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chǎn)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jié)合詩中出現(xiàn)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
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思讀中繪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歌聲飛揚激情引領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導入新課)
師: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美麗的大草原是牧羊姑娘的家。一首由蒙古歌手德德瑪首唱,并在近三十年歲月中久久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動人旋律,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直讓人們對內(nèi)蒙古有著無限的遐想與神往。
現(xiàn)在,讓我們也來聆聽這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邊聽邊看邊想,這首歌能使人們想到什么呢?
。A設:學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草原的美,到處是綠草鮮花;天空也是那么藍;牛羊遍地;蚴窍氲皆姼琛峨防沾ā罚
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這節(jié)課,就讓歌聲引領我們共同走進草原、親切草原、品味草原(板書課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課題
過渡:草原我們總是用遼闊、寬廣、無邊無際來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懷抱中,有著無數(shù)的美景,風吹草浪,鮮花點頭,藍天、白云、綠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感受,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樂讀文,再現(xiàn)草原
1、師配樂讀文。提問: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兒?
。ㄏ鄼C板書: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學們讀得會更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可以說子的結(jié)構(gòu),組詞,換偏旁等方法識記字形)
4、匯報檢查
(1)大屏幕出現(xiàn)生字,生讀,并說說記憶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請學生回憶前面那篇課文曾出現(xiàn)過?《父親的菜園》中讀成sā撒尿,本課讀sǎ)
(3)讀一讀本科的生字
5、生字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可是你能讀一讀么?(找生讀課文)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師:草原景色美,生活美,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些詞語來展現(xiàn)草原美的呢?找同學讀一讀,說一說,從這首詩中都知道了什么?
。A設:草原遍地都是綠色;鮮花盛開引來無數(shù)的蜜蜂和蝴蝶,還有各種小鳥在歌唱;輕輕的溪水緩緩流淌;牛羊駿馬就像天上的云朵和璀璨的珍珠;比喻句:氈包好似白蓮花)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綠草彩蝶碧水駿馬牛羊氈包
2、過渡: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大屏幕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談談這些詞語是你想到什么?
。▽W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風兒把綠草吹動,好像一層層麥浪,蝴蝶展翅飛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聽鳥兒的叫聲,好像置身于仙境。)
你能把頭腦中的畫面畫一畫么?(組內(nèi)共同完成)
3、展示作品,請生介紹自己的畫。
4、同學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看來,你們也非常的喜歡,是呀,置身于這美麗的仙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它是那么的坦蕩、遼闊,大地萬物都包容于此。老師突然有想喊想唱的沖動,你們想么?就讓我們大聲的朗讀一下,把我們心中的煩惱統(tǒng)統(tǒng)拋掉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就是草原的人,草原就是我們的家。
5、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并且老師把它們繪制成一幅幅畫面,你們想看么?(點擊詞語展示美景邊介紹)
。◣煟猴L吹綠草好似麥浪,彩蝶紛飛花爭艷,一灣碧水映斜陽,水清草美育牛羊,綠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萬里美如畫,遍地花朵迎朝陽,百鳥齊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草原,一下車,就被眼前景色驚呆了,藍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牛羊遍野。夕陽西下,一頂頂蒙古包上空炊煙裊裊,火爐上奶香陣陣,草地上歌聲嘹亮,怎能不讓作者浮想聯(lián)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心情么?你能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么?
。ㄉ豪蠋熥x了課文,我有個問題不明白,“牧民描繪幸福景”描繪的是什么?)
四、突破難點,暢游草原
1、師:“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泵利惖募艺l不愛,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愛自己的家,他們自己當了作了主,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使家鄉(xiāng)更加多彩。想當年是凄苦的馬頭琴聲伴隨他們四處漂泊,地主、王爺逼死他們的親人,奪去他們的牛羊,苦難和淚水讓他們流浪,鮮血染紅了綠草地。復仇的決心令他們催動駿馬奔向紅旗飄揚的地方,是毛主席,我們的黨給了他們雄鷹的翅膀,讓他們拔起刀槍消滅惡狼,讓草原再現(xiàn)藍天綠草,牧民們看是幸福的明天,他們要讓苦難的草原變成歡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ǔ鍪粳F(xiàn)在的草原的風光和現(xiàn)代化的設施)
2、師:仔細看,這就是你的家鄉(xiāng)內(nèi)蒙古大草原,美麗的草原張開了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在座的'老師們也想去游覽觀光,想請你們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導游,你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么?(給5分鐘做準備)
3、請出勇敢而又熱情的小導游,帶我們共同暢游美麗的草原
五、熱愛家鄉(xiāng),不忘草原
這一趟草原之旅,老師不僅欣賞到了草原的風光美,還看到了草原的人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冬不拉輕快的弦音奏出了你們的友好與熱情,香甜的酥油茶令我們久久難以萬忘懷。美麗的草原我還要再來,你們歡迎么?
那就讓我們和草原輕輕說聲再見,美麗的草原,我們會記住你,不久的將來我還會再到來。大家一起有感情的再讀一遍課文好么?
師: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我們也愛自己的家,老師要請你們寫一寫,(大屏幕出示,請生讀)相信我們的家鄉(xiāng)九臺,也會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看看那位小詩人能把我們的家鄉(xiāng)描繪的最美,最讓人留戀。
教學反思:
一、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理解感悟。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學探究,弄清“你從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草原的美”這個核心問題,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習的體會。在研讀時,我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學生抓住遍地花想象到草原到處都是花,彩蝶紛飛想到各種顏色的蝴蝶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百鳥唱想到很多鳥在草原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在此基礎上,我還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并結(jié)合課件讓學生想象,這樣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具體的畫面,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二、運用課件營造學習氛圍。
教學中我搜集了很多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過來,一下就將同學們帶進了學習的氛圍。在授課即將結(jié)束時,我讓學生親耳聆聽這首歌,并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同學們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有的同學甚至不由自主地跟著節(jié)奏翩翩起舞。整節(jié)課在歌聲中結(jié)束,使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三、抓朗讀走進文本
讀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必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凡是朗讀能力強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強。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氣氛。我設計了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喜歡讀的同學起立來讀、評價讀等等讀書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走進課文,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引發(fā)個性張揚,享受朗讀中的無限樂趣,使語文教學變的生氣勃勃,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發(fā)展。學生一旦讀進去了,那么理解起來就不會那么困難。再熟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背誦就水到渠成了。
四、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葉老一句“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道破了閱讀教學的天機!敖獭痹鯓舆_到“不教”呢?它的關鍵在“教”的內(nèi)容,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語言文字、思想內(nèi)容、寫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學生閱讀方法。掌握了方法,學生才自能閱讀,教師才可能“不教”。在學完歌詞的第一小節(jié),我引導學生總結(jié)學習此段的方法,學生在相互啟發(fā)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讀文找句子,抓詞來理解,感情來誦讀,熟讀背下來。然后進行學法遷移,學生再去學習第二、三小節(jié)歌詞,也就輕松自在了。同時我又引導在理解的基礎上去積累,并且讓學生感悟背誦的方法。進行及時的總結(jié),逐漸形成學生學習的能力。
五、讀寫結(jié)合,創(chuàng)編歌詞
學文后,我還讓學生以《美麗的長春我的家》進行仿寫訓練,效果較好,我發(fā)現(xiàn)他們寫完后還在互相欣賞呢。我想語文教學就是要既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要將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這樣才能相得益彰。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等22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教學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開火車一人一句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腦子里浮現(xiàn)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2、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3、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4、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5、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6、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7、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8、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老師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你說得比我畫得好!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三年級學過一篇課文《翠鳥》,那一課沒寫翠鳥的尾巴,記得嗎?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再朗讀第一小節(jié),試背。五、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齊背第一段。
2、說說第一段的段意。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節(jié)第一句。(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我們從“唧”
5、師: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余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節(jié),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tài)很優(yōu)美。我們接著讀第四節(jié),看看寫
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 薄斑@”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nèi)パ葑嗟那V?(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唱《小燕子》
7、同學們唱得美,從歌詞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節(jié)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節(jié),再自己細細體會。四、朗讀三、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讀1、3、4自然段。
2、說說這三自然段各寫什么。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
(3)師畫簡圖,“黃綠眉眼”“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fā)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2)什么叫“趕集”?
