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1
教學目標
①概述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趯Ρ扔^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過程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自身形態(tài)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蹍⒓淤Y料分析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認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觀點。
重點和難點
①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谡J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壅J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資料及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等。
學生: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tài)的圖片資料。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人類的起源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認識觀察現代類人猿
推測森林古猿當時的.生活狀況敘述課前搜集的有關人類起源的相關資料和內容,小組之間相互交流。
傾聽教師有關生物進化論與神創(chuàng)論的介紹,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觀看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
通過對比找出現代類人猿與人的異同點。
通過觀察圖片和錄像片,小組以合作的方式嘗試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況。組織交流、評價,并補充。
介紹有關生物進化論觀點與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爭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中,存在著唯物觀和唯心觀點的斗爭。
指導學生閱讀圖書和觀看錄像,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問題、思索、回答,并補充。
鼓勵和引導學生從運動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膽進行想像,并進行適當的補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環(huán)境的變化(地殼的運動導致)
分析課本中的資料,小組之間互相質疑、討論,達成共識:地殼的劇烈運動,使自然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進行補充、糾正。
古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證據及歷程
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觀察早期的古人類化石,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根據書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東非人”所生活的時期及進化狀況、進化的地位。
小組討論、分析交流: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在形態(tài)、勞動、使用工具、語言等方面的變化。
分組游戲。(肢體表達一句話的意思,體會語言的重要性)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要點(骨骼的長短、粗細,骨盆的形態(tài)等)并進行分析,引導答疑,樹立進化的觀點。
強調人類進化過程中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
提醒學生在生活中應很好地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
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發(fā)展小組討論:
明確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tài)規(guī)律。
人猿同祖,人猿應友好相處。我們有責任保護好珍稀、瀕危的現代類人猿。教育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滲透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情感教育。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和特征。
2、了解從原始靈長類到猿和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
3、理解文化發(fā)展與人類進化的關系。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投影圖片和播放影片,學生觀察和思考;
2、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3、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歸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比較人類與類人猿存在的親緣關系和從已發(fā)現的古人類化石等方面的事實,讓學生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來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類起源觀點。
2、通過介紹我們人類同屬于智人種,讓學生知道不同種族的人是同一個大家庭的人,不能有種族歧視和隔離,地球上人人平等。
3、通過我國發(fā)現的古人類化石,讓學生知道我國是文明古國。
課型新知識傳授課
教學重點古猿到人的進化
教學難點文化發(fā)展與人類進化的關系
教學方法談話觀察和討論
課前準備以表格等形式給學生一些問題,讓學生對上課內容有一個基本認識
教學過程
課題導入
師:投影現代四種類人猿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名字。然后問人類為什么與現代類人猿在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這么樣的相似?
生思考:略
師問:人與類人猿在進化上是怎樣的關系呢?人類是不是同猿進化而來的呢?是怎樣進化的呢?
師:投影這節(jié)課的主要板書,并介紹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第4節(jié)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1、人的特征和在生物界的地位
2、從猿到人
3、文化發(fā)展與人類進化
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知識點1:人的主要特征
師問:人區(qū)別于動物有哪些主要特征?投影兩張人和動物的圖片比較
生思考分析討論和發(fā)言:略
師歸納:投影答案
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能分析討論能力和思維能力
知識點2:人在生物界的地位
師問:人在生物界是屬于動物,那么在生物界的分類地位是怎樣的呢?
生思考分析討論發(fā)言:略
師歸納:投影答案
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和思維能力
知識點3:從猿到人
師問:達爾文進化理論告訴人們,人與現在地球上生存的其它物種一樣也是由以前的生物進化而來的,那我們人類的祖先是誰呢?
生答:猿
師明確:是古猿,她是現代猿類和人類的共同祖先。
師問:那么古猿又是由什么動物進化而來的呢?投影板書:猿從哪里來?并投影相關的學習單上的內容。(學習單課前已發(fā)下去,學習單的內容請附錄于——說明等附頁中)
師要求學生:從最早的哺乳動物中去找到祖先。要求閱讀課本P87頁第三自然小段(引導閱讀:注意年代和生物種類的名稱),兩個同學一組分析討論,并在學習單上填寫上正確答案。
生:閱書,分析討論,填寫學習單,發(fā)言。
師歸納:原始靈長類型———原猴類———人猿類———原始人(古猿),然后由原始人進化成現代的猩猩等類人猿和人。
師明確:500萬年前的原始人就是人類的最近的祖先,現在同學們理解了現代類人猿為什么與人類那么相似呢?
師:投影圖片——原始人,讓學生觀察后說出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特征(略)
投影課本圖11—22,介紹人類進化的年代
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和思維能力
師問:那么原始人是怎樣進化成人的呢?
投影板書:從猿到人
請看一段影片,人們從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提幾點觀看要求:注意年代變化,注意進化上的重要特征的變化。
生:觀看影片(約十分鐘)
師:先投影片子中的幾個簡單小問題,讓學生回答。
1、人類最早進化發(fā)生于什么地方?有何證據?
2、最早從古猿中進化出來的人類的遠祖叫什么?
3、區(qū)別于古猿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生答:略
師問:(投影問題)從猿進化到人大致歷了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與前一階段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了明顯的進化特點?
提出要求:先閱讀課本88頁及觀察圖11—23,再根據影片中內容,前后四人一組,分析討論上述問題,并把相應的學習單填寫好。
投影學習單上相應的內容
生:閱書,分析討論,填寫學習單,發(fā)言。
師歸納:略
師問:在人類生物進化過程中,你認為身體哪分的進化最為重要?有何證據?
生:思考,分析討論
師歸納:腦,頭骨或頭骨化石
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能力、分析討論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識4文化發(fā)展與人類進化
師介紹:文化的概念
師問:人類文化的發(fā)展和人類進化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
請閱書89和90頁,根據學習單上有關提示,四人一組分析討論,找到答案。
生:閱書,分析討論,填寫學習單,發(fā)言。
師歸納:略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和合作能力
師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和大家在課堂上一起經歷了我們人類進化的歷程,目睹了用高科技模擬的幾百萬年前我們的遠祖的生活情景。我們對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有了一個較深刻的認識,F在我們清楚的知道了我們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而不是神或其它什么創(chuàng)造的。那么現代人是否還在進化呢?未來的人類將變得怎樣呢?在這里,有一點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人類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教學流程
主要知識點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課題投影圖片,從類人猿與觀察思考
人的親緣關系引出人類起源課題
人類的特征談話思考發(fā)言
人類的分類地位投影圖片、談話討論發(fā)言
從原始靈長類到猿的進化投影圖片引導自學自學討論發(fā)言
從古猿到人進化播放影片觀察分組討論
發(fā)言
文化發(fā)展與人類進化引導自學分組討論發(fā)言
歸納
《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一課的教學反思
反思一、教學公開課并非一定要精心挑選上課的內容(即選課題)。《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是課本上最后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并非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這節(jié)課上得不好,可能象歷史課。由于開課日期的限制,所以選擇這部分內容開課。開始在選這節(jié)課題時,心中很擔心這節(jié)課的教學很難進行,因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很象一節(jié)歷史課,可以由教師把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從頭到尾的描述一遍,其中再展示幾張圖片就可以了。然而從教學的效果看,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
反思二、充分挖掘教的內容,制定出相應的三維教學目標是這節(jié)課教學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時充分分考慮三維目標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這節(jié)課的教學順序都是安照課本上教學知識點的順序進行設計的。這樣上課老師講起來很順暢,象講上歷史課似的。但這樣是以老師講為主了,忽視學生的活動了。我在這節(jié)課中設計了以下一些學生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合作能力。其中比較突出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開始用圖片觀察導入課題,到觀察影片,然后針對課本有關內知識點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討論和小組合作能力。其中影片非常精彩,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人類起和發(fā)展有關知識的求知欲望?梢哉f影片的觀察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針對課本知識點難易程度和相關圖片,有兩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自學,然后分析討論,回答解決有關問題。例如學習到從猿到人的進化時,閱讀課本88頁這一段,并觀察圖11—23,分析討論,回答人類從犯規(guī)到人的進化經歷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在進化上有哪些主要特點?學生活動的效果非常好,都能很好的解答以上的問題。從教學次果看,這節(jié)的教學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三維目標。
反思二、課前可以作適當的準備,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課前提早一天發(fā)給學生一張學習單,根據課本主要內容,列出了涉及這節(jié)課的幾個簡單問題,有的以問題形式,較難折知識點以填空形式和表格形式,以降低難度。在七個平行教學班中試上過兩個平行班不用這張學習單教學,而是直接在課上提出相應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有了這張工作單后,大部分學生在課前已對這些問題有了思考,或者在上課分析分析討論時,問題明確,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2、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過程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自身形態(tài)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能力目標
參加資料分析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
認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觀點。
●教學重點
1、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2、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3、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教學難點
1、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2、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教學方法
資料分析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資料及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等。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tài)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蹖胄抡n]
師:親愛的同學們,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就從未停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進行探索。從第一次沖出地球、飛向太空,到登上月球、建立空間站,以及接連向火星、木星、土星發(fā)出探測器,至今仍未發(fā)現生命。這說明了什么呢?
