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24 10:09:4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匯總(6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觀察葉子的特征,知道葉子的構(gòu)成(葉肉、葉柄、葉脈),知道葉子有葉綠素。

  2.學會由整體到部分以及對比的觀察方法。

  3、通過枯葉的綠葉的不同,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的欲望,能相互交流探索的過程。

  【活動重點】

  觀察葉子,感知葉子的特征。

  【活動難點】

  知道葉子的構(gòu)成。

  【活動準備】

  實物葉子、葉子小精靈、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景導入--------情景表演,激發(fā)興趣。

  1.老師扮演葉子小仙子和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律動帶入教室,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讓幼兒從葉子小仙子身上取下葉子進行觀察,揭題。

  師:葉子小仙子為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樹葉,請小朋友們每人摘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看一看葉子有什么小秘密。

  幼:(認真觀察樹葉,相互交流。)

  二、游戲活動準備--------借助課件視頻,感知葉子的結(jié)構(gòu)。

  1.感知葉子的結(jié)構(gòu)

  (1)教師出示課件,帶領幼兒一起觀看,幼兒以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結(jié)合視頻的實物樹葉展示葉子的各部分結(jié)構(gòu)。

  小結(jié):葉子是由葉肉、葉柄、葉脈組成的。

  2、感知不同的葉子都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

 。1)你們還見過哪些葉子,它們都有葉肉、葉脈、葉柄嗎?它們的葉肉、葉脈、葉柄在哪里?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每一種不同的葉子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小結(jié):樹葉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形狀,但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3. 感知葉子都有相同,還有不同

 。1)讓幼兒相互走動找找伙伴的樹葉與自己的'樹葉不同之處。

 。2)出示課件圖片,幼兒相互交流,找出不同。

  小結(jié):樹葉結(jié)構(gòu)雖然相同,但它們的顏色、形狀、名稱卻又不相同,,小朋友回家還可以去收集許多不一樣的葉子看看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三、游戲活動過程------音樂游戲“小樹葉找媽媽”。

  1.師:許多小樹葉生病了,它們都有離開了媽媽,我們一起來幫樹葉治治病,然后再幫樹葉寶寶找到大樹媽媽好不好?

  2.幼:快速找到樹葉,添加葉脈、葉柄,準備音樂游戲。

  游戲規(guī)則:每一個小朋友手拿一片樹葉,把畫正確的樹葉貼在樹媽媽身上,等所有的樹葉貼好后,看誰用時少。

  3.在音樂伴奏聲中,幼兒來畫樹葉貼在樹媽媽身上,進行比賽。

  4. 在比賽結(jié)束后,因為樹媽媽的孩子回家了,所以她和所有小朋友開心的跳舞,把游戲達到高潮。

  四、游戲活動拓展--------樹葉秀秀秀。

  1.師: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葉子寶寶也是很熱情的,它們還想給大家在來表演節(jié)目,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回到自己的坐位上,讓我們來欣賞葉子的表演吧!

  2.出示課件葉子的藝術(shù)品,幼兒欣賞。

  教師小結(jié)(德育教育):

  葉子寶寶的表演可真精彩,樹葉藝術(shù)品雖然很漂亮,但我們不能為了作畫而隨意去折樹枝摘樹葉,我們應愛護大樹媽媽,保護環(huán)境!

  3. 葉子寶寶還要表演,讓我們再來看看。

 。ɡ蠋煱褬淙~掰開,在白紙上畫畫,讓幼兒來觀察)

  4.告訴幼兒這是葉綠素,它有什么作用?為什么會有枯葉和四季長青的葉子?小朋友們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發(fā)現(xiàn)葉子的其他秘密。

  5.結(jié)束語:小朋友們,外面還有好多葉子寶寶在等著我們?nèi)ネ,讓我們(nèi)ネ饷嫱姘桑?/p>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等活動,在分類的基礎上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與子集的包含關(guān)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推理、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

  用彩帶圍成草莓、西瓜、蘋果、葡萄、香蕉的家;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里》;頭飾:草莓、西瓜、蘋果、葡萄、香蕉各6個;幼兒操作材料:衣服、花、圖形及空白集合圖若干、記號筆;電腦課件:小動物找家,蔬菜的家。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集合。

  (一)1、今天我們都成了水果娃娃,請你告訴我你是什么水果娃娃呀?

  2、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請每個娃娃去找跟你相同的娃娃做朋友,找齊了好朋友,就可以找一個家坐下來。

  3、幼兒游戲。

  (二)1、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小動物們還沒有找到家呢?我們愿不愿意幫幫他們呀?

  2、出示大屏幕一(小動物找家):

  提問:①這是什么地方?

 、谒{藍的天空會是哪些小動物的家?為什么藍藍的天空是這些小動物的家?綠綠的草地會是哪些小動物的家?為什么綠綠的草地是這些小動物的家?青青的小河會是那些小動物的家?為什么輕輕的小河是這些小動物的家?

