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推薦度:
-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推薦度:
-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
2、理清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
3、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1、通過反復(fù)朗讀,增強閱讀文言文的語感能力,進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理清行文思路。
3、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情感目標:
學習作者刻苦求學,努力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
教學重難點:
1、 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理清行文思路。
2、 理解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設(shè)計思路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提出“嗜學”,然后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并采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和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引導(dǎo)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后,由字詞理解到內(nèi)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要貫穿朗讀,以朗讀帶動文章理解。
教學方法:誦讀法、復(fù)述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示范朗讀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dǎo)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并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于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板書課文標題。)
二、解題,簡介作者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dǎo)。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zhì)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金華)人。早年家境貧寒,因能刻苦自學,終以文人稱世。元末被舉薦為翰林院編修,固辭不就。隱居山中,潛心著述。明初應(yīng)聘到應(yīng)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學提舉,后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一,參與明初禮制重建,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牽連貶謫四川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學士全集》。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這篇課文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宋濂和劉基、高啟被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1、在學生課前朗讀的.基礎(chǔ)上,分兩大組競讀,并互相指出對方讀書過程中的不足(字音、停頓、重音、語速、語氣等)。
2、 教師播放示范朗讀帶,要求聽讀。(注意上述幾個方面)
3、 齊讀。
4、 自主與合作學習:解決字、詞、句的意思。
5、 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難譯詞語。
四、復(fù)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1、選定一名學生朗讀。
2、分小組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fù)述。
教師提示:以“宋濂求學記”為題。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話來復(fù)述,合理概括其求學經(jīng)歷,抓住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這么做的原因。
教師根據(jù)學生講的情況,幫助學生理清行文思路,指導(dǎo)學生背誦。
五、小結(jié):
作者選擇了三個典型事例,分別敘述他的學習條件、學習態(tài)度、學習的毅力。據(jù)此可知,在艱苦的條件下,作者勤奮學習,意志堅定,毅力非凡。
六、布置作業(yè):課外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二、字詞句練習
1、學生課堂解釋下列畫線詞語。
。1)余幼時即嗜學。嗜:喜歡。
。2)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家。 致:得到 假:借。
。3)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游:交往
。4)俟其欣悅,則又請焉。俟:等到。
。4)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被:披 腰:腰戴。
2.教師引導(dǎo)學生掌握句子。
(1)余幼時即嗜學:我從小就愛好讀書。
(2)弗之。悍穸ň浯~作賓語前置。之:指抄書。
(3)未嘗稍降辭色:態(tài)度一直嚴肅。辭色:語言和臉色。
(4)援疑質(zhì)理:援疑,提出疑難;質(zhì)理,質(zhì)詢道理。
(5)蓋余之勤且艱若此:蓋,句首發(fā)語詞。我求學時辛勤艱苦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
三、分組研討文章內(nèi)容
要求:按照語文課堂的分組學習,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研討以下幾個問,然后每小組安排一位學生針對五個問題中的任何2各問題發(fā)言:
1、作者求學的條件怎樣?作者如何表現(xiàn)這一點的?文章開頭的“嗜學”一詞,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作者真的愚笨嗎?他為什么這樣說?此處和文中哪句話照應(yīng)?
3、作者“緼袍敝衣”處在“披綺繡……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之間,卻“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對此你有何評價?
4、作者在敘述青年求學經(jīng)歷時插入同舍生優(yōu)越的條件有何用意?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作者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yè),靠的是什么?給我們什么啟示?
5、作者寫此文,意在勉勵馬生刻苦學習。在《三國演義》中有那么一段,孫權(quán)通過自身體會勸說手下一員大將讀書的故事,后來這員大將設(shè)奇計襲荊州,大敗關(guān)羽為東吳建下奇功。那么這員大將叫什么名字?從他身上你能獲得哪些啟示?