生:只有地球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
師:對,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對地球的贊美,從中去思考人與地球上生物圈的關系。
生:(一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師:讀完之后,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生1:地球太偉大了,我們有責任關心、愛護它。
生2:宇宙到底有多大呀!我想不出來。我更不敢想如果離開地球人類將怎樣生存!
師:是的,地球就相當于一艘在太空中遨游的宇宙飛船。在這艘“宇宙飛船”上,有陽光、空氣和水,還有大量的礦物質。這艘“宇宙飛船”上的“乘客”,不僅有數以億計的人類,還有人類已知的150多萬種動物,30多萬種植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那么,生命在地球上是無處不在的嗎?
生:不是。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層,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園。
師: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擁有的美好家園。我們人類的各項生命活動都依賴于生物圈,同時人類的活動還影響和改變著生物圈。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學習人體的結構和生理,并進一步探究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我是從哪里來的?”這是孩提時代你向爸爸媽媽提出的問題。也許爸爸媽媽的回答給你幼小的心靈以暫時的安慰,F在你長大了,通過學習,你將了解人生育的奧秘,并健康地度過青春期!叭祟愂菑哪睦飦淼哪?”讓我們追隨科學家的足跡來探究人類起源的奧秘。
[講授新課]
板書:第一節(jié)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師:關于人類起源的爭論有數百年的歷史,現在仍有許多問題是懸而未解的。在這方面你們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1:人是由猴子進化來的。
生2:我奶奶信基督教,她說人是上帝造的。
生3:中國古代也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
生4:我在一些書中看到恐龍生存的時代并沒有人類,人類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生5:我知道在生物進化的歷程中,人類出現得最晚,也不是最強大的,卻成為地球的主宰,這是為什么?
師:大家提到的問題非常好。說到人類的起源,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就是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請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課前搜集的這方面材料。
生:(分組匯報交流)
生1: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他在這本書中暗示了他的觀點將會給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線索。后來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較明確地指出,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是進化來的,并推測人類與大猩猩和黑猩猩有親緣關系。當時許多科學家堅信神創(chuàng)論,因此,達爾文進化思想的支持者與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支持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生2:關于人類起源的辯論,是在科學家赫胥黎與威爾伯福斯蘭教之間進行的。事情發(fā)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學大不列顛學會的一次會議上,爭論的焦點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達爾文的觀點在這次辯論中最終取得了勝利。后來,達爾文在比較了人類和類人猿的相似處之后提出,人類和類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來的。
師:太棒了!你們知道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嗎?
生:森林古猿。
師:對。下面你們觀察幾種現代類人猿圖片和錄像,結合生活經驗回答下列問題:這些類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們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點?
生:(小組合作進行觀察、討論,組間進行補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東部的赤道地區(qū);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熱帶雨林中;長臂猿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qū)以及我國的云南;猩猩生活在亞洲的`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熱帶森林中。它們依靠從森林中獲取的果實、嫩芽、昆蟲等食物生存。它們沒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環(huán)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類那樣進行語言和文字的交流。
師:當今,為什么人類的數量在急劇增加,而類人猿的數量卻在日益減少呢?請談一下你們的觀點。
生:(小組討論、組間交流、補充)
生1:人類具有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各種技術和工具的本領,使得人類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條件以及利用醫(yī)藥衛(wèi)生加強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斷加強,這些都使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相反,現代類人猿不具備這些能力。
生2:人類不斷開發(fā)現代類人猿賴以生存的森林,人類對現代類人猿的亂捕亂殺和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等,都使現代類人猿的數量減少。
師:類人猿在形態(tài)結構上確實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區(qū)別呢?
生:(觀察、討論、交流、回答)
生1:運動方式不同:類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類則是直立行走。
生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類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會制造工具;人類可制造并使用各種簡單和復雜的工具。
生3:腦發(fā)育的程度不同:類人猿腦的容量約為400mL,無語言能力;人腦的容量約為1200mL,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
師:由此可見,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動物進化到最高階段的產物,但人類已超出了動物界,人與動物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在亞、非、歐地區(qū),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請同學們觀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圖片,嘗試著描述出它們的生活狀況。
生: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過著樹上生活,以群居生活為主,以樹上的果實等為食物。
師: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漸進化成為人類的呢?
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4
第一節(jié)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較得出人與類人猿的本質區(qū)別
2、根據圖片、資料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自身形態(tài)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3、根據課文中的觀點澄清一些科學上的誤解
能力目標:
1、能夠區(qū)分科學事實、觀點和假說
2、收集信息并嘗試判斷整理信息
3、在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認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概述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難點:
1、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2、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有關生物進化的觀點、學說、證據;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象片;實物投影儀等。
學生: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tài)的圖片資料。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人類的起源
1、觀察與思考:四種現代類人猿
2、看錄象:人類和現代類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測森林古猿當時的生活狀況
引言、組織交流、評價并補充
放錄象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圖
小組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
觀看、分析
看圖、展開想象并描述
人類的進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
3、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變化的幾個方面
先讓在這方面有準備的同學講;投影展示課本中的“資料分析”展開討論
實物投影展示化石圖片,指導觀察
展示人類起源與發(fā)展的示意圖;強調人類進化過程中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語言產生及運用語言的重要作用。
有專長的同學講;看資料分析討論,得出初步結論。
觀察早期古人類化石圖片,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根據提示分析“露西”、“東非人”所生活的時期及進化狀況。
觀察描述;表達與交流。
分組游戲(依據練習題第3題)
三、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發(fā)展
教育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滲透保護類人猿及瀕危動物的情感教育。
小組討論:
1、明確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tài)規(guī)律。
2、人猿同祖,人猿應友好相處,我們有責任保護好他們。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由來
第一節(jié)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1、人類的起源
2、達爾文的進化論
3、人類與現代類人猿的比較
人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森林古猿的生活
引言:通過《七上》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地球是人類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園。在這大家圓中作為“物種的人”是怎么來的?作為“個體的人又是怎樣來的?先請同學們各抒己見。
進入新課:關于人類的起源概括起來有兩種觀點?
現在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觀點是:進化論。
請小組交流課前找到的信息資料
投影展示四種現代類人猿,請同學指圖說出與人類的相似處、根本區(qū)別(教師適時補充更正)
根據比較得出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近的親源關系,研究初步表明:人和現代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圖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下地生活進化成人類?同學們課下可繼續(xù)找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再探討。
小結:這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共同努力,知道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知道現代類人猿和人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為什么同一祖先會朝著兩支發(fā)展呢?下節(jié)課討論。
聆聽、思考、做筆記
有的說:人是進化來的;有的說:人是猴子變來的;有的說:人是從海里來的;有的說:人是自己生出來的;有的說:西方人認為上帝造人,東方人認為女媧造人等。
神創(chuàng)論、進化論
類人猿的定義、現代類人猿的分布、種類、數量、生活方式(略)
觀察圖片、思考
相似處:可直立(主要是臂行),無尾,手能握物,有喜怒哀樂的表情等。
根本區(qū)別:運動方式的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腦發(fā)育的程度不同。
總結、記筆記
根據圖展開想象并描述(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過著樹上生活,以群居生活為主,以樹上的果實等為食物)。
典型例題
例1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說過“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你能結合課本中的敘述,談一談勞動在人類進化中起了什么作用嗎?
勞動在人類起源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越來越復雜的勞動使前肢和手逐漸變得靈巧,能夠制造工具,從而提高了影響自然的能力;集體的勞動更加容易獲得食物,豐富的營養(yǎng)促進了腦的發(fā)育;集體勞動中產生了語言,勞動的經驗也可以一代代傳授,這都是促進了大腦的發(fā)展,使人和其他動物的區(qū)別越來越大。所以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
“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這句話,以及人們對這句話的解釋都反映出“獲得性遺傳”的進化思想。而“獲得性遺傳”進化論沒有得到證明。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物種的產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因此我們應該認為自然選擇產生了人,而勞動使人類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社會進化)。
例2為什么現在的類人猿不能進化成人?
