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幨占淼亩墓(jié)氣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
教學目標:
1、借助《二十四節(jié)氣歌》,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名稱和由來。
2、通過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感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教學過程:
【導入】
1、觀看視頻:節(jié)氣—時間里的中國智慧20xx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全世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肯定、保護和傳承。
【提問思考】
那么二十四節(jié)氣有哪些?它的由來又是什么呢?
【教師講解】
中國是農業(yè)發(fā)達的文明古國,對于農業(yè)社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對氣候與季節(jié)變化,須有一套準則或方法來遵循,以指導農業(yè)生產。二十四節(jié)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制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jié)氣如下: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ù杭荆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ㄏ募荆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季)
人們?yōu)榱吮阌谟浾b節(jié)氣名稱,編了一首『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教師講解】
節(jié)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chuàng)造,衣食農事,依季候而作,隨時間流轉,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間刻度就這樣深深刻進了我們祖輩的生命中。
【提問】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是何意呢?
【總結】
“立”者,始也。它們是各自季節(jié)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
【提問】
祖先們還從天文的角度劃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是平分了什么?“至”又是何意?
【總結】
“分”是平分了晝夜,“至”是到達了極致。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晝長、秋分黃葉天、冬至雪臨門,兩個簡單的漢字,寫出了四季最詩意的分界點。
【教師講解】二十四節(jié)氣是季節(jié)的流轉,它告知我們氣溫的變化,它預兆著夏雨冬雪,它分享著物候樂事。(網)在流年往復的千百年里,我們過著比四季更精致的二十四節(jié)氣,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時間的意義。因為有了二十四節(jié)氣,讓我們無比感恩作為一個中國人,生活不僅僅是四季輪轉,更是二十四個感知自然細微的時刻,這讓我們相信:生活遠比你想象的美好。作為傳統(tǒng)時間制度與觀念,節(jié)氣歷法代表著一種文化歸屬,在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文化認同價值。我們應以申遺成功為契機,利用節(jié)氣文化,開展多樣活動,在全社會大力普及二十四節(jié)氣知識與價值,讓人們對節(jié)氣文化的內涵有更充分的`認識與了解,實現其在社區(qū)、家庭、學校的落地生根,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的文化資產!岸墓(jié)氣”延續(xù)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特有的生命成長的精神命脈,順應自然賦予的順序,我們要理解中國人的天人觀、天地觀,進而去感受、去敬畏、去思考,感悟古人的智慧,尋文化之根。
【小結】
申遺成功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引入正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二分二至日》。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關于冬天的童話,選取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現象,用動物童話故事的形式來講述,娓娓道來,富有童趣。畫面色彩豐富、生動寫實,將小朋友帶到大自然中,探究冬的秘密:雪花飄舞、哈氣的形成、冰花的出現,感受季節(jié)和物的變化。
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來說說冬天的景象特點。再由提問引出“冬天到了,你覺得小鳥、小樹、小貓、小狗會怎么樣,會說些什么?”通過出示插入式圖片的幫助幼兒,更能夠使幼兒了解他們各自發(fā)出的聲音和“冷”的特點。幼兒很喜歡模仿三種不同的喊“冷”的聲音。到了表演環(huán)節(jié),幼兒紛紛展現出濃厚的興趣,上來表演的幼兒人手一個頭飾,學詩歌中的角色。表演環(huán)節(jié)過于拖沓,改進后應該幼兒人手一個胸飾,既縮短幼兒等待時間,又能在最佳時間內讓幼兒體驗表演的樂趣。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小雪的寒冷。
2.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小雪節(jié)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雪節(jié)氣》的故事音頻及圖片
活動內容:
一、由來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jié)令!靶⊙睍r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歷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jié)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jié)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yōu)檠,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jié)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jié)氣。
二、意義
小雪節(jié)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jié)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特征;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氣象學上把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積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小雪”。
三、注意
注意潤燥
1、適當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和濕度,遠離干燥和流感。
2、對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來說,最好將鍛煉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
多吃含葉酸的蔬果抗抑郁
1、要保持愉悅心態(tài),可以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
2、要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3
活動目標
樂于參與春分豎蛋游戲,體驗動手動腦豎雞蛋的挑戰(zhàn)與樂趣。
感知春分時節(jié)天氣回暖帶給生活的變化。
了解春分燕北歸、百花開的節(jié)氣特點。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燕北歸”音頻及圖片;“百花開”音頻及組圖;“春分豎蛋”動圖。
材料準備:教師提前請家長準備的兩腕小差別明顯的雞蛋;豎蛋媒介材料若干,如紙屑、紙條、細短繩、飲料瓶蓋、輕黏土、小透明膠帶、有空槽的積塑或積木……
活動過程
師幼談話,鼓勵幼兒討論春分天氣回暖帶來的變化。
春分到啦!天氣暖和了。天氣變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
我們穿的衣服比之前多了還是少了?
