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秋水》的教案

時間:2023-08-15 07:06:18 教案 我要投稿

《秋水》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水》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水》的教案

《秋水》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

  2.了解莊周及他的哲學思想,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教學重點、難點:

  一、 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來學習莊子的《秋水》。先來看幾幅對聯(lián):

  架上南華秋水篇,屏間北苑春山畫。

  人在南華秋水,家居北苑春山。

  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此處“南華秋水”即指《莊子》中的《秋水》篇。明清時期的張岱、宋時的李塗更是直抒胸臆,來表達對莊子《秋水》篇的仰慕和嘆佩:

  南華秋水意,千古有人欽。

  ——明清·張岱

  不讀莊子秋水篇,見識終不宏闊。

  ——宋·李塗

  從以上可以看出莊子的《秋水》篇對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人生觀、價值觀等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肚锼返降子卸啻蟮镊攘κ惯@些文人紛紛為之傾倒呢?也許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能從中懂得一二。

  二、簡介作者:

  戰(zhàn)國時哲學家,散文家,宋國蒙人。他繼承并發(fā)揚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無論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

  譯文:天下沒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世上沒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長壽,而傳說中年壽最長的彭祖卻是短命的。

  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

  譯文:死生都一樣,可與不可無差別。

  之所以著重介紹莊子的相對主義哲學思想,是因為“相對主義”貫穿于我們即將學習的《秋水》中。

  三、朗讀課文并正音(略)

  四、研習課文:

  1.河伯的心理前后有何變化?找出關鍵句。

  明確: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嘆

 、俸硬蚝味跋病保浚ㄕ堃簧首x相關內(nèi)容,師點評指導)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時:名詞—狀語,按時令;

  川:河流;

  河:河伯,黃河之神;

  涇流:直流的水波;

  辯:通“辨”,分辨,辨別

 、诤硬蚝味皣@”?

  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2.河伯面對海神若,又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呢?(請一生朗讀,師點評指導)

 、俾劦腊,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聞道百:定語后置,“聞百道”;

  莫己若:賓語前置,“莫若己”;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謂我也”;

  此句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 己”的狂妄自大。

  ②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且夫:句首助詞,表更進一步議論;可譯為:“而且”、“況且”、“再說”;

  少:輕視,看不起;

  聞:見識,見聞;

  此句批評自己見識的狹隘。

  這句話經(jīng)常有人做出相反的闡釋,現(xiàn)特補充本科《秋水》(節(jié)選)剩余部分中海神若的話,以便于大家理解:

  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譯文:伯夷辭讓它(指天下)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驕傲與自滿,不就像你先前的洋洋自得嗎?

  ③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也矣。吾嘗見笑于大方之家。

  非……則:表假設,不……就……;

  殆:危險;

  見……于:表被動;

  大方之家:見識廣博、修養(yǎng)極高的人

  此句“殆”字闡明驕傲自滿的危害性。

  3.本文對我們有何啟示?

 。1)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見而固步自封;

  (2)謙受益,滿招損;

  (3)知恥而近乎勇;

  (4)承認自己渺小是超越局限,走向偉大的開始;

  五、探討:《秋水》的哲學思想。

  在這節(jié)課的開始,我們說過,莊子的《秋水》篇讓無數(shù)人為之傾倒,根據(jù)我們剛才所學,似乎并未見出其特別奇異之處。其實“人不能驕傲自滿”并非莊子本文所要表達的人生態(tài)度;要想真正明白莊子的表達意圖,得聯(lián)系《秋水》全文。為此,給大家補充了相關內(nèi)容。

  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何少何多,是謂謝施。

  譯文:用道的'觀點來看,無所謂貴賤,貴賤是相互轉(zhuǎn)化的……無所謂多少,多少是相互轉(zhuǎn)換的。

  萬物一齊,孰短孰長?

  譯文:萬物原本是齊一的,誰為短誰為長呢?

  教師總結(jié):從海神的話中我們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揚的還是莊子一貫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壽夭、禍福、窮通、貴賤、得失、成敗等等都是完全相對的東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應一切任其自然。

  莊子的思想雖有消極、虛無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標卻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tǒng)治的絕對自由獨立的境界。多少年來,莊子思想對飽經(jīng)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即使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也有它獨特的作用。

  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語言特點:

  《莊子》以豐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構(gòu)成了瑰瑋奇詭的藝術境界,具有散文詩般的藝術效果!肚f子》的語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躍,節(jié)奏鮮明,音調(diào)和諧,具有詩歌語言的特點。

  再次齊讀課文。

《秋水》的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的思想及作品風格

  2.積累實詞:時、涇流、望洋、少、輕、殆、窮

  3.積累虛詞:之、以、則、見、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動句與賓語前置句

  5.學習運用寓言故事說理的寫作特點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訓練結(jié)合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含義與用法的'能力,

  2.培養(yǎng)把握作品思路,熟讀成誦的能力。

  3.訓練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使學生認識個人見識有限,若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的道理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熟讀成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河伯對海神的感嘆中引用兩則材料的作用。

  解決辦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指導學生做文言知識卡片,組織學生討論兩則材料的作用,引導學生鑒賞莊子運用形象說理的藝術風格,把握文章觀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組識學生進行三次誦讀: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領會主旨;第三次,背誦,領會莊子的風格。

  2.組織學生制作文言知識卡片。

  3.組織學生討論莊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嘆的內(nèi)容,深入把握主旨。

  教學步驟

  1.初步了解莊子其人

  2.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

  3.當堂背誦,領會主旨,鑒賞語言及表達技巧

《秋水》的教案3

  一、作家作品

  莊子(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xiàn)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共33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內(nèi)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后學者的偽作。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贊“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保ā稘h文學史綱》)郭沫若也評價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保ā肚f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二、文章內(nèi)容:

  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莊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jīng)過比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三、課文詞語

 。ㄒ唬┕沤癞惲x:

  1.至于北海: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百川灌河:古義,特指黃河。今義,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義,臉。今義:臉的形狀,相貌。

  4.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古義深明大義的人,或?qū)M撤N學問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ǘ┰~類活用:

  1.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2.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3.東面而視:名詞用作動詞,面對。

  4.少仲尼之聞: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ㄈ┨厥饩涫剑

  1.聞道百:定語后置。

  2.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

  3.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4.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四、原文補充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于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向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切徘楹?”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無形者,數(shù)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shù)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不賤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s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nèi),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shù)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 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沖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貍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 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 。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