科學家根據許多事實已證實人和現代類人猿都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進化來的。
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過樹上生活。后來部分地區(qū)的氣候變得干燥,森林大面積減少,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從樹上走下來,到地面上生活,逐漸發(fā)展成現代人類。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們逐漸進化為現代的類人猿。
現代類人猿,仍然生活在森林的環(huán)境中。它們只適應于森林中的生活。由于不會發(fā)生巨大的環(huán)境變化而迫使它們從樹上走下來,到地不能利用上肢去勞動,所以也就不可能變成人。任何事情的轉變,都需要一定的外因。如果沒有外因,就不能發(fā)生轉變。所以,現代類人猿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森林里,只能是現代的類人猿而不會再變成人。
現代類人猿也和人類一樣,是森林古猿進化的結果。不能認為只有人類進化了,而類人猿一直保持古猿的形態(tài)。而且,也不能認為現代人類就是生物進化的“終極目標”。所以,現代類人猿還要進化,但不一定要就進化成人。
探究活動
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
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查資料并檢索資料處理資料。
2、通過參觀中國古動物館,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大課堂加強科普教育。
準備:
教師:做好參觀古動物館的準備
學生:
分組制定計劃
步驟:
1、教師提出探究的主課題及要求
2、收各個組探究活動計劃(要求:活動主題,活動時間,人員分工,成果展示形式)
3、審查小組計劃
4、深入到各小組參與并指點活動
5、統(tǒng)一去參觀古動物館,重點參觀“樹華古人類館”
6、小組交流,成果展示(主要形式:利用學校櫥窗制作一期《人類的進化過程階段成果展》)
學生活動
小游戲-漫長的歷程
找一枚一角錢的硬幣,約幾個同伴玩一玩。請輪流拋硬幣,當“蘭花”圖案在上面時你只能走一格,“一角”圖案在上面時你可以進兩格。比比看誰先走過這漫長的進化之路。
習題精選
選擇題:
1、下列關于人類由來的正確敘述是()
A、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與動物沒有根本區(qū)別
B、環(huán)境的變化使猿進化成人
C、猿適應了生存環(huán)境
D、勞動對從猿到人的進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對森林古猿進化成人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體向直立行走方面發(fā)展
C、森林古猿之間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質的區(qū)別
D、環(huán)境決定了森林古猿的進化方向
3、關于人類起源的證據,說法正確的是()
A、達爾文的進化論能證明人類的起源
B、古書以及人類中的傳說都證明人類的起源
C、古人類的化石,包括遺體、遺跡和遺物,是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
D、通過模擬實驗可以證明人類的起源
4、下列關于現代類人猿與人類區(qū)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祖先不同B、運動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腦發(fā)育程度不同
5、人類的祖先由于勞動和最初的群體活動產生了()
A、語言B、糧食和衣物C、生產工具D、貨幣交流
6、下列哪項是事實()
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
B、古人類化石"露西"是在非洲發(fā)現的
C、其他地區(qū)沒有古人類化石
D、亞洲直立人是從美洲遷移過來的
7、著名的北京猿人發(fā)現于()
A、山頂洞B、小湯山C、周口店D、靈山
參考答案:1、D2、D3、C4、A5、A6、B7、C
拓展資料
人類起源大搜索
周國興
歐洲,特別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fā)祥地
自從達爾文創(chuàng)立生物進化論后,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猿有著共同的祖先。但人類這一支系是何時、何地從共同祖先這一總干上分離開來的?什么是他分離開的標志?原始人類又是何時、何地轉化為真人的……
對于這一系列的疑問,古人類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正確的回答。多數古人類學家認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為標志,真人出現以前的人類祖先,科學家們稱之為“前人”。直立是前人從人猿共祖主干上分離的形態(tài)學標志,他從主干分離的地區(qū)可謂人類最早的搖籃。真人不斷演化發(fā)展,最后成為現代人,同時形成現代不同的人種,這個進化過程完成的地區(qū)便是人類演化最后的搖籃。
在探索人類起源時首先要確立一個前提,即人類是一個生物物種,他只能有一個祖先,不可能是多個祖先。不能說黑人有一個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個祖先。因為不同的物種之間雖能婚配,卻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種能育。如果我們主張人類多祖論,就會在生物學上犯常識性的錯誤,現在已證實了人類多祖或多元論是違背科學常理的。
人類從人猿主干上分離,究竟發(fā)生在哪一地區(qū)?是在非洲,然后走進亞洲,還是在亞洲?
非洲是人類的搖籃首先是由達爾文提出來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中作了大膽的推測。另一位進化論者海格爾則在1863年發(fā)表的《自然創(chuàng)造史》一書中主張人類起源于南亞,還繪圖表示現今各人種由南亞中心向外遷移的途徑。此外,還有中亞說、北亞說以及歐洲說。由于人類的搖籃隨人類化石的不斷出土,而搖擺于各洲。
歐洲,特別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fā)祥地。從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個個體,其中包括猿人階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時代的人骨發(fā)現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們打開地圖一看,歐洲布滿了古人類的遺址。而當時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亞洲其他的區(qū)和非洲還沒有找到過古人類遺址。還有,最早發(fā)現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歐洲,即1856年在法國發(fā)現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紀20年代“辟爾當人”的騙局喧囂一時(辟爾當人被有些學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稱他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謂“曙人”,原來是來將一個新石器時代的人頭骨和一個現代猿類的下頜骨湊合起來的假品),所以當時許多人認為人類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歐。但隨著亞非兩地更多人類化石的發(fā)現,人類搖籃歐洲說才逐漸退出了舞臺。
“北京人”的發(fā)現不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1887年,荷蘭解剖學家杜布哇,抱著尋找早期人類化石遺骸的熱望,來到印尼的爪哇島,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個名叫垂尼爾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頜殘片,次年又發(fā)現一具頭蓋骨,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號頭蓋骨。1892年,又在不遠處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這些材料后,認為它們屬于同一個體,而且正是人們要尋找的人與猿之間的“缺環(huán)”。
爪哇直立猿人的發(fā)現使南亞說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發(fā)現卻遭到許多人的反對,最強烈的反對來自教會。教會堅持說,人類的祖先應是亞當,怎么可能是猿人呢?
1911年,古生物學家馬修在《氣候和演化》一書中,列舉種種理由鼓吹中亞高原是人類的搖籃。其理由,一是中亞因喜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環(huán)境變得不適宜生存,但對動物演化來說,受刺激產生的反應最有益處,所以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進人類的形成;二是哺乳動物的遷徙規(guī)律常常是最不進步的類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強盛的類型則留在發(fā)源地附近繼續(xù)發(fā)展,因此在離老家比較遠的地區(qū)反而能發(fā)現最原始的人類。當時發(fā)現的早期人類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與這一假說正好吻合。
1927年,中國發(fā)現“北京人”化石,之后相繼發(fā)現了“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遺跡,這一重大發(fā)現不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193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劉易斯在印巴交界處的西瓦立克山區(qū)找到一塊上頜碎塊,該標本從形態(tài)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點,他便借用印度一個神的名字“拉瑪”把它命名為“拉瑪猿”。但由于當時他人微言輕,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學家皮爾賓姆和西蒙斯對林猿類26個屬50多個種作綜合研究時,注意到拉瑪猿形態(tài)上的似人特點,認為它可能是人類這一支系的祖先類型,并將它從猿科中轉到人科中,人類起源南亞說再度興起。然而隨著非洲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的大量涌現,使人類起源非洲說重新嶄露頭角。
在達爾文推測人類起源于非洲時,當時少見化石證據。這種情況在20世紀20年代發(fā)生了改變。在南非盛產金鋼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個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許多采石場,在采石時經常發(fā)現哺乳動物化石。1924年曾發(fā)現一具幼年猿類頭骨,后經解剖學教授達特的研究,認為它人形態(tài)介于人和猿之間,遂將其命名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蘭士瓦地區(qū)斯特克方丹采石場發(fā)現一個成年個體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羅姆特萊伊采石場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頜骨和頭骨碎片,南猿逐漸引起學術界的認同和重視。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還是“最接近人的猿”,學術界仍有爭議。解決爭議的關鍵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雖然人們曾在發(fā)現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時還有進步類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層位不清,故南猿確切的生存年代還一時無法搞清。
正當人們左右徘徊時,東非的化石發(fā)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契機。從1931年起,英國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就在東非大裂谷的一個名叫奧爾杜威峽谷的分支部分進行發(fā)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們是用河卵石或礫石簡單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誰是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婦在這里搜索了20多年,終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發(fā)現了一具南猿頭骨。它比南非粗壯南猿還要粗壯,學名為“鮑氏南猿”,一般稱其為“東非人”。通過種種理化測年法測得他的生存年代為距今170萬年。
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fā)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qū)
“東非人”及“能人”的發(fā)現,不僅揭開了東非地區(qū)一系列重要發(fā)現的序幕,而且將作為“缺環(huán)”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躍升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類的先驅者!币岳驄D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據此認為人類起源于非洲。
進入70年代,世界范圍內古人類學的重要發(fā)現和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后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臘、肯尼亞和我國發(fā)現了大量的古猿化石。雖然它們名稱不一,但基本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大的屬西瓦猿型,小的為拉瑪猿型,而且往往兩者并存。經過各方專家的比較研究,發(fā)現它們并非不同的種屬,而是雌雄個體而已。既然拉瑪猿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種屬,焉有人類祖先之說?人類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瑪猿”而明朗過,現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為人們了解自身起源的奧秘打開了一條新的途徑。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分子人類學的發(fā)展,不僅從微觀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與其他靈長動物,特別與大猿類密切的血緣關系,而且依據遺傳物質的變異度,可以推算出它們分化的大致時間跨度。原先認為人和猿分離的時間大約為距今20xx—2500萬年間,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萬年間!