小結:春分時,天氣暖和很多。睡覺時換成更薄的被子了,家還脫掉了厚棉衣,換上了薄外套……
活動建議: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播放音頻及圖片“燕北歸”,引導幼兒了解“春分燕北歸”的節(jié)氣特點。
1.播放音頻及圖片“燕北歸”,引導幼兒欣賞春分燕北歸的景象。
你們的發(fā)現很準確,奇奇也有春分時的新發(fā)現,一起來看看。
奇奇發(fā)現了春分時的什么特點?
你看到小燕子在哪里?它們在做什么?
小結:春分時小燕子回到北方,它們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啄泥銜草,有的在鳥窩旁邊,忙著搭新家。
2.操作課件,帶領幼兒了解春分燕子北歸的原因。
小燕子為什么在春天飛回北方呢?
小結:冬天時北方太冷了,小燕子便從北方飛到比較溫暖的南方避寒過冬,春分一到,祖國地全部都暖和起來了!所以小燕子就飛回了變得溫暖的北方,為搭新鳥窩忙個不停啦。
播放音頻及組圖“百花開”,引導幼兒了解春分百花開的節(jié)氣特點。
1.播放音頻及組圖“百花開”,帶領幼兒了解“春分到,百花開”。
1)播放音頻,了解妙妙春分時的新發(fā)現。
妙妙發(fā)現了什么?(好多漂亮的花都開了。)
2)出示組圖,帶領幼兒賞花,進一步了解春分百花開的節(jié)氣特點。
我們也來賞花吧。仔細看看這些美麗的花,你最喜歡哪個?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春分到了,天氣暖和了許多,花兒們生長得更快了。桃花、櫻花、李花、玉蘭花等等,都開放了;▋簜兾孱伭,有白的、有黃的、有粉的,有的花瓣中間還有細細的花蕊,真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
2.鼓勵幼兒說說生活中還見到哪些花開放。
你還在哪里見過美麗的花?(幼兒園、公園、小區(qū)……)
小結:春分前后,各色各樣美麗的花就在我們的身邊,等著家欣賞呢。
播放動圖“春分豎蛋”,帶領幼兒了解春分豎蛋的習俗,鼓勵幼兒積極嘗試豎蛋游戲。
1.出示動圖,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聽完了奇奇、妙妙的發(fā)現,老師也有一個春分小發(fā)現,是一個好玩兒的游戲,叫做“豎蛋”。以前的人們常在春分豎蛋,來慶祝春天的來臨!
一起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游戲是怎么玩的。
2.請幼兒拿出自備的雞蛋,鼓勵幼兒自由嘗試“豎蛋”。
豎蛋游戲真神奇呀。其實,豎蛋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和動作放輕,把雞蛋頭朝下,輕輕地豎放在桌子上,如果能豎立起來就算成功了。小朋友們也快來挑戰(zhàn)吧。
3.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豎蛋過程。
小朋友們的雞蛋豎起來了嗎?你是怎么做的/你遇到了什么困難?
發(fā)放多種操作材料,鼓勵幼兒探索利用各種材料使雞蛋站起來的方法。
活動建議:本環(huán)節(jié)由教師根據班級幼兒豎蛋結果和興趣情況進行自選。
1.每桌發(fā)放一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利用各種材料探索使雞蛋站起來的`方法,教師巡回進行個別指導。
讓雞蛋站起來還真不簡單呢。老師準備了一些其他材料,借助什么材料可以讓雞蛋站起來?動手試試吧。注意,要把雞蛋較的一頭朝下才能讓雞蛋站立更容易哦。
2.教師根據幼兒操作情況進行評價總結。
你們成功了嗎,你們用了什么材料助雞蛋站立,是怎么做的?
小結:原來有這么多辦法可以讓雞蛋站起來。只要開動腦筋,多多動手嘗試,就可以做到很多神奇的事情!
