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有關心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初步認識四個的特點,學寫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課本第—頁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2采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
3鞏固運用所學的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說話應用:用繩子自己編一段話,用上生字。
4指導寫字。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教師范讀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致內容。
二、朗讀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神筆”在詩中出現幾次?
2每一次出現都是為了畫什么?
3“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畫一雙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讀?
4教師范讀、學生復讀、背誦課文。
5朗誦比賽
四、實踐活動。
教學反思:
這首小詩語言淺顯,內容簡單,學生極易理解,因此教學時使學生整體把握小結內容后,我把重點放在感情朗讀上。先以問題激發(fā)學生情感:你喜歡這首小詩嗎?為什么喜歡?怎樣讀出感情。帶著這些問題開展自學,找自己喜歡的小伙伴讀一讀,議一議。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學小組以齊讀方式展示自學成果,接著相互評議他們讀得好在何處,(請優(yōu)勝組介紹感情朗讀的經驗,此時教師可做適當點撥與總結),如何帶著表情去讀,
可想象著詩中所描繪的畫面讀,可把自己當成小作者讀,還可以加上動作……總之把學生讀得精彩之處加以總結,學生用上這些方法繼續(xù)練讀。最后教師引讀,達到背誦,從而解決又一重難點。
語文教案 篇2
《柳樹醒了》是一首詩,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本課,通過對柳樹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這些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讓學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變化,從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適用年級:一年級
教材版本:人教版
相關標簽: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柳樹醒了
資料簡介
點評:《柳樹醒了》是一首詩,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本課,通過對柳樹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這些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讓學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變化,從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1 柳樹醒了
教學目標:
1. 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突破方法:通過邊讀邊想象畫面,教師領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文字的美。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字、詞語卡片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八個生字,寫好“說、話”兩個漢字。
2、正確朗讀課文,學習背誦。
3、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感悟春天的美麗。
教學重點:讓學生識字。
教學難點:感悟春天的美麗。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教 學 過 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出示圖畫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覺來了,春天是個萬物復蘇、柳綠花紅的季節(jié)。瞧,圖上畫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說給我們聽。
2、師:春天來了,小朋友多高興呀!來,自己高高興興地把課題讀一讀。誰來念?再讀得親切一點?再高興些。
3、師:想不想自己讀好課文?那么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注意把字音讀正確、讀流利。讀好后,把不認識的'字圈一圈,認一認,想辦法記住它。
二、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師:馮老師相信,這些詞到課文里,你們能讀得更好,對不對?來,先自己試試,把課文讀讀。
2、開展朗讀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書認真聽,呆會做小評委,評評誰做到了正確、流利。
3、找小伙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感悟內容
1、師:現在你能不能說說柳樹有幾個好朋友?來,拿起筆用“——”把它們劃出來。
2、說話訓練:用上“_________是柳樹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說。
3、讀準:春雷、春雨、春風、春燕、小朋友(詞卡貼在黑板上)
4、把5句話合并成一句話說說,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樹的好朋友。
5、這些好朋友為柳樹做了什么呢?請你用喜歡的記號把它找出來。
6、老師這里有幾個詞語(說話、洗澡、梳頭、捉迷藏、玩耍),來,讀讀,誰幫老師貼貼。貼好了說一句話。
7、指導朗讀:這群好朋友真能干,你能不能夸夸他們呢?這樣吧,選其中一個夸夸。先自己試試。
。1)、誰來夸?你夸誰?
(2)、春雷會跟柳樹說什么悄悄話呢?(機動)如果你也夸春雷,站起來也跟他一起夸夸。
。3)、師生表演第二節(jié)(機動)
8、4人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夸夸柳樹的5個好朋友。
9、4人小組匯報
10、齊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春天里,柳樹醒了,還有什么也醒了?