鑒于此,新的人類演化概念產生了,由此也決定了探索人類的發(fā)祥地不能再依據舊說行事。由于非洲大量涌現的南猿和早期人屬化石,人類早期階段的復雜圖景終于開始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自1924年找到首個幼年南猿頭骨以來的70余年,在非洲有不下20個地點發(fā)現了最早階段的人類化石。1974年,由美國古人類學家約翰遜領導的多國考察隊,在埃塞俄比亞的阿法地區(qū)發(fā)現了一具保存40%遺骸的被稱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過300萬年,以后被訂名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區(qū)還曾發(fā)現一處埋有13個阿法南猿個體的骨骸,它提供了早期人類群居的證據,為此有人將之稱為人類的“第一家庭”。
90年代,非洲的古人類化石重要發(fā)現接連不斷。1992年,在埃塞俄比亞的阿拉米斯發(fā)現距今440萬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為“始祖南猿”,經過進一步發(fā)掘與研究,更名為“始祖地棲猿”。1996年,來自13個國家4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區(qū),找到了距今250萬年的南猿化石。由于它在形態(tài)上混雜著接近人和許多不同類型南猿的特點,被認為是連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屬之間的一個新種代表,被訂名為“驚奇南猿”。在肯尼亞圖爾卡納湖東岸的庫比福拉地點,則相繼發(fā)現了阿法南猿、鮑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號人”的頭骨化石。后者最后被訂名為“盧道爾夫人”,距今年代為190萬年,并被認為是人屬中的最早成員;在湖西岸,1985年曾發(fā)現有一具距今250萬年的頭骨,被命名為“埃塞俄比亞南猿”,他是粗壯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點發(fā)現的距今410萬年的原始類型南猿化石,被命名為“湖濱南猿”。令人矚目的是,它們的下肢骨顯示出直立行走的特點,而上肢骨卻仍保留著上攀援的特點。這表明分子生物學所推測的距今500萬年人與猿分道揚鑣可能是對的。
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fā)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qū)。
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
早在1907年發(fā)現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視作歐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過渡的類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區(qū),發(fā)現了80多件人類化石,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78萬年以上,被認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格魯吉亞東南邊境一個名叫德瑪尼西的地方,發(fā)現了一具保存完整齒列的下頜骨,形態(tài)呈直立人型。以后又發(fā)現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據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180萬年,故德瑪尼西人被認為是非洲以外已發(fā)現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歐洲最早的人化石。
以色列出土的尼人類型的古人類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制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內有一條約旦河谷,是東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1959年在這里發(fā)現烏貝蒂亞舊石器時代遺址。從該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層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石制器,據古地磁法測得距今年代約在150萬至100萬年間。有些學者認為這個遺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遺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剛從“能人”演化而來的早期直立人。
我國在近半個世紀也發(fā)現了大量有關人類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云南開遠發(fā)現古猿以來,70年代和80年代在云南祿豐和元謀又相繼發(fā)現古猿化石,可分大小兩種類型。有些學者認為大型者可謂西瓦猿型,小型者屬拉瑪猿型。拉瑪猿作為人類遠祖的論點其時在我國正風行一時,所以有的學者認為人類遠祖已在中國找到,便將小型古猿命名為“中國古猿”,以表達人類起源于中國的美好愿望。然而隨著科學界對拉瑪猿屬性認識的變更,國內有些學者將云南不同地區(qū)的古猿歸屬到一個新屬,即祿豐猿屬之內。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它們只是云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亞種。
60年代,陜西蘭田公主嶺和云南元謀大那烏發(fā)現了直立人類型的蘭田人和元謀人,他們距今年代超出100萬年,后者甚至達到170萬年,成為目前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人化石。但遺憾的是,元謀人化石目前僅限于2枚上內側門齒,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脛骨,而在非洲發(fā)現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卻有完整的骨架。雖然曾經有人將湖北建始地區(qū)發(fā)現的幾顆化石牙齒看作是與南猿類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獲得學術界的承認。1989年在湖北鄖縣找到2具原始人頭骨化石,一開始又將其歸于南猿之列,修理后發(fā)現乃屬直立人型。1980年在安徽和縣及1993年在江蘇南京也發(fā)現了直立人型頭骨化石。雖然對于它們的年代說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萬年。
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縣龍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門齒和一段下頜殘塊,同時還宣稱出土了有人工痕跡的石制品。一開始它們被部分學者鑒定為直立人型,后來國外學者介入,認為與直立人形態(tài)差異大,而與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并進一步測定了其年代為距今180萬年以上,甚至超過200萬年。
進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并且這些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演化體系,而亞洲地區(qū)出土的化石很難與它相提并論。相較而言,非洲似更有條件作為人類的發(fā)祥地。古人類學的研究還表明:能人/盧道爾夫人具有較大的軀體和較重的腦量,故具有較強的體能和較高的智能,不僅已能制造工具,很可能還有較緊密的群體關系。加上新世時期古氣候的變化,引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和哺乳動物的遷移,由此帶動了古人類群的遷徙。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后期匯成“走出非洲”的假說。部分學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以色列的烏貝蒂亞、格魯吉亞的德瑪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國的“巫山人”諸遺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類遷徙途中的遺跡。以后,非洲的能人/盧道爾夫人演化為匠人,而在亞洲則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構想出另一種過程,即非洲早期人類首先遷徙到亞洲,演化為直立人后,又返回到非洲,并遷徙到歐洲。不過“走出非洲”尚有另層意思,即現代類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遷移到各洲去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0多萬年前,即所謂“夏娃說”。
發(fā)現早于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wěn)腳跟,更是當務之急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些學者在發(fā)掘和研究元謀西猿時,認為在元謀盆地小河地區(qū)豹子洞篝發(fā)現的古猿伴有石器。能制作石器,豈不是人?故將之訂名為“東方人”,并將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萬年前。而在同一地區(qū)的蝴蝶梁子發(fā)現的一具幼年頭骨,鑒定為拉瑪猿型,認為是人類的祖先,后來宣稱在地層中也找到了“石器”,將之更名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為距今400多萬年前,并進而構筑了“開遠拉瑪猿”——“祿豐拉瑪猿”——“蝴蝶拉瑪猿”(或“蝴蝶人”)——“東方人”——元謀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疇人、麗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當完整的系列。鑒于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鄰區(qū)是人類起源的關鍵地區(qū)。但遺憾的是,早在70年代后期,學術界已拋棄拉瑪猿是人類遠祖的觀點。后經研究,所謂“蝴蝶人”的“石器”原來是天然石塊;而“東方人”的石器,后來被證明是地表上揀來的,而且時代甚晚。
1997年,我國啟動了尋找200萬年和更早時期人類的“攀登項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獲甚微。后來在安徽繁昌發(fā)現了距今200—240萬年的石制品和骨器,發(fā)現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積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制品在學術界曾引起很大爭議。此外,光有石器還遠遠不夠,它只是間接證據,關鍵是找到人化石。
1999年在河北蔚縣上新世地層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萬年的石器,這遠遠超過了非洲發(fā)現的不超出260萬年的界限,并認為這是對人類非洲起源論的一次挑戰(zhàn)。但該標本發(fā)現于1990年,事隔9年后才公布于世令人費解。
中國學者要挑戰(zhàn)非洲起源論,就必須找出更多的早期人類化石。發(fā)現早于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wěn)腳跟更是當務之急。就連目前所認定的我國最早的元謀人化石,國內外有些學者認為其距今只有60萬年!我們必須找到更早時期的人類化石,而且這些化石能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使得非洲材料從屬于這個體系才行。我國的古環(huán)境條件不算太差,既然已發(fā)現了豐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同樣適合早期人類生存。我們并不完全排除人類起源亞洲的潛在可能性,但僅有設想和沖刺的良好愿望是遠遠不夠的。具有說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學性。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5
一、教材分析:
《遺傳病和人類健康》是八年級上冊第20章第6節(jié)內容。遺傳病和人類健康是這章的最后一節(jié),教材通過前五節(jié)的介紹,學生對遺傳和變異是生命延續(xù)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及遺傳信息的傳遞、表達和改變則是遺傳和變異的實質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認識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實質及規(guī)律,總是從性狀的遺傳和變異現象開始的。在此基礎上,特意將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遺傳病和人類健康》放在最后,是對新課程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的全方位體現,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遺傳病和人類健康》如果將其拓展開來,知識量是極其大的,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關系到個體及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后代的健康、國人的素質等。這些內容學生很感興趣,渴望獲得相關知識的欲望也很強烈,為此鼓勵、支持、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等多種途徑查閱、收集《遺傳病和人類健康》的知識,并開展走訪、調查等多種形式的探究,并在課上交流。通過學生豐富的感性體驗與深刻的感捂,既拓展了知識,又實現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的有效達成。
基于我對本課教材的分析,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遺傳病的特征和危害;
(2)識別近親、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關系;
。3)說出近親結婚的危害;認同優(yōu)生優(yōu)育。
2、能力目標
。1)通過了解遺傳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識,關注人類遺傳病的預防,培養(yǎng)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分析有關健康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家長幫助的方式查找資料,進行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及小組協作的精神。
3、情感目標
(1)通過對遺傳病和人類健康的學習,認識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以減少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和懷有感恩的心;
。2)讓計劃結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檢查及遺傳咨詢,這樣可以發(fā)現遺傳病和遺傳缺陷方面的問題,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國人素質,利國利民為社會作一分貢獻。
。3)以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形式走訪、查詢、查閱及請家長幫助獲得相關信息及資料,體會到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確立
1、遺傳病的危害與預防;
2、近親結婚及其危害。
3、近親結婚及其危害原因[
四、學生分析
1、我校是一所三級達標的普通中學,基本設施不夠完善,只有一間多媒體教室,學生上多媒體課通過申請排隊還是可以實現的,這為本節(jié)課的成功完成奠定了基礎。
2、我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城薌接合部,家庭條件貧富相差較大,家長受教育程度也參差不齊,學生學習基礎一般,但也有一定數量的較差生、厭學生,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力求從學生的基礎和需求出發(f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求知欲為目的,使學生了解遺傳病就在我們身邊,從自身不近親結婚、做到遺傳咨詢,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保護健康,為提高人口素質做一分貢獻。
五、設計思路
1、問題引入,從什么是可遺傳的變異的回顧,直接引入遺傳病的概念;
2、列舉幾種遺傳病,從學生對色盲的調查,引入遺傳病就在我們身邊;(兩個論證是重點,展開學生討論,進一步了解其危害及生成的原因。)
3、如何預防?措施這之一為禁止近親結婚,措施之二為進行遺傳咨詢。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收集遺傳病和近親結婚危害健康的圖片和資料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用多媒體軟件將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以文字圖表的形式串聯起來,以利于師生對本課主要知識點的清晰歸納與整合。
2、以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形式,課前布置學生通過走訪、查詢、查閱及請家長幫助獲得相關信息及資料,以對本課知識點有所了解,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和求知欲望。
3、有可能的話可以請相關部門的人士或本教師以講座的形式舉行報告會。
七、教與學法
1、教法:引導啟發(fā)式總結歸納式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本節(jié)課一改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yōu)閹熒邮浇虒W,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互動,在豐富的實物、案例、圖片等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啟發(fā)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案例分析等,最后進行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2、學法:觀察討論、思考對比、交流與協作等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案例分析等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八、教學過程:組織教學、傳授新知識
[問題引入]
1、大家知道,人類根據膚色特征可分為:白色人種、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請問為什么不同人種的膚色會不同呢?