溫馨提示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生雞蛋或熟雞蛋作為幼兒豎蛋的操作材料。
教師應注意幼兒操作材料時的安全狀況,提醒幼兒勿食材料。
教師可鼓勵幼兒發(fā)散思維、多嘗試,探索各種使雞蛋站立的材料與方法。
活動延伸
日;顒
春分時節(jié)氣溫雖回溫但常有雷雨、晝夜溫差,教師提醒幼兒注意保暖。
家園共育
1.家長與幼兒共同聆聽寶寶巴士故事《春分春分,晝夜平分》,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節(jié)氣傳統(tǒng)文化。
2.家長可引導幼兒發(fā)現生活中的春色(如路邊、公園里、小區(qū)里),共同欣賞仲春時花紅柳綠的美景。
3.有條件的家長可與幼兒一起觀察小燕子,尋找燕子窩,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仲春時生機勃勃的景象。
附【小知識】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斗指壬,太陽黃經達0°,于每年公歷3月1922日交節(jié)。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后太陽直射位置繼續(xù)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于黑夜。春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這時節(jié)天氣暖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春分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豎蛋
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平分的日子,呈66.5°傾斜的地球的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tài),有利于豎蛋。雞蛋的表面凹凸不平,有許多凸起的“小山”,只要找到三個“小山”,和由“小山”構成的三角形,并使雞蛋的中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那么雞蛋就可以豎起來了。此外,最好選擇生下后4-5天的雞蛋,這是因為此時雞蛋的蛋黃素帶松弛,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雞蛋的豎立。
春分節(jié)氣民俗
1.豎蛋
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
2.吃春菜
嶺南風俗“春分吃春菜”!按翰恕笔且环N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3.粘雀子嘴
春分這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4.放風箏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人們也參與。
5.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也是三山國王祭日。
6.祭日
●記》收錄:“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5]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
春分三候
古代分春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
一候玄鳥至。玄鳥即為春燕。每當春回地、楊柳含翠時,燕子們便開始為新家忙個不停了。
二候雷乃發(fā)聲。春天破土而出,以一聲驚雷示人。一場春雨增添一份暖意,一陣春雷驚醒生動春色。
三候始電。春分之后的雨,都將伴著電閃雷鳴,而不是“潤物細無聲”了。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冬至節(jié),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jié)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tǒng)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準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制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論。
——餃子是什么樣的?
——你們在家里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制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制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制作餃子,教師巡回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制作不同樣式的餃子并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谷雨節(jié)氣有觀賞牡丹花的習俗。
2、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牡丹花的明顯特征并用語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愿意愛護牡丹花。 重點難點
重點:
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牡丹花的明顯特征難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古人和現代人賞牡丹的圖片各一張,相機、ipad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fā)現谷雨節(jié)氣有賞牡丹花的習俗
教師出示游人在賞牡丹花的照片,師:今天早晨我發(fā)現公園里的人很多,你們看看他們在干什么?
教師出示一張古人賞牡丹的圖片,師:這是什么時候的人?他在干什么?
小結: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谷雨節(jié)氣,古代人和現代的人在谷雨節(jié)氣這天都會觀賞牡丹花。我們也去公園中觀賞牡丹花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山公園中的牡丹園觀賞牡丹花,出發(fā)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牡丹花的明顯特征:
。1)幼兒觀察牡丹花花朵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師:公園中的牡丹花有哪些顏色?你看到過其他顏色的牡丹花嗎?牡丹花的花朵什么樣?像什么?牡丹花有香味嗎?
小結: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紅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層花瓣,花朵是圓形的,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味。
(2)幼兒觀察牡丹花花葉的'顏色和形狀? 師:牡丹花的葉子什么樣?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結:牡丹花的葉子是大大的,像一個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兒用相機和ipad記錄自己喜歡的牡丹花 3、引發(fā)幼兒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請園林叔叔向幼兒宣傳愛護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們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機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來,可以聞一聞,但是千萬不能用小手摸,因為手上有小細菌,小細菌會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謝了。
4、師生交流觀賞牡丹花時的發(fā)現和感受教師帶領幼兒回到班級中,將幼兒記錄的牡丹花照片滾動播放。
師:這是誰拍攝的牡丹花?你的牡丹花是什么顏色的?你喜歡它嗎?你喜歡它哪里?或你覺得它哪里最美?
換問法:這朵牡丹花漂亮嗎?哪里最漂亮?你們猜猜這是誰拍攝的?等
延伸活動:
幼兒欣賞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嘗試用多種材料顏料、毛筆、毛刷、報紙團、海綿、瓶底、自制粉撲等多種材料作畫表現牡丹,進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不怕冬天的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體驗冬天里體育鍛煉前后的身體感受。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結合體育活動,古詩律動操,幼兒感受運動前后的變化。
老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做律動操吧。ǹ山M織幼兒連做兩遍,讓幼兒能明顯感受身體的變化。)
老師:小朋友們做完律動操后,感受身體和做操前有什么不同?
老師小結:做操前我們的身體覺得有點冷,剛剛鍛煉身體后覺得身體有點熱了,是因為我們運動了,所以身體就有點熱了。
2、談談冬天有哪些御寒的方法
老師:現在的天氣,我們身體有什么感覺?哪些方面的改變讓你覺得天氣已經很冷了呢?