四、探究寫作技巧:
1、本文用了什么樣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2、本文作者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并不講大道理,卻直接以自身經(jīng)歷相告,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實詞及虛詞“以”的用法。
3.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通過對比表達自己觀點的寫作手法。
2.倒裝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大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
設(shè)計思路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提出“嗜學”,然后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并采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和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引導(dǎo)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后,由字詞理解到內(nèi)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要貫穿朗讀,以朗讀帶動文章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边@些都說明了苦難并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于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板書課文標題。)
二、介紹作者和作品
1.介紹作者。
(學生自己介紹,教師補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開國文臣,明初文學家。他年少時受業(yè)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晉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為翰林院編修,因為身老不仕,隱居龍門山著書。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學提舉,讓他為太子講經(jīng),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
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后因長孫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集》。 一
2.介紹本文的體裁特點。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dǎo)。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zhì)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
三、朗讀全文,并疏通疑難字詞的讀音
要求學生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
嗜學(shi4) 怠(dai4) 叩問(kou4) 綺秀(qi3)
四、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五、學習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
2.學生分組討論翻譯文句。
3.教師引導(dǎo)學生掌握以下字詞或短語。
(1)余幼時即嗜學:我從小就愛好讀書。
(2)弗之。悍穸ň浯~作賓語前置。之:指抄書。
(3)碩師:大師,對學者的尊稱。
(4)先達:有地位有聲望的前輩。據(jù)有關(guān)資料來看,可能是指黃晉。
(5)未嘗稍降辭色:態(tài)度一直嚴肅。辭色:語言和臉色。
(6)援疑質(zhì)理:援疑,提出疑難;質(zhì)理,質(zhì)詢道理。
(7)蓋余之勤且艱若此:蓋,句首發(fā)語詞。我求學時辛勤艱苦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寫出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條件的?請引用原文的關(guān)鍵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寫出了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么?
(4)根據(jù)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
(學生分小組討論。)
要點提示:
(1)講述作者本人求學的艱難和用心之專。
(2)主要體現(xiàn)在借書抄錄、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方面。主要語句有:
、倜考俳栌诓貢,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诔幈鶊,手指不可屈伸。
、鄹F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苡鄤t綿袍敝衣處其間。
(3)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學生描繪,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準確描述出來,必須理解文句的準確意思,在此基礎(chǔ)上,再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二是要學生體會作者求學艱難,從而感受到自己求學的幸福。六、領(lǐng)會文章寫作上的基本特點
本文在寫作上,注意了記敘、描寫、議論三者的自然結(jié)合。
本文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shù)丶右凿秩竞兔枥L,使文章增添了文采,顯得更加生動具體。比如,寫到百里之外向碩師名人求教的情景,寫了周圍的環(huán)境,寫了“先達”的表現(xiàn),寫了自己求教時的謙虛恭謹。文字簡潔,而人物神情躍然紙上。又如寫奔走途中的艱難,寥寥數(shù)語,情態(tài)畢現(xiàn)。寫同舍諸生的服飾華貴,采取了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更襯托出作者的樸素與艱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yīng)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tài)度和從師尊師方式?寫成發(fā)言材料,下節(jié)課交流。
八、布置作業(yè)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誦課文。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道德目標:學習作者刻苦求學,努力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
2.情智目標:
、俑星槟繕耍
②認識目標: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教學時間】 ( 第二 學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感情調(diào)節(jié)(貫穿教學全過程)
(二)互閱作業(yè)(可穿插“互幫”與“釋疑”)
(三)自學
閱讀“自學提示”
自學內(nèi)容(一)深入課文,理解內(nèi)容……
自學方法…1、…誦讀全文(切實做到:眼到,心到,眼看字,心明義,口發(fā)聲)
思考問題。
(1).本文的文眼是哪一句,找出原文。
(2).在學習上作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都是怎樣解決的,都表現(xiàn)出宋濂的哪些美好品質(zhì)。
(3)結(jié)合全文,說說作者最終能夠?qū)W業(yè)有成的三條理由(各用四個字概括)。① ② ③
(4)作者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羨慕的原因是什么?方法有哪兩條?請你用原文中最關(guān)鍵的兩句話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學內(nèi)容(二)賞析本文的對比手法
自學方法…1、舉例說明本文所運用的對比手法:
2、對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過對比,想說明什么道理?
