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 探索紙不同的折法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系。
2 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
3 能與同伴合作,較細致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前期經驗
1 幼兒會折紙,學習畫折痕的簡筆畫、寫數字。
2 教師試試紙上能放幾塊積木,根據紙的強度選擇用多大的紙。
——教師也是科學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習者,因此科學活動前的準備也是教師自己科學探究的過程,對孩子將要做的實驗教師自己反復多次地進行嘗試,這樣教師才能盡量多地預測到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 鉛畫紙若干(教師多備一些,用廢舊的紙,但要平整)。
2 積木多塊、小組記錄表、粘紙小標記(貼在全班放積木最多的格中)。
3 每人四張紙:
第一張:嘗試讓紙站起來。(試過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積木的)用于猜測:紙折疊后可擺放積木嗎?
第二張:折起來嘗試放積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較:怎么樣才能放得多。
第三張:用折兩折的方法把紙折好。用于猜測:折疊后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第四張:備用。
——科學活動的材料準備非常重要,教師既要考慮到幼兒的使用情況,準備充足的材料,同時也要養(yǎng)成節(jié)約材料的好習慣,因此,在準備材料時要進行推理和測算。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引出“讓紙站起來”的話題
——幼兒坐桌邊,四人為一桌,兩人為一個小組。既讓幼兒都能看到教師的操作臺,也便于后面活動時,幼兒能方便地分組,快速找到同伴。
1 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驗。
師:這是什么?紙有什么用?
師:你們能不能讓紙站起來呢?每個人從桌上拿一張紙,想想辦法,讓紙能自己站起來。
——紙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這個話題兼顧了幼兒的日常經驗,同時又給了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紙”的機會,引出了探索主題。
2 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著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噢,你讓紙站起來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幾下?兩下。你呢。數不過來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 小結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了,看看誰的紙站得最穩(wěn)?
——教師在指導中有意識地把個別孩子的操作法傳遞給全體幼兒,與此同時,教師的指導語中也透露出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哪怕只是折的次數的不同,這也為后面的.活動打下了伏筆。
二、再次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探索
1 引導幼兒猜測紙折疊后能擺放積木。師:站起來的紙上能擺放積木嗎?
2 幼兒猜測后,教師拿一塊積木嘗試,全體幼兒發(fā)現(xiàn)紙上是可以放積木的。
3 進一步引導幼兒猜測紙折疊后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教師每一個提問之后,都不急于動作,而是留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4 鼓勵幼兒嘗試。
師:確實紙上能放積木。紙的哪種變化能讓放的積木又穩(wěn)又多呢?我們每個人可以用紙試試,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幾塊積木。
——用兩種最常見的實驗材料,讓孩子有機會去發(fā)現(xiàn)并驚奇,與其說這是實驗,還不如說更是游戲。
5 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規(guī)則和要求。
師:兩人一組試一試,每組一張表格。讓我們把紙折的樣子畫在這個格中,猜的數量都記在“?”號的格子中。兩人商量一下,一個記,一個放,也可以輪流放。
6 幼兒將自己的猜測記在格子里,
7 分組嘗試將紙折疊后可放多少塊積木。
——探索性的科學教育就是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而記錄正是這種活動的標志。通過記錄,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經驗和真實想法。讓孩子對實驗前后的記錄做個對比。更加有沖擊力。
三、討論,再次進行實驗
1 幼兒搬椅子轉成半圓坐。一起參與討論。
——通過前面的游戲,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神奇和驚訝,他們現(xiàn)在還不知道。討論后的活動會使他們的實驗更精彩。
2 出示不同幼兒折的紙,引導觀察比較。
師:怎樣才能放更多的積木?