  河伯曰:“然則何貴于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于理,達于理者必明于權,明于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于禍福,謹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nèi),人在外,德在乎天!烊酥校竞跆,位乎得,躑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痹唬骸昂沃^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秋水》的教案4

  學習目標

  1、了解莊子的基本思想,領略其非凡的智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字、詞和句式

  3、把握文章內(nèi)容,初步認識老莊思想,從中獲取有益的啟示

  一、導語

  在中國有一樁有名的公案,便是對莊子的“無為而治”的誤解。人們認為“無為”就是毫無作為、消極等待,這實在是誤解了莊子的本意,莊子的“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tài)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意思(君主順物而動,隨天而行,無為而治,萬物才會升騰),莊子可以說是一位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者。

  二、 作者及《莊子》簡介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儒家思想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多少年來,道家思想中的無為精神,構(gòu)筑起中國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場失意的文人,在這個后院里,被老莊的瀟灑無為,溫情地安撫過。莊子到底是何許人,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

  給大家講兩個莊子的故事吧。我想這幾個故事可能勝過我所有蒼白的解釋。

  故事一:莊子姓莊,名周,宋國(今河南商丘縣)蒙人,戰(zhàn)國時哲學家,散文家,莊子一生貧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妒酚洝飞险f,“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使臣帶豐厚的物品金錢迎請他出仕,并許諾讓他做宰相,我寧愿在污濁的小溝渠中游玩而自尋快樂,也不愿被擁有國家的人所束縛。我愿終身不做官,以便暢快我的志向哩)

  [以上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現(xiàn)]

  教師引導學生翻譯,然后歸納。明確:

  這個故事說明:莊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種不受任何約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義智慧的'人往往喜歡和山水交朋友,而不為仕途所累。在我們今天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物質(zhì)欲望充斥,錢權高于一切的社會,莊子這種思想實在值得我們學習。關于莊子的這個思想,建議學生課后閱讀《逍遙游》。

  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另一點,即:

  常人以為貴的,而莊子恰恰看不起;而常人認為賤的,卻偏偏有時莊子所追求的。

  這說明莊子對待事物的價值取向和常人是不同的。常人總是以“功利”為標準來衡量事物,而莊子恰是最不功利,最具超功利情懷的“超人”。

  所以“人都會經(jīng)受災患、苦難和磨礪,但當種種坎坷,“功利”已全然無計、陷于無路可走的時候,惟莊子,才能給你以幫助、給你以心靈的棲息之地!”鮑鵬山《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這應該也是一種智慧吧

  故事二:傳說莊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莊子正伸開兩腿,像簸箕一樣坐著,敲著瓦盆唱歌。

  這個故事可能不為常人所理解,但我覺得它表明了莊子通達的生死觀,他認為人的生和死,就像白晝和黑夜的更替一樣自然,生不足喜,死不足悲,生活上應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安心適時而順應萬事萬物的發(fā)展和變化),因此,當與他艱苦度日、相依為命的妻子去世后,他沒有像一般人一樣哭哭啼啼,而是敲著瓦盆唱了一曲歌頌妻子一生的歌。

  教師總結(jié),并具體介紹《莊子》一書。

  莊子一生貧困,卻甘愿閑居獨處,他堅守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tài)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無為而治的主張,他淡泊名利,向往那種不受任何約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生活上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莊子的思辯的哲學智慧常常令人神往。莊子思想集大成的

  《莊子》一書是更是道家的經(jīng)典之一,同學們齊讀,了解《莊子》這部書:

  《莊子》一書是道家經(jīng)典之一,現(xiàn)存33篇,其中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一般認為,內(nèi)篇是莊子自寫,外篇、雜篇是莊子的門徒所寫!肚f子》散文是戰(zhàn)國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寫得汪洋恣肆,不拘繩墨,變化無端,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它把深奧玄妙的哲理與生動具體的想像融于一爐;它想像豐富,構(gòu)思奇特,語言豐富,善于對事物進行極細致、生動的描繪。

《秋水》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一書。

  2、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

  3、對比手法的運用。

  4、領會主旨,明確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開始了一篇新的文言文的學習,課題是---《秋水》。上一節(jié)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疏通文意,老師先看看大家學習和復習的效果。

  1、秋水時至:

  2、百川灌河:

  3、不辯牛馬:

  4、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5、東面而視:

  6、不見水端:

  7、始旋其面目:

  8、始旋其面目:

  9、望洋:

  10、以為莫己若:

  11、少仲尼之聞:

  12、輕伯夷之義:

  13、則殆矣:

  14、 大方之家:

  對于文言詞語的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希望大家多加留意。

  二、今天我們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先將課文齊讀一次。

  三、概括內(nèi)容:剛才大家朗讀的這段文字是《莊子》中《秋水》原文節(jié)選部分,但仍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用自己的話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你認為概括內(nèi)容,應該抓住哪些要素呢?(誰干什么,什么東西怎么樣)

  四、理清思路:

  對于一篇要熟讀成誦的文言文而言,理清寫作思路,尤其重要。如果讓你給短文分層,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你會怎樣劃分?

  第一層:河伯見黃河

  (“秋水時至”---“為盡在己”)

  第二層:河伯見北海

  (“順流而東行”---“大方之家”)

  五、深入文本:

  河伯從見黃河到見到北海,處處都在發(fā)生變化。文章寫了哪些“變”?你是怎樣理解這些變化的?

  1、“水”在變:黃河寬闊,“不辯牛馬”;北海壯闊,“不見水端”。

  2、河伯的認識在變:河伯見黃河,“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他躊躇滿志,驕傲自滿;河伯見北海,“望洋向若而嘆曰”,虛心認錯,甘拜下風。

  3、河伯的神態(tài)在變:河伯見黃河,“欣然自喜”一“喜”寫出了河伯得意洋洋的神態(tài);“向若而嘆”一“嘆”寫出了河伯羞愧佩服的神態(tài)。

  點明:對比手法的運用

  六、明確寓意:

  這篇文章是《莊子》這部集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這是一篇寓言。寓言的特點是---篇幅短小,寄寓道理。你是怎樣理解這篇寓言的?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1、這是一篇

  2、這篇文章好在

  3、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了

  教師示范:這是一篇寫河神與海神對話的寓言。

  這篇文章好在通篇比喻,將深奧的哲理寄托在簡單生動的故事中。

  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了個人的知識有限,知識的大小是相對的。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秋水》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本文寓意。