  3、小結(jié):小動物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藍藍的天空是會飛的`小鳥的家;青青的小河是會游泳的小動物的家;綠綠的草地是會跑愛跳的小動物的家。

  二、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集合、子集的包含關(guān)系。

  (一)出示大屏幕二(蔬菜的集合):

  1、這個家里有誰?(用激光點指示幼兒集體講述)

  2、我們給這個家取個名字吧?(蔬菜的家)對,這么多蔬菜住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大家庭。

  (二)1、我們可不可以組成一個大家庭?為什么?同時提問那我們的家應該取個什么名字。(綠帶圈起來)

  2、水果大家庭由哪些小家組成?

  3、是蘋果娃娃多呢還是水果娃娃多?為什么?

  (三)幼兒分組集體操作活動:

  1、這是誰?衣服和花看到我們既有大的家又有小的家,很羨慕,也想請我們幫幫忙,給他們分小家,你們一邊分,一邊想想:我們是按照什么來分的。

  2、每組請一名幼兒講述結(jié)果:提問:你們組是按照什么分的?是花衣服多還是衣服多?為什么?

  三、幼兒分組個別操作活動:這些是誰?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家,請你們趕快幫他們找到家吧。請幼兒分組按顏色、大小、形狀分成不同的子集,并介紹給其他幼兒或客人老師聽。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注意幼兒的興趣點進行設計活動,由易到難,過度自然,小朋友的參與興趣很高,但活動中讓老師覺得不足的是開始部分,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內(nèi)容簡單些,或直接讓幼兒分組討論,交流,然后鼓勵幼兒把自己不懂的提出來,和老師一起解決。這樣的處理是否能讓幼兒的學習更加主動些。建議下次教學,可以試試。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喜歡操作,體驗操作的快樂。

  2、初步了解不同的紙產(chǎn)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场芬庥谜Z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1)已認識皺紙、蠟光紙等多種紙。

 。2)已學會折雙體船。

  2、材料準備:

 。1)各種質(zhì)地的紙已折好的紙船。

  (2)盆、抹布。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兩只紙船,引導幼兒觀察紙船分別是用什么紙折的。

 。2)預測兩只紙船同時放在水面上,會怎么樣?

  2、幼兒第一次實驗,并表達實驗中綠色皺紙折的船先沉。

  3、尋找原因:為什么皺紙折的船先沉?

  通過兩張紙寶寶示意圖,了解紙的間隙大,吸水就快,反之,則慢。

  4、幼兒再次操作,發(fā)現(xiàn)報紙、蠟光紙、餐巾紙等不同紙產(chǎn)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5、游戲結(jié)束。

  活動反思

  利用幼兒愛玩玩具的.天性進行導入,讓幼兒樂于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巧妙地提供兩種材料,讓幼兒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比較、觀察兩種小船的不同,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讓幼兒初步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讓孩子們知道,用涂蠟的方法可以讓船不易被水打濕,又從中了解蠟有不吸水的特性。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比較、觀察,兩種小船的不同,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了幼兒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制作蠟船,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在實驗中的探討和發(fā)現(xiàn)也增進了幼兒彼此間的交流溝通。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用紙條制作成麥比烏斯圈。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麥比烏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數(shù)后會產(chǎn)生不同的現(xiàn)象。

  3、大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

  4、通過猜測驗證記錄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長紙條。

  2、麥比烏斯圈若干個,分別有一條線、二條線、三條線。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筆。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共同制作紙圈。

  1、出示紙條:這是什么?(紙條)

  2、變一變,看它變成了什么?(紙圈)

  3、你會做嗎?請小朋友來做一個這樣的紙圈。

  4、教師出示麥比烏斯圈,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圈,看一看,這個圈和剛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會做這個圈嗎?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會做了嗎?請你來做一個這樣的圈。

  8、你做好了嗎?你是怎么做的?請你給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師小結(jié):把紙條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這樣的圈。咱們做的這個圈啊,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叫做麥比烏斯圈。是德國科學家麥比烏斯在1858年發(fā)現(xiàn)的。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給這個圈取名為麥比烏斯圈。麥比烏斯圈還有許多的秘密呢,F(xiàn)在,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二、比較:普通的圈和麥比烏斯圈,了解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

  1、講解做法:現(xiàn)在,小朋友都有了兩個圈。請你用彩筆找一個點,然后輕輕的拖動你的紙圈,在紙圈的內(nèi)側(cè)畫線。最后要讓你畫的線連接起來。(教師示范)

  2、操作:幼兒畫線。

  3、幼兒表述:你的線畫好了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4、教師小結(jié):普通圈的線只畫了一個面就連了起來,但是麥比烏斯圈的線特別長,畫過了黃顏色的一側(cè)又到了藍顏色的一側(cè),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fā)點。

  5、麥比烏斯圈就是這么神奇,老師這里還有一列麥比烏斯火車呢,我請兩個小朋友坐坐看。嗚嗚,我們的火車出發(fā)了,看,小朋友們正在藍色的車廂里,我們的小朋友又來到了紅色的`車廂里。寶貝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6、幼兒思考回答:麥比烏斯圈把兩個面連在了一起。

  7、教師小結(jié):孩子們說的太對了。普通的圈都有兩個面,麥比烏斯圈呢是把這兩個面連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面。

  三、探索:沿著麥比烏斯圈的二等分線剪開和三等分線剪開會有神奇的結(jié)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厲害,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麥比烏斯圈的秘密。老師還要再考考你。(普通紙圈)我這里有一個普通的紙圈,我們來猜測一下,如果沿著紙圈上的線剪開會怎么樣?(記錄)

  2、老師來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時候,要先對折剪一個小口,然后再沿著線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開。

  3、瞧,它變成什么了?

