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
在教學設(shè)計過程中,我結(jié)合本課特點,從觀察插圖入手學習第一自然段,然后導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現(xiàn)象及結(jié)果后,在第2課時再學習二、三兩段,探究其緣由“葫蘆為什么落了”。這篇寓言,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深受孩子們喜愛。我結(jié)合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在教學設(shè)計上作了如下的思考:
一、對比插圖,產(chǎn)生疑問。
1.誰能用剛才讀過的短語: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借助第一幅圖,回憶一下,這棵葫蘆是什么樣的?2.這是一株長得非常好的葫蘆,以后一定會長得更好吧,可結(jié)果是怎樣的呢?(請看第二幅圖)3.是啊,這么好的一棵葫蘆怎么會變成這樣呢?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教學資源,結(jié)合課文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抓住題目,探究原因。
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中,我從課題入手:“我要的'是葫蘆,言外之意是我不要葉子”。因為切入點選得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他們似乎已經(jīng)明白:那個人為什么得不到葫蘆?但是在后面的學習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心中有一個疑惑——“蚜蟲吃的是葉子,可落下的為什么是葫蘆?”因為孩子們和那個種葫蘆的人一樣不懂植物的果實和葉子之間的關(guān)系,這恰恰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索自然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抓住課文中重要詞句,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朗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情,例如:我抓住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lǐng)悟,以讀悟文,品析詞句。本課學習中學生讀書的興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讀得特別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滿意,學生的表現(xiàn)讓我很興奮。同時,我還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小葫蘆產(chǎn)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后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后文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學生能感悟到的文字間包含著的思想感情,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四、編故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結(jié)尾通過編故事,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參與性強,這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2
聾校語文教學目的是力圖通過音、字、詞、句、文等內(nèi)容的學習,培養(yǎng)聾生聽(專指有殘余聽力的聾生)、看(看話)、讀、寫、理解與表達語言的能力。而聾童由于聽力缺陷以及語言能力的未適時開發(fā),導致其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有相當?shù)碾y度,同時制約了他對周邊人、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影響了自身個性的健康、常態(tài)發(fā)展。在近幾年的聾校語文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嘗試把普通學校新課改中所提倡的營造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讓孩子在參與、活動和體驗中,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的理念融合在我和孩子們的語文課堂中,讓聾啞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語言,在活動中陶冶性情,在參與中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精神。
下面,我以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七冊第17課《我要的是葫蘆》一課為例,談?wù)勎以诿@校課改實踐中的做法和體會。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種了一顆葫蘆,只想著葫蘆快快長大,卻不懂得要勤于管理,最后葫蘆都脫落了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故事內(nèi)容不難理解,難點在于讓聾生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以此理解和把握故事所折射出的深刻的寓意。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逐字逐句的講,學生逐字逐句的啃,字句的意思容易明白,故事的內(nèi)容也不難掌握。但是,老師講得很累,學生學得
被動,孩子們?nèi)狈χ鲃訉W習的愿望,文章理解得支離破碎,不能夠走進人物內(nèi)心,更難以理解文章寓意。在這篇課文的處理中,我采用“把教室變成劇場,讓大家成為導演和演員,師生共同講、讀、導、演”的教與學的方法來突破。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師:“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我要的是葫蘆》一課中的生字詞語,也自己嘗試著閱讀了課文,現(xiàn)在誰能夠把課文正確、流利的讀出來?
(課的開始,首先給孩子們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以一個主動參與的態(tài)度投入課堂。)”
生:輪流開火車讀。
。ㄗx完之后,師生共同指正、評價、肯定。把評價的權(quán)利也交給孩子,讓他在給別人指出錯誤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知識點的強化。)
師:同學們讀的真不錯。在讀的時候,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生:年輕人種葫蘆;葫蘆很好玩,我喜歡;葫蘆最后都落了…… (請孩子們自由表達,各抒己見,老師則同其他同學一起,及時肯定和欣賞每一位同學的見解。)
師:你們都讀得很用心,想的也非常好。那誰能告訴我,那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最后都落了?還是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年輕人的庭院吧!