提示:因為不同人種的膚色基因組成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基因型不同的個體,表現型也不同。
2、什么叫做可遺傳的變異?請舉一例說明。
提示:凡性狀的.的變異能在后代重復出現的叫做可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也就是基因組成的改變產生的。P113
例: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過配子在家族中傳遞,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現出一定的發(fā)病比例。如色盲、血友病等。
〔展示多媒體色盲案例〕
據調查,某班色盲男同學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皆色覺正常,則此男同學的色盲基因來自祖輩中的外祖母!
〔展示多媒體列舉幾種遺傳病〕
一、遺傳病就在我們身邊
1、根據病因的不同,疾病可分為遺傳病和非遺傳病兩大類。
2、遺傳病
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能通過配子在家族中傳遞,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現出一定的發(fā)病比例。遺傳病對人類健康和人口素質有嚴重的影響,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問題。減少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是當今世界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
3、小組討論:
。1)遺傳病就在我們身邊
(2)遺傳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質
〔展示多媒體案例引入如何預防?〕
二、近親結婚危害大
P116學生活動:
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
1、近親:指兩個人在幾代之內曾有共同的祖先。
2、近親結婚:指三代之內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
3、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指:從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源而出的男女,如兄弟姐妹(包括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為二代以內,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為三代以內。
生討論分析:
4、為什么禁止近親結婚?
。1)因為血緣親近的夫婦,從共同祖先那里獲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中某些遺傳病基因是隱性基因。
。2)近親結婚的夫婦雙方攜帶的隱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時傳遞給子女,大大提高了隱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
例1、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與近親結婚有密切關系;
例2、多基因遺傳。ㄈ缂怪选o腦兒、先天性心臟病、精神分裂癥等)患者家族成員間如果近親結婚,其子女得病的機會較非近親結婚的子女高,而且流產率、新生兒及嬰幼兒死亡率均有所增加。
。3)近親中,體內有很多基因是相同的,父母和親生子女之間(一等親血緣),有二分之一的基因相同;祖孫、同胞兄弟姐妹之間(二等親血緣),有四分之一的基因相同;伯叔姑舅與內外侄女之間和表兄弟姐妹之間(三等親血緣),有八分之一的基因相同;堂兄弟、姑表、姨表兄弟姐妹及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之間(四等親血緣),有十六分之一的基因相同;等級越低,血緣越近;反之越遠。
〔展示多媒體案例引入〕
三、遺傳咨詢
1、預防遺傳病
遺傳疾病是可防難治愈的疾病,它固然可怕,但如果早做預防,進行遺傳咨詢,就能成為幫助患者及患者親屬了解并認識遺傳病、指導婚育、避免或減少先天缺陷兒出生的有效方法。就可以相對地減少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和危害性。其實遺傳病早在胚胎期間(精子和卵子相融合時)就萌發(fā)了。因此在擇偶或生育的時候,就要想到如何預防遺傳病,這也是實現優(yōu)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1)擇偶:避免與患同種遺傳性疾病的人戀愛,防止同種遺傳病人相互婚配。因這類病人之間婚配,其子代患與其父母同種遺傳病的機會將顯著增加。
例如:兩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婚配,其后代患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機率將高達47%以上。
病案:原發(fā)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重癥肌無力、脊柱裂、唇裂、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先天性哮喘、先天性聾啞和高度近視等病。
。2)生育:要選好受孕時機,夫妻雙方的年齡要適宜。女子超過35歲,子代患先天性愚型的機會可增加10倍左右;男子的年齡最好不要超過50歲。
案例:適齡生育
。3)環(huán)境:注意受孕時男女雙方身體所
處的“外環(huán)境”,避免與有毒物質密切接觸(如正接受放射線治療或正噴灑農藥等),或正在服用某種對胚胎可造成損害的藥物,都不能馬上受孕。避開有害的外環(huán)境一段時間后方可懷孕。
2、禁止近親結婚、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
學生討論分析案例:
(1)近親結婚的子代隱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顯著高于一般人群。從而造成人口素質下降,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加重,影響社會和經濟發(fā)展。據調查,先天性遺傳病人父母的近親結婚率為37.5%,近親婚配子女患病率為41.6%。
減少遺傳病發(fā)病率的主要措施有:保護環(huán)境、禁止近親結婚、遺傳咨詢、產前診斷等。
。2)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婚前檢查和遺傳咨詢可以發(fā)現遺傳病和遺傳缺陷方面的問題,對受檢者遺傳學材料加以分析指導;還可以發(fā)現一些不宜結婚的疾病,有利于男女雙方及后代的身心健康;對檢查發(fā)現的某些疾病,可以及時地處理和治療,避免婚后的麻煩。
案例:廣州某地李女士遭遇的不幸是,兒子出生才三個月就被診斷患有地中海貧血病,每5天必須上醫(yī)院輸一次血來挽救孩子的生命,治療費用每月要花20xx多元。但如果不輸血,孩子活不到5歲就會死于嚴重的貧血。而讓李女士悔之晚矣的是,她的不幸僅僅因一時的疏忽,在懷疑和擔心孩子會患地中海貧血癥時,存在僥幸心理,沒去進行遺傳咨詢,得不到醫(yī)學指導,也沒有進行產前診斷,兒子出生后便成為先天性的重度貧血患兒。
3、遺傳咨詢服務的對象
。1)遺傳病或出生缺陷的病患
。2)患過遺傳病或出生缺陷兒的父母
。3)遺傳病或出生缺陷者的親屬
。4)有多次自然流產史的夫婦或高齡(指35歲以上)孕婦
。5)孕期接受過放射性照射、服用或接觸化學藥品或感染過疾病的孕婦。
(6)慢性病患,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等或生活工作中長期接觸致畸物者。
。7)要求指導優(yōu)生者,如近親通婚者,例堂表兄妹或表叔與侄女結婚。
九、歸納總結,課堂練習
(一)總結:
1、遺傳病指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在上下代之間傳遞;
2、遺傳病就在我們身邊,需要積極預防;
3、遺傳病危害人類健康,降低人口素質,帶來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
4、近親結婚大大提高遺傳病的發(fā)病率,要禁止近親結婚;
5、遺傳咨詢配合產前診斷、選擇性流產等措施可以降低遺傳病發(fā)病率。
。ǘ┚毩暎
P117思考與練習1、2題
1、判斷下列各題正誤:
(1)近親結婚容易患遺傳病的原因是,近親可能帶有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
(2)遺傳病基因沒有在親代表達,就不會通過配子傳遞給后代()
。3)我們所有人都是遺傳病基因的攜帶者,每個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5~6個致病基因()
。4)所有的遺傳病都是在一出生就能表現出癥狀()
(5)遺傳病是先天就有的疾病,是目前醫(yī)療水平無法治愈的疾病()
答案:(1)√(2)×(3)√(4)×(5)√
2、先天性愚型病患者,是最常見的一種常染色體病,現已查明主要是第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所以又稱為21—三體綜合癥。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約為1/600~1/800,患者天生智力低下,請問:
。1)這一患者的父母是否是正常的?