老師:“書上的小朋友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我們平時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呢?”
引導小朋友觀看視頻,說一說視頻中的`小狐貍怎么了?最后怎么解決的?
老師小結:平時在室內的時候,感覺不會冷,就是在外出的時候覺得天氣特別的冷,這時候我們可以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或者是戴上保暖用具:帽子、圍巾、手套。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多種顏色來代表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和練習,理解并學會畫出不同形狀的水果。
3、當你知道你要改變顏色時,在使用刷子之前要清洗,并保持顏色的清潔。
4、大膽說出你對水果的理解。
5、能夠在小組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
[活動準備]
1、各種夏季水果的小圖。
2、模特照片。
[活動流程]
一、感知夏天水果的多樣性。
1、你知道夏天有什么水果嗎?老師一一展示這些水果的圖片。
2、這些水果像什么?是什么樣的?
3、那是什么顏色?(幼兒說出水果的形狀特征和與之相似的是什么樣的物體,并根據圖片說出水果的顏色特征。)
二、孩子嘗試練習指畫:夏果。
1、讓我們用手指當筆,畫出夏天的水果。啟發(fā)孩子用手指練習在桌子上畫不同的水果。
2、孩子們用鴨嘴筆練習畫畫:夏天的水果。
3、老師展示鴨嘴筆。子標識名。試著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畫畫。
三、觀察桌子上油漆的顏色,試著自己說說油漆的過程。
1、孩子們觀察顏料在桌子上的.位置。引導孩子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2、提醒孩子,如果要換顏色,要先用清水把筆洗干凈,才能用。
3、讓孩子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四、繪畫活動。
幼兒繪畫活動中,教師在不斷指導的過程中。
根據孩子顏色的干凈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程度互相評價。
教學反思: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于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興趣高漲,積極學習,真正體現了他們的主體性。活動以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形式進行,符合中產階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孩子們在認認真真、侃侃而談中積累了關于水果的知識,通過摘水果,孩子們體驗了夏天果園豐收的美好景象。
百科全書:水果是一種可食用的植物果實,多汁,味道以酸甜為主。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8
一、背景介紹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通常發(fā)生在公歷8月7日或8日。這一天太陽黃經為135度,表示離秋分還有45度,算作秋季開始的標志。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立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很多地方都會舉行慶;顒樱纭昂刃虏琛、“吃秋鴨”、“曬秋衣”等。同時,立秋也是許多農作物開始成熟收獲的時候,如西瓜、玉米、葡萄等。
二、立秋的氣候特點
立秋是夏季末期,秋季初期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這一時期的氣候特征是“九月驕陽,十月寒霜”,有明顯的氣溫下降和降雨增多的趨勢。因此,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注意保暖:立秋雖然不是冬季,但氣溫已經開始下降,早晚也會比較涼爽,要注意添加衣物保暖。
2、調節(jié)飲食:立秋過后,氣溫變涼,人們的胃口也逐漸變大,此時可適當加入溫熱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
3、注意防。簹夂虻'變化容易引起一些感冒、咳嗽等疾病,要注意加強自我保護,增強抵抗力。
三、立秋的養(yǎng)生方法
1、打通膀胱經:立秋時節(jié)人們的膀胱經容易出現缺乏活力的情況,可以通過針灸、推拿等方式來進行調養(yǎng)。
2、注意飲食調理:立秋時節(jié)應適當減少冷飲、生冷食物的攝入,多吃些粗糧、氣溫溫熱的食物,以補充身體的陽氣。
3、加強體育鍛煉:立秋時節(jié)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適合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太極拳等。
四、立秋的文化習俗
1、喝新茶:立秋是新茶時節(jié),許多地方會舉行新茶品嘗活動。
2、曬秋衣:立秋后日照時間逐漸縮短,為了保持衣物干燥可以趁著立秋的陽光曬曬衣服。
3、吃秋鴨:立秋時節(jié)正是野鴨肥美的季節(jié),吃秋鴨是許多人們喜歡的傳統(tǒng)習俗。
五、結語
立秋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標志著夏季的結束,秋季的開始。在這個時節(jié),我們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同時也可以通過慶;顒、文化習俗等方式來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
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jié),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墩f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ㄈ┒磷⒁馐马棧
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調節(jié)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
。ㄋ模┙涣鳎好磕昴愫图胰耸侨绾芜^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ㄎ澹┳鳂I(yè)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jié)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對外漢語教學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教案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知道冬至由來。
2、愿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顒訙蕚洌
利用回家時間和父母收集關于冬至的相關信息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導入:教師彈奏樂曲,幼兒隨樂曲演唱。孩子們,你們歌唱的時候特別專注,真棒!