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3)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5)“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6)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jié),朗讀全文。
作業(yè):課文的語言真美,請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外形特點:活潑機靈
觀察細致飛行:掠一轉(zhuǎn)眼沾(動態(tài)美)
休息:五線譜上的音符譜成春天的贊歌(靜態(tài)美)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課外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yǎng)成自覺區(qū)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fā)現(xiàn)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yǎng)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習作。
(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沒有邏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幾篇神話、傳說故事,體會到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優(yōu)美生動的情節(jié)。你還知道或讀過哪些神話和傳說?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把故事內(nèi)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后評一評。誰的故事最吸引人,講得清楚、有條理,情節(jié)生動、有趣?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nèi)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3、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內(nèi)容是否講清楚、情節(jié)是否完整、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四、學生總結(jié)
可以表揚表現(xiàn)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fā)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chuàng)意……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 文本主要內(nèi)容: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說的是動物們按照天神發(fā)布的命令,在正月初一清晨到神廟拜年,來得最早的十二名按照先后順序排列為年號,他們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故事生動有趣!
2、 教材分析:本課內(nèi)容淺顯,學生 只要正確、流利地讀出課文,也就大體上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因此,本課主要采取個四階段進行:初讀(初讀要求要正確,把每個字音讀準確,讀清楚,做到不丟字)——小組自由朗讀、精讀(朗讀指導)——小組匯報階段、復述故事、拓展延伸(十二生肖的排序)、結(jié)尾(有關十二生肖的成語)。
二、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并能夠用自己的話來講講故事。
3、 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概了解如何用十二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三、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并能夠用自己話來講故事的內(nèi)容
四、 教學難點:
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概了解如何用十二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五、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在上課之前呢,同學們先聽聽老師唱一首歌謠。
歌謠:
小老鼠,吹喇叭,牛兒頭上扎彩花
后面跟著誰呢?虎兔龍蛇馬。
羊兒踩著高蹺蹺,猴子樂得搖尾巴。
雞打鼓,狗敲鑼,豬在后面放煙花。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唱得歌謠是與什么有關嗎?——十二生肖歌謠。
對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十二生肖的故事》板書——(兩分鐘)
(自己根據(jù)春節(jié)樂器《喜洋洋》自己填的詞)
2、這個“肖”字是讀第四聲,那么上節(jié)課我們還學習了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第一聲,它怎么組詞?“姓肖”嗯,對了,同學們要記住這個多音字哦!
(二)學習導航: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完成什么任務呢?看哪里?——學習導航,
師:自己在心里默讀下我們學習導航的任務。默讀完了嗎?——完了。明確了任務,那我們就一起帶著我們的任務來一起學習這個故事吧! (一分鐘)
(三) 小組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初讀——正確地讀】(教學重點)
師:下面我們就由小組長組織,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地朗讀課文,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正確地朗讀課文,不要丟子、添字哦!讀完后就與組內(nèi)同學討論你所讀懂的!(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且討論自己所讀懂的)
師: 剛剛在同學們讀的時候,老師大概看了下同學們,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做了預習,看到書上都做了相應的記號,很好!會預習的學生是會學習的好學生!(預習檢查)(七分鐘)
(四)小組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熟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師:下面就跟大家說說你所讀懂的或是你們組讀懂的吧!
預設學生的問題及對策:
1、 讀懂了一、二自然段。(天神發(fā)布了命令)。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用:我們組從第幾自然段,讀懂了什么?程序:先讓學生講自己從第幾自然段讀懂了什么?然后請這位同學讀一讀!——評價語:你讀得真流利!請坐!
2、 三自然段(老鼠把貓給騙了)學生讀一讀。指導“美美地”后面一個“美”應該是輕聲地。讓全班同學跟著讀,美美地。老師建議加些動作,要是學生能在朗讀這里加點動作就好了!全組加點動作來朗讀!同學在哪里做動作呢?酣睡、美美地。全組一起來朗讀!
3、 四自然段,匯報員稍微讀讀就可以了,
4、 五自然段!匯報員讀一讀。講一講“躥”形容很輕、快、聲音小。
5、 六、七自然段(重點知道朗讀),句子比較。指導朗在讀,應該讀出老鼠的大聲,老牛的緩慢!
6、 九、十自然段:(重點講排序)匯報員稍微匯報就可以了。十二生肖的排序就在此環(huán)節(jié)一起出示。
師:有哪些動物呢?同學們按次序來講一講!自己在黑板上貼十二生肖的圖片。評價:你真的會讀書,讀出這么重要的信息!
7、 十一、十二:(重點指導朗讀)匯報員先讀,學生評價,全班一起來!把貓前面的悠然自得表現(xiàn)出來,把后面讀一讀!
8、 還什么不懂的嗎?由學生針對課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由其他學生 來回答!(十七分鐘分鐘)
(五)十二生肖排序,用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教學難點】(五分鐘)
師:下面我們看到我們的黑板!
這是我們十二生肖的排序!
你們的生肖是?——羊,猴。我們班上生肖是羊的同學大一些呢?還是屬羊呢?為什么?(羊的生肖在前面)那么你們知道自己出生的年份嗎?知道?20xx年。20xx年是鼠年,所以你們的生肖就是羊!20xx年是鼠年,所以你們的生肖就是猴了!今年是20xx年是鼠年,那么今年出生的寶寶,他的生肖就是?龍!嗯,同學們明白了!
師:同學們,那么到鼠年后呢?接著又是什么年呢?——鼠年。嗯,對又開始新一輪的旋轉(zhuǎn)了!同學們,你們看過我們的鐘表是怎么走路的?——滴答滴答。嗯,那么時針走到十二點,是否就不走了?——沒有!對!它繼續(xù)往前走,一直一圈一圈的走著走著,我們的十二生肖也是這樣子的,也是這樣一圈一圈的輪著走的!
(六)故事的回顧?偨Y(jié)(五分鐘)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二生肖的故事? 下面哪位同學能用自己話把故事講一講呢?一分鐘考慮!(復述)。
(七)拓展:(兩分鐘)
你知道哪些與十二生肖的動物有關的成語嗎?知道的就大聲讀一讀!
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如虎添翼 狡兔三窟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一馬當先 亡羊補牢
鼠年馬月 呆若木雞 狗急跳墻 豬狗不如
(八)布置作業(yè):(一分鐘)
回去把故事講給別人聽!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六、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5
原文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奇動物。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頭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頭上長著一對毛茸茸的黑耳朵,還有兩個圓圓的黑眼圈,可愛極了!
大熊貓最喜歡吃箭竹。箭竹,既脆又略帶甜味。大熊貓先把這些竹子咬斷,再一根一根地扯掉竹枝,然后撕開竹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大熊貓的食量可大了,一天要消耗十千克左右的箭竹呢。
大熊貓喝水的過程很有意思。一到小溪旁,它先用爪子刨一個小水洼,然后就“咕嚕咕嚕”地喝起來。水洼里的水喝干了又流滿,流滿了又被喝干。直到再也喝不下了,大熊貓才罷休。然后,它就會在河邊躺上幾個鐘頭。躺夠了,它才慢騰騰地爬起來,擺動著胖乎乎的身子,找食去了……
性情溫和的大熊貓與它的鄰居小熊貓、金絲猴、青鹿等都能和睦相處,但有時候它又很淘氣。它趁人們不在家的時候,闖進去偷吃食物,還把勺子扔得遠遠的,把鍋掛在樹枝上。大熊貓平時看起來穩(wěn)重好靜,似乎有些遲鈍,但當敵人來侵犯時,它卻能靈活敏捷地攀登上樹,迅速逃跑。
大熊貓以它那逗人喜愛的形象、遲緩有趣的動作、溫和穩(wěn)重的性情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我國把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一些友好國家,人們都親切地稱它是“和平友好的使者”。
教案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生字及所組成的詞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熊貓貪吃好喝的生活習性,產(chǎn)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3、通過感受大熊貓的可愛而懂得該如何去關愛大熊貓,保護大熊貓,進而培養(yǎng)關愛動物之情。
教學準備
1、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2、學生課前了解大熊貓的相關知識。
3、大熊貓圖片及多媒體課件(大熊貓的生活片斷:吃箭竹、喝水、淘氣)。
教學重點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生字及所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孩子從具體描寫中體會大熊貓的“可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2、了解大熊貓的樣子可愛。學習作者描寫動物的方法。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知道我們中國的國寶是什么嗎?(大熊貓)那我們?nèi)タ纯创笮茇埌伞3鍪敬笮茇垐D片。
2、大熊貓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可愛的)板書:可愛。你了解大熊貓的哪些可愛?能給大家說說嗎?