。2)假如這一患者的父母是正常的,那么其父母的什么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異常變化?
。3)如果這些患者生兒育女,這種病會遺傳給后代嗎?
。4)這種病與傳染病有哪些區(qū)別?
答案:
。1)是正常的;(2)生殖;(3)會
。4)患這種病的人遺傳物質發(fā)生了變化,但不會傳染
十、教學反思
1、課前學生通過走訪、查詢、查閱及請家長幫助獲得相關信息及資料,能對學習內容作認真的思考與準備,以對本課知識點有了充分的了解,把解決問題放在本節(jié)課的重要位置,從而提高學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2、在教學中,提供師生搜集的資料、每個知識點都給學生集體討論的機會并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知識、表達交流的能力;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參與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識對其指導生活的重要性,使學習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有趣的、具有探索性的過程,提高了學習興趣、發(fā)揮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他學為他要學。
3、重視學生知識的構建,突破難點。在學習“近親結婚及其危害原因”時,我安排了、閱讀課本P115小資料思考及并進行歸納、總結,引發(fā)學生對將來的人生(戀愛、結婚、生子)加以思考。
4、本課不足之處在于時間緊,學生的討論交流不能盡興;另外有限于學生的知識面,遺傳病與非遺傳病易混淆、難以理解,今后在教學中,針對實際問題加以引導、啟發(fā),從多角度、多途徑為學生質疑解惑。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6
(1)傳染病定義: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叫做傳染病。
(2)傳播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注意區(qū)分病原體和傳染源),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其他人或動物的途徑),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注意區(qū)分三種措施)
(4)人體的三道防線:
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特異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5)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
抗體: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某種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饒頭、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
2.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過續(xù)編或自編進行想像思維訓練。
德育目標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yǎng)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誦讀;教給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跟錄音仿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節(jié),理解關鍵語詞的表達效果。
2.自讀與點撥相結合。所選四則寓言故事精短,構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過藝術地設計提問,把學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學生的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寓言的內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過探究、比較性題目的設計,如將故事情節(jié)作改變、刪節(jié),看表達效果的變化等,拓展想像空間,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及膠片、打印好的作業(yè)講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劢虒W要點]
師生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點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和寓意;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理解精巧構思和擬人手法。
。劢虒W步驟]
一、導語設計
。ㄟx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導入,如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二、資料助讀
投影顯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chuàng)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三、師生共同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學生自由誦讀,思考:恰如寓言詩人拉·封丹對寓言的形象概括,讀寓言,要從“身體”讀出“靈魂”,也即從所述故事讀出道理。那么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師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
2.研習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形象。
學生集體誦讀,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動、鮮活?坍嬋宋锏姆椒ㄊ菍υ捗鑼憺橹鳎嚤容^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
。2)對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輕輕一句“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答語,卻見其情節(jié)波瀾,就其表達效果試作分析。
。3)梳理、歸結故事的情節(jié)脈絡。用簡練的話語填充:全篇故事分兩層,其起因和開端是,發(fā)展和結局是。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故事主要是通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三答的對話來敘述的。問句中同中有變,“值多少錢”四個字用反復,而主語在第一次發(fā)問時省略,第二次點寫明,第三次則用代詞。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區(qū)別,第一次用確數,第二次比較而言,只說概數,第三次不用數詞,貶低得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語,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轉,給人以巨大反差,諷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襯手法的巧妙運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價值。敘述赫耳墨斯與雕像者的對話。
3.品味關鍵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
(1)聽讀錄音,圈點勾畫出寓言的關鍵詞語,一“笑”、兩“想”、三“問”。
(2)組織討論:
、俸斩箒淼饺碎g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
、邸昂髞恚斩箍匆娮约旱牡裣,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明確:
①“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
、谝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
、圻@段著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動。他心想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他竟然認為自己的身價能超過父親——作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話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為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勢利的,阿諛奉承的,他這樣猜度別人,足見其心靈的卑劣。
。3)表情朗讀,說說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內容的修飾語: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的形象。
學生填充,教師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等。
(4)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然后推舉代表在班上表演,學生評議。
(5)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請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談談對寓意的理解。
。6)鼓勵學生將故事情節(jié)作適當的改變,看看寓意會有什么不同。如將“還要貴一點”以下的情節(jié)改為:“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悄離去;蛘吆斩箒淼降昀,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果會怎樣呢?”
引導學生運用發(fā)散思維進行討論,進一步領會作者安排情節(jié)的意圖。
。7)集體誦讀。讀出語氣、語調。
四、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
1.自由誦讀,理解寓言大意。
教師提示: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
2.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教師明確:本文構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節(jié)大起大落,寫出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化。故事由兩部分內容組成,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
3.暢讀課文,圈點品析文中的兩“吹”一“嘆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點及其故事的寓意。
問題討論:(1)這則寓言以動物喻人,語言精練,具有強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樣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2)寓言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概括社會現象,諷喻了什么?下列成語中:驕兵必敗,不自量力,大意失荊州,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哪一則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
。4)蚊子敢于向獅子挑戰(zhàn),而且能夠取勝,這說明了什么?
。5)蚊子如果不先發(fā)表“挑戰(zhàn)宣言”就去進攻獅子,結果仍然是戰(zhàn)勝了獅子,這對故事情節(jié)會有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本文的擬人,能抓住蚊子和獅子的自然特征,擬得逼真神似,生動有趣。把蚊子的叫聲說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以狀其戰(zhàn)勝獅子得意忘形之態(tài),十分新鮮、妥帖。
。2)描寫蚊子和獅子“戰(zhàn)斗”的過程,蚊子被蜘蛛網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點,用來概括社會現象,真是兩相妙合。諷刺了那些能夠戰(zhàn)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zhàn)勝的人。
“驕兵必敗”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過“嘆息”表現出來的。
“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最強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
。4)蚊子的“挑戰(zhàn)宣言”貌似狂言。實際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發(fā)揮了自己的優(yōu)勢,抑制了獅子的優(yōu)勢。它的膽量、信心,是建立在敵我雙方力量進行冷靜分析的基礎上的。啟示人們,世上萬事萬物,各有所長所短。強者有短處,弱者也有長處。弱者如果能揚長避短,就可能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5)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結合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錄音仿讀,體會擬人的妙用和情節(jié)的起落。
五、課堂練習
展開想像、續(xù)編情節(jié)。
1.赫耳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態(tài)會怎樣?會說些什么掩飾這難堪、尷尬呢?
2.想像一個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跡情節(jié),給寓言安排一個與課文不同的結局。
教師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著那可怕的時刻來臨時,松樹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網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課堂小結
這兩則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動物;赫耳墨斯有“權力”,蚊子有打敗獅子的驕人勝利花環(huán)。它們的共同弱點是——不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榮譽面前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這兩則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著我們。
七、布置作業(yè)
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第二課時
。劢虒W要點]
對于《智子疑鄰》《塞翁失馬》兩則古代寓言,提供關鍵字詞提示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意。自讀《智子疑鄰》,掌握不能因人廢言的寓意;研讀《塞翁失馬》理解寓言中福與禍的相互轉化。
。劢虒W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先小組內交流,然后推舉想像新穎、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講述,大家欣賞、評議。
二、指導自讀《智子疑鄰》
1.資料助讀
投影:
韓非(約前280~前233),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貴族,屢次上書向韓王進諫,改革政治,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納。后來,得到秦始皇的賞識,在秦國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學李斯等人讒言所陷,下獄后被逼自殺,死時47歲。他著有《韓非子》一書,共20卷,55篇。筆鋒犀利,說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闡明道理,富有說服力。其中許多寓言故事一直流傳于世,《智子疑鄰》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課件,學生欣賞畫面,感知寓言。
3.自由誦讀,教師提示下列字詞:
(1)智子疑鄰:智,聰明,這里意思是“以……為聰明”。贊賞兒子聰明,懷疑隔壁老人(偷盜)。
(2)不筑:修補。
。3)暮而果大亡其財:暮,晚上。果,果然。亡,丟失。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
4.請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口頭把故事譯成通暢的現代漢語。思考:因“天雨”而導致“墻壞”,因“墻壞”而致失盜,對此兒子和鄰人之父都有相同預見,而宋國富人卻“智子疑鄰”,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寓言的本意是向別人進言,要注意自己跟聽言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即便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這是從消極方面說的。如果從積極方面就可以引申為: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5.請學生設想一下,鄰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懷疑對象,會有怎樣的反應?為寓言寫一個合情合理的續(xù)編。
三、師生共同研讀《塞翁失馬》
1.資料助讀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伍被等著!痘茨献印匪枷肷辖咏兰,同時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陰陽家的思想,成為一部雜家著作。這部書在闡明哲理時,涉及很多奇物異類、鬼神靈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話材料,曲折地反映了遠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媧煉石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都通過這部書的保存而流傳至今。
2.聽讀錄音,注意下列字詞。
教師提示:
。1)馬無故亡而入胡:逃跑。
。2)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問。
。3)其馬將(jiānɡ)胡駿馬而歸:帶領。
。4)墮(duò)而折其髀(bì):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
。5)人皆吊之: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6)引弦而戰(zhàn):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開弓弦。
(7)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
。8)此獨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暢讀寓言,結合提示譯成現代漢語,感知文意。
4.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背鲎杂诖似敲丛⒀灾械溑c福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教師明確:
寓言用一連串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同入侵胡人作戰(zhàn)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huán)往復,所以動人。
5.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么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tài)度有什么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師點撥:
啟示:(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2)禍福之來,確實有許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預料的。考慮力求周全,處事力求慎重,多一些應付不測之變的準備,少一些不著邊際的幻想;一旦面臨禍患,可以處變不驚,可以減少后悔。這也是一種成熟生活態(tài)度的養(yǎng)成。
6.集體誦讀,深層體味。
四、課堂練習
投影:
閱讀短文,完成習題。
孔子的弟子曾參,品德高尚,一貫講信用,重諾言。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上去。他幼小的兒子哭鬧著,要跟媽媽一起走。妻子哄騙他說:“你不要鬧,媽媽從市上回來,就把家里的那頭豬殺了給你吃!