  2、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了解“非……則……”和“見……于……”兩種固定句式及“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兩個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首詩的前兩句描繪出一幅壯闊遼遠的山河圖,氣勢宏大,筆意高遠。后兩句則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窮盡目力遙望千里,還須再登上一層高樓。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現(xiàn)實生活也的確如此,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只會貽笑大方。這個道理,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已有所闡述,下面我們就學習選自《莊子》的《秋水》。

  二、作者介紹: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后,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不愿和統(tǒng)治者合作。《史記》上說,“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被后世人合稱為“老莊”。

  老子的思想是主張絕圣棄智,忘情寡欲,無為而治,莊子是在老子的基礎之上,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順應自然,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就是莊子最基本的哲學思想。

  三、教師范讀(帶感情)、正音:

  涇jìng 涘sì 渚zhǔ 殆 dài

  四、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文章特別短小,只有5句話,文字比較淺顯,學生參照注釋,疏通文章的大意。

  五、教師強調(diào):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1、古今異義:

  至于北海(古:到了;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義,課文注釋為北方的海,指東海的北部,其實應該是指渤海,當時的黃河是入渤海;今常義指我國一部分海域。)

  百川灌河(古:特指黃河;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臉;今:臉的形狀,相貌。)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古:深明大義的人,或?qū)M撤N學問的`人;今:不吝嗇,或者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2、詞類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作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聞道百(定語后置:聞百道)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以為莫若己)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謂我也)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被動句(見………于……:被………所…… 固定句式)

  4、找出文中的成語,并理解。

  望洋興嘆:望洋,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讓內(nèi)行見笑。

  5、理解這則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恥近于勇;謙受益,滿招損;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無知;有比較才有鑒別。

  六、本文的寫作特色:

  1、巧設比喻:本文要說明的是人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來比喻,非常生動,化抽象為形象。

  2、對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黃河的壯闊和大海的廣闊進行對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辯牛馬”,后者是“不見水端”“難窮也”;還有把河伯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進行對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秋水》這篇課文雖然僅僅節(jié)選了《莊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們同樣領略到了莊子散文的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設喻巧妙,機趣橫生的特點。不僅如此,還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只有開拓視野,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提高,順應時代的潮流。

  七、學生朗讀課文,并置疑。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寫一篇讀后感。

《秋水》的教案7

  學習目標:

  1、了解莊周及他的哲學思想,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2、理解并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一、作者了解。

  1、莊子。莊子,名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戰(zhàn)國時代思想家、文學家。宋國蒙人,與孟子同時或稍后。曾任蒙漆園小吏,但不久辭去。他一生貧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布衣服,甘愿閑居獨處。他繼承并發(fā)揚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無論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

  2、《莊子》。《莊子》(也稱《南華經(jīng)》《南華真經(jīng)》)一書現(xiàn)存33篇。有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內(nèi)篇7篇大體上是莊子自撰,外篇、雜篇可能是莊周門人和后學所作。

  《莊子》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擅長用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史記》載:“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顰、望洋興嘆、鯤鵬展翅等,都是巧妙雋永、妙趣橫生的`寓言。

  3、后人對莊子及《莊子》的評價

  其為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千,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莊子的思想是東方神秘國度中國最有價值的思想。 —————海德格爾(德國)

  讀莊子像是讀一本偉大的神秘主義的書。一————————林語堂(《信仰之旅》)

  二、文言知識卡片。

  卡片1、古今異義

  ①至于北海②百川灌河

 、塾谑茄珊硬词夹涿婺竣芪衢L見笑于大方之家

  卡片2、詞類活用或詞的特殊用法

 、偾锼畷r至②順流而東行

  ③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

  卡片3、通假字

  ①涇流之大②不辯牛馬

  卡片4、特殊句式

  ①聞道百②以為莫己若

 、畚抑^也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卡片5、成語

 、偻笈d嘆

 、谝娦Υ蠓剑ㄙO笑大方)

  三、《莊子》寓言選讀,并請同學們思考每個寓言的寓意。

  1、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參考譯文]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飛舞著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愜意。〔恢雷约涸臼乔f周。突然間醒起來,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是我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qū)別的。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寓意]

  2、曳尾涂中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己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鼻f于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外篇秋水第十七)

  [參考譯文]莊子在濮水邊垂釣,楚王派遣兩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說:“楚王愿將國內(nèi)政事委托給你而勞累你了!鼻f子手把釣竿頭也不回地說:“我聽說楚國有一神龜,已經(jīng)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裝著它,用巾飾覆蓋著它,珍藏在宗廟里。這只神龜,是寧愿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愿活著在泥水里拖著尾巴呢?”兩位大臣說:“寧愿拖著尾巴活在泥水里。”莊子說:“你們走吧!我仍將拖著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寓意]

  3、鯈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外篇秋水第十七)

  [參考譯文]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游得多么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被葑诱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鼻f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jīng)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

  [寓意]

《秋水》的教案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領悟莊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體現(xiàn)

  2。進一步體味莊子思想的深刻含義及現(xiàn)實意義。

  課前準備:

  完成第一課時詞語疏通的教學并要求全文背誦,請同學們以四人為組查找莊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

  教學安排:二課時

  教學步驟:第二課時

  1。導入

  師:前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學習諸子百家散文,其中著名的有哪幾家?

  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師: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倍嗌倌陙,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jīng)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莊子。在現(xiàn)今高度發(fā)達的社會里,莊子思想對于我們或許更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和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莊子的精神世界。

  師:莊子是一個善于用寓言講故事的人,他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井底之蛙”就是其中的一個,有哪位同學能講給大家聽聽?