。ㄍ瑢W們通過自己閱讀課文,已經(jīng)了解了故事的大致情節(jié)。老師再把關(guān)鍵性的問題提出來,引導孩子們的興趣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接下來,老師隨手在教室的地板上畫了一幅圖:一個古代的小庭院,一個葫蘆架,掛滿了可愛的小葫蘆。老師則搖身變成了一個手拿香扇、悠閑懶散的古代書生。
生:全都哈哈哈地樂了,馬上把教室變成了古代的小庭院,把自己變成故事中的人物,而且躍躍欲試。
。ㄟ@幅圖不是畫在紙上,也不是畫在黑板上的,而是畫在教室的地板上,這樣營造出的就是一幅立體的場景:一個小院落,一架可愛的小葫蘆,一個悠閑的古代年輕人。聾啞孩子由于聽覺能力的喪失,促成了視覺捕捉和感受能力的敏銳,還有手及其他肢體語言豐富的表現(xiàn)力。所以說,他們對于“表演”這種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和思想的'方式尤為擅長,尤為喜愛。一幅畫營造出了一個小劇場,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的欲望立刻凸現(xiàn)出來。)
師:指地上的圖,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是誰種的?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最后一定都長成大葫蘆了吧?噢,沒有,那發(fā)生了什么事?還是讓我們到故事中尋找答案吧!師生共同讀黑板上的大字課文。
生:孩子們都站在“葫蘆架”邊,和老師一起讀課文,有的同學已經(jīng)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開始搖頭晃腦的模仿年輕人的神態(tài)和動作。
。ㄟ@個環(huán)節(jié)開始后,課桌、講桌已經(jīng)拖到一邊,教室已經(jīng)變成了“庭院”,孩子們則成為了故事中的“年輕人”。)
師:葫蘆開始的時候長得怎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都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而且不自覺地讀起來。
師:嫩綠的枝葉,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看著真叫人喜歡。怎么來表現(xiàn)這種喜歡的感情呢?
生:孩子們臉上、眼睛里都做出有些夸張的喜愛的神情,有的同學干脆邊說邊表演:一天看好多次,喜歡的不得了。
師:這位同學表演的真好,讓我們大家都帶著這種喜愛的感情來“表演讀”這一段,好嗎?
(講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開始了,我們的“劇本表演”也正式拉開了序幕,孩子們并沒有感覺到是在刻意的學習,他們表現(xiàn)的欲望才剛剛開始。在這里要注意的是,老師一定要善于控制課堂的節(jié)奏,要能牽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收放自如,要在表演中體會,在“玩”中“學”。)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最后并沒有長成大葫蘆,為什么?我們繼續(xù)來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發(fā)現(xiàn)蟲子了!
師:發(fā)現(xiàn)蟲子怎么辦?
生:用手捉掉蟲子;是害蟲,應(yīng)該消滅它;媽媽都是撒上藥,殺死蟲子的;抓一只螳螂放上,捉蟲子……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可是為什么要殺滅害蟲呢?因為植物要通過根和葉子來吸收水分、陽光和其他營養(yǎng)才能生長,就像同學們要天天吃飯、喝水、呼吸新鮮空氣才能健康成長一樣。植物上生了蟲子,蟲子就會慢慢地吃掉植物的葉子,啃壞它的根和莖,它就沒法吸收營養(yǎng)了,當然也就結(jié)不出果實了,甚至還會干枯掉。
。ㄒ驗槲野嗟拿@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對于爸爸媽媽消滅莊稼害蟲的事情見得挺多,但對其中的道理并不明白。老師不限制孩子的思維,先讓他們自由發(fā)揮,再給他們深入淺出的講明道理。孩子們通過小伙伴和老師的講述,對這件事情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反襯出課文中年輕人的無知,從而理解文章的寓意所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面,老師已經(jīng)把孩子們的角色定位拉回來,是課堂中一個相對靜態(tài)的獨立思考和接受新知的時段。當然,也為理解故事的進一步發(fā)展,把握文章的深刻寓意作了厚實的鋪墊。)
師:同學們都知道了植物上生了蟲子應(yīng)該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可是有一個人卻不知道,他是誰?
生:又都樂呵呵的,笑指課文中的年輕人。
師:好吧,我們看看這個年輕人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請看課文接下來的兩段。
生:孩子們又都做回了“年輕人”的角色,一邊讀課文,一邊搖頭晃腦的表演。
(“心里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盯著葫蘆自言自語地說”、“當鄰居勸他趕快治蚜蟲時,他感到奇怪,還反問道:什么,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钡仍~句把年輕人既無知懶惰、又不聽勸告的滿不在乎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老師和同學反復(fù)通讀這兩段,并請每一位同學都來讀一讀,演一演。然后,互相評價,共同討論:如何來表現(xiàn)這個年輕人的心態(tài),怎么表演最恰如其分,誰哪里有問題,誰表演得最好。在這里,學習的過程由詞句到表演,再由表演
到詞句;每個人的角色從“演”到“導”,再從“導”到“演”,實質(zhì)上已經(jīng)完成了共同討論、主動探究的過程。)
師:正因為年輕人的無知,最后出現(xiàn)了怎樣的后果?同學們從這里想到了什么?