(四)互幫 (使用互幫顯示板)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序和贈序的不同,了解省略主語的句式和一詞多義的用法;
2.學習運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中心的寫法;
3.引導(dǎo)學生從前人刻苦好學和虛心求師的事例中獲得教益,為祖國建設(shè)的偉業(yè)而發(fā)奮學習,送東陽馬生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第一段具體敘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奮學習的經(jīng)過。
2.難點:對比手法說明“勤且艱”及主語省略的兩種情況。
三、教學時數(shù):
課外自讀課文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解題:
這是作者寫給他的同鄉(xiāng)后生馬君則的一篇文章,節(jié)選自《宋學士文集》里的《朝京稿》,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送東陽馬生序》。這是一篇“贈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書前評介作品或說明寫作目的的“序”。贈序是古代文體之一,有臨別贈言的性質(zhì)。本文的.重點是敘述自己的力學苦學的情況,以激勵對方努力學習為目的!吧笔菍ν磔叺姆Q呼,也有親密的意思。東陽馬生:東陽的馬君則。
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人(浙江義烏縣一帶),明初著名文學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為翰林院編修,他借口父母親年老,辭不就職,專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為江南儒學提舉,替太子講經(jīng),并在自己左右顧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被稱為“國家文臣之首”年老辭官回鄉(xiāng),不久因長孫宋慎列入胡惟庸黨,全家謫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節(jié))。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學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這篇課文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贈序”這種文體的特點。
2、在討論中體會對比手法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文言詞匯。
4、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心求學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文言詞匯。
2、理解“贈序”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l、掌握古今異義的實詞。
2、體會對比的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泵鞔膶W家宋濂勤奮好學,一生專心向?qū)W。“自少立志,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他向后輩學子傾訴了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今天讀來仍然感人至深,也同樣能夠激勵和感召著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二、介紹作者及文體知識。
1、作者介紹。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人,明代文學家。他自幼家貧,勤奮好學,常借書苦讀,曾跟從元古文家吳萊學習。元末詔為翰林院編修,固辭不就,入山為道士,專心著書。后應(yīng)朱元璋之邀,到南京助其平定天下。明開國后,主持編修《元史》,參與制定典章制度,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后因胡惟庸案受牽連,全家謫居四川,病死途中。他擅長散文,作品內(nèi)容充實,文字簡潔,行文富于變化。尤以傳記文成就最為突出,善于抓住特征細節(jié)刻畫人物,《送東陽馬生序》即是其中名篇之一。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學者們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2、本文的體裁特點。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予必要的引導(dǎo)。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zhì)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義。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把握句讀。
2、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理解文義,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指導(dǎo)學生積累字詞。
。1)辨明字音。
嗜()叱咄()俟()
負篋曳屣()皸()媵()
燁()缊袍敝衣()
。2)辨析多音字。
。庸冢ㄈ莩簦
冠臭
(冠軍)(臭味)
。〝(shù)尺)
。ㄉ釛墸
舍數(shù)(數(shù)落)
。ㄋ奚幔
。〝(shù)請之)
。3)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通“肢”)
同舍生皆被綺繡(通“披”)
。4)古今詞義變化。
走送之(古義:跑,趕快走。今義:走路、步行。)
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飯湯、菜湯、湯汁。)
。5)一詞多義。
之:弗之。ㄖ复白x書”這件事)
走送之(代詞,指“書”)
益慕圣賢之道(結(jié)構(gòu)助詞,的)
當余之從師也(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以:無從致書以觀(表目的,來)
計日以還(表修飾,不譯)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以:因為,介詞。以:把,介詞)
以中有足樂者(因,連詞)
以衾擁覆(介詞,用)
。6)重點詞語。
無從致書以觀稍逾約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俟其欣悅
日再食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按“讀課文——釋字詞——譯文句”的步驟進行。如有疑難,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指導(dǎo)點撥。
四、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疏通文義。
五、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fù)述。
教師提示: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話來復(fù)述,合理概括其求學經(jīng)歷,抓住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么做的原因。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利用想象,合理補充一些細節(jié)。學生反復(fù)讀課文,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并熟讀成誦。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理解重點實詞。
2、探究課文內(nèi)容,完成“思考與討論”一、二題。
一、檢查上節(jié)課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2、明確本節(jié)課內(nèi)容。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
。2)體會運用對比手法的好處。
二、整體感知課文,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通過閱讀課文,我們知道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的`。那么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這一主題的呢?閱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并沒有直接勸說馬生勤奮學習,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這一意圖的?
明確:
第1自然段先講述作者本人求學的艱難和用心之專。然后在第2自然段具體寫了諸生的學習條件,與前面作者的情況形成對比,在此基礎(chǔ)上勸勉馬生刻苦學習。
2、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學條件的?
