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9-06 07:49:0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10篇(精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10篇(精選)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二期課改的理念告訴我們:幼兒園的數學活動是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即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意識;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zhàn)和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數學教育的內容和要求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中班的孩子逐漸對數字產生興趣,他們每天會看到很多的數字,車上有數字、小區(qū)里有數字……這些數字代表了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用?孩子們對生活中的這些數字產生了探索的欲望。我們捕捉到了這個教育契機,并根據剛要中指出的,要結合日常生活學習,讓幼兒識別數字,初步理解數量、方位、時間等概念,因此創(chuàng)設了主題背景下的數活動《馬路邊的'數字》。通過讓幼兒對馬路邊觀察到數字進行交流討論,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會數字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目標:

  1、知道馬路邊有許多的數字,初步了解馬路邊數字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2、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材料的準備:PPT、老師創(chuàng)設馬路邊的場景。

  2、經驗的準備:家長與幼兒觀察過馬路上的數字,并以圖片或繪畫等形式進行了記錄。

  活動過程:

  一、回顧已有的經驗

  最近,我們觀察了馬路邊的數字,你們看到哪些地方有數字?

  小結:馬路上的車輛上、路牌上、站牌上以及每幢房子上都有數字,數字真是無處不在。

  二、提升拓展經驗

  老師也在馬路邊發(fā)現(xiàn)了數字(門牌號碼、馬路邊紅綠燈的倒計時牌,限速標志)。

  1、幼兒園門牌號碼:堡興路37號

  這是數字幾?表示什么呢?是什么地方呢?(堡興路37號是堡鎮(zhèn)幼兒園的門牌號碼)

  2、紅綠燈

  紅綠燈燈上數字是多少?表示什么?有什么用?(馬路邊紅燈的倒計時牌上的數字是告訴我們等待過馬路的時間;綠燈上的數字表示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內抓緊時間過馬路)

  3、限速標志(學校)

 。1) 這是數字幾?表示什么?有什么用?(學校門口進出的學生很多,開車的速度限制在每小時40公里,太快了不安全)

  (2) 你覺得哪些地方也有限速標志?(十字路口、大橋上……)

  小結:馬路上的各種數字都有不同的用處,有的是告訴我們時間的多少,比如紅綠燈上的倒計時;有的是告訴我們順序,比如堡鎮(zhèn)幼兒園的門牌號碼;有的是告訴我們速度,比如限速每小時40公里等等,不同的數字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三、鞏固運用經驗

  除了剛才我們說過的數字有不同的用處外,還有那些數字寶寶有不一樣的用處呢?

  情景游戲:數字寶寶找家

 。ń處煵贾煤民R路的場景,包括站牌、樓房、超市、車頭等等)

  1、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將盤子里各種數字送到合適的地方。

  2、看看數字寶寶都找對家了嗎?

  3、小結:馬路上、生活中處處有數字,數字的用處可真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花燈會(重點領域:數學)活動目標:

  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實際意義。

  感知數量6和7之間的關系,認識數字7。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頁《送花燈》,數字卡片7、記號筆人手一支。

  材料袋:7盞紅燈籠、7只兔子、7個燈泡圖。

  活動過程:

  數花燈,花燈,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實際意義1.小兔家準備元宵節(jié),定了好多花燈。

  教師依次出示6張紅燈籠圖片,引導幼兒數數。

  師:請你們數一數,小兔訂了幾盞紅燈籠?

  出示7只小兔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小兔有幾只?(7只)如果每只小兔要拿一盞紅燈籠,夠不夠?

  是紅燈籠多,還是小兔多?

  怎樣讓紅燈籠和小兔一樣多?

  小結:原來小兔家訂了6盞紅燈籠,又添上1盞,就有7盞紅燈籠了,這樣,每只小兔子都有一只紅燈籠。

  點花燈,感知數量6和7之間的關系,認識數字7師:紅燈籠里要裝上燈泡才能亮起來,數一數小兔準備了幾個小燈泡?