  生:井底之蛙對東海的大甲魚說:我快樂極了,出來時在井欄上跳躍,回去時在井底休息;在水里游的時候,水會浮起我,到水底的時候呢,有泥巴來按摩我的腳,可看看旁邊的小蝌蚪、小螃蟹它們就比不上我了。我獨據(jù)一池井水,跳躍其間,無比自在,你也進來享受享受吧!可是甲魚的左腳還沒有跨進去,右膝卻已被絆住了。它緩緩地說道:東海有一千里長,八千尺高,即便連年旱災水災海水都不曾為之減少或增加,這才是它真正的快樂呢!井底之蛙聽了之后若有所思。(可簡要講述)

  師:莊子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生:不要自以為是,天外有天……

  2。領悟課文《秋水》中莊子的思想含義

 。1)師:那么課文《秋水》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呢?請全體同學齊聲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以河伯與北海若的一段對話說明要謙虛,不能自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2)師:我們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請同學們散讀文章的第二段,從文中找出最關鍵的詞句。

  (3)師請生一邊回答,一邊自己出示板書:

  水——!斓

  小石小木大山

  中國——四海——天地

  小米!蠹Z倉

  小洞穴曠野

  人——萬物

  毫末馬體

 。4)師總結(jié)歸納:

  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這幾個比較,“百川之水,莫大于海”,四海與天地比,好似小石小木與大山,中國與海內(nèi)比,有如小米粒在大糧倉中,四海在天地之間,猶如小洞穴在曠野里,人與萬物比,又如毫末在馬體上,同樣的“四!币驗樗鹊膶ο蟛煌脖槐瘸闪恕按蠹Z倉”和“小洞穴”,同一個事物,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我們很自然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事物的大和小是相對的。(出示板書)

  水——!斓

  小石小木大山大和小

  中國——四!斓厥窍鄬Φ摹

  小米粒—大糧倉

  小洞穴曠野

  人——萬物

  毫末馬體

  3。由課內(nèi)知識延伸至課外,進一步理解莊子思想的深刻含義。

  (1)師點撥:由前面我們所得出的“大小是相對的”結(jié)論,很容易能想到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時間空間和物質(zhì)運動相聯(lián)系的相對論,空間的大小是相對的,時間的長短是相對的,《秋水》中的“少仲尼之聞”也反映出了另一種相對性,同學們想一想這指的是哪方面的相對性?(知識)

 。2)莊子有句與此有關的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任何一件物象,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得出不同的印象。在莊子看來,一樣事物可以是大,又可以是小,可以是貴,又可以是賤,事物沒有確定不變的標準,所以他提出了大小、貴賤、生死、物我等同的觀點,即齊大小、齊貴賤、齊生死、齊物我,這就是莊子思想頗具特色的“齊物論”。(出示板書)

  水——!斓

  小石小木大山大和小齊(以…為同)大小天地與我并行

  中國——四!斓厥窍鄬Φ摹R生死→

  小米!蠹Z倉齊物我萬物與我合一

  小洞穴曠野

  人——萬物

  毫末馬體

 。3)師:這些看來很深奧的道理莊子也是通過講寓言故事的形式來告訴大家的',上節(jié)課后,我布置大家回去找一些莊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有沒有同學找到莊子講的有關生死的小故事?

  生講述“鼓盆而歌”的故事,師同時放幻燈。

  師點撥:這個看起來有點無情的故事恰恰體現(xiàn)了莊子的生死觀。人一旦死去,埋掉、燒掉化為泥土,散為塵垢,甚至連意識也沒有,這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恐懼,無怪乎王羲之要說“豈不痛哉”而莊子則認為人開始是沒有生命的,只有氣息形成“形”,“形”變成“生”,“生”又變成“死”,最后又歸為氣息。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好象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一樣自然。這樣的觀點不是讓人輕視生命、一心求死,而是要人呵護生命,不因為死亡的到來而憂傷生命。

 。4)師:下面我們要講的故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關于莊子做夢的故事,請查到這個故事的同學為大家講述一下。

  生講述故事,師放幻燈。

  師點撥:以夢喻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著名的有南柯一夢、黃粱美夢,都是些平生窮困潦倒的人,在夢中享盡榮華富貴,一旦夢醒,一鍋黃粱尚未煮熟,而南柯也不過是一個螞蟻窩。他們夢的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求之不得就產(chǎn)生破滅感。而莊子的夢更奇異、更優(yōu)美,翩翩而飛的小蝴蝶徜徉在大花園中,蝶兒飛舞在花叢間,逍遙在陽光空氣下,在這里天地萬物與我合二為一,達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莊子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精神上無限自由的世界,從整體處觀察事物,從各個角度作全面的透視,不以人類為中心,不以自我為中心,取消了天地萬物和我對立的宇宙觀,達到萬物合一的境界。

  4。討論體會莊子思想在今天的現(xiàn)實意義。

  師;現(xiàn)實生活中物質(zhì)的欲望、名利都可以是牽制我們自由的東西,照莊子看來,人、物欲、自然等等都應該是一個和諧自然的整體,人類的行為與行事都應合乎自然的運行。對于現(xiàn)世人類無止境的貪欲與物化,莊子的思想無異是調(diào)劑人心的清涼劑。下面請同學們的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例子是可以體現(xiàn)莊子思想的時代意義的。

  生討論略(可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對物欲過度的追求而失控浮躁等方面展開)

  5。師小結(jié):

  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能“蜻蜓點水”,其中的睿智與哲學還需要我們在課后進一步感悟與領會。在上課開始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在我們心靈生病的時候,會需要進進藥店,可是任何藥也不能吃得過量,否則也會有負面的效應,所以關鍵的是對度的分寸拿捏。

  6。讓我們再全體朗讀課文《秋水》,體味其中的含義。

《秋水》的教案9

  一、理解課文闡發(fā)的人生哲理,力戒驕傲。

  二、學習對比的方法。

  三、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式。

  四、背誦全文。

  水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文字淺顯,學生在課上自讀、研討,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疑難處

  教師適當講解、點撥。 ·

  課文語脈清晰,層次清楚,前后形成鮮明對比,利于背誦。教學中可充分利用課文內(nèi)

  容和結(jié)構(gòu)的特點,指點背誦的方法。

  指導學生理解、積累和正確使用成語“望洋興嘆”、“貽笑大方”。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正音:

  2·學生簡述課文內(nèi)容,其他同學補充糾正。教師將暴露出來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理解疑難詞句

  學生質(zhì)疑,課堂討論,教師講解。

  梳理語言知識:

  1·古今異義

  至于: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

  面目:古義,臉。今義:臉的形狀,相貌。

  或表示另提一事。

  大方:古義,深明大道的'人,或轉(zhuǎn)通某種學問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

  束;不俗氣。

  河:古義,特指黃河。今義,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2·詞性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用為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詞,以…·

  3·特殊句式

  聞道百(定語后置)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4·成語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貌!巴蚺d嘆”“望水興嘆”屬生造。)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

  三、理解思想內(nèi)容

  課堂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啟發(fā)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fā)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人貴自知之明;

  謙受益,滿招損;

  自大由于無知;

  知恥近手勇;