3、教師小結(jié)過渡:大熊貓有很多可愛的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大熊貓王國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不容易讀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勾畫出生字詞,再讀讀。
2、交流匯報自學情況:認讀生字卡片。
3、同桌互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領讀,齊讀。
4、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
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擴詞等方法。
。ㄔO計意圖: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空間、時間,讓他們自己突破生字難關)
5、讀了課文,你了解了大熊貓的哪些可愛。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大熊貓最喜歡聰明的孩子,誰能把這一課的生字寫得漂亮,誰就能和它成為好朋友。你覺得這幾個字當中哪個最不容易寫好?(重點指導:略、撕、遇)如果你是小老師,在寫這幾個字時你會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根據(jù)學生學情加以適當指導)
2、生先觀察每個字間架結(jié)構(gòu),再寫一個,老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3、觀察自己寫的和書上的字,看看有什么還要注意的地方。
4、學生再寫一個,爭取這次比上次寫得好。寫好后和同桌比一比。
四、學習描寫大熊貓外形的句子
1、同學們真不錯,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大熊貓的樣子吧。請同學們讀讀描寫大熊貓樣子的句子,看哪些同學讀得好。比賽讀。
2、這里先描寫大熊貓的什么?再描寫大熊貓的什么?從哪些詞能體會到它的可愛?你最喜歡大熊貓的什么?黑白兩種顏色的勾勒,加上“胖胖的”“短短的”“滑滑的”等疊音詞的運用,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大熊貓外形的可愛。這節(jié)簡單易懂,可讓孩子運用自己稚氣的童聲細讀細體會,發(fā)出由衷的感嘆。
3、誰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讓我們來體會體會大熊貓的可愛。
4、指導背誦。
5、比賽背誦。
五、拓展延伸
1、除了大熊貓,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不少可愛的動物,你能學著描寫大熊貓的方法來說說你喜歡的動物的樣子嗎?
2、說話練習。小組互說。
3、指名說。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熊貓貪吃好喝的生活習性,產(chǎn)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2、通過感受大熊貓的可愛,從而懂得該如何去關愛大熊貓,保護大熊貓,進而關愛動物。
一、復習引入
1、孩子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可愛的大熊貓》這一課的生字,你們還認識他們嗎?(快速認讀生字卡片)
2、大熊貓的樣子很可愛,我們再來讀讀,去想象它可愛的樣子吧!
齊讀第1段。
二、品讀課文,指導朗讀
是啊,大熊貓的.樣子是很可愛的,大熊貓還有什么地方可愛呢?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想想課文2~4段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勾畫出相關語句。
2。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nèi)容,分組討論學習。
要求:(1)勾畫出描寫相應內(nèi)容的詞句;(2)邊讀邊想象大熊貓的生活習慣特點。
3、全班交流匯報。
大熊貓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在你的眼中,你認為大熊貓哪些地方可愛?
根據(jù)學生現(xiàn)場的學習情況,以學定教。
●大熊貓吃箭竹
。1)(課件播放大熊貓吃箭竹的畫面)孩子們,這就是大熊貓在吃箭竹。板書:吃箭竹,F(xiàn)在你們知道箭竹是什么樣子的了嗎?把描寫箭竹的句子讀一讀。
(2)大熊貓是怎樣吃的呢?同學們邊讀邊勾畫出大熊貓吃竹子的動作、神態(tài)。邊讀邊想象,在想象的空間里再現(xiàn)大熊貓貪吃的模樣。
(3)大熊貓一天要吃多少箭竹呢?齊讀句子。
“十千克”是多少?(運用數(shù)學課的知識進行形象的換算比較,從而從食量大的角度理解“貪吃”)
。4)喜歡這部分的同學再來美美地讀一讀。
。5)讀得多好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大熊貓喝水
。1)大熊貓一般在哪些地方喝水呢?板書:喝水。它們在那里又是怎樣喝的呢?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2)你最喜歡大熊貓在什么地方喝水的樣子?讀給大家聽聽。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播放相關的課件:大熊貓在小溪旁,邊喝邊聽泉水聲。
●大熊貓?zhí)詺?/p>
(1)大熊貓和你們一樣,也有淘氣的時候,板書:淘氣。他是怎樣淘氣的呢?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邊讀邊體會大熊貓的可愛。我們一起去看看他淘氣時的樣子吧。(課件播放:大熊貓偷吃食物的畫面)
。2)齊讀。
4、學習課文后,你對大熊貓又有什么印象?
齊讀最后一段。說說為什么大熊貓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5、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聯(lián)系實際
1、你還知道大熊貓的哪些故事?
2。教師出示一些與大熊貓數(shù)量稀少有關的數(shù)據(jù),引出保護大熊貓的話題。
3、分組討論:保護大熊貓可采取哪些措施?作為學生可以做些什么?
四、課后延伸
1、大熊貓很可愛,它被稱作我國的國寶。課后去搜集大熊貓的圖片,看看誰搜集的圖片最可愛。
2、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不少可愛的動物,你能學著作者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寫一寫嗎?你最喜歡它的什么就寫什么,可以寫它的樣子,也可以寫它吃東西,也可以寫它的淘氣,也可以把這幾個方面全寫完。寫好后自己修改修改,并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換看看,誰寫的小動物可愛。
附:板書設計
可愛的(大熊貓圖片)樣子
吃箭竹
喝水
淘氣和平友好的使者逗人喜愛
教學反思
《可愛的大熊貓》這篇課文學生們最喜歡,課文中那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先生躍然紙上。同學們在邊讀邊觀察圖的過程中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對大熊貓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在朗讀的基礎上我還引導學生“演義演”“畫一畫”“說一說”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激發(fā)學生熱愛大熊貓,并決心保護珍稀動物的熱情。
1、“演一演”。
描寫大熊貓樣子的一段,我讓學生結(jié)合著自己的身體,邊讀邊表演:“身體胖乎乎的”,有的學生滑稽地張開雙臂,左搖右晃;“尾巴很短”,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把臀部撅得老高,用小拳頭來充當短尾巴;“頭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幾個機靈的學生搖頭晃腦,身體慢騰騰地擺動,用自己的白眼、黑眼來表示顏色;“毛茸茸的黑耳朵”,有的學生將自己的兩只小手擺到了同桌同學的頭上;“兩個圓圓的黑眼圈”,學生們不約而同地半握著兩只小手遮到眼睛上。這樣一來,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們積極參與,而且使學生們在快樂的表演中,記住了大熊貓的樣子,為課后“描畫大熊貓樣子”的練習打下了基礎,同時也讓學生們讀出了熊貓可愛的語氣。
2、“說一說”。
對孩子們喜歡猜謎的特點,我讓孩子仿照《大熊貓》介紹一種動物,但不準說動物的名稱,讓同學猜一猜,同學們猜得越快,說明說得越好。孩子們興趣盎然,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F(xiàn)將孩子們的發(fā)言摘錄如下:
這種動物四處流浪,總是背著自己的房子四處走。(蝸牛)
鼻子像鉤子,耳朵像扇子,身子像房子,四條腿粗粗的,像根大柱子。(大象)
一個小老頭,住在大樹上,一到晚上不睡覺,專在田里捉老鼠。(貓頭鷹)
一個小老頭,胡子長又長,下過煮一煮,穿上紅衣裳。(蝦)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
2、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平等,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3、懂得惜時,努力的意義,為成為公正無私的人,樹立社會責任感打基礎。
教學重、難點:
懂得惜時,努力的真正意義所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苦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不理解、和同學吵架了等等。今天,在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小作者也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苦惱,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苦惱呢?
2、出示課題:班長的苦惱
二、學習課文
1、師朗讀課文第1節(jié)
(1)讓學生思考:我的苦惱是什么?
我的苦惱是整個中隊一起和我絕交。
(2)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第1節(jié)進行提問。
我的苦惱到底是什么?
我說了些什么,使我有了這個苦惱?
為什么整個中隊要一起和我絕交?
2、同學們提了那么多的問題,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學習課文。
首先,自讀2、3小節(jié),思考: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并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3、面對這一事件,我作為一班之長,是怎樣處理的呢?齊讀課文4、5小節(jié),思考并回答。
(1)在這之中,我有著復雜的心里斗爭,從文中那一句話可以看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fā)燒
(2)為什么我會有這心里斗爭?
(3)然后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聽到我的決定后,整個屋子會突然變得靜悄悄地?