  教師出示6張燈泡圖片。

  師:請你們數一數,說說準備的燈泡夠不夠,還缺多少。

  小結:6個燈泡,又添上了1,就是7個燈泡,能讓7盞紅燈籠亮起來。

  認識數字"7"。

  7只小兔,7盞紅燈籠,7個紅燈泡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7)數字"7"像什么?

  找找教室里的數字"7"。

  師:找找活動室里哪些物品數量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我來送花燈,進一步感知數量7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頁《送花燈》。

  師:這里有"訂單"和各種花燈,訂單里寫著每個動物想買的.花燈品種和數量,請用連線的方法把花燈送到每個動物家里。數一數送去的花燈各有多少?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活動評價請個別小朋友講述自己的作業(yè)。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送的,每個動物有幾盞花燈?

  幼兒兩兩合作,互相交換,看看花燈有沒有送對。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考:

  跳繩對鍛煉幼兒的手、腳、腦的配合能力,對提高幼兒身體運動的協(xié)調性,對提高幼兒下肢的力量、改善幼兒的呼吸機能都有著特別的功效。但是,學跳繩在許多幼兒園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運動項目,因為小、中班的幼兒往往因為手、腦、腳配合能力差而難以學習和掌握跳繩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技能。為了突破幼兒學習跳繩難這個問題,特設計了"大家來跳繩"這個體能活動。

  目的要求:

  1.學習掌握單手甩繩和有節(jié)奏的單手甩繩雙腳跳,嘗試雙手甩繩雙腳跳繩。

  2.提高手、腳的協(xié)調性,增進下肢的力量。

  教學重點:

  練習甩繩和協(xié)調地邊甩繩邊跳。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根標準跳繩,錄音機,音樂磁帶,課前大多數幼兒已經學會和掌握有節(jié)奏地雙腳連續(xù)向上跳的技能。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手持跳繩在"一二一"的口令聲中一路縱隊走步入場,然后繞場地和在場地中進行圓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運動。幼兒活動手臂和雙腿。

  2、幼兒手持跳繩成四路縱隊,各組保持一定間距面對教師站立,在音樂的伴隨下跟隨老師用手中的跳繩做頭頸、手腕、肩胛、腰腹、膝蓋、腳踝等部位的準備活動操。

  3、玩繩子教師:小朋友們,大家來用繩子做各種身體鍛煉活動,老師要看看誰的方法、種類多。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用跳繩做走平衡、跳躍、投擲、抖甩等動作。教師給予巡回指導。

  4、幼兒徒手學習跳繩。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先學習進行左、右單手甩繩動作,再進行雙手甩手臂的練習,最后進行雙手甩繩與雙腳跳躍。

  5、幼兒成扇形隊列面對教師,教師手拿跳繩給幼兒示范講解跳繩時雙手拿繩、雙手甩繩、雙腳配合跳起的動作要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并請幾個幼兒示范跳繩時手和腳的動作應該怎樣做。強調雙手有節(jié)奏地甩繩,雙腳并攏跟著甩繩的節(jié)奏跳。

  6、引導幼兒拿繩學跳繩。

 。1)幼兒左手拿繩,跟著音樂在身體的一側有節(jié)奏地甩繩,雙腳和著甩繩的節(jié)奏連續(xù)地跳。

 。2)幼兒右手拿繩,跟隨音樂節(jié)奏在身體一側有節(jié)奏地甩繩,雙腳和著甩繩的節(jié)奏連續(xù)地跳。

 。3)幼兒練習雙手將繩子甩到身體前方再雙腳跳過,同時注意雙手向后。

  7、教師在場地中間,幼兒圍著教師散立在場地上,跟著教師和著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連續(xù)跳繩練習。

  8、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隨著舒緩的音樂節(jié)奏,做洗澡時的洗頭、洗臉、擦背、輕敲四肢等動作進行肢體放松。

  9、教師和幼兒帶著自己的跳繩離開操場。

  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單手甩短繩一雙手甩短繩一雙手甩雙短繩雙腳配合跳一雙手甩一根長繩跳繩的方法進行教學與練習。另外跳繩的節(jié)奏上應該先慢再快,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造成幼兒對跳繩運動的畏難情緒。在形式上我們可以利用集體跳大繩的方式來培養(yǎng)幼兒有節(jié)奏的原地跳。日常體育活動中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甩繩的練習,幫助幼兒盡快掌握動作要領。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幫助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內容:

  語言故事《螞蟻報恩》

  活動準備:

  視頻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一位小客人,快來看這是誰啊?