剛才我們演唱了有關冬節(jié)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冬季里有個節(jié)日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節(jié)日呢?(冬至節(jié))(二)冬至節(jié)的談論
小朋友說的真好,冬至節(jié)就要到了。哪個小朋友能給我們說一說冬至節(jié)(叫3-4名幼兒)
冬至節(jié)我們可以做哪些活動來慶祝呢?(改變戶外運動、包餃子、講給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廁穿著外衣,到小班請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0
一.課題導入:
1.齊讀課題:
師:親愛的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進入24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它叫——學生齊讀課題:立春。
二.了解立春含義
1.出示帶文字的圖片。
師:立,建始也,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天已經過去,從這一天起,會一步一步進入風和日麗、萬物萌芽的春天。立春在我們寒假里已經過去了。孩子們看,20xx年的立春,是新歷的2月日,農歷的正月14日,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
2.立春淵源:
師: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立春在我們的古代是怎么樣的一個節(jié)日。出示文字介紹:
立春是24節(jié)氣的第一個節(jié)日,所以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jié),相當于現代的"春節(jié)",農歷正月初一稱為元旦。1913年(民國二年),當時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擬定陰歷元旦為“春節(jié)”,次年(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農歷一年開頭的時間稱春節(jié),一直相沿至今。
3.介紹氣候學上的春季知識:
師: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說,春季一般指的是平均氣溫在10度到22度之間的時段。
三.立春三候
1.師:立春是春天的開始,春風吹送,每一天都會有變化,每5天,大自然就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所以,5天就叫一候。立春有十五天左右,所以有三候。
2.第一個五天叫一候,是溫暖的東風吹來,大地開始從冬天的板結凍硬的狀態(tài)慢慢變得松軟起來,這就叫一候東風解凍。
第二個五天叫二候,蟄居的動物開始在洞中慢慢蘇醒過來。這就是二候蟄蟲始振。
再過五天,河里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背著一般浮在水面。這就是三候魚陟負冰。
如果孩子們有機會到北方去觀察的話,這樣的物候現象就更加明顯了。
四.了解立春習俗
1.立春這樣的氣候特點會有些什么樣的習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人們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周天子會帶文武百官舉行春祭,祈禱蒼天和先祖魂靈保佑天下萬民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人們還會鞭打紙糊的春牛,希望耕田的牛兒勤勞一些,期待來年耕種順利。
播放小視頻《春牛制作》:制作春牛時很有講究,春牛的牛身長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長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個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條象征春天;同時柳條鞭子長二尺四寸,代表24個節(jié)氣 。
3)咬春。
師:民以食為天,立春習俗最接地氣的是咬春。最早指的是咬蘿卜,后來,吃生菜瓜果餅糖做的春盤,吃卷菜的.春餅。今天中午,我們也請家委會購買來春餅,以小組為單位,孩子們一人一個,嘗一嘗春餅。
五.立春農諺
1.安居樂業(yè)的前提是能吃飽肚子。吃飽肚子的關鍵是農業(yè)興盛。農業(yè)興則國家興,24節(jié)氣和我們華夏民族的農耕文明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很多指導農時的諺語。立春時節(jié)有很多農諺。請跟老師讀一讀。
2.師教讀農諺,并介紹含義。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
人勤地不懶,秋后糧倉滿。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六.立春詩歌
1.詩意地棲居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文人們,和天地萬物同生共榮,他們關注立春時節(jié)身邊的變化,留下了很多千古傳誦的詩歌。
2.學習《春雪》。
1)我們先來看一看宋朝詩人盧鉞的《雪梅》。
2)請孩子們自己讀詩歌兩遍,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指名讀詩歌,師生正音。
4)多種形式讀熟詩歌。
5)了解詩意:孩子們看一看,有沒有哪個地方意思不清楚的呢?(師根據學生提問解答,然后串講詩意)
6)比劃手勢誦讀詩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誦讀,把握詩歌真正的長短高低的節(jié)奏。老師比劃吟誦符號,一句一句地教孩子們誦讀兩遍。
7)比劃手勢吟誦
1)過渡:師:誦讀好了,加上婉轉的旋律,就是吟誦了。請孩子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一邊劃出吟誦符號,一邊吟誦。
2)師比劃吟誦符號,一句一句教孩子們吟誦。
3)播放全詩吟誦錄音,學生跟著吟誦兩遍。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1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小寒節(jié)氣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小寒節(jié)氣的習俗
3、讓幼兒了解并認同小寒節(jié)氣,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賦予傳統(tǒng)節(jié)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與小寒節(jié)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小寒節(jié)有關的習俗。
3、制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節(jié)氣歌》播放二十四節(jié)氣歌,引出《小寒節(ji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于節(jié)氣的信息。
預設: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jié)氣。
3、引出繪本故事《小寒節(jié)》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小寒由來
簡介小寒的由來、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冬季的.第5個節(jié)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于每年公歷1月5-7日交節(jié)。
三、說小寒傳說、習俗過渡:
為什么古代的節(jié)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小寒”吧!