因為同學們都沒想到作為一班之長,我竟然會包庇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
決定,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
4、之后,我在班中有是怎樣的一種處境呢?找出文中的原話,齊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5、現(xiàn)在,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作者的苦惱是什么了,對于先前提的那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現(xiàn)在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我的苦惱。
6、齊讀課文。
二、口頭練習
1、你認為作為一個班長,應該做到些什么?
2、如果你是課文中班級的班長,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小學三年級語文《班長的苦惱》優(yōu)選教案范本四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2個“惱、啥”,運用自己認為合適的辦法理解課文中的詞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整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并且試著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
3、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平等,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理解詞句,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體味詩的情趣和道理。
教學難點:抓住整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試著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學生: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理解“苦惱”,揭示課題。
1、板書:苦惱
1)讀詞。
2)“苦惱”是什么意思?
3)學習生字“惱”:與形近字“腦”進行辨析比較。
小結(jié):帶“忄”的字往往與心情有關。
4)讀好這個詞語。同學們,你們有苦惱嗎?說說自己的苦惱。
2、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班長,他也有個不小的苦惱。
補題:8、班長的苦惱
齊讀課題(注意讀好“苦惱“一詞)。
3、這位班長會有什么苦惱呢?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讓我們學習第八課,這是一首敘事詩。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己大聲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注意正音。
3、交流:
1)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
板書:“我”同學們
大喬小苗
2)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書:
裁決
“我”同學們
袒護同情
大喬小苗
欺負
3)根據(jù)板書的提示,簡單地說說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4)師引述課文大意,并小結(jié):這分別是整個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三、深入學習,感受班長的“苦惱”。
1、整件事因大喬而起,大喬是怎么欺負小苗的?自讀第2節(jié),圈出有關動詞。
1)讀句并交流、板書:打奪絆
2)大喬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讀好第2節(jié)。
3)請用上這一連串動詞,說說大喬是怎么欺負小苗的。
2、大喬做得真過分,難怪同學們都同情小苗。讀讀課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學,當時也在現(xiàn)場,見此情景,你會怎么說?
1)請多位學生交流。
2)這就叫“議論紛紛”。請你按提示,把剛才大家說的意思組織起來說一段話,行嗎?
出示:
同學們見此情景議論紛紛,有的說:“”有的.說:“”還有的說:“”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學校,教室的屋頂也差點讓喊聲掀掉。
3、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請班長來“裁決”。而班長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說的呢?默讀課文,用直線和浪線分別劃出班長所想、所說的內(nèi)容,再這么說一說。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fā)燒,心想:?紤]再三后,我說:“”
穿插學習:“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讀好這個生字,注意翹舌音,讀出問的語氣來。
小結(jié):像這樣經(jīng)過再三考慮,而做出決定,就叫做――裁決。(讀詞)
4、引讀課文第4、5節(jié),想一想:為什么聽到我的決定后,整個屋子會突然變得靜悄悄的?
(因為同學們都沒想到作為一班之長,我竟然會袒護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決定,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
5、現(xiàn)在,你明白班長的苦惱是什么了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到有關內(nèi)容,并說一說。
出示:
結(jié)果,“我”苦惱極了:。
1)指讀寫班長苦惱的句子,并練習說話。
有關句子:“嘴皮子只輕輕動了一動,整個中隊一起和我絕交!
“從此同學們見了我總沒個笑臉,出出進進身邊只剩下影子大喬!
練習說話:注意人稱的轉(zhuǎn)換,語言的流暢。
2)聯(lián)系剛才交流的內(nèi)容,說說“絕交”是什么意思?
板書:同學們和自己絕交
3)讀好句子,讀出班長的苦惱來。
6、最后,請你試著把這些內(nèi)容連起來說說,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啦!
課后,你可以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長的苦惱》。
四、總結(jié)全文,領悟道理。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敘事詩。
2、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課文中這個班級的班長,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集體交流。
3、總結(jié):的確,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平等。身為班長也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板書設計附課堂板書:
8、班長的苦惱
(同學們與自己絕交)
裁決
“我”同學們
袒護同情
大喬小苗
欺負
本課小結(jié)
1、本課作為學生自主閱讀的課文,內(nèi)容淺顯明白,語言通俗易懂。
2、這是一首敘事詩,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很喜愛。教學時一氣呵成
3、雖然整首詩沒有直截了當?shù)刂赋稣l對誰錯,但學生能從故事的結(jié)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yè)
訓練材料
一、比較組詞。
惱()裁()憋()交()
腦()載()弊()跤()
二、改寫詩歌。
請你以《班長的苦惱》為題,分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及心理活動寫具體。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7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zhì)疑
1、小朋友,有人給過你掌聲嗎?因為什么為你鼓掌?得到別人掌聲你心情怎么樣?你為別人鼓掌嗎?為什么為別人鼓掌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
愿意寫的同學請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兩個字。
板書:
掌聲
3、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二、初讀課文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1)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帶著你們的這些問題再走進課文,說不定自己不懂的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呢。如還有不懂的,可以相互商量著解決,讀書時要注意讀準字音,請開始吧。
。2)生自由讀文。
。3)課文我們又讀了一遍,不知生字掌握得如何,老師把這些生字請上了小黑板,(出示詞語,指名認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落下、殘疾、猶豫、驟然間、鎮(zhèn)定、情緒、身處困境、講述、結(jié)束、珍惜、鞠躬、憂郁、舞蹈、慢吞吞、經(jīng)久不息。
(4)反復認讀,齊讀。
2、二讀課文,讀通句子:
。1)詞語我們都讀準確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次要注意讀通句子,句子讀通了,課文就讀流利了。
。2)檢查朗讀:
①同桌互查,每人一小節(jié)輪讀(快的兩遍交換)。
要求:
。痢⒙牭牧晳T要好,及時糾正。
。、讀要響亮,有感情更好。
、谥该度朔肿匀欢卫首x,隨機正音。
③師點評過渡:
讀得正確流利不夠,還要能讀懂課文的意思。
(3)三讀課文,讀出不理解的詞:
、倌x,不理解的詞劃下來。
②全班交流:
。、驟然間:
說明快、突然響起的掌聲。
。隆⒔(jīng)久不息:
找句說詞意熱烈持久、漸漸平息、掌聲里走下;不息是指什么?
。、身處困境:
聯(lián)系生活如缺錢、犯錯誤、生病、文中誰身處什么困境?
。摹埣玻
文中指生病落下不方便走路的缺陷。
E、猶豫:
拿不定主意,她在想什么?
。、憂郁:
找個近義詞來替代,反義詞呢?體會孤寂引讀1段。
三、感知大意,切入掌聲
1、掌聲對小英有什么作用?
(1)鼓勵她站起來了(掌聲表揚。)
。2)文中怎么說──鼓起了──生活的勇氣。
。3)不再憂郁變得──活潑開朗。
。4)齊讀第5段體會。
2、設疑:
掌聲的作用真不小,竟然使一個憂郁自卑的姑娘變得活潑開朗,我們下堂課再去走進這充滿掌聲的演講課。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前后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掌聲》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嗎?
(小英。)
。2)一開始,小英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投影出示: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我們讀出了什么樣的小英?
自卑、憂郁、孤單、沉默,板書:
自卑憂郁
從哪看出小英很憂郁?
。3)是什么原因讓小英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ㄓ靡驗樗缘木涫秸f。)
。4)那時的小英內(nèi)心一定十分地痛苦、憂傷、寂寞。當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時,她心里會想些什么?
投影出示:
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n郁、自卑、沉默的樣子,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把小英的心情讀出來。評讀。讓我們一起走近憂郁的小英,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多么可憐的小英呀!她幾乎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幸好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她,她變得活潑、開朗了,讓我們來看看開朗的小英是什么樣子的!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
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后,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憂郁,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ㄅR讀。)
。2)老師把這句話改一下,你們看行不行?她不再憂郁,開始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甚至還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不行)為什么?
。ㄗ哌M舞蹈房,更加說明小英敢于正視和挑戰(zhàn)自己的缺點,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3)你覺得變化后的小英僅僅只是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跳舞嗎?你認為省略號還省去了什么?誰來補充?
。4)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小英呢?
活潑、開朗、自信,板書:
自信開朗
⑸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就讓我們高興地來讀讀第5段吧!
、首x到這兒在我們心中一定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是?(小英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你認為是因為什么?(掌聲)從哪兒找到答案的?(小英的來信)
指名讀。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二、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nèi)涵
1、默讀第2、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小英的句子,想想現(xiàn)在的小英會想什么?