  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四、指導背誦

  這篇課文結(jié)構(gòu)簡單,層次清楚,可采用關系法背誦。先劃分層次,概括層意。第一層上

  有兩句,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二句寫河伯驕傲自滿。兩句之間的連接語是“于是焉”。

  第二層也是兩句,第一句寫北海的廣闊,第二句寫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組合。利

  用關系法把握語言結(jié)構(gòu),有利于背誦。

  還可采用排詞法。課文用對比方法寫河伯認識的前后變化?商崛、排列兩相對照的

  詞語:·

  河與海的比較:

  河伯認識的變化

  課后練習還介紹了問題法。所提的三個問題恰好針對三個內(nèi)容要點,邏輯性強。運用

  此法掌握內(nèi)容梗概,利于背誦。

  課上背誦練習:

  個人默記一兩篇后,由老師帶領集體背誦。集體背誦好·互相提醒·腦記耳聽口誦·可

  加強記憶。

  五、布置作業(yè)

  1·制作詞語、句式卡片。

  2·筆譯全文。

  3·寫讀后感。

《秋水》的教案10

  一、文學常識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代哲學家,散文家。他繼承并發(fā)揚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肚f子》散文,想像奇幻,構(gòu)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二、重點字詞

  1.通假 不辯牛馬。 同“辨”,分辨 通假字

  2.活用 輕伯夷之義者 形容詞作動詞,輕視

  順流而東行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

  3.特殊句式。

 、俾劦腊,以為莫己若

  賓語前置。應該是“莫若己”。屬于賓語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這一類型。

  ②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被動句:見……于,見,被。

  狀語后置:“于大方之家”后置

  4.成語

  ①望洋向若而嘆曰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xiàn)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谖衢L見笑于大方之家。

  貽笑大方: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內(nèi)行人笑話。 大方之家:指修養(yǎng)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三、道理

  個人的見識有限,經(jīng)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貴自知之明;2謙受益,滿招損; 3自大由于無知; 4知恥近乎勇; 5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6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秋水》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領悟莊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體現(xiàn)

  2.進一步體味莊子思想的深刻含義及現(xiàn)實意義。

  課前準備:

  完成第一課時詞語疏通的教學并要求全文背誦,請同學們以四人為組查找莊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二課時

  1. 導入

  師:前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學習諸子百家散文,其中著名的有哪幾家?

  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師: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倍嗌倌陙,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jīng)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

  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莊子。在現(xiàn)今高度發(fā)達的社會里,莊子思想對于我們或許更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和意義,今

  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莊子的精神世界。

  師:莊子是一個善于用寓言講故事的人,他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井底之蛙”就是其中的一個,有哪位

  同學能講給大家聽聽?

  生:井底之蛙對東海的大甲魚說:我快樂極了,出來時在井欄上跳躍,回去時在井底休息;在水里游的時候,水會浮起我,

  到水底的時候呢,有泥巴來按摩我的腳,可看看旁邊的小蝌蚪、小螃蟹它們就比不上我了。我獨據(jù)一池井水,跳躍其間,無比自

  在,你也進來享受享受吧!可是甲魚的左腳還沒有跨進去,右膝卻已被絆住了。它緩緩地說道:東海有一千里長,八千尺高,即

  便連年旱災水災海水都不曾為之減少或增加,這才是它真正的快樂呢!井底之蛙聽了之后若有所思。(可簡要講述)

  師:莊子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生:不要自以為是,天外有天……

  2. 領悟課文《秋水》中莊子的思想含義

  (1)師:那么課文《秋水》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呢?請全體同學齊聲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以河伯與北海若的一段對話說明要謙虛,不能自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2)師:我們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請同學們散讀文章的第二段,從文中找出最關鍵的詞句。

  (3)師請生一邊回答,一邊自己出示板書:

  水—— 海 —— 天地

  小石小木 大山

  中國——四!斓

  小米粒—大糧倉

  小洞穴 曠野

  人——萬物

  毫末 馬體

  (4)師總結(jié)歸納:

  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這幾個比較,“百川之水,莫大于!保暮Ec天地比,好似小石小木與大山,中國與海內(nèi)比,有如

  小米粒在大糧倉中,四海在天地之間,猶如小洞穴在曠野里,人與萬物比,又如毫末在馬體上,同樣的“四!币驗樗

  的對象不同,也被比成了“大糧倉”和“小洞穴”,同一個事物,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我們很自然地可以得出這

  樣的結(jié)論:事物的大和小是相對的。(出示板書)

  水—— 海 —— 天地

  小石小木 大山 大和小

  中國——四海——天地 是相對的 →

  小米!蠹Z倉

  小洞穴 曠野

  人——萬物

  毫末 馬體

  3. 由課內(nèi)知識延伸至課外,進一步理解莊子思想的深刻含義。

  (1) 師點撥:由前面我們所得出的“大小是相對的”結(jié)論,很容易能想到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時間空間和物質(zhì)運動相聯(lián)系

  的相對論,空間的大小是相對的,時間的長短是相對的,《秋水》中的“少仲尼之聞”也反映出了另一種相對性,同學們想

  一想這指的是哪方面的相對性?(知識)

  (2) 莊子有句與此有關的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任何一件物象,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得出不同的印象。在莊子看來,一樣事物可以是大,又可以是小,可

  以是貴,又可以是賤,事物沒有確定不變的標準,所以他提出了大小、貴賤、生死、物我等同的觀點,即齊大小、齊貴賤、齊

  生死、齊物我,這就是莊子思想頗具特色的“齊物論”。(出示板書)

  水—— 海 —— 天地

  小石小木 大山 大和小 齊(以…為同)大小 天地與我并行

  中國——四!斓 是相對的 →齊 生死 →

  小米粒—大糧倉 齊 物我 萬物與我合一

  小洞穴 曠野

  人——萬物

  毫末 馬體

  (3) 師:這些看來很深奧的道理莊子也是通過講寓言故事的形式來告訴大家的,上節(jié)課后,我布置大家回去找一些莊子最有名

  的寓言故事,有沒有同學找到莊子講的有關生死的小故事?

