn)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與戰(zhàn)爭有關。

  【直接導入,讓學生感知詩歌,初步了解戰(zhàn)爭!

  二、解詩題,知詩人:

  1、師:在詩的題目中,從哪兒可以看出是與戰(zhàn)爭有關的?

  生:我從“從軍征”可以看出的,意思是被征到軍隊里打仗。

  2、師:這首詩是兩漢時期的樂府詩,選自(生齊讀:《樂府詩集》),記得我們在第6冊的語文天地里曾學過一首樂府詩叫做:(生齊說:《江南》)。關于樂府詩,我們書上87頁小資料有詳細的介紹,我們一起去讀一讀。(生讀)

  3、師:樂府詩有的來自民間,有的是后代文人模仿樂府古題所作.而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它來自勞動人民中間,沒有具體的詩人。我們再讀課題:《十五從軍征》

  【通過對話,使學生感知古代戰(zhàn)爭的殘酷,了解漢代樂府詩!

  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樂府詩的文學常識,讀準字音,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2、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理解詩句的含義。

  3、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抒發(fā)的悲涼凄苦之情,長期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4、用自己的語言改寫詩歌。

  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互讀詩歌,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

  2、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3、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學習目標的設定,結合了新課程標準上的三維目標,有對學生提出的目標的肯定,有方法上的指導,也有情感及習慣的滲透!

  三、初讀詩歌,了解詩意:

  1.師:當你在預習時第一次讀到詩的題目時,有沒有問題想問?

  生1:我想知道是誰在15歲的時候去打什么仗?

  生2:他為什么要去打仗?

  生3:結果活著回來了嗎?

 。◣熥龈卑鍟赫l?打什么仗?為什么打?結果?。)

  2、師:通過昨天預習,你知道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生1:主要是講了一個80歲的老兵退伍回到家里,卻發(fā)現自己家里親人沒有了,家也荒蕪了的事情。

  3、師:它通過寫老兵回鄉(xiāng)的經歷是想告訴我們有關戰(zhàn)爭的什么呢?要解決這個問題,讀通這首詩是基礎。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詩,看看大家預習的情況怎么樣。

  一生讀詩歌

  師:評價一下,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她讀得很流利,就是有點快。

  4、師:是呀,讀得有些著急,要是能靜下來讀得慢一點就好了。這首詩歌有很多生字比較難,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出示課件,生跟讀:冢,竇,雉,舂,羹,貽.)

  5、師:在預習中,除了字音,還有哪些詞不太理解呢?請大家先在小組里互相交流解決。(生在小組里交流)

  師:組員都解決不了的詞,現在可以提出來。

  生1:我想知道舂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把谷類放進器皿里搗碎。

  師:你是怎么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生2:我用的是查工具書的辦法。

  師:看來,盡管課文后面沒有注釋,但我們也能想辦法了解到詞語的意思。

  生3:我還想知道什么叫做旅葵、旅谷?

  生4:在這里,旅是野生的意思,旅葵就是野生的葵菜,旅谷就是野生的谷子的意思。

  生5:貽是什么意思呢?

  生6:貽就是給的意思,文中指老人煮好了了飯菜去不知道給誰吃。

  6、師:了解了詞語的意思,請大家結合剛才的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生自己試著說一說)

  師:誰能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1:一個人在15歲時應征去打仗,80歲才回到家鄉(xiāng)。路上遇到鄉(xiāng)里人,便問:“我家還剩下哪些親人?”那個鄉(xiāng)里人說道:“遠遠望過去,松樹和柏樹相連的地方,就是你的家。”老人回到家里,看見野兔在狗洞里爬進爬出,野雞在房梁上飛去飛來;庭院中間長滿了野生的谷子,井臺邊圍繞著一簇簇野生的葵菜。老人捋了幾把野生的谷子舂成米做飯,采幾把野菜煮湯算是菜,一會兒飯菜就做好了,卻不知道還能給誰吃。老人走出家門望著東方,淚水灑落在征衣上。