明確:求學條件艱苦:為了表現(xiàn)艱苦,作者先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家貧”。然后又分別介紹了幼年時和成年后的學習條件。
3、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作者兩個學習階段的艱苦條件。
明確:
(1)幼時求學的艱難:致書之難借書抄錄!凹俳栌诓貢摇薄笆肿怨P錄”“走送之”,其艱難可見。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觀群書”。
。2)成年后求師的艱難:
叩問之難。要“趨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而“遇其叱咄”時,只能“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2.熟練地背誦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3.了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jīng)歷,激勵學生發(fā)憤讀書,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點
1.翻譯并背誦全文。
2.學習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態(tài)度。
課前準備
1.掃除字詞障礙。
2.熟讀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翻譯課文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設(shè)計
導(dǎo)入
人到讀書年齡,當入學從師,古來如此。如今更提倡終身學習,可見學習之重要。然而莘莘學子,讀到頭來,其結(jié)果卻迥然有異。有十年寒窗,一舉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頭地者;有碌碌無為,鮮有所獲者;有半途而廢,不得善終者……究其原因,除卻客觀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觀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今天我們學習明朝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其中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ń處煱鍟n題)
正音正字
叩(kòu)問叱(chì) 咄(duō) 俟(sì)其欣悅負篋(qiè)曳(yè)屣(xǐ)
皸(jūn)裂媵(yìng)人以衾(qīn)擁覆皆被(pī)綺繡容臭(xiù)燁(yè)然
缊(yùn)袍敝(bì)衣
強調(diào)學生讀一讀,最好當堂寫一寫,真正收到實效。
朗讀課文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解詞析句
教師指導(dǎo)學生重點掌握難懂的實詞(特別是古今意義發(fā)生變化的)和常用虛詞的多種用法。在理解上要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硯冰堅走送之不敢稍逾約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援疑質(zhì)理俟其欣悅四支僵勁不能動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綺繡腰白玉之環(huán)
2.解釋下列文言語句
手自筆錄弗之怠余因得遍觀群書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援疑質(zhì)理卒獲有所聞主人日再食鮮肥滋味之享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
3.辨析各組虛詞的意義
a.無從致書以觀以衾擁覆以中有足樂者
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走送之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c.門人弟子填其室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d.足膚皸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翻譯課文
在基本弄懂詞句的基礎(chǔ)上,組織同學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逐句翻譯、理解課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師訂正。
朗讀背誦
要求學生大聲地誦讀,切實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眼看字,心明義,口發(fā)聲。
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將課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態(tài)度;了解“序”的文體特點。
教學設(shè)計
檢查作業(yè)
視學生不同情況,做針對性檢查。
整體感知
讓學生對照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作者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都是怎樣解決的?找出相關(guān)句子加以印證。
3.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ūM量要求同學自學,不懂再問)
提示:
1.本文以作者自己學習的親身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敘述在他青少年時代求學生涯中的艱苦和勤奮,表現(xiàn)了頑強的學習毅力和勤苦的學習精神。文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馬君則的殷切期望。
2.a(chǎn).第一段總寫,突出勤奮:
無書:無從致書以觀──借書,抄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無師:無碩師名人與游──求師: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為師嚴厲:未嘗稍有降辭色(遇其)叱咄──求學禮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禮愈至。
b.第二段詳寫,突出艱苦:
求學中途艱難:足膚皸裂而不知四支僵勁不能動──受人照顧: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學習生活艱苦: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處其間──樂以忘憂: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是一篇序,是贈序,亦即贈言。與書序(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詩序》)不同。本文是作者寫給馬君則的贈言,勉勵他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文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滿懷期望,態(tài)度懇切。
重點研討
小組合作探究。
思考題:
1.作者為什么能克服種種困難,而“卒獲有所聞”?
2.作者為什么要寫同舍生的衣飾豪華的情節(jié)?