1、用傳說說小寒。
2、用習俗說小寒。
四、游戲活動
用紙黏土制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小寒節(jié)的氛圍
活動延伸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小寒節(jié)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小寒至的傳說和習俗。
小寒節(jié)微反思:
通過此次繪本故事《小寒節(jié)》的活動,幼兒了解了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小寒至節(jié)的來歷及習俗,感受了爺爺給孫子講述小寒至節(jié)的愛意,并且學會了節(jié)氣歌,感受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濃厚氛圍,本次活動幼兒主要作為傾聽者,在延伸活動中將讓幼兒進一步參與到活動中。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受小雪的寒冷,體驗制作糯米美食的快樂。
2、初步了解小雪食糯的習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驅寒保暖。
3、選擇喜歡的材料嘗試制作糯米美食。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美味的小雪》故事音頻及圖片;“糯米美食”組圖。
紙面教具:《新年裝飾》。
材料準備:“美味的糯米”(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蒸熟的糯米飯、糯米面團、紅糖粉、不同的堅果碎或餡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小雪節(jié)氣“冷”的特點
——今天真冷啊,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暖和一點嗎?
——活動身體后,你們有沒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頻/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小雪食糯的習俗
——寒冷的.小雪來了,熊貓奇奇、熊貓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辦法是什么?
三、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感受糯米美食的豐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還拍了很多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些美食你們都吃過嗎?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體會制作享用美食的快樂
1、出示材料,請幼兒觀察并大膽表達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據幼兒興趣,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制作糯米飯/八寶飯、一組制作紅糖糍粑,教師巡回指導。
3、成果展示,幼兒品嘗糯米美食,活動自然結束。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3
教學目標:
1、
2、
3、
4、
5、
教學重難點:
1、
2、“谷雨”節(jié)氣的含義。
3、谷雨“三候”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2、
3、
4、
。ㄔO計意圖:節(jié)氣知識與數學學科相結合,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加深對節(jié)氣的理解。)
二、谷雨簡介
學生知道什么是24節(jié)氣后,開始引入谷雨節(jié)氣,告訴學生谷雨節(jié)氣的大體時間,出示今年的萬年歷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一天是谷雨。接下來,向學生介紹“谷雨”的意思。(篇幅有點長,如果老師讀,學生不會動腦,也不感興趣,所以此處讓學生讀。)
三、學習關于“谷雨”節(jié)氣的其他知識。
1、學習什么是“三候”?學生如果不明白,可以簡單介紹“三候”的意思,然后具體到“谷雨”節(jié)氣的“三候”有哪些,學生通過具體實例,會對“三候”有初步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會對這個陌生的概念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2、學習谷雨諺語。
每一個節(jié)氣農伯伯都自己編了一些順口溜,這些順口溜被叫做“諺語”,一般諺語與天氣和農作物的生長有關。展示幾個意思簡單的諺語,并做簡單解釋,學生比較感興趣。
3、
通過展示學生熟悉的圖片,學習谷雨習俗之一——吃春。
4、
展示谷雨期間開花的一種植物——牡丹
向學生展示牡丹花的圖片,告訴學生牡丹花是中國的國花,明朝著名的詩人唐寅曾畫過牡丹,并寫過一首關于牡丹的詩。關于唐寅,學生并不陌生,在一年級下冊學生已經學習過唐寅寫的《畫雞》這首詩,知道唐寅既擅長畫畫又擅長寫詩。所以學生對這首陌生的詩并不會抵觸。對古詩的意思做簡單解釋,然后留作作業(yè)。(設計意圖:此處是與語文、美術學科的整合。)
此處挑選了兩個我們熟知的習俗。
四、作業(yè)設置
1、讓家長幫忙從網上找出唐寅的《牡丹圖》這首詩,背誦。
2、用A4紙畫一畫牡丹,并配上這首詩,制作一張詩配畫。(可以學唐寅畫扇形圖,也可以自己設計其他格式,比比看,誰的設計最美觀。)
3、家里種有香椿的同學,與家長一起用香椿做一道菜。
4、有種植條件的同學可以和家長一起種一種棉花,記錄種植過程。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4
一、教學背景
雨水節(jié)氣代表降雨開始,此時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進入雨水節(jié)氣,我國北方地區(qū)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jié)令的反應。
由于上海是一個多雨的城市,學生在這一節(jié)氣,很難明顯地感受到它與其它節(jié)氣的不同點。
二、教學目標
。ǘ⿴ьI孩子認識雨水的民俗傳統(tǒng),了解立春的由來;
。ㄈ┻M行科學教育,讓孩子在小實驗中體會到雨水的神奇;
。ㄋ模┩ㄟ^室外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的雨水節(jié)氣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ㄒ唬┲攸c:通過科學教育和活動教育的形式,讓孩子喜歡上雨水節(jié)氣;
。ǘ╇y點:雨水節(jié)氣特征不明顯,很難讓孩子認識到其特殊性;雨水民俗活動相對保守,帶有封建色彩,需要有選擇地進行普及或讓孩子對民俗活動產生思考。
四、教學內容
立春時節(jié),窗外還是冬天的蕭條景象。但在春雨的滋潤下,早春的景象一點點呈現出來。每年公歷2月18-20日,我們就會迎來“雨水”節(jié)氣。上海的冬天也不缺雨,那么冬天的雨和“雨水”節(jié)氣時的雨有什么不同呢?不像冬天的“寒雨”和“雨夾雪”,雨水時節(jié)的雨是細細的春雨。它像絲線一樣,而不是一滴滴的大水滴,雨水下在身上,感覺軟綿綿的。大家可以聽聽雨水時雨打在傘上的聲音,和冬天的雨水有什么區(qū)別?