生:葫蘆都落了,年輕人很失望;年輕人懶,不愛勞動;他很笨,不明白道理;他還不聽勸告;我們不要這樣做……
。ê⒆觽兺ㄟ^發(fā)自內(nèi)心的“演”和“導”的體驗,很輕松地就掌握了文章的主題,體會到了文章所表達出的寓意。)
一堂課就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表演中結(jié)束了,孩子們沒有中規(guī)中矩的坐在硬板凳上,嚼著與他們相隔千里萬里的語言文字,而是放松自己的手腳和身體,飛揚著他們想象的翅膀,和老師一同來到古代的庭院,現(xiàn)代的大都市,草原的蒙古包、鄉(xiāng)村的田野,還有好玩的動物園,有趣的童話小屋??在我的語文課堂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活潑的 身影,愉快地笑臉,雀躍的精神。我想,這就是我們素質(zhì)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的一個起點吧。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3
閱讀教學應(yīng)立足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發(fā)展語言,從而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這堂課我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語言感受。
而語言感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讀”。
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設(shè)計和引導下,針對性地多讀是很重要的。多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
在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中,我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實物“葫蘆”讓學生感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課文形象的插圖,讓學生觀察、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觀察聽說能力。從而讓學生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抓重點段,引導學生帶著中心問題:“長得那么好的葫蘆,為什么會變黃、落了呢?”質(zhì)疑,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求知欲。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種葫蘆人和鄰居的不同態(tài)度,最后,讓學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語言的基礎(chǔ)上懂得植物的生長需要各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系。
抓關(guān)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L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賽讀、范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比較句子中的不同語氣,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tài),以讀悟文,品析詞句。
利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課文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小葫蘆產(chǎn)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后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
教師范讀時的情感就直接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一些朗讀的技巧滲透到教師的讀中,學生在無意模仿中就學會了朗讀的技巧和技能。
不足之處是:
1、提問多了些,散了些,學生回答的面不夠廣,有些話老師帶學生回答了,以后要在優(yōu)化提問上下功夫。
2、讓學生用“自言自語”練習說話時,學生只注重說:我自言自語的說,老師并沒有及時訓練學生“他自言自語的說”,這樣的話,就對課文中種葫蘆的人的語氣體會的不是特別的到位。
3、對反問句變陳述句的句子指導的不夠到位,以至于在老師說出的幾個句子時,學生沒能理解其意思,說的也不明白。
在以后的教學中,虛心向他人請教,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多多聆聽其他老師的課,以取長補短。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4
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shè)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透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主角讀、齊讀、選取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tài),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lǐng)悟,最終到達“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yǎng)成結(jié)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潛力。本課學習中學生讀書的興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讀得個性到位,教后我感到十分滿意,學生的表現(xiàn)讓我很興奮。我覺得這堂課上得扎實,主要利用了觀察法和范讀法。這兩種教學法,在只有三尺講臺,一支粉筆,缺少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農(nóng)村小學個性適用。觀察法。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我沒有對課文進行繁瑣地分析,而是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觀察圖面說說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小葫蘆產(chǎn)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后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后文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不用再進行指導朗讀技巧,學生卻能掌握并熟練運用朗讀技巧來傳遞感悟到的文字
間包裹著的思想感情。范讀法。
除了運用多媒體教學外,教師的范讀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師范讀時的情感就直接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一些朗讀的技巧滲透到教師的讀中,學生在無意地模仿中就學會了朗讀的技巧,在多次地練習里構(gòu)成朗讀的技能。這樣做比純粹地教給學生空洞的朗讀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師教得簡單,學生學的愉快(精神的愉悅)。
在這堂課上,教師范讀的地方不少,談話煽情的地方也有幾處,但是并沒有妨礙學生學習的用心性、主動性,學生學得很自主。