3.找出課文中議論的句子,說說它的作用。
(引導(dǎo)學生對照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入地討論,不僅要理解課文內(nèi)容,也要提高認識)
教師提示:
1.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種種困難,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他用精神的富足,戰(zhàn)勝了生活上的'貧困──“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知識的積累和精神的充實,是學子讀書的必備條件,我們應(yīng)當以此為鑒。
2.通過對比寫自己生活艱苦,進而突出學習勤苦。
3.“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睔w結(jié)上文,突出勤苦。前者表明勤能補拙,后者表明樂以忘憂。
體驗與反思
引導(dǎo)學生比照作者, 圍繞“尊師好學”等方面的問題, 談?wù)勛约旱膶W習經(jīng)歷。找出不足,加以改進,提高認識。
對課文中諸如教師態(tài)度嚴厲等問題,可以讓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但要引導(dǎo)學生辯證地、歷史地、正確地認識問題。
教師小結(jié)
本文作者給我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有關(guān)學習態(tài)度的課。其實古人論及學習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詳?shù)木,像“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稱頌的成語典故,諸如“頭懸梁,錐刺骨”“囊螢映雪”等。在今天,學習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學習的態(tài)度與方法是亙古不變的,這些足以供我們借鑒。希望同學們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勤奮刻苦,在為求學之年,學有所成。
作業(yè)
1.寫一篇文章──“談學習”,600字。
2.閱讀《送東陽馬生序》后半部分。
3.繼續(xù)背誦課文。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實詞及虛詞“以”的用法。3.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利用文中的對比展開討論,層層剝繭,領(lǐng)會文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教學重點: 文章的內(nèi)容層次和作者刻苦求學、自大勵奮進的精神。
教學難點: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
教學方法:讀啟發(fā)、比較法、感悟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激趣 1、簡介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金華)人。早年家境貧寒,因能刻苦自學,終以文名稱世。元末被舉薦為翰林院編修,固辭不就。隱居山中,潛心著述。明初應(yīng)聘到應(yīng)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學提舉,后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一,參與明初禮制重建,受到明達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牽扯連貶謫四處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學士全集》。
2、簡介序
序是古文的一種文體,送別時賹之言明序。古人送別時,往往以詩相贈,有時還給這些詩寫上一篇序,以介紹有關(guān)情況。唐初以后,單獨寫的臨別贈言的'文章也叫序,內(nèi)容多是勉勵、勸慰兼抒發(fā)自己胸臆,或?qū)δ呈掳l(fā)表自己的見解叫贈序。本文就是的名士宋濂寫給同鄉(xiāng)晚輩的一篇贈序。
3、我國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學的故事
囊螢映雪:囊螢,以囊盛螢。《晉書·東胤傳》:“(胤)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以照書,以認繼日焉!薄渡杏唁洝肪硭模骸皩O康,晉京北人,性敏好學,家無油,于冬月嘗映雪讀書!
懸梁刺股:《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址三引《漢書》:“孫花色品種字文寶,發(fā)學,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時大儒。”
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段骶╇s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畫荻教子:《宋史歐陽修傳》:“(修)四歲而孤。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獲畫地學書。
教讀新課:
一、教讀1-2自然段
。ㄒ唬┳灾鲗W習
1、掌握重點詞句
。1)、余幼時即嗜學。嗜:喜歡。
(2)、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致:得到。假:借。
。3)、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游:交往。趨:跑。
。4)、俟其欣悅,則又請焉。俟:等到。
。5)、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被:披。腰:腰戴。
。ǘ⒑献鲗W習:內(nèi)容理解
我求學時的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如何克服的,取得的效果如何?
討論明確:
。1)、致書之難。
因為家中貧寒,沒有錢買書。解決的辦法是向藏書人家借,親自抄寫,并且從不超過約定的期限,艱守信用。在抄書過程中,天寒地凍,硯池中的水結(jié)成冰,手指都不能伸直,但我依然不敢懈怠。所以,因為我講信用,所以大家樂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有機會博覽群書。
。2)、從師之勞。
所居之處地名人碩師和他交往,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難以得到解答。解決的辦法是跑至百里外求師,且對待老師的態(tài)度是畢恭畢敬,對老師要察顏觀色,等到他休息好了,還要等到他怒氣消了,心平氣和了,才敢去請教。所以最終結(jié)果是“卒獲有所聞”。
。3)、奔走之苦。
奔走的路途遙遠,季節(jié)又是寒冬臘月,路又崎嶇不平,還有大風大雪,走到目的地后,手和腳被凍裂了而全然不知,四肢都凍僵了,要旅店的人用熱水溫棉襖覆蓋才能暖過來。
(4)、生活之艱。
比較點
我
同舍生
吃
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日多食,有鮮肥滋味之享。
穿
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感受
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02-03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6篇10-10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八篇10-03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精選14篇)07-28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范文8篇08-12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模板8篇08-10
【推薦】送東陽馬生序教案三篇06-13
【熱門】《送東陽馬生序》教案3篇08-06
【精華】送東陽馬生序教案四篇07-03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匯編6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