  生講述“鼓盆而歌”的故事,師同時放幻燈。

  師點撥:這個看起來有點無情的故事恰恰體現(xiàn)了莊子的生死觀。人一旦死去,埋掉、燒掉化為泥土,散為塵垢,甚至連意識也沒

  有,這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恐懼,無怪乎王羲之要說“豈不痛哉”而莊子則認為人開始是沒有生命的,只有氣息形成“形”,“形”

  變成“生”,“生”又變成“死”,最后又歸為氣息。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好象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一樣自然。這樣的觀點不是

  讓人輕視生命、一心求死,而是要人呵護生命,不因為死亡的到來而憂傷生命。

  (4) 師:下面我們要講的故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關于莊子做夢的故事,請查到這個故事的同學為大家講述一下。

  生講述故事,師放幻燈。

  師點撥:以夢喻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著名的有南柯一夢、黃粱美夢,都是些平生窮困潦倒的人,在夢中享盡榮華富貴,一旦夢醒,

  一鍋黃粱尚未煮熟,而南柯也不過是一個螞蟻窩。他們夢的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求之不得就產(chǎn)生破滅感。而莊子的夢更奇異、更

  優(yōu)美,翩翩而飛的小蝴蝶徜徉在大花園中,蝶兒飛舞在花叢間,逍遙在陽光空氣下,在這里天地萬物與我合二為一,達到了物我相

  忘的境界。莊子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精神上無限自由的世界,從整體處觀察事物,從各個角度作全面的透視,不以人類為中心,不以

  自我為中心,取消了天地萬物和我對立的宇宙觀,達到萬物合一的'境界。

  4. 討論體會莊子思想在今天的現(xiàn)實意義。

  師;現(xiàn)實生活中物質(zhì)的欲望、名利都可以是牽制我們自由的東西,照莊子看來,人、物欲、自然等等都應該是一個和諧自然的

  整體,人類的行為與行事都應合乎自然的運行。對于現(xiàn)世人類無止境的貪欲與物化,莊子的思想無異是調(diào)劑人心的清涼劑。下面請

  同學們的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例子是可以體現(xiàn)莊子思想的時代意義的。

  生討論略(可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對物欲過度的追求而失控浮躁等方面展開)

  5. 師小結(jié):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能“蜻蜓點水”,其中的睿智與哲學還需要我們在課后進一步感悟與領會。在上課開始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在我們心靈生病的時候,會需要進進藥店,可是任何藥也不能吃得過量,否則也會有負面的效應,所以關鍵的是對度的分寸拿捏。

  6. 讓我們再全體朗讀課文《秋水》,體味其中的含義。

《秋水》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了解莊周及他的哲學思想,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能力目標

  1.通過自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使學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學重點】

  1.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整理和歸納“焉、于、而”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非……則……”和“見……于……”兩種固定句式。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的那番感嘆。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問答法。

  3.探究拓展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中國的成語源遠流長,含義深刻。其中有兩個成語,一個是“ 望洋興嘆” ,一個是“貽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嗎?(《莊子 秋水》)有誰能說一說這兩個成語的意思?( 望洋興嘆: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貽笑大方:讓內(nèi)行者見笑。)

  二、介紹作者及《莊子》

  莊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縣附近)人。大約生于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死于公元前三世紀上半時期,與孟子同時或稍后。他作過蒙城漆園吏;楚威王要拜他為相,他拒絕了。

  《莊子》是莊周和他的門人、后學者所著。一般人認定,“內(nèi)篇”七篇是莊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門人和后學者所著。它是一部唯心主義哲學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莊子》一書的思想核心.即清靜無為,順應自然,隨從世俗,反對人為,棄圣絕知,否定現(xiàn)實的進步和斗爭。

  《莊子》中所宣揚的社會理想是人類遠古,所謂“其臥徐徐,其覺于于”;當是時也,民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莊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當時封建制代替了奴隸制,大批的貴族奴隸主轉(zhuǎn)化為封建地主,他們極盡詭詐殘酷,貪婪無厭,窮奢極欲。莊子反對“知”、“圣”,詛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發(fā)。在后學中更明確指斥“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這種深刻的批判精神,體現(xiàn)了《莊子》文章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對后代也有積極影響。

  三、整體感知課文

  《秋水》是《莊子外物》中的一篇。課文節(jié)選的是《秋水》篇的開頭一段,以河伯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jīng)過比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學生思考:全文可分為多少個層次?怎么劃分?每層講什么?

  明確:全文分兩層:第一層(“秋水時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寫黃河的壯闊和河伯的驕傲自滿。第二層,寫河伯見到大海后自嘆不如。

  四、思想內(nèi)容分析:

  1、分析第一層

  提問:本層共兩句話,每句講什么?

  明確: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二句寫河伯的驕傲自滿。

  提問:河伯驕傲自滿的神態(tài)、心理可用什么成語概括?

 。▍⒖迹很P躇滿志、夜郎自大)

  板書設計 :

  百川灌河——雄壯

  黃河

  不辯牛馬——開闊

  第一層

  欣然自喜——躊躇滿志

  河伯

  天下之美盡在——夜郎自大

  2、分析第二層

  提問:見到大海,河伯為什么會望洋興嘆?

  明確:對于接納眾流、浩瀚無垠的大海來說,黃河與之相較,又實在是太渺小了。當河伯懷著洋洋自得的心情向東而行,到達北海,“東面而視”時,滿眼所觸及的是無邊無際的茫茫海水,這和“不辯牛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還有自知之明,頓覺自己的見識局于一隅,自愧弗如,故而會望洋興嘆

  提問:河伯是怎樣進行自我批評的?

  明確: 首先以“‘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來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狂妄自大。接著以小看仲尼和輕視伯夷的事例,證實了自己的淺薄。最后以一個“殆”字,闡明驕傲自滿的危害性,即勢必遭到“大方之家”的恥笑。批判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一個狂妄自大,又將幡然悔悟的河伯形象躍然坻卜,呼之欲出了,從而揭示了反驕破滿的主旨,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書設計 :

  東面而視

  大海

  第二層 不見水端

  責己狂妄

  河伯 批己淺薄

  貽笑大方

  3、小結(jié)。提問:本文對我們有何啟示?