2、輪到小英的時候,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她此刻的心情會怎樣,她會想些什么?
投影出示:
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的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殘缺的小女孩感到自卑、緊張,害怕。那她又是怎樣做的呢?
。ㄉ涣鳌#
出示: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猶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猶豫什么?(上去還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嗎?(不想)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嗎?(不能)為什么?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痛苦、無奈。齊讀。
伴著悠揚的歌聲,讓我們美妙的讀書聲也響起來,讓我們在歌聲與讀書聲的美好交匯中結(jié)束今天的課!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掌握:理解課文,感受天山托木爾峰的迷人景色;
2、能力培養(yǎng):運用總分寫法的思路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描述景物的方法;
3、創(chuàng)新素質(zhì)、人格: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情感目標:加強環(huán)保教育,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用總分的方法來描述景物。
教具準備: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今天,老師想給同學們唱一首歌,你們想聽嗎?
生齊:想。
師:會唱的同學可以和老師一起來唱。(教師彈琴伴奏,師生合唱歌曲《我愛雪蓮花》。同時,電腦出示雪蓮花圖片。)
師:雪蓮花美嗎?
生齊:美。
師:現(xiàn)在,老師就帶你去一個盛開著美麗的雪蓮花的地方——天山的托木爾峰。(板書課題)
(課件演示:出示中國地圖,鏡頭推向天山山脈,使學生明確天山的具體位置,并同時解說)師:在我們偉大祖國的西部,有一座雄偉壯麗的天山,(這時,在天山山脈上出現(xiàn)一個閃爍的紅點)在天山的西部,有一座海拔7400多米的山峰,它就是天山的高峰——托木爾峰。(閃爍的紅點逐漸拉近,變成書中的插圖,定格。)
請同學們欣賞這幅美麗的圖畫,并說一說你有怎樣的感受?或者你都想知道些什么?
生1:托木爾峰真美啊!
師:托木爾峰是很美,老師也有同感。
生2:托木爾峰象一座冰山。
師:你說的真好。
生3:老師,我想知道托木爾峰有些什么動物和植物?
師:你提的問題真好,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自己找到答案的。
(點評:教師利用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美的課件,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利用電教手段,巧妙地揭示出托木爾峰的具體位置,事半功倍。同時,讓學生自己提出想學什么,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出了鋪墊。)
二、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希望你能盡量看漢字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掃讀拼音。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請你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并請你找出你喜歡的段落。
生: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天山的托木爾峰的物產(chǎn)和美麗景色,號召人們來保護環(huán)境。
師:你說的真好。希望同學們能向他一樣,認真讀書、思考,學會更多的知識。
三、再讀升華:
師:找到你喜歡的段落了嗎?你喜歡哪一段?并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生:我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為我對千姿百態(tài)的冰很感興趣。
1、讀講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并思考:本段介紹了托木爾峰的哪方面的景色?
請你用心想一想、動筆畫一畫、動口說一說,和本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師:你們都學到什么了?
生:這一段主要介紹了托木爾峰千姿百態(tài)的冰川。
師:你能想出這些冰川都是什么樣的嗎?
生:一定有想大象的冰川。
師:還有嗎?
生:有象大樹的,生:有象小孩的。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打算怎么讀呢?
。ü膭顚W生之間互相修改,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師:這么多形態(tài)各異的冰,(出示各種姿態(tài)的冰的圖片)像(讓生答)、像(同前)、像(同前),你感覺還可能像什么?(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自由發(fā)言。)
。ㄒx)師:千姿百態(tài)的冰,有的像(生齊:金字塔),有的像(生齊:城墻),有的像(生齊:盛開的花朵)。有的像(教師連說若干個有的像,學生則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自由發(fā)言。)
。c評: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課堂氣氛頃刻間變的活躍起來。教師適時的指導朗讀,使學生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2、講第三自然段:
師:你還喜歡哪個自然段?為什么?
生:我還喜歡第三段,因為那里有許多我不知道的動物和植物。
師:默讀第三自然段,并思考:本段介紹了托木爾峰的哪方面的特點?
(學生自學、討論后,匯報)
生:課文介紹了托木爾峰的動物和植物的特點。
師:除了課文中提到的這些,你在課前預習時,還查到了哪些關于托木爾峰動、植物,以及其他方面的資料?請你介紹給大家聽一聽?并談一談你的感想。
。▽W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比較少)
3、合學生搜集到的資料,指導學生自學第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并讓學生說一說成立自然保護區(qū)的重要意義。
生:有了自然保護區(qū),我們就能很好的欣賞那里的美景了。
生:有了自然保護區(qū),科學家們就能更好地研究那里的'動物和植物了。
4、小結(jié),總結(jié)板書,并結(jié)合板書學習第一自然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總分式的寫作方法。
。c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順序,不拘泥于教材,并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了自然的美。可見教師有著很高的教學藝術。)
三、指導朗讀:
四、課外延伸:
(結(jié)合板書)師:托木爾峰景迷人、物奇特,盡顯大自然的美麗。像這樣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在我們偉大的祖國還有很多處,快快開啟你的記憶寶庫,想一想還有哪些古詩詞也向我們展現(xiàn)了山峰的奇秀之美?
生: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升紫煙
。c評:在學生的回答中,學生共背出了十七首描寫大自然美景的古詩。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說明教師平時的訓練是很到位的。教師的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又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即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又受到了美的熏陶。一舉兩得。)
五、情感升華: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愛上這盛開著美麗的雪蓮花的托木爾峰了嗎?那就讓我們再次唱起那首《我愛雪蓮花》!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9
學情分析: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兒童故事,因此,在學生閱讀故事時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并將學生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對孩子們的啟發(fā)教育作用是的。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對話較多,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并分角色朗讀課文,從而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本課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隨課文識字。
課前準備:
發(fā)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jié)合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
預設:我是指誰?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義詞就是:守信)
那課題中“我不能失信”,說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生字。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爸爸伯伯家宋慶齡媽媽小珍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第一段
1、小朋友,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讀讀第一段,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3、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讓你感受到宋慶齡是多么想去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如:盼望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四、分角色朗讀(2一9)自然段
小朋友,宋慶齡這么想去伯父家,她為什么不去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1、四人小組學習(2一9)自然段
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nèi)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nèi)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可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nèi)容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隨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xiàn),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5、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幾句話寫下來。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jié):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六、作業(yè)
1、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格言。
2、閱讀有關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課的課文屬于選讀課文,所以我一直在想此類課文該如何來上,完全讓學生放手自學,怕學生學不好,不會學,控制不了自已,所以我就做個主持人,管個主持,首先讓學生了解了宋慶齡,然后通過讀導讀有了一個主要問題,然后由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師范讀一遍,接著由學生進行自讀練讀,然后給學生十五分鐘時間邊讀每一段邊寫下自己的體會,之后又給五分鐘要求附近的三個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體會,最后十分鐘由我簡單問上幾個主要問題,相當于全班匯報,在匯報時學生討論讀法,然后重點讀部分句子,學完后由學生說一說自已本節(jié)課的收獲。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能夠理解主要內(nèi)容,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并能說出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將第一自然段讀得不錯,但對話卻沒有好好處理,學生只是理解和會讀了,不能有感情地體會出人物的心情,表演出來,下次的選讀課文準備再放得開一點,但導得要精。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影影綽綽”、“拈弓搭箭”、“神勇無比”等詞語的含義。
2.理解文包詩的課型,能背誦詩歌,并說出詩歌大意。
3.能過朗讀表達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教學重、難點:
學習理解古詩《塞下曲》,豐富學生積累。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引出課型
1.“叫醒耳朵”常規(guī)訓練:“猛然間……拉開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來”。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李廣射虎》這篇文章。李廣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呢?同學們來說說你們的了解。咱們打開書,快速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搜尋一下有關李廣的信息。
3.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類型的課文嗎?(文包詩)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有了以前的這些積累,相信你們學起這篇文章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4.來,先請合作小組互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給你們讀一遍的時間,你們可以采取自己組里獨創(chuàng)的方式,來讀一讀。
5.由一小組匯報預習 ——朗讀課文一遍,學生評價。
二、由詩及文,理清脈絡
既然是文包詩,那么文章與古詩是如何一一對應的呢?請同學們默讀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們來交流。
三小節(ji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四小節(jié)——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三、詩文對應,感悟神勇
1.讓我們再走近些,來感受古詩的精妙與文章描述的精彩。剛才同學們提到,第一句古詩對應的是第三小節(jié),F(xiàn)在我就請同學們拿起筆來劃一劃。哪幾句是寫“林暗草驚風”的?用橫線表示。哪幾句是寫“將軍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線表示。(學生自學)
2.訓練朗讀第一行,讀出當時夜黑風疾的情景來。
3.誰來讀讀對應第二行詩的句子?從這幾句話里,你又進一步了解李廣了嗎?從哪些詞語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將果然名不虛傳。從他一氣呵成的射虎動作,不難看出他的神勇。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訓練朗讀第二行,讀出李廣的機敏、神勇、果斷來。
5.回歸古詩。讀得真好,回到古詩中,你還能讀出這樣的氣勢來嗎?誰來試著讀一讀第一句。
四、詩文對應,感悟力大
1.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請自學第四小節(jié)。先劃一劃,再讀一讀。
2.讓老師來了解一下你們自學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廣的隨從便出去尋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場景呢?