  (出示小螞蟻圖片一)快來看小螞蟻怎么了?

  (出示圖片二)圖上畫得是什么?

  (逐一觀察圖片,分析圖片內容,幼兒大膽猜想)

  接下來請大家豎起自己的小耳朵仔細聽聽,看和你們想到的一樣嗎?

  二、幼兒觀看視頻動畫,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

  1、小螞蟻遇到什么困難了?為什么?是誰救了小螞蟻?怎么救的?

  2、幾天后,小螞蟻散步時聽到了一陣"沙沙"聲是誰的?

  鴿子遇到什么困難了?這時,是誰救了鴿子?;本文怎么救的?

  師:鴿子得救了嗎?我們再來仔細聽一次,聽聽小螞蟻和鴿子說了些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三、幼兒再次觀看視頻動畫,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師:當小螞蟻掉入水中時,著急的說什么?誰來學一學?(對學得很形象逼真的給予表揚鼓勵)鴿子又說了什么話?誰來學一學?我們也來學說吧!小螞蟻得救了感激的對鴿子說了什么話?我們一起來聽聽師:當鴿子遇難了時,小螞蟻也著急的大喊什么?誰聽出來了?我們一起說說?鴿子飛回來感激的對小螞蟻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聽聽(邊回憶邊學說對話邊傾聽驗證)

  師:這么熱心的一對好朋友,在對方遇到困難時,都上前去幫助對方你們喜歡他們嗎?平時我們應怎樣做 ?

  現(xiàn)在老師要交給你們一件很重要的任務,挑戰(zhàn)一下自己,看誰能把這幾幅圖片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話講出來,講給你旁邊的小朋友。(兩人一組互相講述)看誰講的好?

  四、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巡回指導

  師:誰愿意給大家試著講講?(指名倆個幼兒講述)他們講的好嗎?

  哪里好?(幼兒評價學習)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jié)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xiàn)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3.學習詞:完整、成功。

  活動準備:

  圖片(大象、兩只老鼠、小猴小貓、小羊、小兔),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來了?(出示圖片:大象)

  二.啟發(fā)提問:

  1.大象老師在干什么?(出示圖片:樹墩、大象、雞蛋)幼兒討論。

  2.教師:大象問:“誰能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

 。ㄍ暾壕褪菦]有破掉,還是好好的)。(出示其他小動物圖片):小朋友,你們想想看,這么多小動物中,誰會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幼兒討論)。

  3.朋友們想想看,小猴會怎樣取下雞蛋的?結果會是怎樣?(幼兒討論),你們剛才想了很多很好的辦法,好,那我們聽聽故事里的小猴是怎樣取雞蛋的,結果怎樣了?(聽錄音,到“雞蛋掉下來摔破了”停)。

  喔,原來小猴是用頭頂著雞蛋往下跳,結果雞蛋摔破了。

  4.小貓是怎樣取蛋的呢?結果會是怎樣呢?(幼兒討論)好,那我們聽聽故事里的小貓是怎樣取雞蛋的,結果怎樣了?(聽錄音,到“又打破了”停)。

  原來小貓用兩只手捧著雞蛋跳下來,結果雞蛋也摔破了。

  5.再繼續(xù)聽接下來的故事。(到“誰都可以參加比賽”停)

  教師:小羊、小兔都不敢取蛋,兩只小老鼠會不會把蛋完整地取下來呢?(幼兒討論)

  那我們繼續(xù)聽故事吧。犱浺,到“小老鼠成功了”停)

  6.小老鼠是怎樣把雞蛋拿下來的?(幼兒回答):原來兩只小老鼠齊心協(xié)力一起把蛋拿了下來。

  那小羊和小兔怎么說呢?(小老鼠成功了。

 。ǔ晒Γ壕褪嵌寄軌虬咽虑樽龊茫

  7.再接下去聽完故事。

  最后大象老師要大家記住什么?