教學的資料比形式更重要,范讀、談話,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運用得當,同樣讓學生學得自主。在課改的這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課堂上,卻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們該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學習。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5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新課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14課,這是一篇寓言性質(zhì)、趣味地介紹植物自然生長規(guī)律的課文。課文主要寫了種葫蘆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不懂得葫蘆的生長規(guī)律,一味只盯著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不去治,鄰居勸他也不聽,結(jié)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的故事。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課文的內(nèi)容短小,蘊涵的哲理淺顯。
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幾點。
新課標強調(diào),低年級要重視識字寫字教學,本課要寫的生字比較有規(guī)律,因此,我引導學生對本課要寫的子進行仔細觀察。比如:觀察生字的結(jié)構(gòu)。相同偏旁的字:怪、慢;相同部件的字:掛、哇;相同結(jié)構(gòu)的字:治、棵、掛、哇、怪、慢(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然后再觀察每個字的重要筆畫。進行練寫、評議。
同時,還要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讓學生逐步品味課文語句里包裹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學生朗讀感悟的基礎(chǔ)上,我引到學生,“真可惜,小葫蘆都落了!這是不是種葫蘆的人的錯誤所導致的呢?錯在哪里呢?”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到(種葫蘆的人錯了,他錯在:①他沒有聽鄰居的勸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葉子都落了,小葫蘆也沒了,種葫蘆的人看見這個景象,會想什么呢?(讓學生充分自由發(fā)言。)
改進之處,教學評價還要繼續(xù)到位,有時為了趕時間,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地評價,不利于課堂問題的生成,應(yīng)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肯定,及時引導學生。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6
學校進行“一課多講”活動,每個年級老師就一個課題展開聽課、評課活動。一不小心抽到2簽,所以早早的得以“解脫”。盡管上完了,卻對這一節(jié)課覺得諸多遺憾。
第一,對學生的引導不夠。
備課時盡管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回答,可真到講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全都一種答案,過于單一,思維也不夠開闊,而我的引導語言過于簡單,沒有很好的讓他們明白意思。有的地方甚至出現(xiàn)“冷場”。例如,學習第四段時,當看到葫蘆黃了,落了,你有什么想法?所有的學生都說的是:難過、傷心、后悔,沒有一個人想到:葫蘆為什么會落呢?這個地方設(shè)計的問題太空泛,沒有很好的'啟發(fā)學生,在沒有得到滿意的回答后,引導也不夠到位。
第二,語言表達不夠精煉、準確。
在復(fù)習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時,沒有設(shè)計成與以往那樣的開火車讀生字卡片,而是改成了在學習段落過程中認讀。由于語言不夠精確,又換了他們不熟悉的方式,學生讀的方式不一樣,有的拼讀(真的沒想到她會拼讀,從下學期開始以來都是直接認讀,她也從沒這樣讀過),結(jié)果后面起來讀的學生都和她一樣全都拼讀,可文段中并沒有拼音。經(jīng)過提示后,其他學生讀得不錯,如果一開始要求準確而細致,就不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
第三,評價語言少而單一。
明明知道臨時抱佛腳無用,功夫在平時,可這個依然沒能提高,這也是個人教學素養(yǎng)中急需惡補的一項。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
一,因材施教。本班學生對課文教學的興趣不大,要從基礎(chǔ)講起,以故事的手法入題,提高他們學習興趣,以及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把自己心里明白的事情用合適的語言的表達,盡管每天要求他們在家讀課外書籍,但效果不佳,要適當提供他們此年級段的閱讀書籍篇目。
三,多運用多媒體課件。條件有,課件也有,只是由于教學時間緊,或由于其它原因,在課堂上使用并不多。以后,盡可能地勻出時間來用課件教學,突破課堂中的重難點。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7
今天上午,我執(zhí)教了鎮(zhèn)級公開課《我要的是葫蘆》。課后,反思甚多。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4課,這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簡短精悍,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卻只想得到葫蘆,結(jié)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后葫蘆都落了。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
二年級的小孩,聰明活潑,領(lǐng)悟能力強,善于表現(xiàn)自己,對于新鮮事物刨根問底。抓住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體會種葫蘆的樂趣,從情境中圍繞“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這一問題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本文。
《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采取激趣的方式,讓學生在識字、寫字、理解、朗讀、表演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里,發(fā)揮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抓住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nèi)容。
在做教學設(shè)計前,我翻閱了單元導讀及語文書上的課后題等相關(guān)資料,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是:初步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讓孩子欣賞葫蘆絲音吹奏,體會到音樂的美妙,從而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接著引導孩子讀好“葫蘆”、“葫蘆藤”這兩個詞語,揭示葫蘆的重要作用,引出題目。
二、初讀課文,識寫生字。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通過合作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自言自語”“盯著”的意思,同時范寫“盯”,讓孩子在田字格里進行練寫。
三、出示四幅圖連環(huán)畫。師生合作補充第一幅畫面。首先讓學生找一找應(yīng)該在葫蘆藤上畫哪些東西,然后引導學生把句子讀得美一些,用畫葫蘆葉的方式激勵學生把“綠葉”、“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讀好。然后讓學生用“多么()的()!”來夸一夸“葫蘆藤”、“綠葉”、“小花”。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會復(fù)述第一段內(nèi)容。
四、看圖:請學生先看第一幅圖,再看第二幅圖,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孩子讀好第二幅圖的“傷心、難過、絕望”的心情。
五、朗讀、感悟反問句、感嘆句、陳述句的'語氣。出示反問句“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感嘆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意思。通過對比讀體會出反問句和感嘆句在表達人物情感方面的好處。