妻子一回到家,曾參真的捉住那頭豬要宰殺。妻子急忙阻攔:“這頭豬正在長膘,殺了多可惜。
“你不是答應孩子,要殺掉它嗎?”
“唉,你怎么這樣死腦筋!我不過哄哄孩子罷了,哪里真的要殺豬吶!”
“不!”曾參堅決地說,“孩子年紀小,一切都學父母親的樣子。你如果欺騙了他,這不是教他養(yǎng)成欺騙的壞習慣嗎?再說,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會再相信母親的話了。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辦法啊!”
曾參終于堅持殺了那頭豬,實現了妻子許下的諾言。
1.曾參說:“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辦法啊!”你認為正確的辦法是什么?請大致按曾參這段話的格式把它表述出來。
2.請用簡潔的話概括這個故事的寓意。
3.請為這個故事擬個恰當的標題。
參考答案:
1.孩子年紀小,一切都學父母親的樣子。你要用誠實來教育他,他不就養(yǎng)成了誠實的好習慣嗎?再說,母親有好榜樣,孩子就會學著這么去做人了。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辦法啊!
2.說明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做父母師長的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
3.曾子殺豬
五、課堂小結
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見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國諸子百家著作雖然年紀很老,卻是孩子們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個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走開時,卻突然變成一個個哲理,嚴肅認真,催人深思,讓人感悟現實,體會人生。這就是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六、布置作業(yè)
。ǚ职l(fā)講義資料)
1.大公雞是那么的漂亮神氣,你看它:紅色的大冠子,紅光發(fā)亮帶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頭。啼鳴時,總愛站在高處,引頸高歌。
請發(fā)揮想像,編寫一個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雞驕傲的害處,使讀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點,題目自擬。
2.閱讀語段,完成1~5題。
大魚和小魚
小魚問大魚道:“媽媽,我的朋友告訴我,釣餌上的東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點兒危險,要怎樣才能嘗到這種美味而又保證安全?”
“我的孩子,”大魚說:“這兩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絕對不去吃它!
“可它們說,那是最便宜的,因為它不取任何代價!毙◆~說。
“這可完全錯了,”大魚說,“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貴的,因為它希圖別人付的代價是整個的生命。你知道嗎,它里面裹著一只釣鉤?”
“要判斷里面有沒有釣鉤,必須掌握什么樣的原則呢?”小魚又問。
“那原則其實你都說了!贝篝~說,“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價,釣鉤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這是一篇寓言,它構思的突出特點是通過展開情節(jié)內容。
2.文中加粗的“必須”用“必需”替代行嗎?試分析兩者的異同。
3.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正確理解文中“釣鉤”的含義。
4.“大魚”說話很注意限制性詞語運用,請從畫橫線的句子中找出兩個這樣的詞。
5.如果你是“小魚”,你覺得“媽媽”講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話是 。
參考答案:
1.對話(或語言描寫)
2.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須”有強調的意味。
3.致命的陷阱(或“騙局”)
4.最安全的、絕對
5.“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價,釣鉤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貴的,因為它希圖別人付的代價是整個生命。”
●板書設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層次:宣戰(zhàn) 交戰(zhàn) 被俘 嘆息
。ㄈ酰╋w沖戰(zhàn)勝 (強)飛粘被吃
吹喇叭,唱凱歌被粘住被消滅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活動與探究
1.閱讀下面一則寓言,領會它的寓意,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小短文。
一匹小馬要過河,在路上遇見牛大伯,問是否可以過河。牛大伯說,水很淺,可以過。小馬正要過,忽然聽見一只松鼠大叫:“不能過,不能過!水深得很,前天還淹死了我的一個同伴!毙●R沒主意了,回家去問媽媽。媽媽叫它自己想一想,試一試。結果小馬過去了,水既不像牛大伯說的那樣淺,又不像小松鼠說的那樣深。
2.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關于寓言的一則短文,回答問題。
①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谠⒀允且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fā)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茉⒀允且话谚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fā)智慧,讓思想活躍。
⑤寓言本來是來自普通人的言談,幾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講一些聰明話,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詩人和哲學家聽見了,就用文字把它們記了下來。歷史這個巨人很喜歡這些記載,就把它們珍藏起來。以后,當普通人從書中再看見寓言的時候,忘了這是自己講的,不禁大為驚訝,叫道:“這是一些什么樣的珍寶呀,這樣光輝燦爛!”
、拊⒀允强犊摹.斖捳埶鼛椭臅r候,它就到童話那里去;當小說請它幫助的時候,它就到小說那里去……所以,現在我們從童話、小說、詩歌、戲劇里都可以看到寓言的影子。
、咴⒀杂质侵t遜的,當一個刊物請它去做客的時候,它就等各種長篇大著都坐下之后,悄悄坐在補白欄里。
、嘣⒀允呛⒆觽兊暮门笥。它長得又矮又小,說起話來卻很逗。它雖然年紀很老,孩子們卻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同伴。因此,比較起來,它喜歡到兒童刊物那里去做客。當然,它還是同樣謙遜,等小說、童話都坐下之后,它才找一個角落坐下。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從不炫耀自己,也不指望從別人手里得到什么。
(1)短文共有八段文字,每一段都談了寓言的某一種特點,請將這些特點概括出來。
。2)作為一篇解說寓言性質、特點的說明文,本文在表現手法和語言表達方面有什么特色?
參考答案:
。1)①篇幅短小,寓意博深;②通過故事闡明道理;③通過寓言可以認識生活的意義;④寓言能夠啟發(fā)智慧,活躍思想;⑤寓言產生于生活;⑥寓言可以存在于各種文學作品之中;⑦寓言在刊物中只占不顯眼的位置;⑧寓言是兒童的好讀物。
(2)短文主要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和擬人的表現手法;語言生動、形象,趣味很濃。
●備課資料
一、重溫經典
薦讀托爾斯泰的寓言
負 擔
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指拿破侖侵俄戰(zhàn)爭失敗——編者)后,兩個農夫上街尋找財物。兩人中一個聰明,一個愚蠢。他們一起來到城里被火燒毀的地區(qū),發(fā)現一些燒焦的羊毛。他們就說:“這些羊毛拿回家就可以派上用場!
于是他們能拿得動多少,就收集多少,然后動身回家去。路上,他們看見街上有許多布匹。聰明的農夫便把羊毛扔掉,把自己扛得動的那么多布搭在肩上。愚蠢的農夫說:“為啥要把羊毛扔掉?已經捆得好好的,又扎得牢牢的!彼稽c布也沒拿。
他們再往前走,看見一些扔在街上的現成衣服。聰明的農夫又把布扔了,拾起衣服搭到肩上。愚蠢的農夫說:“我為啥要把羊毛扔掉呢?已經捆得好好的,又牢牢地綁在我背上了!
他們繼續(xù)往前走,看見扔在地上的一些銀餐具。聰明的農夫又把衣服扔了,盡可能把銀器收拾好帶好。但愚蠢的農夫還是不肯丟棄他的羊毛,因為已經把它捆得好好的,又扎得牢牢的。
又再往前走,他們看見路上有金子。聰明的農夫扔下銀器,拾起金子。但愚蠢的農夫卻說:“把羊毛拿下來有什么好處呢?畢竟它已經捆得好好的,又牢牢地綁在我背上了!