  (二)1、老師這里還給你準備了什么?瞧,是畫有一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如果沿著這條線剪開會怎么樣呢?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3、我們來剪一剪好不好?請小朋友拿出剪刀,我們來做一做試一試。

  4、你的麥比烏斯圈變成什么樣子了?請幼兒講述?匆幌拢F(xiàn)在的麥比烏斯圈有幾個接口?

  5、它的結(jié)果跟你猜的一樣嗎?

  6、教師小結(jié):一個麥比烏斯圈沿著中間的線剪開就會變成一個更大的而且有了兩個接口的麥比烏斯圈。

 。ㄈ1、教師出示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

  師:這個麥比烏斯圈上有兩條線,那如果我們把這兩條線都剪開,會變成什么樣呢?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3、究竟是誰猜的正確呢?我們怎么樣才能知道?請小朋友按照我們剛才的方法,把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

  4、你的麥比烏斯圈變成什么樣子了?幼兒講述

  5、跟你猜測的一樣嗎?有許多的東西我們的猜測其實不一定正確,只有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才能確認。我們的科學家呢就是這么做的。今天我們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麥比烏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畫有一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后會變成一個更大的麥比烏斯圈。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后變成了一個大一個小兩個套在一起的麥比烏斯圈。

科學教案 篇5

  預設目標:

  1、發(fā)現(xiàn)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捉迷藏的游戲,我數(shù)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jié)。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jié):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ㄖv出一種)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jié):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shù)。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溫州第四幼兒園:金笛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chuàng)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guān)于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zhì)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ǔ鍪靖鞣N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ǔ鍪舅膫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么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后,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干什么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jié)繩子的用途,讓幼兒了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里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發(fā)現(xiàn)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diào)皮了,躲起來很難發(fā)現(xiàn),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結(jié)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草地上,有幾只昆蟲在爬著、飛著,這些都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通過引導幼兒了解益蟲和害蟲的生活習性,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區(qū)別益蟲和害蟲,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區(qū)別益蟲和害蟲,知道昆蟲與人們的關(guān)系。

  2.了解一些保護益蟲、防治害蟲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認識益蟲和害蟲。區(qū)別益蟲和害蟲。

  活動準備

  背景、掛圖各一幅 蜜蜂 蜻蜓 青蛙 蜘蛛 蟑螂 蚊子 蒼蠅 蝗蟲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入新課。

  欣賞歌曲《小蜻蜓》,然后請幼兒回答問題:A.歌曲里唱的是誰呀? B.它在干什么? C.為什么要捕捉蚊子?

  二、基本部分:

  1、認識益蟲和害蟲: 出示背景、掛圖,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思考。

  2、逐一出示蜜蜂、蜻蜓等昆蟲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

  3、區(qū)別、分類:先請幼兒將圖片分別擺放在兩個貼有益蟲和害蟲的方框內(nèi),然后再由大家檢查歸類是否正確。最后歸納:對我們?nèi)祟惿a(chǎn)、生活有用的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益蟲。相反,對我們?nèi)祟惿a(chǎn)、生活有害的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害蟲。

  4、保護益蟲,消滅害蟲:A、當我們看到益蟲的時候應該怎么做?(不要捕捉益蟲,讓它們幫助我們消滅害蟲)B、還有什么方法能保護益蟲?(不亂撒農(nóng)藥) C、發(fā)現(xiàn)害蟲應該怎么辦?(將其殺死)E、還有什么辦法能消滅害蟲?(殺蟲劑、滅蟲燈等能很快殺死害蟲)

  5、互動:老師反復說出昆蟲名稱和出示昆蟲圖片,引導小朋友用動作、表情來判斷益蟲和害蟲。(拍手、跺腳、跑、跳、哈哈笑、撅嘴、站、蹲等)

  三、結(jié)束部分:人們喜歡那些昆蟲?討厭那些昆蟲?為什么?

  小結(jié):益蟲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害蟲是危害我們生產(chǎn)和身體健康的壞家伙。我們一起到外面消滅害蟲去吧!

  四、延伸部分:學習歌曲《小蜻蜓》。

  教學反思

  本教學活動成功之處在于直觀、通俗易懂,通過使用背景、掛圖、圖片等,幼兒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住了。幼兒互動的機會很多,課堂氣氛活躍,過程由淺入深,隨機應變,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老師跟著幼兒的思路走。一問一答的式教學,使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和發(fā)展,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目標。如果圖片人手一份的話,還可以進行更多的玩法,效果將更加圓滿。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5

【精選】科學教案09-06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3

科學教案【精選】07-2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