六、揭示事物之間存在著內(nèi)在聯(lián)系。蚜蟲吸取葫蘆藤汁液,導致葉子枯黃,從而無法輸送給小葫蘆營養(yǎng),這是小葫蘆落地的原因。事物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要多動腦筋,同時聽取鄰居勸告。通過這個故事,讓小孩子說一說自己在學習中應(yīng)該注意的事。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寓言故事類的文體,可能有點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整個授課環(huán)節(jié)中,我雖然以讀為主,在讀中讓孩子領(lǐng)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但始終還是牽著孩子走,沒有真正讓孩子做課堂的主人,這也是今后課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認識課文中常用的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表達特點;“?”和“!”對于學生來講比較熟悉,但是反問句學生有些疑惑,我就引導學生區(qū)分了疑問句和反問句,讓他們知道反問句是明知故問,加重語氣。在體會事物之間聯(lián)系時,個別學生對植物的生長有了解,但大部分學生不明白植物的生長需要,我就給他們播放了光合作用的圖片,學生在了解的基礎(chǔ)上就明白了為什么主人公沒有得到葫蘆。
但是這節(jié)課中我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主旨。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x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9
《我要的是葫蘆》這個故事中,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著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jié)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了,一個個都落了。為了引導學生明白為什么小葫蘆會落?我設(shè)計了問題導讀的方法。
在出示課題的時候,我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比較集中,分別是:這個“我”指的是誰?他要的葫蘆得到?jīng)]有?然后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初讀課文。在交流時,我讓他們充分地說,一來檢測他們的自學情況,二來可以借此梳理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然后學習課文第1、4節(jié),找出葫蘆的前后變化,從開始的“可愛的小葫蘆”到后來的“都落了”,引起學生的思維矛盾,質(zhì)疑:為什么沒過幾天,那可愛的小葫蘆會慢慢變黃,一個一個落下來呢?以這個問題作為突破口,引領(lǐng)學生學習。導讀第2、3自然段時,著重指導學生讀好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同時及時進行語言轉(zhuǎn)換訓練。例如:“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和“葉子上的蟲不用治!钡谋容^,體會反問句和陳述句在語氣上的不同。同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那個人在說“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時,心里怎么想的?在講到“葉和果之間關(guān)系”時,我讓學生交流預(yù)習時所了解的知識,由此輕松地解決“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一難點。
但是上下來,還是感覺教師的“導”過多了些,使學生顯得比較被動,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注意研究怎樣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0
這篇課文時我精心準備的一堂公開課,在師傅吳老師和我的反復(fù)打磨中較成功的完成了,通過這一次的反復(fù)修改教案和試教,讓我對教學,教好學有了更深的感悟!
1.把握教材,抓住課文的重難點。
本篇課文是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都是寓言故事,從語言故事中感受道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引導學生明白了葫蘆葉子和葫蘆果實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但是始終到課結(jié)束了我也沒有捅破這張紙,所以整體來說對課文重點的把握還是不夠的。但是,本篇課文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對于這個教學目標我認為我還是把我得很好的,通過反復(fù)的讀、語氣的指導以及變換句式讓學生理解這幾個句子。
2.認真?zhèn)鋵W生,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說
為了這篇課文能達到更好的水平,我總共試了三次,每一次吳老師都會告訴我,讓我少說話,多傾聽學生的,可是我總是怕學生打不上來,我只能按部就班的走,當學生出現(xiàn)危機時,我便趕緊“搭救”,后來我發(fā)現(xiàn)確實是我走入了誤區(qū),我只是一味的去走過場,完成教學進度,卻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所以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學生不用說,不想說,其實都是因為教師引導得不夠,通過兩次試教,我慢慢地學著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讀,自己領(lǐng)會語氣,自己感悟課文內(nèi)容,我發(fā)現(xiàn)他們真的很棒,適當?shù)募罡亲寣W生融入課堂,做課堂的主角。
3.注重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是寫小葫蘆可愛的樣子的,所以要引導學生讀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而本篇文章中第三自然段種葫蘆的人說“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更是文章中的亮點,學生要讀出種葫蘆人的喜愛與急切的感情,那么當再出現(xiàn)那一副葫蘆壞了的圖片時,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種葫蘆人的心痛了。
總之,只要把握重點,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朗讀的指導,相信不管那篇課文都是可行的。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1
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在孩子的世界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孩子沒有了想象力,孩子就失去了孩子的特征,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童話”,孩子沒有了自己的“童話”,孩子就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雖說是多方面的,但最關(guān)鍵的是教育,語文教學又是教育的主陣地。我們教師應(yīng)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這個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為此,我就這個問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片斷一]
師:種葫蘆的人由于不聽鄰居的勸告,結(jié)果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請小朋友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種葫蘆的人看到自己種的葫蘆都落了,他會想些什么呢?