——這次的討論對后面的實驗以及實驗會給幼兒帶來的驚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排除不必的干擾,形成討論的氛圍,從而將個體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經驗,讓孩子獲得新信息,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師:通過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紙折的次數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紙對齊折;先讓紙自己能站穩(wěn),再小心地輕放積木,不能碰桌子。
——教師的小結語也是經過提煉的,不僅僅是大家的發(fā)現(xiàn),更是對下一步實驗的規(guī)則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實驗更具科學性。
3 設置挑戰(zhàn),再次嘗試。
師:剛才,我們在紙上放得最多的是14塊積木,現(xiàn)在大家換張紙重新折,再試一次,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放得最多。
4 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第二次記錄的要求。
師:兩人一組一張表格。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驗。
——提出記錄的要求,培養(yǎng)記錄的習慣,對實驗很重要。
四、交流
1 細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對結果進行記錄。
師:把紙的折法記下來,把放積木的結果也記下來。
——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總是希望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猜測出錯,往往不愿意面對,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 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與發(fā)現(xiàn)。
師:你和好朋友在實驗的時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幾塊積木?說給我們聽聽。
——在活動中,孩子感受到哪些內容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一)感受《康康舞曲》的歡快與活潑,并樂意用身體語言表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
。ǘ┠軌蚋鶕䦂D譜區(qū)分音樂旋律的.變化,并能自己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
。ㄈw會與同伴玩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圖譜、歌曲《康康舞曲》
三、活動過程:
。ㄒ唬┞犚魳愤M場。
。ǘ┮朐掝},欣賞歌曲。
。ㄈ┙處熓痉队脠D譜區(qū)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ㄋ模┱垈別幼兒示范用圖譜區(qū)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ㄎ澹┯變焊鶕枨淖兓杂蓜(chuàng)編動作。
(六)請幼兒展示自己編好的動作。
。ㄆ撸┙處熍c幼兒一起玩游戲。
。ò耍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能完整、準確地演唱。
2、幼兒能學會歲音樂節(jié)奏變換動作,體驗開鎖的樂趣。
3、提前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感受與伙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學會歌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
二、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游戲活動。
1、復習歌曲。
提問:
。1)“開鎖的聲音是什么樣的?”
(2)“你能做做開鎖的動作嗎?”
2、歲音樂做開鎖動作。
(1)教師示范,幼兒觀察。
提問:“老師是怎樣做開鎖的動作的?”
(2)幼兒隨音樂練習。
(每兩小節(jié)音樂開一次鎖)
3、組織幼兒游戲。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提問:
1、“當唱到哪里時,小朋友的`手才能打開?"
2、"打開鎖后,小朋友應往哪個方向跑?回到哪里?”
(2)請能力強的幼兒做示范。
(3)幼兒集體游戲。
。ń處熾S機指導)
三、小結。
游戲中的重難點是能隨音樂兩小節(jié)做一次開鎖的動作,活動中教師利用示范、講解、練習等方式強調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因而幼兒掌握起來叫順利。游戲中,幼兒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是追逐跑時,幼兒性質高漲,情趣愉快,在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了與小伙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細節(jié)部分,在被“開鎖”后,有的孩子會直接往前跑,有的孩子卻是轉身往后面的方向跑。這樣會導致一些混亂,我覺得教師在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應提到這一點,即被切開后應該怎么繞圈跑,是直接往相對方向跑還是轉身往相反方向跑。
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能看得出很喜歡參與這種音樂游戲。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能用猴子模仿老爺爺的動作表現(xiàn)A段音樂的工整對稱和傳帽子動作表現(xiàn)B段音樂歡快連貫的性質。
2.在故事情節(jié)的引導下,創(chuàng)編各種有趣、滑稽、生氣的動作,嘗試協(xié)調一致地傳帽子。
3.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聽過故事《猴子學樣》。
2.草帽每人一頂、右手腕上套一個手腕花。
3.扁擔一根,筐子兩個。
活動過程:
1.歌表演《三只猴子》。
2.熟悉音樂《真善美的小世界》。
(1)教師講故事《猴子學樣》。
(2)傾聽音樂,匹配游戲內容。
教師:哪段音樂是小猴子在和老爺爺學動作,哪段音樂是他們在玩?zhèn)髅弊拥挠螒?引導幼兒分辨出A段音樂的工整對稱和B段音樂的連貫。
3.幼兒聽A段音樂,重點掌握音樂節(jié)奏。
(1) 幼兒聽A段音樂,匹配老爺爺和小猴子動作的樂句。
教師:什么地方是老爺爺在做動作,什么地方是小猴子在做動作?