3.請大家注意標點,談談這兩個感嘆號給你帶來的感受。你能讀出來嗎?
4.我們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白羽箭還有多少露在外面?從字里行間找根據(jù),或者你從古詩中找到相應的字,也可以說明。
5.練讀最后一句,感受李廣的力大無比。
6.此時此刻,如果讓你用“好一個 的李廣”來稱贊他,你準備怎樣表達?
7.再次回到古詩,讀出你心中的贊嘆。
五、回味詩文,練習講述
1.讓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詩。
2.來,對照古詩學著做一個說書人,給我們說說李廣的故事。
六、拓展古詩,提升閱讀
1.李廣如此神勇,難怪唐代另一邊塞詩人王昌齡有詩這樣贊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這首詩《塞下曲》的作者盧綸,有名的邊塞詩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師在這兒給大家讀一讀另外一首。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像上學期我們進行的古詩研究一樣,模仿著寫一篇文包詩。老師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詩文,質(zhì)疑問難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學們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李廣射虎(板書課題,并指導朗讀好課題)
2.同學們,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會告訴我們文章的`寫作范圍和內(nèi)容,F(xiàn)在,你讀了這個題目,你希望這篇課文能告訴你哪些內(nèi)容?(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
。ɡ顝V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射虎?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嗎?結(jié)果怎樣?……)
師評價:同學們,質(zhì)疑問難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圍繞課題提出問題,可以使我們讀書更有目的,讀后的收獲會更大。
二、理解課文
1.其實,李廣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據(jù)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的古詩《塞下曲》的情節(jié)改編的。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神勇無比)
理解:神勇無比
。3)齊讀第二節(jié)
3.學習3、4自然段
。1)過渡:請大家輕聲讀讀課文3、4自然段,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李廣的神勇無比呢?用~~劃出來
。2)交流
A出示
。1)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fā)現(xiàn)虎、射虎這一過程說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著、膽大藝高)
。2)這一系列過程當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3)讓我們大家齊讀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學們找找看,在這一部分當中作者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李廣射虎的?在文中用圓圈圈出來。
(5)交流(拈、搭、運、拉)
。6)說說這幾個動詞在文中的意思
。7)看多媒體:師生一起欣賞李廣射虎的形象。
(8)說說李廣射虎威武嗎?大家想不想學一學李廣?老師做了一張簡易的弓和箭,誰來表演一下。
(9)點評:說說他表演得怎么樣?
。10)說說你的體會。(射箭不容易,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導朗讀。
、俚谝痪溆脭⑹碌恼Z調(diào),語氣平緩;第二、三、四三句語調(diào)稍重,重讀“疾風”“沙沙”、“想到”、“警惕“、|四處搜尋”,要注意用語調(diào)去渲染當時的那種恐懼而緊張的氣氛;第5、6兩句語速要稍快,要讀出當時的那種緊張的氣氛。
B、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
。1)隨從們驚嘆的是李廣將軍的箭射中了巨石嗎?如果不是,那驚嘆的是什么?(力大無窮)
。2)指導朗讀:讀出隨從們的驚訝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1)“怎么拔也拔不出來”說明了什么?
。2)多媒體出示箭沒石棱的圖畫,這時在場的將士們會說些什么?
(3)這似乎是一個笑話,但我們不會嘲笑李廣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藝,因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沒有一個將軍能將箭深深的射進石頭中,有這樣高超武藝的將軍鎮(zhèn)守邊關,足以讓敵人膽寒。
。4)指導朗讀:讀出對李廣高超武藝的驚訝、敬佩之情。
。5)齊讀第四節(jié)
4.再來讀讀這首詩,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就非常簡單了。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前兩句所講的內(nèi)容?那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后兩句所講的內(nèi)容。
三、拓展延伸
1.學生自由點擊“李廣其人”,根據(jù)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閱讀文本,讀后四人小組圍繞剛才提出的問題交流讀后的收獲,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討論結(jié)果。
2.學生鼠標點擊“古詩《出塞》”,詩文結(jié)合,在讀、看、想中感受人們對李廣的敬佩與懷念。然后自由發(fā)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詩。
板書設計:
膽大藝高
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并學會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多種學習活動,讓學生學會交流合作。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并學會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重點句的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任務驅(qū)動法、點撥法。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搜集燕子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首先聽一首兒歌,看誰能猜出歌里唱的是什么?播放兒歌《小燕子》。(學生回答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燕子,看看它有多么可愛。板書課題《燕子》。
二、檢查自學,展示成果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搜集的燕子的資料。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tǒng)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shù)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幾個月就能吃掉25萬只害蟲,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它們。在樹洞或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鉆穴,或在城鄉(xiāng)把泥黏在樓道、房頂、屋檐等的墻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chǎn)3~7卵。燕子最愿意接近人類,人類最愛護這種益鳥。
燕子在冬天來臨之前,它們總要進行每年一度的長途旅行——成群結(jié)隊地由北方飛向遙遠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濕潤的天氣,而將嚴冬的冰霜和凜冽的寒風留給了從不南飛過冬的山雀、松雞和雷鳥。
2、展示作者的介紹。
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1958年10月17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年僅60歲。
三、朗讀課文,學會生字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然后完成下面的問題:
1、按要求自學生字、新詞,比一比看誰學的最快。
(1)在讀課文中,圈畫出不會的字音、難懂的詞語。
。2)通過查字典,弄明白字詞的讀音和意思。
。3)說一說你如何記住這些生字詞。
提示:根據(jù)形聲字的形旁、聲旁,根據(jù)形近字的不同偏旁,根據(jù)字的結(jié)構(gòu)深記憶。
2、開火車反復朗讀生字,看誰讀的最準確。
燕子yàn zi 聚攏jù lǒng 增添zēng tiān 掠過lüè guò
稻田dào tián 尾尖wěi jiān 偶爾ǒu ěr 沾zhān了 一圈 yī quān
蕩漾dàngyàng 倦juàn了 音符yīn fú 演奏yǎnzòu 贊歌zàn gē
3、生字組詞大挑戰(zhàn)。
燕( ) 聚( ) 增( ) 掠( ) 稻( )
尖( ) 偶( ) 沾( ) 圈( ) 漾( )
倦( ) 符( ) 演( ) 贊( )
三、自主探究,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指導學生多種形式大聲朗讀課文,可以個人讀、小組齊讀、接力讀,逐漸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問題:
1、你知道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嗎?
點撥:對燕子的喜愛的贊美之情。
2、課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燕子,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點撥:描寫的是春天的燕子,從“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看出來。
四、深入探究燕子的美麗外形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然后探究下面的問題:
1、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點撥: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2、通過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小燕子外形有什么特點呢?
點撥:外形非常美麗。
3、小燕子還有什么特點?
點撥:活潑機靈。
五、感情朗讀,欣賞春天美景
組織學生齊讀第二段,然后認真思考下面的問題,看誰先回答。
1、春天到來了,景色是怎樣的?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
點撥:是光彩奪目的春天,描寫了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
2、細雨、微風、柳絲、草、葉、花分別是什么樣的?
點撥: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
3、“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是怎樣的景象?
點撥:各種樹木、花兒、草兒,長的非常茂盛,繁多,充滿了生氣,一下子趕到春天里來了,就像趕集似的,熱鬧極了。
4、小燕子從哪里趕來的?它給春光增添了什么?
點撥: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5、發(fā)揮想像,你認為小燕子會為春天增添什么生機呢?