。▽W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唯恐老師不點他回答。)
生:他會這樣想:我早就應(yīng)該聽鄰居的勸告,不然的話,我可愛的小葫蘆就不會掉。
生:早聽鄰居的勸告,不就沒事了嗎?
生:如果我聽了鄰居的話,我的小葫蘆肯定會賽過大南瓜的。(邊說邊得意地用手比劃著大南瓜。)
生:(一臉的迷惑)我的小葫蘆怎么會掉了呢?
師:是呀,你的小葫蘆怎么會掉了呢?小朋友們能告訴他嗎?
生: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呀,你沒有聽鄰居的勸告唄。
生:葉子和葫蘆的關(guān)系大得很!可你不知道呀。
師:(對剛才迷惑的同學說)你現(xiàn)在明白了嗎?(學生點點頭)(師接著說)發(fā)揮你的想象接著說種葫蘆的人看到葫蘆落了,他還會想些什么?
生:(長嘆一口氣)唉!我真后悔。原來蚜蟲有那么厲害呀!
生:我噴了藥就好了。唉!
生:還有下一次的話,我一定要聽鄰居的勸告。
生:看來,鄰居說的話一點也沒錯。
生:我怎么這么笨呢,早問一問鄰居怎么治蚜蟲就得了。
生:哦……原來葉子與葫蘆之間有這么大的聯(lián)系。
師:好!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想象真豐富呀!在學習中,我們就應(yīng)該多思考,多想象,多發(fā)表自己獨特的看法。
[反思]
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發(fā)揮想象力,從中了解種葫蘆的人錯在哪個地方。同學們的想象不僅進一步理解了課文,而且又對課文有深一層的認識。那稚氣的充滿了想象的話語足以讓老師感到欣喜若狂。通過這樣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的價值取向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
[片斷二]
師:(啟發(fā)引導)那個種葫蘆的人由于不知道葉子與果實的關(guān)系,還不聽鄰居的勸告,沒有得到可愛的小葫蘆。假如你明年種了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你會怎么做呢?
生:我會用藥打死蟲子。
生:還不能隨便買藥,要不然會傷害葉子和葫蘆。
生:我使用殺蟲劑。
師:看來,大家懂得的知識可真多呀。把我們的語文教學聯(lián)想到實際生活中去了。真值得夸一夸。(全班夸獎?wù)f得好的同學)
生:老師,我會聽鄰居的意見或去問別人。
生:讓爸爸媽媽幫忙。
師:你們在課文中受到的啟發(fā)可真不小哇。
生:我用開水把蟲子燙死。
。ń淌覈W然一片,議論紛紛:那不把葉子燙熟了嗎?葫蘆與葉子可是有很大聯(lián)系的'。)
生:我會網(wǎng)很多的七星瓢蟲,放到葉子上去吃蚜蟲。
師:你的想象真是與眾不同?淇渌。(全班一起夸)
生:我用手捉蟲子,然后踩死。
。ū姸鄬W生反問:你捉得完嗎?)
生:(說捉蟲的學生發(fā)言)我天天去捉,總有一天會捉完的。
生:我發(fā)明一種吸蟲的機器,專門吸葉子上的蚜蟲。
生:我用爛菜葉去引走蚜蟲。
師:蚜蟲也想美味一噸,吃到新鮮可口的嫩葉,你的爛菜葉它感興趣嗎?
生:(搖搖頭)那我就用新鮮的嫩葉去引走蚜蟲。
生:我重新種葫蘆。
部分學生笑著說:你重新種葫蘆,那葉子上又生了蚜蟲怎么辦呢?(說要重新種葫蘆的學生耷拉著腦袋。)
師:老師知道你是一個聰明的學生,肯定還會想出更好的辦法。
生:我找專門消滅蚜蟲的書幫忙。
師:(稱贊)你真是一個肯鉆研的學生呀!