  【這樣安排任務,考慮到讓學生從整體來感知課文內容,對課文有初步的認識。此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自讀、學生之間的交流為主,我僅在生僻字音、詞義上提供幫助、進行點撥。】

  四、深入誦讀,展開聯想:

  1、師:這是一位15歲參軍,80歲才得以回鄉(xiāng)的老兵。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給我們介紹了老兵一生的經歷。(生接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生:65年)。這是人生絕大部分的歲月。在漢朝,男子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如遇戰(zhàn)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準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兵十五歲參軍,80歲才離開戰(zhàn)場踏上回鄉(xiāng)的路程,體會一下:此時的他心情怎么樣?

  生1:我覺得他一定很激動,因為他能大難不死回到家鄉(xiāng),很想快點回家和親人團聚。

  師:你能讀讀第一句話,讀出他的這種激動嗎?(生讀)是啊,對于一個常人來說,幾十年離家還能活著回來,是有些激動的。但僅僅如此嗎?想想,從一位15歲的少年到一位80歲的垂垂老者,他還會是怎樣的心情?

  生2:我覺得他心里一定很擔心,幾十年都沒回家了,不知道他家的親人怎么樣了。

  師:那你讀出這份擔心來。(該生讀一句。)

  生3:我覺得他心里一定沉重,也很擔心、焦急,因為他都已經80歲了,說不定父母都不在人世了。

  師:是呀,他的心里一定充滿著擔心和焦急,用一個字來概括(板書:憂)我們一起來體會他的這份心情。(生齊讀第一句。)

  2、師:80歲的老兵回到家鄉(xiāng),道逢鄉(xiāng)里人,便向鄉(xiāng)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xiāng)里人是怎么告訴他的?我請一個小組讀鄉(xiāng)里人說的話:(生讀)“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xiāng)里人,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

  生1:我會帶著很沉重、悲傷的心情告訴他這個消息,:“遠處就是你的家,家里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師:請你讀出這份悲傷來。(生讀,有些快,沒有感情。)沒聽出你的悲傷呢?靜下心來再讀。(生再讀,好多了。)

  生2:我會很同情地告訴他。因為也許我家也有人在外打仗,我家也有人死去。

  師:不僅是鄉(xiāng)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里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xiāng)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么反應,什么心情?

  生1: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樣的事實,快暈過去了。

  生2:我悲痛但也沒有任何辦法。

  生3:我在路上的憂慮給證實了,我的心情跌至了谷底。

  生4:我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自己的父母,我在外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僥幸活著回來了,卻再也看不見父母了,再也不能孝順他們了。

  3、師:可是,這樣的打擊才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進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fā)揮你的想象。(配樂,師朗誦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十五從軍征》為敘事詩,語言平實簡潔,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所以,指導學生想象是本課的重點之一。】

  生1:我看到他們家很荒涼,沒有人,明顯能看出很久都沒人住了。

  生2:我看到一些野兔看見老人倉皇逃跑,井臺邊有很多野葵菜,井里一滴水也沒有了。。

  生3:我家的院子里長滿了野草,很久都沒人打理了。野雞在屋梁上安了家,到處一片狼籍。

  生4:我想到了以前曾經在這里生活過,而現在雜草叢生,遠處還有一堆堆墳墓,我感到十分悲傷。

  師:就是他現在的家,就是他幾十年魂牽夢繞的故園嗎?(配樂,生齊讀4句.)而65年前他離家時,他的家,可能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生1:65年前,他15歲,每天一回家,他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都出來迎接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生2:他們家人每天早上一起去打井水,特別快樂、溫馨。

  生3:他們家雖然非常簡陋,但一家人該干活的干活,該料理家務的忙著料理家務,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生4:他當時才15歲,經常和朋友一起開心的玩,比如捉迷藏啊之類的,父母在家早就準備好了飯菜