點撥:帶來美麗的身影,帶來悅耳的歌聲,帶來精美的舞蹈等。
六、合作探究,理解空中飛燕的美姿
以小組為單位朗讀第三段,看那個組讀的整齊、有感情,然后合作探究下面的問題。
1、燕子是如何中天空中飛行的?
點撥: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
2、課文寫了燕子幾種情況的飛行?
兩種,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zhuǎn)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
3、你能描述一下“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的情形嗎?
點撥:小燕子飛快的飛到清澈的湖面上,輕輕的貼近了水面,俊俏的尾巴輕快的沾了一下水面。湖面上產(chǎn)生了一圈又一圈的美麗波紋,慢慢向四周蕩漾開去。
4、這一段你感受到燕子飛翔時怎樣的特點?
點撥:感受到燕子飛行時的輕快、靈巧和優(yōu)美的`姿態(tài)。
七、細細品讀,體會靜止燕子的優(yōu)美
仔細品讀第四段,反復體會語句意思,然后探究下面的問題:
1、小燕子為什么要落在電線?
點撥:幾對燕子飛倦了,所以落在電線上。
2、我會找出課文中兩個打比方的句子,并說說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點撥:“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第一句把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比作五線譜,第二句是把電線和停著的燕子比作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3、發(fā)揮想像,說說燕子“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會贊美什么呢?
點撥:會贊美春天的美麗、燕子的可愛美麗、大自然的生機活力、人們的勤勞。
八、學以致用,拓展延伸提高
指導學生仿寫句子,“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
點撥:遠處的叢山,連綿起伏,多么像一個大屏障啊!
天上輕盈的白云,飄來飄去,多么像美麗的仙女!
九、當堂練習、及時鞏固
1、我會根據(jù)拼音寫詞語。
jù lǒnɡ dànɡ yànɡ yīn fú zēng tiān zàn gē
( ) ( ) ( ) ( ) ( )
2、我會在( )里填上恰當?shù)牧吭~。
一( )羽毛 一( )翅膀 一( )鳴叫
一( )春雨 一( )柳絲 一( )燕子
3、我會照樣子,打比方。
例: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我會寫:
4、我會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燕子》是我國著名作家( )先生寫的一篇優(yōu)美散文。課文以清新明快的筆調(diào)描寫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 )在天空中掠過,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春天和( )的喜愛之情。
十、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美,寫到燕子的飛行美,又寫到它靜態(tài)的美。讓我們感受到美麗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機和活力;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可愛。希望我們熱愛小燕子、保護可愛的小燕子,讓生活更加美好。
【板書設計】
燕子
外形 活潑機靈
南方趕來 增添生機
飛行 天空 掠過
靜止 電線 休息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學的輕松愉快,教學效果很好。首先我運用兒歌導入新課,設置情景,將孩子們帶到了一個生機勃勃、五彩繽紛的春天,與“春之使者”小燕子對話。其次,我注重加強學生的課前自學,讓學生學會展示課前自學成果,讓學生體會到參與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另外,我設置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多種形式的探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信任學生,提供各種吸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我注重加強學生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文章內(nèi)容時,嘗試讓學生大膽的解決主觀性問題,說出自己的感受。最后設置當堂練習,及時鞏固所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紅色的報春花》記敘的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小達爾文把一束白色的報春花插在紅墨水瓶里,使花兒變成了紅色,并以此向爸爸證明了花的顏色不是大自然賜給的,自己可以改變花的顏色。字里行間,無不讓我們感受到了小達爾文“敢想敢說敢做”的可貴品質(zhì)。
作者以時間的推移順序記敘了小達爾文和爸爸之間的兩次對話。第2——8節(jié)是寫有一年春天里的一天,小達爾文突發(fā)奇想,要改變報春花的顏色,受到了爸爸的制止,但小達爾文很不服氣;第9——11節(jié)是寫小達爾文果真把白色的報春花變成了紅色,并告訴爸爸自己是怎么改變花的顏色的,令爸爸激動萬分。
這篇課文的對話描寫生動具體,體現(xiàn)出了小達爾文的鮮明個性。正是小達爾文從小敢想敢說敢做,才為其將來在生物學界的卓越成就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在一、二年級的識字學習中,學生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根據(jù)拼音學習生字,讀準字音;根據(jù)偏旁部首區(qū)分字義,記住字形。因此,進入三年級學習的學生識字量比較大,并基本具備了自學字詞的能力,查字典、找近義詞、聯(lián)系上下文等已經(jīng)成為他們理解詞語常用的方法。但教師并不能因而放棄字詞教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比較、辨析和運用。
多數(shù)學生能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少有頓讀、唱讀、一字一頓等現(xiàn)象。在老師的引導下,初步能抓通過文中的重點句、品詞析句等方法理解課文的中心,并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在集體中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三、關于教學目標的制定
目標一:會正確認讀本課4個生字;積累若干詞語;理解詞語“賜給”的意思。
本課需在閱讀中認識“賜、恭、插、豪”4個生字,雖然數(shù)量較少,但各有側(cè)重:“賜”可以用換字法在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理解,并通過查字典進行驗證;“恭”和“插”注重書寫筆順的指導;課后,可以通過復習鞏固的練習,出示“賜、踢、剔、惕”“恭、巷”和“毫、豪”等幾組詞,說說字音、字形和字義上的異同,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和運用字詞。
目標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
閱讀教學從整體出發(fā),在初步感知課文大意的基礎上,當堂聽記課后練習中的一句句子:“小達爾文自豪地說:“爸爸,這不是大自然賜給的,是我讓它改變了顏色!辈⒁源朔謨纱蟀鍓K學習課文:“小達爾文為什么要改變花的顏色”和“小達爾文是怎樣改變花的顏色的”。
目標三:理解課文最后一句“我的花園里又多了一種新的報春花,英國又多了一種紅色的報春花”的含義。
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展開想象說話,突破難點,扎實有效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感悟了深奧的思想內(nèi)涵。
目標四:感受達爾文“敢想、敢說、敢做”的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感情。
教師展開多層次的閱讀,有感情地朗讀、品味小達爾文和爸爸之間的對話,了解“小達爾文為什么要改變花的顏色”和“小達爾文是怎樣改變花的顏色的”。這樣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達爾文“敢想、敢說、敢做”的品質(zhì);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科學的感情。
目標五: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實驗報告了解報春花變紅色這一現(xiàn)象中的科學知識
這是本單元學習重點的課后延伸,借此學生不僅進一步了解了“毛細現(xiàn)象”的科學原理,還提高了仔細觀察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四、關于教學設計
。ㄒ唬╊A習反饋,整體進入。
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收集了一些關于報春花的圖文資料。教師請學生用一句話來介紹報春花,學生借此不僅反饋了自己課外的知識,還可能會自然而然地把文本中預習到的內(nèi)容反饋出來。即使學生沒有提出,老師也可以提供給學生,并指導朗讀。
揭示課題后,教師請學生用一句話說說報春花為什么是紅色的?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對大致內(nèi)容有了整體的感知。而后聽記的句子是課后練習,不但將完成練習、鞏固字詞、訓練聽記三者合一,而且又整體進入了課文,為接下來的深入閱讀、體會達爾文的品質(zhì)提供了一個突破口。
。ǘ┥钊雽W習,讀文析句。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必須體現(xiàn)一定的層次性,目標要求應逐步推進。
例如第2——8小節(jié)的學習:第1次讀(全文)——讀準句子中的字音,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第2次讀——默讀,邊讀邊按要求劃有關句子。學生交流讀,檢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3次讀——邊讀邊思考:小達爾文為什么要對爸爸說這
“不是大自然賜給的”?并圍繞重點句子進行朗誦指導,把句子讀好。第4次讀——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出這番對話中,父子倆不同的語氣。學生對這么循序漸進的的4、5遍讀應該并不感覺枯燥、乏味。這時,文本中的內(nèi)容自然在學生的`記憶中生成了。
教學中,教師應該比較注意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時間獨立思考和學習。比如,在出示閱讀要求后,必定留有一個間歇,讓學生看清要求,以便更順利地進入自主學習。在學習本課第9——11節(jié)時,教師請學生用第三人稱說說小達爾文改變報春花顏色的過程。這里滲透的是語言轉(zhuǎn)述能力。學生通過熟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了解他的做法,再向大家介紹這個過程。學生將有一個從不會到有點會,再到大部分會的學習過程。因此,這里的教學是從扶到放,利用課文語言,抓住關鍵句子,在實踐中掌握轉(zhuǎn)述的方法。起先是自己讀文,找到達爾文說的話,是為了而后的轉(zhuǎn)述做準備。在找到之后,我出示一個說話提示“一天下午,第二天!睂L試學習的機會留給了學生,最后,不少學生自然而然地將熟讀內(nèi)容用轉(zhuǎn)述的語氣表述出來。
。ㄈ┵|(zhì)疑釋疑,學后存疑。
在學完本課后,教師先請學生再讀全文,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交流之后,教師隨機歸納梳理:有的問題當場討論,由學生自己解決;有的問題需借助媒體演示,揭示科學原理;有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可以放到課后存疑……
教師讓學生回味全文、提出問題的這個過程,是以一個平等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交流活動中,決不輕易肯定或否定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共同學習、研究,使得課堂中有更多的教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機會,鼓勵讓學生把自己讀文的獨特感受,對一些問題的不同見解或不解的困惑說出來。在更深更透徹地理解文本的同時,教師也將“課堂”變成學生主動求知的“學堂”。“學貴質(zhì)疑”,當學生紛紛提出了問題的時候,這也說明學生在靜下心來,仔細閱讀。
(四)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通過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而不是對語文知識的反復講解,也不是用練習反復操練來進行。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就是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動手做做實驗,查閱有關資料,并相互交流所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生活態(tài)度。在《紅色的報春花》一課中,學生對虹吸現(xiàn)象比較感興趣,教師除了制作多媒體,進行形象直觀的演示,還可以請學生結(jié)合課后語言直播廳,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做一次實驗,填寫一份實驗報告,并向大家作報告。這樣,學生在動動手、動動腦、動動筆、動動口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仔細觀察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還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獲得了啟示。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本課的大概意思,學習概括文章的寫作順序。
3.嘗試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學會與人合作。
4.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父親和兒子不同的心理變化;理解對話語言的情感;感受孩子們的天真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在充分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體會父親與兒子的不同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敢于質(zhì)疑傳統(tǒng)打破常規(guī)。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板書課題:切錯的蘋果。生齊讀課題。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自己已知道了哪些內(nèi)容?