學著編詩歌春天跟____________說話
說著說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題目:《活板》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
(二)過程與方法
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重點:疏通全文
教學難點:
1、課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寫作手法。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其中,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chuàng)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譽之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時嗜好醫(yī)學,33歲中進士。
政治上比較進步,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歲拜翰林學士,55歲時王安石變法失敗,便退居江蘇潤州(今鎮(zhèn)江市)附近,建夢溪園,寫成《夢溪筆談》一書,享年65歲。
2、作品簡介
《夢溪筆談》是筆記文學體裁的綜合性論著。全書包括《補筆談》、《續(xù)筆談》共30卷,計609篇。其內容廣博,天文、歷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醫(yī)學、軍事、歷史、文學、哲學、等幾乎無所不包。
其中以自然科學為主。它總結了古代,特別是宋代自然科學領域的光輝成就,記錄和贊揚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闡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學方面的
見解,是我國和世界科技發(fā)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獻,受到國內外廣泛重視和高度評價。被稱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讀準字音
和(hu) 煬(yáng)更(gēng)互
燔(fán)土訖(qì) 予群眾(zng)
2、認真聽課文朗讀錄音(播放《活板》音頻)。
3、自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停頓正確。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
4、翻譯課文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自己翻譯,并釋疑解難)
5、概括段落大意
、儆煤喴恼Z言概括每段大意;
、跒榈诙蝿澐謱哟尾⒏爬總層次的大意。
。ìF場老師組織學生看書,完成學習任務,時間5分鐘)
討論后明確:
第一段:介紹我國雕版印刷發(fā)展的情況。
第二段:具體說明活版印刷的`發(fā)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層:活版發(fā)明的時間和發(fā)明人。
第二層: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與排版、制版兩項。
第三層: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層: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應注意的事項。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歸納全文內容
請同學們在概括段意的基礎上,用一句話來歸納全文的內容。
。ìF場老師組織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文章重點介紹了由畢昇發(fā)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顯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著重采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明確:全文采用了時間順序;主體部分采用了程序順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課堂復習整理(指導學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業(yè):
1、反復朗讀課文,并完成課后練習三。
2、熟讀課文第二段,口述活版的制作過程。
語文教案 篇4
《我們的手》是北師大版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手"為主題來組合單元。手是勞動的工具,是創(chuàng)造的憑借,也是傳遞情感的介質。《我們的手》一課則是從友愛的角度選編的課文。全詩共四個小節(jié),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這一意象,把手分別比做電線,橋,船,小鳥等.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誠,快樂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傳遞給熱愛生活的人們.各小節(jié)的結構相同,讀起來瑯瑯上口,有音韻美和繪畫美.詩的內容淺顯。但意境深遠,是一首文質兼美的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識記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以“是”為比喻詞的比喻句,并能仿寫。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個性化識字,鼓勵交流學習經驗,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文章的內容。
。3)學習做批注筆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深切體會文中對“手”的比喻,從而感知“手”也能傳遞人們美好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相信你們都擁有一雙不平凡的手,你們都用手做了些什么呢?”(繪畫,跳舞,彈琴……)
“看來同學們有的擁有靈巧的手,有的擁有能干的手,有的擁有智慧的'手。不過我們的手還有神通廣大的本領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手》。”(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我們的手是怎樣的?我們的手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好,同學們真愛動腦筋,相信你們學了課文會有更大的發(fā)現。”
。ㄔ趯胝n文學習中,我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巧設疑問,“用手做些什么”“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來激發(fā)學生想像探究的欲望)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ㄓ捎趯W生的識字量是有差距的,識字能力也存在差別。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同學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且注意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法進行自學生字,與同學合作學習、交流學習經驗。)
2、請同學們再發(fā)出聲認真自由讀課文,并在書上做簡單的批注。
(第八冊的閱讀目標中提出:學生要學會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夠做簡單的批注。所以在閱讀中,我常引導學生做簡單的批注。它的方法可以是提出不懂的問題,可以是注明理解的含義,還可以是勾畫感觸最深的句子……)
3、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新詞。
(2)抽讀詩歌。
。ㄗR字過程中應本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識字與閱讀緊密結合,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學詞,學句才會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收到好的效果,)
(3)同學間交流批注情況后匯報,師小結并板書
電線
橋
我們的手是 船
小鳥
。ㄔ诖谁h(huán)節(jié)中,不僅要板書學生理解的內容,還要小結學生不理解的問題,以便后文的教學)
三、細讀理解
1、(由板書導入)齊讀黑板的板書。
思:句中的“是”字能換成什么字,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像)由此看來這四句也是比喻句。(出示課后的金鑰匙)
師:誰也來模仿說一句帶“是”的比喻句。
。ù藭r,讓學生造幾個類似的句子,能加強對帶“是”比喻句的理解和運用。如:“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師:書中是怎樣描寫這些比喻句的?(師引讀板書的內容,生接讀相應課文。)
2、(由學生不理解的內容引入)學習詩歌。
(1)學習第一節(jié)
師:為什么說我們的手是電線?
個別同學讀第一節(jié)的內容,其他同學思考后,小組討論匯報。(學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思想健康即可。)
。ń處熃Y合學生的匯報引導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三、四節(jié)
指名讀。思:為什么把我們的手比喻成“橋”、“船”、“小鳥”?