除了雨水增多以外,雨水時節(jié)春天的特征也越來越明顯,整體溫度也明顯升高,平均溫度在10℃左右。但是天氣變化不定,常常忽冷忽熱。
而在我國北部某些地區(qū),雨水時節(jié)往往是一年中雪最大的節(jié)氣。小朋友們都知道下雪是因為天氣寒冷,使得雨水在空中凝結后落下。在北部地區(qū),之所以雨水時節(jié)雪大,是因為冬季干燥,往往沒有太多的降水。雨水時節(jié),我國北部一些地區(qū)溫度依然在0度以下,隨著天氣越來越潮濕,降雪量也會增加。
第一階段水獺祭魚。春天到了,一群小魚往冰上飛躍,這時候捕魚能手水獺也出動了,它們揮開鋒利的爪子,很快就能抓到很多魚。水獺這條魚咬一下,那條魚啃一下,很快它的周圍就會有很多殘魚。這時水獺會像我們祭拜的手勢一樣,舉起前爪,古人認為這是水獺對生命的敬意與懺悔。水獺祭魚,反映了古人對于生命的敬畏,二十四節(jié)氣本身也是順應天時的,記錄了萬物從蘇醒到休眠的過程,生命的痕跡也被刻在了其中。第二階段,鴻雁來。在冬季開始南飛的大雁又排著隊從南方飛回來了。第三階段,草木萌動,草木隨著溫度的上升開始抽出嫩芽。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雨水的這三個階段,菜花、杏花和李花排著隊準時報信,油菜花開,到處都是金黃色的壯麗景象。油菜的籽通過翻炒后就可以榨油了,大家可以看看家里炒菜的油,很有可能就是菜籽油哦!
立春回暖,但是整體溫度還是較低,大家覺得最近冷嗎?植物和我們一樣,也會怕冷,那我們穿上了厚衣服,植物們怎么辦?其實它們也有屬于他們的衣服——大棚。常見的大棚有塑料的和玻璃的兩種。對于太陽來說,大棚是“透明”的,可以輕易地照進去,但是對于里面的輻射卻很難透過大棚透出去。能量就這樣保留在了大棚里。大棚澆水需要看天、看地、看植物的生長情況,“晴天適量多澆,陰天少澆,風雪天不澆”。在雨水時節(jié),農民伯伯們就會這樣根據天氣情況來選擇澆水方式。
雨水時節(jié)是一個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節(jié)日,不論下不下雨,都有著雨意蒙蒙的詩情畫意,人們也在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祈求著順利安康。
在雨水時節(jié),人們會帶上孩子去拜訪朋友同事,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在一些地方,例如四川,會在雨水這一天“拉保!,就是爸爸媽媽給孩子認干爹干媽。這是因為在舊社會,大家都很迷信,大家會通過算卦,看看自己的`兒女未來會是什么樣的。拜干爹的時候會根據孩子的生日算孩子金木水火土中缺什么,在拜干爹取名字的時候加上這個字,以此保佑孩子順利長大,F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這項活動也漸漸不為人所知,或許我們現在知道拉保保并沒有科學的依據,不一定可信,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個習俗中看到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我們要知道,即使現在沒有了這些活動,爸爸媽媽依然期待著我們健康地長大。
除了“拉保!,人們還會在雨水節(jié)氣“占稻色”。大家吃過爆米花嗎?占稻色和爆米花有一點點像。人們會通過炒糯谷米花來占卜當年稻谷能否有好收成。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就象征著收成越好。
說了這么多雨水傳統(tǒng),大家想不想和江南細雨一起玩耍?來跟著老師一起看看雨水時節(jié)我們可以做什么吧!