  明確: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那就是說一個人的見識總是有限的,見聞再多,也不能驕傲自滿。(學生說出諸如“人貴有自知之明 ”、“ 知恥近于勇 ”、“謙受益,滿招損” 、“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無知”、“ 有比較才有鑒別”等,都應予以肯定。)

  五、總結(jié)本文有關的語法

 。ㄒ唬┩僮郑

  涇流之大。(“涇”通“徑”,直流。)

  不辯牛馬。(“辯”通“辨”,分辨,辨別。)

  (二)一詞多義

  望洋向若而嘆曰。(名詞,海神名。)

  以為莫己若者。(動詞,如、及、比得上。)

  (三)詞類活用

  順流而東行。(方位名詞作狀語。東:向東面。)

  東面而視。(方位名詞作狀語。東:朝東,向東。)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少:認為…;少,小看;輕:認為……輕,輕視。)

  (四)句式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句。賓語“己”置于動詞謂語“若”的前面)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見……于,表示被動,可譯為“……被……”,

  (五)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非……則”,表示假設,譯為:“不是……就、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且夫……”,再說,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層 意思。)

  六、分析本文寫作特點

  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說理,因此將客觀的東西主觀化,用擬人的來表現(xiàn)海、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河伯的沾沾自喜和對海神若的談話就是如此,另外,在論說時,文章采用了引申譬喻的方法,以小見大地擴展話題。比如文章開始寫的是水之大,而河伯對海神若的談話則提到了仲尼之聞與伯夷之義,就由 水勢的大小拓展到道德學問的方面來,使文章的內(nèi)涵更豐富,主題更深刻。

  七、作業(yè)

  默寫課文

《秋水》的教案13

  教學目的:1、理解課文闡發(fā)的人生哲理,力戒驕傲。2、學習對比的方法。3、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式。4、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教時:一課時。重點與難點:學習重點詞語、句式和對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闡發(fā)的人生哲理。教法:1、自讀、研討,疑難處教師作適當講解、點撥。2、利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特點,指點背誦的方法。3、指導學生理解、積累和正確使用成語“望洋興嘆”、“貽笑大方”。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小學時學過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句《登鸛雀樓》。(背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鼻皟删涿枥L出一幅遼遠壯闊的山河圖,氣勢宏大,筆意高遠。后兩句富有哲理:想要窮盡目力遙望千里,還須再登上一層高樓。啟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遠,F(xiàn)實生活的確如此,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只會貽笑大方。這個道理,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就已有闡述,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莊子》的散文片段節(jié)選《秋水》。(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莊子,名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前286年),戰(zhàn)國時代哲學家,散文家,宋國蒙城(河南商丘縣附近)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后。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不愿和統(tǒng)治者合作。《史記》上說,“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讀第二教材P116)(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寧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狈g:莊子在濮水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想以管理全國的重任相委任。”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國王用錦緞包好珍藏在宗廟里。這只神龜,它是寧愿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愿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呢?”兩個大夫說:“情愿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鼻f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里搖尾巴。”)莊周一生貧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閑居獨處。他繼承并發(fā)揚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無論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莊子思想比較復雜,基本上屬于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保身、全生、養(yǎng)親、盡年。莊子的思辨的哲學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莊子》,現(xiàn)存33篇!肚f子》散文是戰(zhàn)國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寫得汪洋恣肆,不拘繩墨,變化無端,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

  三、整體感知,梳理語言知識。

  1.范讀。正音:灌(ɡuàn,注入)涇(jīnɡ,同“徑”)涘(sì,水邊)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望洋(wànɡyánɡ,仰視而望的樣子)難(nán,難以)旋(xuán,掉轉(zhuǎn))殆(dài,危險)

  2.學生朗讀課文至“……盡在己”。梳理語言知識:

 、1、重點字詞。灌、涘、渚、焉(語氣詞,無義)2、通假字:涇(同“徑”,直。)辯(同“辨”,分辨,辨別。)②詞類活用。時 (名狀,隨時令,按時)美(形名,美景)③古今異義。河(古義,特指黃河。今義,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義,在這時,這時候;今義,表承接)

  3.學生朗讀課文至“……盡在己”。梳理語言知識:①重點字詞。②詞類活用。東(名狀,向東)東面(名動,面對)少,輕(意動,認為…少,小看;認為…輕,輕視)③古今異義。至于(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義,北方的大海;今義,我國一部分海域,即東海的北部)東面(古義,面朝東;今義,東邊)面目(古義,臉;今義,臉的形狀,相貌)大方(古義,深明大道的人,或?qū)M撤N學問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④特殊句式。定后:聞道百; 賓前:以為莫己若.我之謂也.被動: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⑤固定格式:1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非……則”,表示假設,譯為:“不是……就……”。)2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且夫……”,再說,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層意思。)3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見……于”,被……所) ⑥成語。1望洋興嘆(望洋,仰視貌,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2見笑大方(貽笑大方:讓內(nèi)行見笑) 3大方之家(指學識淵博或?qū)>谀撤N技藝之人)

  四、理解思想內(nèi)容。

  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啟發(fā)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fā)表看法)

  提示: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貴自知之明;2謙受益,滿招損; 3自大由于無知; 4知恥近乎勇; 5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6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四、指導背誦。

  課文結(jié)構(gòu)簡單,層次清楚,可采用關系法背誦。先劃分層次,概括層意。第一層上有兩句,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二句寫河伯驕傲自滿。兩句之間的連接語是“于是焉”。第二層也是兩句,第一句寫北海的廣闊,第二句寫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組合。利用關系法把握語言結(jié)構(gòu),有利于背誦。還可采用排詞法。課文用對比方法寫河伯認識的前后變化?商崛、排列兩相對照的詞語:1河與海的比較;2河伯認識的變化。課后練習還介紹了問題法。所提的三個問題恰好針對三個內(nèi)容要點,邏輯性強。運用此法掌握內(nèi)容梗概,利于背誦。

  課上背誦練習:個人默記一兩篇后,由老師帶領集體背誦。集體背誦好.互相提醒.腦記耳聽口誦.可加強記憶。

  五、布置作業(yè)。

  1.筆譯全文。

  2.寫讀后感。

  《秋水》課文說明

  課文節(jié)選自《莊子?外篇》中《秋水》篇的開篇部分。文中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對的,告誡人們不能囿于聞見而驕傲自大。

  課文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秋水時至”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寫黃河的壯闊和河伯的驕傲自滿。第一、二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一句寫秋水泛濫,“百川灌河”極言黃河之雄壯;第二句寫河面寬闊,“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極言黃河之開闊。一、二兩句同時也道出了河伯驕傲的原因。第三句寫河伯的驕傲自滿。他暗暗地高興,“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天下”,一個“盡”,把河伯那躊躇滿志、飄飄然的神態(tài)描寫得淋漓盡致。在寫“壯闊”(一、二兩句)與寫“驕傲”(第三句)之間,有一個“于是焉”,強調(diào)說明河伯是在這個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層(“順流而東行”至“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寫河伯見到大海后自嘆不如。第四句“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文意由第一層過渡到第二層。第五句寫大海的遼闊,用了“不見水端”四個字,與前“不辯牛馬”相比則不可同日而語。兩相對比,河伯深感自己渺小,然后向海神發(fā)出由衷的感嘆。第六句用一個“于是焉”與第一層呼應,強調(diào)說明情況不同,時間不同,河伯的認識也不同了。河伯望洋興嘆的一番話中,包括三層意思:先是引俗語“聞道百,以為莫己若”,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說自己曾經(jīng)不相信“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批評自己的妄自尊大,如果不是看到了大海的寬闊,那自己的錯誤認識則永遠也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認為自己的淺陋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恥笑。