[反思]
人們都說,孩子就是天生的幻想家。與成人相比,兒童是充滿想象和幻想的時代,而且兒童的想象總能給人以美妙神奇的感覺。我以為,兒童在想象中應(yīng)該是自由的,在兒童的字典里是沒有“不可能”一詞的,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用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神奇的世界。所以,在上述的片斷中,我放手讓學生去想,放手讓學生去說,雖然他們的想象有些是不切合實際的,但我認為,兒童的想象是不能以合理來衡量的,而是在于他們敢不敢去想象。語文課堂首先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孩子們敢于想,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向?qū)儆谒麄兊耐鯂?/p>
語文課堂教學是兒童心靈成長的反映,它是童眼觀察世界、童心感悟世界、童言描繪世界的自然產(chǎn)物。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語文課堂教學應(yīng)該是自由的、寬泛的,是沒有什么規(guī)矩可言的。
語文是一個靈動的,充滿激情的世界,教與學的探索永無止境。讓語文成為我們一個心靈的棲息地,精神的家園;讓語文課堂成為一個豐富多彩、益人心智的天地;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充滿更多的想象,創(chuàng)造更多的驚喜。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2
閱讀教學應(yīng)立足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發(fā)展語言,從而到達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這堂課我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語言感受。
而語言感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讀”。
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設(shè)計和引導下,針對性地多讀是很重要的。多讀能夠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夠變被動理解為主動參與,能夠豐富孩子的想象。
在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中,我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實物“葫蘆”讓學生感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課文形象的插圖,讓學生觀察、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觀察聽說潛力。從而讓學生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抓重點段,引導學生帶著中心問題:“長得那么好的葫蘆,為什么會變黃、落了呢?”質(zhì)疑,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求知欲。透過學生自主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種葫蘆人和鄰居的不同態(tài)度,最后,讓學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語言的基礎(chǔ)上懂得植物的生長需要各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系。
抓關(guān)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透過評讀、個人讀、分主角讀、齊讀、賽讀、范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比較句子中的不同語氣,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tài),以讀悟文,品析詞句。
利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課文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小葫蘆產(chǎn)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后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
教師范讀時的情感就直接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一些朗讀的`技巧滲透到教師的讀中,學生在無意模仿中就學會了朗讀的技巧和技能。
不足之處是:
1。提問多了些,散了些,學生回答的面不夠廣,有些話老師帶學生回答了,以后要在優(yōu)化提問上下功夫。
2。讓學生用“自言自語”練習說話時,學生只注重說:我自言自語的說,老師并沒有及時訓練學生“他自言自語的說”,這樣的話,就對課文中種葫蘆的人的語氣體會的不是個性的到位。
3。對反問句變陳述句的句子指導的不夠到位,以至于在老師說出的幾個句子時,學生沒能理解其意思,說的也不明白。
在以后的教學中,虛心向他人請教,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多多聆聽其他老師的課,以取長補短。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3
這篇課文時我精心準備的一堂公開課,在師傅吳老師和我的反復(fù)打磨中較成功的完成了,通過這一次的反復(fù)修改教案和試教,讓我對教學,教好學有了更深的感悟!
1。把握教材,抓住課文的重難點。
本篇課文是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都是寓言故事,從語言故事中感受道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引導學生明白了葫蘆葉子和葫蘆果實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但是始終到課結(jié)束了我也沒有捅破這張紙,所以整體來說對課文重點的把握還是不夠的。但是,本篇課文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對于這個教學目標我認為我還是把我得很好的,通過反復(fù)的讀、語氣的.指導以及變換句式讓學生理解這幾個句子。
2。認真?zhèn)鋵W生,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說
為了這篇課文能達到更好的水平,我總共試了三次,每一次吳老師都會告訴我,讓我少說話,多傾聽學生的,可是我總是怕學生打不上來,我只能按部就班的走,當學生出現(xiàn)危機時,我便趕緊“搭救”,后來我發(fā)現(xiàn)確實是我走入了誤區(qū),我只是一味的去走過場,完成教學進度,卻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所以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學生不用說,不想說,其實都是因為教師引導得不夠,通過兩次試教,我慢慢地學著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讀,自己領(lǐng)會語氣,自己感悟課文內(nèi)容,我發(fā)現(xiàn)他們真的很棒,適當?shù)募罡亲寣W生融入課堂,做課堂的主角。
3。注重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是寫小葫蘆可愛的樣子的,所以要引導學生讀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而本篇文章中第三自然段種葫蘆的人說“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更是文章中的亮點,學生要讀出種葫蘆人的喜愛與急切的感情,那么當再出現(xiàn)那一副葫蘆壞了的圖片時,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種葫蘆人的心痛了。
總之,只要把握重點,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朗讀的指導,相信不管那篇課文都是可行的。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4