大家見過松果嗎?松果可是自然的濕度計!大家知道松果會有綻開和閉合兩種狀態(tài)嗎?大家可以去撿幾顆松果放在家里,看看晴天和雨天時會不會有區(qū)別。如果沒有變化的話,也可以把它放在水里,綻開的松果起初會浮在水上,但是泡在水里一段時間后松果會閉合。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松果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就會膨脹,在不同濕度環(huán)境下,膨脹程度會有所不同。大家實驗成功后,可以向爸爸媽媽展示一下,告訴他們松果變化的原理。
松果濕度計是不是很有趣,其實自然世界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接下來,就開始我們的“春景畫畫畫”活動。趁著雨水節(jié)氣,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出門拍一拍“雨水時的上海”。接著我們可以展開我們的想象力,想一想我們拍到的畫面有沒有那一部分和別的什么東西有點像?我們可以截取其中我們覺得有特色的地方,請爸爸媽媽打印下來,接著我們拿出畫筆,利用照片上的圖畫完成一幅新畫。就比如盛開的花朵加上幾筆,就成了一個不錯的發(fā)型。大家可以大膽嘗試一下,看看雨水世界里你能找到什么。好的,那么這節(jié)課到這里就結束啦,小朋友們再見!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立春,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傲ⅰ笔恰伴_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jié)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貋碇,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后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教材通過聽關于“咬春”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民間立春的習俗;通過賞析美文《春》,引領學生走進立春時節(jié)的美景,感受初春的美好氣息;通過品味農諺和相關古詩詞《立春偶得》《春雪》帶領學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春節(jié)氣,并增加了學生的文學積累;玩“打春!庇螒蚋亲尯⒆觽冾H感節(jié)氣的趣味,倍增對節(jié)氣的興趣和喜愛情懷,剪紙刻春牛更是融入了我國特有的民間文化;教材最后“不同角度寫景色”練筆則從大作家朱自清的《春》講起,引領學生感受作者通過看、聽、聞、嘗、觸摸等五個角度將景物寫具體,寫細致,告訴學生“面對大自然,我們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舌頭去嘗,用身體去觸摸”這樣就可以把景色寫得更生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立春”的由來、相關農諺、詩歌及各地習俗等知識。
2.通過“做春餅”等實踐活動,感受立春的飲食習俗,快樂體驗。
3.通過各種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傳承并發(fā)揚民族精神。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做春餅的材料(和好的面團)
學生準備:小小組分工準備制作春餅的材料豆芽、蘿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⒋何抑
1.分享感知,暢談立春
自主交流:觀察日歷,說一說所了解的“立春”。
2.初步認識,了解節(jié)氣
立春不僅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绷⒋浩陂g,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傲ⅰ笔恰伴_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jié)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3.深入了解,體會習俗
。1)圖文共賞
借助圖片,感受立春時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打春牛: 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憋L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jié)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牛形大小。上畫四時八節(jié),360日12 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后由縣執(zhí)事(縣長)親手扶犁執(zhí)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做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 “春!,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谷豐登”等吉祥話語。)。
(2)趣味實踐(三選一)
畫一畫:用彩筆讓春牛躍然紙上吧!
剪一剪:用靈巧的雙手和剪刀,賦予春牛生命。
刻一刻:刻刀輾轉紙上,帶著春牛昂首迎春吧!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日歷,讓學生們主動了解每年立春的時間。解文說字能使學生明白“立春”之含義。創(chuàng)設具體活動,讓學生對立春習俗有更深的印象!
(二)春餅我來做嘗
1.聽故事,知原由
(1)自讀故事
自由朗讀故事紙上的故事,選擇其中最感興趣的一個,說一說。
最初的春餅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種薄餅,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黃、粉線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餅包菜食用。清代詩人蔣耀宗和范來宗的《詠春餅》聯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動的描寫:“……勻平霜雪白,熨貼火爐紅。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紛藏絲縷縷,才嚼味融融……”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也有春餅的記述:“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嫩蔥先出,人們嘗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
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里吃。
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明、清時期,隨著烹調技術的發(fā)展和提高,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卷,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贊賞。
【二十四節(jié)氣教案】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jié)氣小滿教案05-20
二十四節(jié)氣立春教案02-11
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教案01-13
立春二十四節(jié)氣中班教案02-04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的由來教案范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