  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在設喻,在寫河神認識的前后變化時,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將黃河的壯闊與北海的廣闊作比較(前者是“百川灌河”,“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后者是“不見水端”),還將河伯前后的認識作了對比(“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嘆”)

  《秋水》原文和譯文

  【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徑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26)?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30)?五帝之所連(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譯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高興地自得其樂,認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于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有人認為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yǎng)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xiāng)曲之士,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為教養(yǎng)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干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shù)量來計算?墒俏覐牟辉虼硕詽M,自認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氣,我存在于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哪里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于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nèi),不就像細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shù)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于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秋水》的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秋水》是莊子的名篇。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gòu)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莊子的思想與智慧非常人所能及,高中一年級學生在理解上會有困難,正因如此,課本將原有的《逍遙游》換成現(xiàn)在的《秋水》。課文僅僅節(jié)選了《秋水》前面的一小段,篇幅很短,文字也淺顯,所表達的思想單獨來看并不深奧。故此,教學過程中當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二、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的思想及文風。

  2、懂得形象化說理的方法。

  3、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三、教學重點

  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得出啟示。

  四、教學步驟設計

  1、導入

  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莊子中出現(xiàn)的'成語導入。

  (現(xiàn)代社會信息異常豐富,學生往往對文言文閱讀缺乏興趣和能力,但我們得實行“拿來主義”,從古文中汲取營養(yǎng)。莊子的文章一方面給我們以思想的啟迪,另一方面也給我們以語言的滋養(yǎng)。)

  2、朗讀

  以Flash課件營造朗讀氛圍。

  教師范讀。

  學生集體或個別朗讀,教師指導朗讀。

  3、分析課文

  承接導入語中的成語話題來切入本文。

  引導學生找出能幫助理解課文的關鍵成語:“望洋興嘆”,然后圍繞該成語提出問題,一步步引導出翻譯、層次、寫作手法、思想等方面的學習。

  1)“嘆”的內(nèi)容是什么?

  2)為什么會“嘆”?

  3)怎樣寫“嘆”?

  4)從“嘆”中得到什么啟示?

  5)總結(jié)讀書方法:對以上學習過程進行小結(jié),總結(jié)出一種讀書方法:“中心開花”分析法。

  4、練習

  堂上練習,及時檢測學習效果。

  練習涉及文學常識、字詞理解、句式分析、課文理解等方面。

  5、拓展

  學習文言文并不是為學而學,應是“古為今用”,可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莊子的文章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在對課文進行討論后,可另從《莊子》中選擇一則或兩則較為熟悉的寓言小故事,引導啟發(fā)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談一談。

  ——以上設計的內(nèi)容及步驟,并不意味著教師在堂上按部就班地全部都講,亦不意味著學生要按部就班地全部都學,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和個體特性來調(diào)節(jié)教學內(nèi)容和順序。

《秋水》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學習對比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個人見識有限,若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教學難點

  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jīng)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苯裉煳覀兙蛠砀惺芷湮恼瞒攘Α

  二、介紹莊子.(師生共同完成)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后。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應自然。莊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建議該部分換用一些感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莊子的興趣和喜愛,不要讓人誤以為你對莊子有厭惡之感)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gòu)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課文節(jié)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jīng)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聽老師朗讀。

  2、組織學生誦讀課文,制作文言知識卡片

  (1)第一次誦讀,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僬簦

  涘(sì) 渚(zhǔ) 少(shǎo) 殆(dài)

 、谥谱魑难灾R卡片(不是完全詳盡的)

  卡片一:古今異義

  至于北海(至:動詞“到”,于:介詞)

  望洋向若(聯(lián)綿詞,仰視的樣子)

  大方之家(修養(yǎng)高,明白事理)

  秋水時至(時令,季節(jié))

  卡片二:通假

  不辯牛馬(辯,通“辨”)

  涇流之大(涇,通“徑”)

  卡片三:詞類活用

  順流而東行(名詞用作狀語,向東)

  少仲尼之聞(形容詞作動詞,小看,也可以理解為意動用法,以……為少)

  輕伯夷之義(形容詞作動詞,輕視,也可以理解為意動用法,以……為輕)

  卡片四:文言句式

  以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莫若己)

  我之謂也(用“之”幫助賓語前置,謂我也)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卡片四:一詞多義

  涇流之大(代詞,這樣)有教師對“之”的用法提出質(zhì)疑,有待查實

  我之謂也(結(jié)構(gòu)助詞,幫助賓語前置)

  仲尼之聞(結(jié)構(gòu)助詞,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詞,因)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介詞,被)

  (2)第二次誦讀,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課后練習一)

 、俸硬谑裁辞闆r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酆硬疄槭裁凑J為自己“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討論以下問題

  (1)全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大意各是什么? (以下開始板書)

  層意 連接語

  第一層: 黃河的寬闊;河伯的驕傲自滿 于是焉

  第二層: 北海的壯闊;河伯自愧弗如 于是焉

  (2)河伯引“聞道百,以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的盲目崇拜。

  (4) 本文屬于一篇寓言故事,在這則故事寫河神認識的前后變化時,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明確:對比(見板書)

  (5)從這些對比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呢?(啟發(fā)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fā)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人貴自知之明

  謙受益,滿招損

  自大由于無知

  知恥者近乎勇 (知恥而后勇)

  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6)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為莊子的文章有什么特點?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創(chuàng)造性,善用對比。

  全體同學試背《秋水》

【《秋水》的教案】相關文章:

必修三語文《秋水》教案04-23

《秋水》教學反思03-16

秋水教學反思08-26

莊子秋水讀書筆記04-07

南昌秋水廣場導游詞05-21

秋水廣場作文300字6篇03-11

莊子秋水讀書筆記300字(通用3篇)06-18

那一弦秋水沁入了往后的似水流年美文06-22

教案幼兒中班教案02-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