(2)教師唱譜,做老爺爺帶領幼兒模仿動作,掌握老爺爺和小猴子動作的樂句。
(3)幼兒創(chuàng)編滑稽有趣的動作,教師唱譜指揮幼兒分角色練習。
教師:如果你是老爺爺,你會做什么好玩的動作吸引小猴子?(分別請四名幼兒創(chuàng)編一個滑稽的動作。)
(4)請一個小朋友當老爺爺,其他幼兒當小猴子進行模仿。分別請2-3名幼兒。
4.學習傳帽子游戲。
(1)聽B段音樂,感知傳帽子的四段樂句。
(2)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數樂句。
教師: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會傳幾次帽子,最后,老爺爺的帽子會傳到了第幾只小猴子的頭上?
(3)幼兒分組探索傳帽子的`方法。
教師:怎樣四個人同時把自己的帽子傳到另一個人的頭上?
(4)師幼圍成一個大圈,教師交代帽子的傳法并學習傳帽子。
教師:右手腕上戴的手腕花有什么用?
集體練習傳帽子的方法。
5.游戲:猴子學樣。
(1)完整游戲,遵守按樂句傳帽子的規(guī)則。
(2)邀請客人老師一起玩游戲。
6.幼兒在音樂中離開活動室。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觀察物體重心移動現(xiàn)象。
材料預設
空心聰明蛋、透明長筒、玻璃珠、犖科珠、小鐵珠、積木塊等材料。
操作方法
將玻璃珠、塑料珠等物逐一裝入空心“聰明蛋”內,再將其置入透明長筒內,傾斜長筒,觀察簡內“聰明蛋”翻滾并作好記錄。
基本層次
1、空心“聰明蛋”置入透明長筒內后,左右傾斜長筒,發(fā)觀筒內聰明蛋滾動的現(xiàn)象。
2、在空心“聰明蛋”內放入玻璃珠或塑料珠等,方法同上,觀察聰明蛋滾動現(xiàn)象的'變化。
3、嘗試多種材料預設替換放入”聰明蛋”內、發(fā)現(xiàn)聰明蛋滾動現(xiàn)象的變化。
初始評價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圓形的蛋在傾斜的透明筒內會滾動。
2、知道在空心蛋內裝入物體,滑落時可能產生翻滾現(xiàn)象。
3、知道空心蛋內裝入重的、小的物體,滑落時會有翻跟頭現(xiàn)象。
拓展建議
空心蛋可用小膠囊替代。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分辨樂曲的ABC結構。知道A段樂曲節(jié)奏平穩(wěn)、B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C段樂曲優(yōu)美,同時學習找準弱拍起樂句的一個強拍。
2、子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3、欣賞音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啄木鳥》投影圖譜一幅(見幼兒用書:《啄木鳥》)。
2、音樂磁帶《啄木鳥》,錄音機。
3、啄木鳥指揮棒一支。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引導幼兒了解音樂內容。
教師出示啄木鳥指揮棒,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有一只勤快的鳥,它是誰呀?