  生5:我一定會想到我家背后有一棵高大的樹,到了秋天,葉子一片金黃。家里養(yǎng)了幾只雞鴨,特別熱鬧。

  師:而現在呢,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男生讀第4句)他曾經的家人在哪兒呢?(出示句子,生讀:松柏冢累累)曾經的家人都在這一座座墳墓里呀?嗫嗨寂蔚挠H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經熱鬧的家園也是一片荒涼破敗,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再讀: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這番荒涼的景象,怎不讓人悲傷難過呢。ò鍟罕

  4、師: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齊讀5,6句: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么味兒呀?結合剛讀的句子來談。

  生:我覺得他吃著飯菜,卻覺得是無味的。因為家里破敗,再也沒有家的感覺了。

  師:那請你讀出這種無味。(生讀)

  生:我覺得他吃著也會覺得很酸。我聯想到我的爺爺奶奶,他們60多歲,都在家里安度晚年,每天都會做好飯菜,笑瞇瞇地看著我吃,享受著老人的天倫之樂。而這位老人都80多歲了,卻還是孤苦伶仃地一個做飯一個人吃著,失魂落魄。

  生:我覺得他吃著,一定覺得很苦。因為以前他在家時,和家里一起吃飯;打仗時,雖然很苦,但吃飯時是和戰(zhàn)友們一起吃,應該是很熱鬧的。而現在,吃著野飯野菜,又沒人陪著他吃,一定很苦。

  師:你能讀出這種苦嗎?(生動情地讀)真的很苦呀!

  師:我也覺得他苦。∷目,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里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里的苦吧。ㄏ胱x的齊讀,全班都起立深情地讀。)

  5、師: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無依無靠,面對這一切,這位80歲的老人又能怎么樣呢?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ò鍟浩┧谄裁?他為什么而泣呢?請同學們發(fā)揮你的想象,并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生動筆在書上寫下來。)

  【指導學生細細體會白描手法的妙處。全詩沒用一個比喻、擬人、夸張的語句,也不見一個修飾性的詞語,但學生通讀全詩,了解大意之后,在詩歌側面描寫的景物中,可以深深體會到老兵命運的“凄涼、悲慘。】

  師:寫好的先來說一說。

  生1:我哭泣我為什么不能早點回來呢?再也看不到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了。

  生2:我顫抖著雙腿走到我的父母墳前,老淚縱橫:我的父母就這樣離我而去了,我十分對不起他們。

  師:他在泣自己和自己的親人。請你把這種泣讀出來。(該生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除了泣他自己和自己的親人,他還會泣什么?

  生3:他還會泣別人。說不定還有其他很多家庭的親人也死去了。

  師:是啊,就拿他們村莊來說不知有多少家庭也成了(生:松柏冢累累)

  生4:我覺得他可能還會泣那些在戰(zhàn)場上死去的戰(zhàn)友,也會泣跟他一樣僥幸從戰(zhàn)場上活著回來的戰(zhàn)友。也許,那些戰(zhàn)友回到家看到的景象也是這樣。[小精靈兒

  師:是啊,不知有多少戰(zhàn)士幾十年征戰(zhàn)在外而成了(生:松柏冢累累)甚至是尸骨未寒。把你的這種泣讀出來。(生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生5:我會哭泣著想到:我唯一的牽掛---家人沒有了,我唯一的朋友---戰(zhàn)友沒有了,唯一的美好回憶---家園也荒蕪了,那我還有什么呢?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不如戰(zhàn)死在沙場算了。

  師:生不如死啊!

  生6:我覺得他還在泣戰(zhàn)爭帶來的危害。因為肯定還有無數人,無數個家庭也遭遇了這樣的不幸。

  師:僅僅是漢武帝在位,五次討伐匈奴,就導致全國有一半的人因為戰(zhàn)爭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生:松柏冢累累)大家?guī)е@種泣讀最后一句話。(生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多種形式讀詩:自讀自品,情入內心;大聲誦讀,震撼人心;配樂讀,入情入境,感人至深。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

  五、小結,升華主題:

  1、師:這就是這位80歲老兵回家的經歷,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走進他這段回鄉(xiāng)歷程。(生齊讀全文)

  師:正如剛才很多同學所說,老人的經歷只是眾多遭受戰(zhàn)爭苦難的百姓之一。從古至今,在戰(zhàn)爭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百姓不知還有多少。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你對戰(zhàn)爭又有哪些新的認識和看法呢?