  教師:“大象老師說:‘請大家記住,誰都有機會獲得成功!’”

  三.完整聽故事。

  好,現(xiàn)在我們把這個故事完整地來聽一遍。

  1.誰的本領最大?小老師為什么會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呢?

  因為兩只小老鼠動腦筋想出好辦法,齊心協(xié)力才慢慢地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另外,我們要記住做事要有信心,齊心協(xié)力一定會把事情作好的。

  2.給故事取個題目。

  小朋友讓我們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幼兒討論)

  你們給故事取了好多好聽的'題目,老師也取了一個,就叫“小老鼠顯本領”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幫助小猴,怎樣才能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

  附故事:小老鼠顯本領

  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樂的學校,聰明的大象是老師。

  有一天,大象用鼻子卷起一個雞蛋,放在高高的樹墩上,問:“誰能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

  小猴說:“我來!”他用頭頂著雞蛋往下跳,不料,身子一歪,雞蛋掉下來摔破了。

  大象有在樹墩上放了一個雞蛋,說:“誰再來試試?”

  小貓?zhí)蠘涠,把雞蛋用兩只手捧著雞蛋跳下來。結果雞蛋從手中滑了出來,又打破了。

  大象又把一個雞蛋放在樹墩上,說:“誰再來試試?”小羊、小兔都搖搖頭。這時,有兩只小老鼠輕輕地問:“我們試試行嗎?”

  小貓沖過來說:“我都不行,你們還能行?”

  大象說:“不要這樣,誰都可以參加比賽!”

  兩只小老鼠爬上樹墩,其中一只瘦老鼠朝天躺著,把雞蛋抱在懷里,另只老鼠拉著它的尾巴,慢慢地把它拉到樹墩邊上,他們一前一后滑到地上,雞蛋一點也沒碰破。

  小羊、小兔高興的歡呼:“小老鼠成功了!”

  大象讓兩只小老鼠爬到它的鼻子上,把他們舉的高高地說:“請大家記住,誰都有機會成功!”

中班教案 篇6

  目標:

  1、學會兒歌,能理解兒歌的內容,有熱愛實幼的美好情感。

  2、 初步知道比喻句的用法。

  準備:

  《 幼兒園是我家》

  與兒歌內容相符的圖片。

  過程:

  一、談話

  1、我們的幼兒園有個好聽的名字,它是?(實驗幼兒園)

  2、你們在實驗幼兒園開心嗎?為什么感到很開心?

  3、我們的幼兒園就像我們所熟悉的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種 感覺?

  二、教授兒歌,激發(fā)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1、(出示圖片)提問:圖片里畫了些什么內容?你最喜歡哪張圖?為什么?

  2、 老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話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

  A、 教師范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兒歌里聽到哪些好聽的歌詞?

  B、 你最喜歡兒歌里的哪一句?

  3、 幼兒集體學習兒歌

  A、 整體跟讀 要求幼兒讀準字音:操(cao)、場(chang)

  B、 分組朗誦 引導幼兒說準語氣詞:哈,瞧,嘿

  C、 個別表演 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臺表演

  4、重點講述:“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提問:為什么說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幼兒園是我家

  幼兒園,我的家,

  活動室呀寬又大,

  圖書積木多又多,

  哈,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我的家,

  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滑滑梯,蕩椅,蹺蹺板,

  瞧,我們玩得多開心!

  幼兒園,我的家,

  老師愛我我愛她,

  唱歌跳舞做游戲

  嘿,人人都來把我夸!