于是他們往家里走去。半路上下雨了,羊毛被淋個濕透。愚蠢的農夫只好全部扔掉它,就這么兩手空空地回家;聰明的農夫卻得到金子而富裕起來。
提示:人們已經得到的東西,如果不善于正確對待的話,有時會成為自己的負擔,就像寓言中這個愚蠢的農夫一樣。人們總是舍不得丟掉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何況,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選擇都像羊毛、布匹、銀器和金子那樣高下分明,易于辨別。所以,我們常?吹筋愃朴薮赖霓r夫那樣的人。泛言之,觀念的更新也是如此。只有拋棄一些陳舊的觀念和知識,才可以與時俱進。辭舊迎新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篇寓言的啟示是值得我們牢牢記取的。
二、閱讀知識推介
關于猜讀法
又名揣讀法,適用于文言文。猜讀不是任意的主觀臆測,而是從課文實際出發(fā)的合乎邏輯的推測。由于人們在閱讀一篇文言文時,總有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因而猜讀法就告訴讀者如何巧妙地運用已知部分去推測未知部分,從而理解全篇的內容。這種方法不求字字落實一清二楚,卻能理解全篇大意。猜讀要有一定的基礎,要懂得一些文言詞語的詞義,古漢語的句式,尤其是特殊句式。猜讀法的要領是:首先統(tǒng)觀全文,把未知部分——難詞難句找出來,然后根據已知部分,從上下文的關系中推斷出未知部分的含義。1.從前后的語意關系來推斷。2.從前后的因果關系來推測。3.從前后的結構關系來推測,常用于加標點,分層次。4.利用對文互譯和六書造字的知識來推測詞義。5.根據字詞所占的語法位置來推測詞性和詞義。6.根據詞語的語法功能,推測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裝等。7.根據修辭手法來推測
相關閱讀
30、寓言四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30、寓言四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30、寓言四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課型:文言文講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②分析故事情節(jié)。③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過程與方法: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
結合生活體驗深刻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俜治龉适虑楣(jié)。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難點:
、俳Y合注釋試著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②意動用法、文言中分數的表示方法
教學方法:朗誦;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導語: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2、介紹寓言3、作家作品介紹《韓非子》《淮南子》二、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偃嗬首x《智子疑鄰》、《塞翁失馬》。②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③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入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④復述課文大意,背誦課文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jié),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guī)讉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3、討論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三、課堂小結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四、布置作業(yè):
1、在作業(yè)本上翻譯兩則寓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2、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板書:
智子疑鄰(《韓非子》)(意動用法)起因:天雨墻壞
經過:其子、鄰人之父勸富人修墻
結果:晚上富人家被盜,其家智其子,疑鄰人
塞翁失馬(《淮南子》)禍→!湣
。R亡)(將馬歸)(折其髀)(父子相保)
禍福相倚,互相轉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課后反思:
寓言四則《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教案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學習目標:
1、理解寓言藝術特色,學寫寓言;
2、遷移經驗技能,把握文意;
3、培養(yǎng)讀、寫、聽、說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寫作技巧,進行寓言創(chuàng)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續(xù)寫寓言,感受特色。
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龜兔賽跑》續(xù)篇,感受寓言的藝術魅力。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作,并進行適時的鼓勵)
總結:同學們,寓言的創(chuàng)作過程要求我們插上想象和聯想的翅膀,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作。下面,我們將進一步學習了解寓言的特色,感受它獨到的藝術魅力。
二、寓言簡介
1、什么是寓言?具有什么特點?
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一種文學體裁。它的篇幅一般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是人格化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的東西和現象。主題大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諷今、借小喻大等寓意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chuàng)作中常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關于《伊索寓言》
是一本古希臘寓言集。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紀希臘的一個奴隸,善講寓言故事,后人搜集了古希臘流傳的寓言,幾經加工、編輯成書,統(tǒng)歸在伊索的名下,稱《伊索寓言》。
三、對比教學,學習寓言。
[教學構想]
結合學生已獲得的認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他們認為可行的方法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兩個故事。
1、小組學習,教師參與
2、檢驗小組學習效果
問題設計: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樣以神喻人來刻畫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現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據赫耳墨斯的兩次心理活動分析)
2、《蚊子和獅子》是怎樣運用對比刻畫形象來表現哲理的?(提示:兩次戰(zhàn)斗的細節(jié)描寫)
分析提要:
1、“想知道……”自命不凡、愛慕虛榮
三問價錢中的心理進一步表現他的小人之心和自高自大
“比你強得多”敢于挑戰(zhàn)
2、蚊子和獅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勇敢善斗
唱著凱歌得意忘形
蚊子和蜘蛛“卻”、粘住敗得很慘
“不料”至死不悟
3、引導完成如下補充板書,并做第二次總結:
人物故事梗概寓意創(chuàng)作手法
赫耳墨斯、雕像者問身價人不應愛慕虛榮語言(對話)
蚊子、獅子、蜘蛛挑戰(zhàn)與失算人不應被暫時的勝利沖昏頭腦動作、心理
[知識拓展]
。ㄈ、神)萬事萬物情節(jié)簡單言此意彼想象與聯想
[總結語句]
經過學習,我們知道,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做為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寓言故事大多情節(jié)簡單,但雖然情節(jié)簡單卻內藏寓意,那我們應如何進行寓言創(chuàng)作呢?一是要有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二是對故事中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等進行描寫,藏寓意于故事中。
三、拓展教學,創(chuàng)作寓言
[教學構想]
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盡情展現他們的想象力,獲得成就感吧!
1、出示“給題目寫寓言、給開頭寫寓言、給寓意寫寓言”等幾種不同要求的寫作練習,讓學生自主構思:
給題目寫寓言:水滴與石頭、新龜兔賽跑、口與鼻的對話等
給開頭寫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樹干對樹葉說:“……”等
給寓意寫寓言:告誡人們要保護環(huán)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等
自主創(chuàng)意寫寓言:自擬題目,自找寓意進行創(chuàng)作
2、進行講故事比賽
將學生分為兩組進行上臺講故事比賽,教師給予及時地表揚適時評價。
3、總結
師生互評:可結合講故事情況展開互評,也可讓學生交流心得體會。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了解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通過學習故事情節(jié)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场⒛苡米约旱脑挾嘟嵌雀爬ㄔ⒁,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故事情節(jié)了解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表演,其他學生猜:《掩耳盜鈴》。引入課題。
二、了解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其他事物。
伊索,古希臘寓言家!兑了髟⒀浴罚⒀怨适录。
三、分析情節(jié),感悟寓意
1、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節(jié),感悟其寓意:
學生聽錄音,思考以下問題:
、疟疚闹饕獙懥撕斩购偷裣裾叩膶υ挘渲幸泊┎辶撕斩沟纳駪B(tài)和心理描寫,請找出來,說說這些描寫表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七@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概括寓言的寓意:
這些情節(jié)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帶著對寓意的感悟,分角色朗讀課文,想想收獲。
⑶小結:
寓言,寓理于事,所以讀寓言要從分析情節(jié)入手,概括寓意。
。、學生自主閱讀《蚊子和獅子》:
⑴誦讀感知,思考:
、傥米訛槭裁茨艽驍—{子?
②蚊子為什么敗給了蜘蛛?
《蚊子和獅子》寓意是什么?
(智者勝,驕者敗。)
看起來,不管是神,還是動物,都能給人啟迪,就看我們是不是有一雙慧眼,能從有限的故事情節(jié)里抓住它。
。场l(fā)散思維,多角度理解寓意:
下面,我們拋開前面的分析、結論,換個角度,看看會得到什么啟示。
、盼米邮呛苈斆,但也有失敗的時候,說明智者也未必常勝。
、莆米討(zhàn)勝了獅子,但蜘蛛卻戰(zhàn)勝了蚊子,說明一物降一物。
教師示范第一題,第二題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一篇寓言,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給人很多不同的啟示。激勵學生從更多角度分析情節(jié),概括寓意。
。、要表現以下寓意,該選用那些情節(jié)呢?
警示人們,危險常在麻痹大意時發(fā)生。
“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
5、師生共同總結:
、殴适卤憩F寓意,讀好寓言,就要從情節(jié)入手,概括寓意。
、圃⒁鉀Q定情節(jié),寫作寓言,就應該根據寓意安排情節(jié)。
、窃⒀允峭ㄟ^對現實想象而來的,要寫好寓言,就必須好好想象并安排具體情節(jié)。
四、拓展與延伸
讀故事,說寓意。
獅子和兔
獅子發(fā)現兔子正在睡覺,便想趁機吃掉他。這時,獅子又看見有只鹿走過,便丟下兔子去追趕鹿。兔子聽到聲響,馬上跳起來逃跑了。獅子使勁追鹿,仍沒有追到,于是又回頭來找兔子,卻發(fā)現兔子早已逃之夭夭。獅子說:“我真活該!丟掉已到手的食物,卻貪心去追求那更大的希望!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伊索寓言》,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在下節(jié)課向同學們講述。
。、根據所給的題目自編一篇寓言:
嘴和眼睛的對話。
【板書設計】
寓言四則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事蚊子和獅子
諷刺妄自尊大理智者勝
愛慕虛榮驕者敗
【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音樂教案05-16
高中音樂教案【熱門】06-18
大班音樂教案:小魚和鯊魚01-08
大班音樂教案:小魚和水草01-09
高中音樂鑒賞教案優(yōu)秀09-21
大班音樂教案:大鹿和小兔04-15
奧爾夫音樂教案《咕咕鐘和鬧鐘》01-14
小班音樂教案:大象和小蚊子01-17
小班音樂游戲蜜蜂和小熊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