  生1:我覺得戰(zhàn)爭太殘酷了。如果沒有戰(zhàn)爭的話,老人也不會家破人亡。

  生2:我覺得戰(zhàn)爭有好處但也有壞處。但戰(zhàn)爭的壞處遠遠大于戰(zhàn)爭的好處。

  生3:不管正義不正義,戰(zhàn)爭都是十分殘忍的。

  生4:有時戰(zhàn)爭是為了某些政治利益和權利,可以實現某些夢想。但在實現這些夢想的同時,卻是以犧牲老百姓的生命為代價的。

  生5:我同意剛才這位同學的觀點。比一切都更可貴和重要的,是人的生命。

  師:我明白同學們的意思了。遠離戰(zhàn)爭,渴望和平是從古至今,咱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心愿。

  2、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這首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詩歌。從一位老兵回鄉(xiāng)經歷的角度,感受了戰(zhàn)爭給老百姓帶來的苦難。其實,除了這首詩,還有很多從不同角度描寫戰(zhàn)爭的詩,比如我們后面要學習的《出塞》,以及樂府詩里的《戰(zhàn)城南》等等,建議同學們可以在下課后找來讀一讀,看看它們又是從哪個角度來寫戰(zhàn)爭的,相信會讓你對戰(zhàn)爭有更深刻的認識。

  【再次強調,升華主題。讓學生整體感知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十五從軍征》教案6

  【詩歌名稱】:十五從軍征 【年代】:漢 【作者】:兩漢樂府

  【內容】: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譯文 十五歲就應征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xiāng)家中。 路上碰到一個鄉(xiāng)下的鄰居,問:“我家里還有什么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環(huán)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煮湯算是菜。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痹瓰椤斑b望是君家,松柏冢壘壘!

  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xiāng)途中與到家之后的情景,抒發(fā)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這也可以說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它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遍_頭兩句,統(tǒng)攝全篇,高度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他從芳年稚齒,未諳世事的少年時代,就被迫應征入伍,直到兩鬢蒼蒼,皤然衰顏,實在無法為統(tǒng)治階級賣命了,才得以歸來。在軍隊中竟然呆了整整六十五年。在這六十五年漫長的戎馬生涯中,或枕戈待旦,或銜枚疾走,沙場鏖戰(zhàn),出生入死,流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詩人都沒有做正面的描述,只把它們凝結到一個“征”字里,讓讀者去聯想,這是高度的概括。接著,從“始得歸”的“始”字中,巧妙地傳達出主人公六十五年來里思念家鄉(xiāng),盼望與親人團聚的痛苦心情,給全詩籠罩上了一層凄然悲傷的感情色彩。

  尤其詩的最后兩句,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fā)老兵心中的悲哀。這里,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jié),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而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盡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我們只要聯系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zhàn)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tǒng)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xiāng)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

  其返鄉(xiāng)經歷是:始得歸→歸途中→返回家中→“出門東向看”;

  情感變化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誰?”,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希望(歸途中)→希望落空→徹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涼,了無一人)→悲哀流淚,心茫然(“出門東向看”)。這些又歸結為表現揭露黑暗社會現實的詩之主題。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寫法鑒賞】:這首詩以第一人稱語氣敘述,無法忍受的悲痛。在敘述上,結構嚴謹,并起伏有變化。這首完整的五言敘事詩,還保留著質樸的民歌的語言風格,它以深刻地思想內容,鮮明的藝術特色,在中國詩歌史上放射著光彩,并且給后世作家以無窮的啟發(fā)。杜甫的名詩《三吏》《三別》《羌村三首》等,都明顯看出受本詩的影響。

  【樂府】:他本是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一個掌管音樂的官署,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采集民歌的任務。這些樂章、歌辭后來統(tǒng)稱為“樂府詩”或“樂府”。今存兩漢樂府中的民歌僅四十多首,它們多出自于下層人民群眾之口,反映了當時某些社會矛盾,有較高的',值;同時,其風格直樸率真,不事雕琢,頗具獨特的審美意趣。

  《十五從軍征》閱讀題:

  1.“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2.主人公歸家后,看到家中凄涼破敗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詩抒發(fā)了老翁怎樣的心情?通過哪句詩體現出來的?