  活 動 中 的 反 思

  觀察背景:

  這是一課關于主題活動“我們的幼兒園”,所開展的語言教育教學活動——《實幼我的.家》。課前,我認真地進行備課,準備了相關的圖片。在活動中,我采取了談話,自由講述,跟讀等一系列的形式,可是在復習鞏固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在和旁邊小朋友講話,有的幼兒在打呵欠,有的幼兒在玩餐巾紙。這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的表現(xiàn),可是我的教學內容還沒完成,于是我嘗試改變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引起反思。

  觀察實錄:

  解鈴還需系鈴人,這時,我想到幼兒平時在一起,常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做劃船或是飛機等的組合動作,還會坐在一起玩老師和小朋友的游戲,并且樂此不彼。于是,我想何不將這些幼兒園里的游戲帶入兒歌的學習中,讓幼兒邊玩邊學習,進而達到鞏固的目的呢?故而,我將幼兒兩兩分成一組,讓他們分段對兒歌進行自由的合作表演。孩子們對這項活動特別的感興趣,在滑梯,蕩椅,蹺蹺板這里,孩子們想出了許多組合的動作,頗為讓我贊嘆,在最后老師愛我,我愛她一段中,孩子們更是角色意識明確,表現(xiàn)出相親相愛的友好品質。兩遍兒歌表演下來,孩子們已經基本能完整的把兒歌復述出來了。并且孩子們意猶未盡,直嚷嚷著要再來一遍。可見孩子們對活動投注的熱情。

  活動反思:

  通過教學實踐,使我獲得以下幾點體會:

  1、 根據實際,隨機調整教育方案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的運用。就像我教這首兒歌時,一心想完成預先所涉及的教育教學流程,可是幼兒并不感興趣?墒钱斘乙蛔儞Q教學形式,立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內容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試探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

  2、 善于利用,充分尋找結合點

  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創(chuàng)新,隨時完善自己的教學。我們應該從幼兒親身參與其中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挖掘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新《綱要》明確指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地加以引導。角色游戲和動作組合游戲都是幼兒愛玩的游戲,將其融合在兒歌朗誦中,是兒歌和游戲成為一個結合點,給幼兒一個新的刺激,從而激起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通過欣賞、討論,了解鳥的各種動態(tài),并嘗試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3、激發(fā)幼兒熱愛動物及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常見動態(tài)鳥的圖片。

  2、繪畫工具: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繪畫紙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一群鳥兒在天空游玩。突然,一只鳥兒說:“這里有些又大又白、到處浮動的棉花糖!绷硪恢圾B兒說:“不,它不是棉花糖,像是肥皂泡!边有一些鳥兒說:“剛才看見像一座小山的東西,轉眼又不見了,變成了一行行、一群群的白色東西!薄▲B們異口同聲說:“天空真好玩!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鳥兒和云彩的特征。

  ——“你們猜猜,鳥兒們在天空看見的是什么?”

  ——“天空的云彩是怎樣的?”

  ——“鳥兒們游玩時的動作是怎樣的?”

  ——小結:天空的云彩變化無常,有時像座小山,有時像羽毛,有時像小猴,有時像棉花……,小鳥們看到這些情景,實在太高興,有的張開翅膀上下飛舞,有的扭過頭對小伙伴說話……。

  3、幼兒按要求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畫出鳥兒游玩的情景,——鼓勵幼兒畫出想象中的云彩。

  ——啟發(fā)幼兒用混涂的`方法給畫面涂上顏色。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鳥和涂云彩的方法。

  4、欣賞與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評價,以鼓勵、表揚為主。

  ——“這么多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活動建議

  1、教師要引導幼兒去留意各種動態(tài)的鳥和多變的云。

  2、啟發(fā)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自然環(huán)境中充滿著奇妙有趣的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和動物的情感。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工具,知道它們的用途。

  2、懂得團結力量的道理。

  3、知道使用工具的安全方法。

  活動準備;

  1、小錘子、小鉗子、訂書機、螺絲刀等實物小工具。

  2、幼兒用書第1冊34---35頁。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了解他們所認識的工具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小工具。

  2、出示小錘子、小鉗子、訂書機、螺絲刀等小工具,引導幼兒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

  3、設計問題,引導幼兒討論說出解決的辦法。

  問題:

 。1)、自行車的螺絲松了,想上緊螺絲,使用哪種工具好?