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引導幼兒在投影圖譜的幫助下欣賞音樂。
教師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看圖欣賞音樂。
師:有一段好聽的音樂講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鳥醫(yī)生幫蘋果樹治病的故事。音樂說了三件事,有三段(檢查、捉蟲、長出新葉)。
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用手指跟隨啄木鳥指揮棒在圖譜上移動,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指,我們跟啄木鳥一起到樹林里看一看,好嗎?(A段:共四句,每樂句由上而下均勻地撫摸一棵樹干,表示啄木鳥為蘋果樹作檢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個跳音,第4句1個跳音,每個跳音一個洞,表示啄木鳥捉蟲。C段:第4小節(jié)劃半個樹冠,表示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教師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弱起部分,并找準弱拍起的樂句中第一個強拍,用拍手或其他動作表示。
師:這次我來唱樂曲,你們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開始做動作的地方。
3、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樂。
教師引導幼兒為三段音樂創(chuàng)編不同的有規(guī)律的表演動作。
師:在啄木鳥給樹檢查身體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動作?在啄木鳥給蘋果樹捉蟲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動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果樹又重新長出了樹枝?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隨音樂進行表演。
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合作表演。
師:誰愿意當蘋果樹?誰來當啄木鳥?每只啄木鳥找一棵大樹和他面對面站好。
幼兒交換角色表演。
活動反思: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選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三段,樂曲節(jié)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qū)分,適合大班兒童欣賞。A段樂曲節(jié)奏平穩(wěn)流暢(可理解為啄木鳥在檢查樹木):B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理解為啄木鳥捉蟲)C段樂曲優(yōu)美流暢(理解為啄木鳥跳舞)。根據音樂的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1、欣賞樂曲,了解樂曲所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2、嘗試用動作來表現(xiàn)樂曲中不同的音樂形象。3、表演時能與同伴相互合作,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在組織本活動的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知理解音樂內涵,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音樂欣賞不同于歌唱和韻律等其他形式的音樂教學,它更側重發(fā)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能力。而建立語言故事和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就好比給幼兒一個橋梁,這個橋梁可以更好的引導幼兒理解和感受音樂。
二、借助圖譜,加深幼兒對音樂結構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圖譜”(即四棵樹)來幫助幼兒分辨樂曲結構,通過動作來理解樂曲的的內容。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讓幼兒學會具體的音樂技能,而是為了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從而更好的感受音樂。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表達能力。通過聽覺(耳聽音樂)、視覺(眼看圖譜)、活動覺(創(chuàng)編動作)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的體驗和感受樂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體態(tài)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創(chuàng)造和表達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和鍛煉。
不足之處:
1、開始的故事導入環(huán)節(jié)限制了幼兒的肢體動作,局限了幼兒的思想。
2、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由于教師的固定動作較為明顯,所以幼兒在創(chuàng)編時動作較為單調。
3、道具準備不夠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環(huán)節(jié),較為凌亂。希望在以后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能改掉本次活動中的缺點及不足,盡量做的更好。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玩具是多種多樣的,并探索玩具的玩法,體驗玩玩具的樂趣。
2、幼兒能完整說出玩具的名稱及玩法,學會說“我?guī)У耐婢呤恰、“我會玩——”?/p>
3、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已有一定與同伴分享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參觀“玩具城”。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玩具城去玩,玩具城在辦展覽會呢!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帶了什么玩具,要求幼兒清晰完整地說出“我?guī)У耐婢呤恰薄?/p>
2、說說玩具的玩法,體驗玩具的樂趣。
師:老師也帶了一個玩具,你們看,皮球怎么玩呢?(拍、拋、頂)你會玩皮球嗎?(要求幼兒完整的說出:我會玩皮球)
引導幼兒說出“我會開汽車”、“我會抱娃娃”、“我會搭積木”等。
3、談話:除了這些玩具,小朋友還玩過哪些玩具?
師:小朋友,除了這些玩具,你們還玩過什么玩具?
總結:玩具是多種多樣的,很有趣,有的是電動的玩具,有的是遙控的玩具,玩具真好玩,你們喜歡嗎?
4、幼兒與同伴一起玩玩具,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1)、師:小朋友,玩具除了能自己玩,還能怎么玩?(如果有小客人來了,怎么辦?)
總結:玩具不光可以自己玩,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
2)、幼兒與同伴一起玩玩具。
師:玩具城的玩具都喜歡我們小朋友呢,它們還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呢!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先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帶的什么玩具,孩子非常踴躍,興奮與期待寫滿了他們稚嫩的小臉,接著和他們一起探索玩具的玩法。因為座位的原因,后面的許多孩子沒有看見玩具的演示,這是很大的不足之處。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后,應給予總結,讓孩子對玩具有系統(tǒng)性的認識。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為了不造成混亂,我把玩玩具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在了最后,讓孩子先學后玩并有目的的玩。小班的幼兒易動,而且思維集中時間較短,所以如何吸引孩子,如何維護課堂紀律是我一直探索的問題,我也積極向老教師請教、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教學水平,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經典)09-06
[精選]大班教案10-08
大班教案(精選)10-08
大班教案[精選]07-22
大班教案[經典]07-23
【經典】大班教案09-30
(精選)大班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