  4全詩表達了一個怎樣的主題?

  《十五從軍征》閱讀答案:

  1.夸張 暴露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極端的不合理。

  2.兔從……葵。

  3.抒發(fā)了老翁孤獨凄涼的心情!案堃粫r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在兵役嚴苛的封建社會,這首十五從軍征里道不盡的心酸與批判(閱讀答案,以供大家參考!)

  4.全詩通過對一個久別家鄉(xiāng)重歸故里的老兵回家時所見情景的描述,表現了他的孤獨和凄涼,反映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也體現了人民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憎恨之情。

《十五從軍征》教案7

 。ㄒ唬、教材簡析:

  《十五從軍征》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七單元的一首樂府詩。這首樂府詩因其獨特的神韻美、形式美、內容美而被傳唱了下來!妒鍙能娬鳌访枋龅氖且晃簧倌陱能65年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濫縷、鬢發(fā)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經是那么熟悉而今卻家破人亡的故土上,流著眼淚絕望地望著東方……這首詩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

 。ǘ、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學習了許多古詩文,大部分學生能夠自瀆自悟詩歌的內容,但由于知識積累與對歷史的了解還不夠,所以對部分詩歌的內涵領悟還有一定的難度。

 。ㄈ、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能夠運用聯想和想象,理解詩句含義。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學的熱愛之情。

  2、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詩歌意思,體會詩歌包含的.感情。 3、在熟讀的基礎上,想象詩歌表達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4、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殘酷,感受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ㄋ模┙虒W重難點:

  1、理解詩歌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想象詩歌意境,體會作者和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ㄎ澹、教學過程:

  一、渲染氣氛,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人類發(fā)展史上一直有戰(zhàn)爭,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是無盡的痛苦和折磨……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解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由讀古詩。要求:

  1)自學生字詞

  2)想一想,詩中的主人公是誰?(從哪里知道的?)

  3)詩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把課堂留給了學生,讓學生有了讀書的時間,這樣,學生就有了思考的機會,學生就有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就有了探究的機會,學生就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

  2、檢查讀書情況。

  1)生讀古詩。

  2)集體正音,評價。

  3)檢查生字詞

  自學情況。

  4)主人公是誰?

  5)、詩中寫了80歲老兵的什么事?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1)生說。

  2)余生補充。

  3)師點撥。

  4)同桌互說。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能抓重點字、詞來理解詩歌的意思及內涵。在理解詩意時我抓住了:始(才)、竇(洞、孔)、貽(送給)旅葵(自生的野菜)舂(把谷類的殼搗掉)等字詞,讓學生聯系詩句理解詩意,字詞訓練落到了實處,語文的工具性得到了體現。]

  三、細讀古詩,展開想象。

  1.讀了這首詩,哪一句對你的感觸最深,影響最大?

  (學生自由說感受,談感悟。其他學生補充評價。)

 。ㄔ趯W生說的同時,老師相機板書。)

  2.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3.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意境。

  4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1、誦讀下列詩句。

  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

  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2、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3、.積累摘抄以上詩句。

  4、把《十五從軍征》改寫為一篇現代文。

【《十五從軍征》教案】相關文章:

《十五從軍征》教學反思01-13

十五從軍征教學反思10-15

楊炯從軍行教案02-27

《十五夜望月》教案07-23

征信活動總結06-22

征信宣傳活動總結05-17

征信委托書12-26

[推薦]征信活動總結06-22

征信是講座心得范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