作為成年人,我么都指導植物生長一般要經(jīng)過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后一環(huán)節(jié),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個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jié)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務(wù)之間的聯(lián)系。而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有點難以理解。于是,教學前我讓學生查了資料,教學中以“可愛的葫蘆為什么會落?”作為突破口,引領(lǐng)學生學習,
貫穿整篇課文,并穿插同類的成語與諺語。最后,讓學生說說道理這樣的流程下來,似乎蠻順道。
但是,在第二天的復(fù)習中,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并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用語言描述出來。原因有二:1、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說話你訓練面還不夠廣;2、本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還需要進一步的訓練。措施:1、開展課前一分鐘講演活動;2、課后多開展表述類活動。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5
教學目標:
1、 通讀課文,正確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讀準音,認清形,會寫“哇、掛”兩個漢字。
2、 學習課文的第一,第四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感受葫蘆的可愛及葫蘆枯萎的樣子。
3、 初步了解葫蘆枯萎的原因。
教學重點:生字詞、感情朗讀葫蘆可愛的樣子和枯萎的樣子;
教學難點:葫蘆枯萎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板書:葫蘆(hu lu),指名讀,注意輕聲
2、 你認識葫蘆嗎?(出示圖片,認識)
3、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這棵葫蘆長得如何呢?咱們?nèi)プx一讀課文。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朋友。
2、 檢查反饋
分組出示:
。1)葫蘆藤(teng) 盯(ding) 鄰(lin)居 哇(wa)
①自讀,指名讀,②理解意思
。2)細長的葫蘆藤 雪白的小花 可愛的小葫蘆
長滿了綠葉 ,慢慢地變黃
、僮宰x,展示讀;②感情讀
3、 過渡:這個人種的葫蘆到底長得如何呢?文中的那一段寫到了?找出來讀一讀。
三、學習課文一、四段
。1)1、 指名讀第一段,(正確、流利)
2、從哪看出長得很好?(長滿了綠葉,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
。▽W生說到了就請她上臺板畫,教師幫助)
3、出示這段文字,長得多么好的一棵葫蘆啊!能用你的朗讀體現(xiàn)嗎?
學生練讀,展示讀,齊讀
4、 過渡:我們大家這么喜歡小葫蘆,那種葫蘆的人,他喜歡嗎?從哪看出?
5、 出示句子: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倮斫狻懊刻臁,即天天
、谔焯於既タ,而且一天還看好幾次呢!
太喜歡這可愛的小葫蘆了!(出示插圖)
③他每天看著這可愛的小葫蘆,你們說,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6、 過渡:可是有一天,他再去看小葫蘆時,哎呀!你們看————
(2)1、(出示枯萎的葫蘆)怎么了?
2、學生說:葉子上有蚜蟲,葉子變黃,葫蘆也變黃落地
3、文中的那一段寫到了?指名讀
4、出示這段文字,看到這發(fā)黃的葉子,落在地上的小葫蘆,這種葫蘆的人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感情朗讀
5、此時此刻,他的心里又會在想些什么呢?(引導觀察表情)
過渡:是啊,為什么那可愛的小葫蘆會變黃落地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節(jié)課再學習。
四、指導寫字
五、板書設(shè)計: 我要的是葫蘆
可愛的小葫蘆 ——————?——————變黃、落
這篇課文是二上年級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引導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而這篇寓言則是讓學生明白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我在教學設(shè)計過程中,圍繞單元目標,結(jié)合本課特點,從觀察兩幅插圖的不同為切入口,然后分別學習一、四兩段,了解現(xiàn)象及結(jié)果后,準備第二課時再探究其緣由,學習二、三兩段。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匯和培養(yǎng)語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上下來了,我的收獲很多。作為一篇閱讀教學,應(yīng)立足于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fā)展他們的語言。
1、要努力在語境中落實字詞的'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對于本課的幾個生字,我做到了詞不離句,但是卻一味地由老師自己在運用著這些字詞,學生呢,會運用了嗎?沒有?梢哉f,在字詞教學中,我剝奪了學生的語言運用、積累的權(quán)利。
2、要充分利用好課文插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本課教學中,我以前后兩段為切入口,并以兩幅插圖為輔助,形成鮮明的對比。應(yīng)該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興趣的,可是課堂中,學生對這么美的葫蘆藤,這么可愛的小葫蘆卻是難以入情,追其原因,是我對第一段的教學浮在了表面,那么美的描述,我沒有引導學生好好的結(jié)合畫面感受,因此,朗讀起來的情感也是那樣蒼白無力,學生根本就沒有體會到葫蘆的可愛。以致到后面的葫蘆變黃、落地也沒那么大的驚奇與不解,因此也就難以體會種葫蘆人那驚訝的表情,朗讀自然也提不起來了。
3、細節(jié)之處要時刻注意。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有部分細節(jié)自己非常疏忽,不該犯的錯誤還是又出現(xiàn)了,比如說詞語的出示,比如說對“鄰居”這個詞的理解,比如說對課題的引出等,小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卻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成敗,小小的一個細節(jié),折射著一個老師對一節(jié)課的把握與解讀,折射著一個老師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駕馭與周密的考慮。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5-23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4-01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2-08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2-02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優(yōu)】07-10
【優(yōu)】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7-09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優(yōu)選]07-09
(優(yōu)秀)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7-09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熱門]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