師及時予以評價。
二、朗讀感悟。
1.回顧上節(jié)課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時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要切蘋果?怎樣切蘋果的?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分別寫這兩個內(nèi)容的?
2.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兒子為什么要切蘋果。
3.這段中的“顯示顯示”一詞能不能換個詞來說?(展示展示、炫耀炫耀……)
從這個詞中可以看出兒子怎么樣?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4.生活中,你是否和他有過同樣的感受?你是怎么和爸爸媽媽說的?
在文中找出兒子說的話并用浪線畫出來,然后再練習讀一讀。
當兒子請爸爸看看蘋果里面有什么時,爸爸是怎么想的呢?請你找出爸爸說的話讀一讀,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5.同桌之間練習讀兒子和父親的對話。
6.兒子切出的蘋果里面真的會和他說的那樣有星星出現(xiàn)嗎?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描寫兒子切蘋果的語句用直線畫出來。
(1)引導學生畫出文中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及由此產(chǎn)生圖案的有關句子,并和通常的`切法進行比較。
(2)當堂實物演示:理解句中的“橫切面”、“清晰”等詞語。
(3 )用“清晰”一詞造句。
(4 )引導學生讀懂這些句子。
7.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讀爸爸的話。
師:這幾句話講“我”深有感觸,感觸有兩層意思,一層深一層,所以說是“深有感觸”。那“我”的感觸的第一層意思是什么?
生:(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師:“這鮮為人知的東西”指的是什么東西?
生:(蘋果里的五角星)
師:這一層肯定了蘋果里的“五角星”魅力很大。那么為什么要用上“竟”字呢?請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
師:第二層意思是什么?
生:(蘋果里隱藏著“五角星”的這個秘密傳到幼兒園,再傳給“我”,“我”又傳給大家,證明它有很大的魅力。)
師:說說你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師總結(jié):往大處說,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想法和做法,采用新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式。
三、拓展延伸。
說一說,生活中你有沒有文中這樣類似的經(jīng)歷,或者是親眼看到,或親耳聽到的,從自己說的事例中,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板書設計
顯示新本領 攔腰橫切
切錯的蘋果 { 清晰看出 從未見過 更沒想到 } 創(chuàng)造力
深有感觸 有魅力 傳秘密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3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一段,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2.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潑、調(diào)皮;想象花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真童趣。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學生對花的學校的了解,對詩句意思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作者泰戈爾的資料。學生準備:自己預習課文,想象花的學校是什么樣子。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想感知,激趣引入: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
四、學寫生字:
五、課堂小結(jié):你讀了《花的學校》這一課,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一幅“花的學!。
七、板書設計:老師把要寫的字范寫在黑板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三、展示繪畫,指導朗讀:
四、介紹作者,推薦閱讀:
五、課堂小結(jié):這篇課文優(yōu)美而富有童趣,作者從花的身上產(chǎn)生了豐富的想象,我們以后也可以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動植物,相信大家也會寫得很有趣。
六、作業(yè)設計: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5
《七顆鉆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顆鉆石,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而這七顆鉆石升到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
一、說教學設計:
我們設計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是以情感為主線,因為這篇課文情節(jié)比較簡單,但內(nèi)涵卻比較深,應引導學生去了解旱災的嚴重,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在課前談話時,我利用學生對童話的喜愛,通過豐富多采的畫面喚起學生的記憶,感受童話的美好和神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通過理解詞語“干涸、干枯、焦渴”的豐富內(nèi)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旱災的嚴重性,為下文的學習起到一個鋪墊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而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緊緊抓住“最感動你的詞語或句子”,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讓情感在課堂上流淌,讓課堂充盈著濃濃的人文情懷。教育家呂型偉先生曾意味深長地指出: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yǎng)愛。新課程也要求我們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
二、說教學理念:
1、重視基礎知識
語文畢竟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學中還是應該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來體現(xiàn):一是字詞教學,既面向全體,又關注個體,同時還能突出重點。比如“唾沫”一詞的讀音比較難,我就讓學生來發(fā)現(xiàn),并及時糾正,達到以點蓋面的目的。二是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歸納,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沒有足夠的語言概括能力,但我們應該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歸納,而后來出示的填空是考慮到中下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這樣做可以讓全體學生都得益,當然,我也有分層要求,會說的還是按照自己的來說,不會說的就可以依托填空來說一說。三是課堂作業(yè)的設計,這一題其實是對“干涸、干枯“這一對近義詞的辨析,是對本節(jié)課中所學內(nèi)容的復習鞏固。
2、落實語言文字
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是學習語文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抓住語言文字展開教學,也就使我們的語文課更有語文味了。在第一、二兩個自然段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理解語言,經(jīng)歷學習語言的過程,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感悟。在落實語言文字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種方法:
(1)直觀畫面刺激
比如在理解“干涸”和“干枯”這兩個詞時,我在學生自悟的基礎上,利用圖片沖擊學生的視覺,讓他們看著畫面再來說說自己的感受,此時學生地感悟就比較到位了,明白了旱災真的很嚴重,什么地方都沒水了,大地都裂開了很大很大的縫。
。2)引發(fā)想像
想像可以使文本厚實起來,又因為童話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感受小姑娘的“累”時,我讓學生想像“她可能都找了哪些地方?”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真的很會想,從而使得“哪兒”這個詞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教學是一種喚醒”,我們應該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積累的知識經(jīng)驗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如在理解“焦渴”一詞時,我就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談談“渴”的感覺,再來想像“焦渴”又是怎樣的程度,進一步明白旱災之大,旱情之嚴重。
(4)朗讀加深體驗
朗讀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以讀明義”的境界。像在句子“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钡睦斫庵校覜]有讓學生去說,就是用讀來理解,“以讀帶講”,在讀中感受那份驚喜、高興、喜出望外。又比如在“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我讓學生邊讀邊悟,感受小姑娘的愛心和堅強的毅力。
盡管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打磨,也融合了很多優(yōu)秀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教研室徐老師兩次來聽我的試教并作指導,真的很感謝,我們學校的何校長,她是全程參與了這節(jié)課的打磨,讓我非常感動,還有我們學科組的全體老師們。不過,因為個人水平的緣故,在演繹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請大家予以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經(jīng)典教案02-09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6-21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六》04-11
小學三年級語文《點金術》教案10-13
小學三年級語文《燕子》教案03-07
信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2-30
小學教案語文三年級05-21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05-27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06-27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