學生發(fā)表個性化見解,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師適當地指導朗讀。)
。ā绊樦鴮W情,因勢利導”是我的教學特色。本課中,我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后,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
四、品讀感悟
1、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那么我們的“手”神通廣大的本領到底是什么?(傳遞美好的感情)
。ù藛栴},先讓學生充分討論后,再采取多種朗讀方試,如:賽讀、表演讀以體會文章的內涵。)
2、師生接讀。
3、分組對讀。
4、引導學生背誦。
師:“同學們,伸出你們不平凡的雙手,看看象什么?”(楓葉、海星、如來佛的五指山……)
師:“我們還可以用手來表示什么不同的含義呢?”(再見、抱歉、ok等)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相信你們也能模仿課文寫一節(jié)詩。”(生仿寫,再選擇優(yōu)秀的句子補充板書。)
。▽W生能夠讀懂課文,也就有了仿寫的基礎,但還必須有仿寫的內容,即有東西可寫。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畢竟生活是創(chuàng)做的源泉。讓學生在這些個人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觀察、分析、體悟,學會用鮮活的語言表達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使之“仿”、“創(chuàng)”結合,寫出新意。嘗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寫我心”的甜頭和樂趣。此時,教師再挑選精美的句子填入板書的括號內,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這樣的練習既是對課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對學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對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五、總結回顧
同學們真不愧是小詩人。只要人們心手相連,就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愿我們能將人們美好的感情傳遞下去。
六、布置作業(yè)
1、寫好生字新詞。
2、手還會是什么?仿照課文寫幾節(jié)詩。
3、摘錄描寫“手”的詞語或句子。
。ā跋乱5,上不封頂”。根據學生的能力、興趣的不同,進行不同層次的訓練。)
[評點]
此篇課文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滲透著一個理念: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笆帧边@一傳遞美好情感的本領,在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品讀后,通過觀察、練筆感悟出來。實現了語言文字與人文情懷的同構共建。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課文講述了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根據故事的發(fā)展過程可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寫小松鼠聽說花生很好吃很高興,想著秋天就可以吃到花生了。
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寫小松鼠每天都去看花生。
第三部分(第四、五自然段)寫小松鼠沒能看見花生,他很疑惑。
一般敘事文章都會將“過程”作為重點,但本課文卻將過程略寫而詳細敘述了“找”前和“找”后的情況,這樣更容易引起讀者對這件事的思考。
“誰把花生摘走了呢?”這也是小松鼠留給讀者的問題。這個結尾告訴孩子們遇到問題我們要動腦筋,多看多想多問,才會解決問題,并也會使自己越來越聰明。
教學理念
1、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的閱讀實踐代替了教師的分析。
2、通過生動形象的童話形式講授知識,開發(fā)智力。激發(fā)學生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3、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能自主的學習。
小松鼠找花生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征,產生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點: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對課文詞句的理解體會小松鼠心情的變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松鼠及鼴鼠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同學們猜出是什么了嗎?
學生:花生
師:同學們,動物樂園里可愛的小松鼠聽說花生很好吃可是它不知到哪里去找花生,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和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ǘ﹦(chuàng)設情境,初讀課文。
。保畬W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玻處煼蹲x課文。
。常畬W生再讀課文。想:小松鼠為什么要找花生?它找到了嗎?并標然段。
。ㄈ├首x感悟
。保x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小松鼠去哪找花生呢?
你是從哪兒讀懂的?你能讀一讀嗎?
師:你們能把看到的美景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2.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小松鼠和鼴鼠的對話的插圖)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先自由練讀,再指名讀)
體會小松鼠對花生這種果實的喜愛和盼望。
。常x課文第三自然段。
。ǎ保┲攸c強調“每天”一詞。
(2)“結”是多音字,你們知道它另外一個讀音嗎?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齊讀本段。
4.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師:小松鼠每天都去地里看花生結了沒有,它找到花生了嗎?
帶著問題,自由讀第四、五自然段。
師: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嗎?你能讀聽嗎?假如你是小松鼠,你的心情會怎么樣?
。ǔ鍪静鍒D2)
師:花生真的被別人摘走了嗎?你們能幫小松鼠找到花生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再齊讀課文。
。ㄋ模┱n本劇表演(學生戴頭飾)
。ㄎ澹┩卣寡由
誰還知到在我們吃的事物中還有那些是長在泥土里的?
。和ㄟ^學習這課文你有那些收獲?
。ㄆ撸┳鳂I(yè):續(xù)編故事《花生找到了》。
第二課時
。ㄒ唬⿵土晫胄抡n
小松鼠為了感謝你們幫他找到了花生,它悄悄地在你們的課桌里放了幾顆可愛的花生,快快把它們找出來,自已先讀讀花生的名字叫什么,再讀給你的同伴聽。
老師這里也有幾顆可愛的花生,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出示詞語卡片和字卡)
(二)學寫生字
。保鍪旧挚ㄕJ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小組互相交流識記方法。
3.匯報。
。矗厼g覽課文,邊圈出課后要求認的生字,圈好之后給同桌同學聽。
5.師借助多媒體課件鞏固生字。
。叮笇鴮懀骸俺浴弊钟野氩坎皇菤;“每”的筆順;“已”字的最后一筆要出頭,但不封口。
。罚J識多音字,并從學過的課文里找出幾個這樣的字。
。ㄈ┰~語超市(課后習題“自選詞語”)
(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教案06-08
(精選)語文教案08-17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經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教案(精選)07-30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7-25
《語文園地》教案02-21
【精選】語文教案09-18
[經典]語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