 。2)、想卸下螺絲釘,打開蓋維修機器,使用哪種工具好?

 。3)、桌子上的釘子松動了,用什么工具能把它訂好?

 。4)、書本上的頁碼開了,用什么工具能把它訂好,使他不開頁?

  4、分組實驗操作,感受工具的方便,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5、欣賞故事《小工具比本領》。

  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小工具為什么吵架?它們各自是怎么說的?大胡子爺爺對它們說了什么?引導幼兒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課后小結:通過學習及分組實踐操作,幼兒對工具的認識及使用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活動反思:

 。1)、通過學習幼兒認識了許多的常見工具,知道它們的造型及用途,但是幼兒對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不是很熟悉,動手操作機會少使用率低

  2、在分組實踐操作中,幼兒動手能力差,盡量讓幼兒都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使之得到鍛煉。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表示的實際意義。

  2、能目測感知7以內的數量,學習按數擺放實物。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7只貓,7條魚。

  2、學具:幼兒用書19頁,彩色筆若干。

  3、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數字6。

  教師出示6只貓、6條魚,提問:圖上有什么?他們各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個表示?

  了解數字6的.外形特征,知道其含義。教師出示數卡6,提問:6像什么?6除了可以表示6只帽、6條魚,6還可以表示什么呢?6條狗、6條魚、6只鳥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2、認識數字7。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在圖上添上一只貓,一條魚,讓幼兒說說:現(xiàn)在圖上有幾只貓,幾條魚?6只貓、6條魚,是怎么變成7只貓、7條魚的呢?啟發(fā)幼兒說出6個添上1個就是7。

  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數字7。教師可以這樣說:7只貓、7條魚可以用什么數字表示?

  教師出示數字7,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像什么。(像一根小拐杖。)數字7除了可以表示7只貓、7條魚,還可以表示些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數量是7的事物。7支筆、7個小朋友、7張小椅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二、操作活動。

  1、認識數字6和7。

  演示課件,說說:圖上有什么?有多少?認一認數字6和7。引導幼兒比較6和7 的大小,以及它們的相鄰數。

  2、引導幼兒觀察作業(yè)畫面。

  說說:圖上有什么?有多少?請你給數量是6的物體涂色。

  3、看數字涂格子。

  啟發(fā)幼兒根據方框中的數字,給相應數量的方格涂上顏色。

  三、活動評價。

  教師根據操作情況提出問題,幼兒集體回答,鼓勵和表揚操作材料整潔的幼兒。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和同伴合作坐滑板車,過隧道接力比賽。

  2、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類型的幼兒服飾,滑板車若干。

  2、隧道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興趣導入:

  ——“你們看過隧道嗎?”

  “你見過隧道的什么樣子?

  你對隧道有什么感覺和外面有什么不同?

  幼兒談自己的`體會。

  動作準備:讓我們一起做準備,去隧道里瞧瞧﹗(搭建一個隧道)

  2、游戲:

  幼兒分成3隊,每隊分成兩組,(同一服裝類型毛衣、背心、外套)相對站立,兩腳分開,兩手達到對方的雙肩,上體前傾,做成“隧道”,滑板放于隊首。

  左側第一名幼兒,坐在滑板上,兩腳置于滑板上,與他相對的另一名幼兒站在他身后,用雙手推動滑板,兩人依次鉆進“隧道”,當滑板車推至隊末時,兩人將滑板車在隧道內用力推回隊首,隨后兩人搭成“隧道”,連接在原先隧道后。排頭一對幼兒接滑板車后立即重復第一對幼兒的 動作,游戲依次進行,直至最后一對幼兒鉆出“隧道”。

  坐滑板車的幼兒,手腳必須放在滑板上。兩組幼兒交換位置,游戲可繼續(xù)進行。

  3、分享體會:

  ——“過”隧道“的感覺怎樣?推滑板車的幼兒應該如何掌握方向?”

  幼兒踏著滑板車,邊走邊離開場地。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7-27

中班教案(精選)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經典)07-25

【經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經典】08-24

中班教案(精選)08-23

(經典)中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