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反思(精選20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歷史教學反思 1
在我們進入新課程期間,我反思了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重新審視了以前被視為新課程理念經驗的觀點和做法。現(xiàn)在,我總結反思中獲得的經驗,以鼓勵我的同行。
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主角,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向導。
(3)教師應該走出“教師尊嚴”的架子,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材
應在教學中“活”起來。
三、教學應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自己的主要行為表現(xiàn)和行為基礎進行批判性調查,通過觀察、復習、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是一個肯定的過程,支持和加強,或否定,思考和糾正,“學教”與“學學”相結合,努力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只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必要的高度,并對隨后的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習教學呢?
歷史教學反思 2
這個星期上的是《貞觀之治》,很大膽地把這節(jié)課設計稱一堂以唐朝三代君主——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人生經歷為中心的歷史課。這么設計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教科書的寫法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乃至抹殺了統(tǒng)治者本身的性格,而是僅僅將當時的政策與統(tǒng)治者做了一個連線題,直白的講,很多書不過把人物視為歷史的一個工具,私以為這也是中國歷史書寫的淡而無味的原因之一。第二,本人又一向對歷史人物性格、閱歷對歷史造成的影響很感興趣,很喜歡從這樣的細節(jié)入手。比如李世民的胡漢混血出身其實是民族融合的一個表現(xiàn),這一特征和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政策有很大的聯(lián)系,比如為什么我們要把武則天評為中國歷史一個偉大的皇帝,明明她施行了恐怖統(tǒng)治,卻又說她延續(xù)了唐太宗時期的相關政策,等等。如果仔細聽會發(fā)現(xiàn),從人物本身的經歷出發(fā),更有助于從大歷史的背景下解讀當時的政策與制度。
不過,上下來的結果卻是層次不齊。有的班級集體表現(xiàn)得興趣盎然,課堂的整體效果也不錯,然而有的班級則明顯上的索然無味,有的班級興奮過頭,結果導致講的內容收不回來。有些學生總以為老師脫離書本就是在講無關的問題,于是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有些則是對這個人物并沒有太多了解,也不感興趣。講述武則天時就發(fā)生了這么一個有意思的情況,班級的女生全部聽的津津有味,然而男生都在那邊快睡著了。
綜合下來,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有:
一、歷史人物的`經歷介紹不必太具體,可以適當取幾個重點事件,同時要在知識點與歷史人物之間找到相應的銜接點,并在板書和PPT上給予同學一定的提示,引起他們的注意。
二、講述人物的時候也要適當提醒同學,人物性格、閱歷的確重要,但也是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給了他這么一個發(fā)揮自身影響的機會。比如在唐玄宗晚年問題上,晚期的昏庸荒怠的確是安史之亂爆發(fā)的一個原因,但根本原因則是唐朝施行的府兵制、均田制均弊端凸顯,節(jié)度使制度導致邊境將領擁兵自重,導致社會隱患重重。一場安史之亂更是加劇了邊境將領割據(jù)的現(xiàn)狀,使得唐朝再難現(xiàn)輝煌。
三、上課的目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能真正的脫離教材,不能MS.LI品唐朝。
歷史教學反思 3
要想提高教學技能,上好歷史課,我覺得應該從多方面?zhèn)湔n,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氣氛活躍,吸引學生的注意。
首先,教師要做足課前準備,不僅要吃透課標、教材,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分解設計,而且要對引入、設疑、組織討論、訓練、反饋、小結等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準備,同時,教師還要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課前準備的習慣,提出預習提綱,布置學生預習課本等;其次,要重視課堂導入,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精心設計。
可以通過故事、游戲、懸念等方式使學生從上課前的自由狀態(tài)迅速轉向集中注意;再次,要精心組織討論、探究過程,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巧妙設計,精心組織,要使學生在討論、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牢固掌握知識,發(fā)散思維,提高能力,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以建立課堂學習小組,構建互動機制,還要控制過程,提高效率,要重點講解,精心引導,使討論、探討過程來訪而不散亂,小結應該多樣化,可以用教師小結、學生小姐、分組小姐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一節(jié)歷史課,需要我們課上、課下付出許多努力,這樣才能上一屆有效的課。
歷史教學反思 4
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一向是為“應試”服務的,始終以高考為目標。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之下,歷史這門學科長期成為單純的復述性的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的不夠突出,很多歷史教師仍是傳統(tǒng)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實際上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留下的病根。從教學結構來看,此刻很多歷史教師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構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這一點與我們此刻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從教學資料上來看,歷史課的資料是講述人類歷史。人類活動總是在必須的時光和必須的地方進行的,由必須的人物“扮演”必須的事件。時光、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資料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搜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潛力。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說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一個人物是英雄,學生茫茫然,似懂非懂,明顯思想教育在歷史課堂上是落實的很不夠。而以上這些問題在我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也經常出現(xiàn)。
應對現(xiàn)今歷史教學現(xiàn)狀,很明顯呈現(xiàn)出許多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問題。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務必全面實現(xiàn)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xiàn)代公民的人文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為此,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其中明確規(guī)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和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基礎課程。透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繼承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透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工作中完全到達《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那就從我們每一個基層歷史教師做起,共同奮斗,共同努力吧!
歷史教學反思 5
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應當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就是貼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
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經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需要,貼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yè)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經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能夠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
數(shù)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shù)學、物理、化學的發(fā)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xiàn)的空間,并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例如,講到英國侵占西藏地就能夠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xiàn)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后,但這種武器并沒有使他們屈服于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wèi)民族,捍衛(wèi)國土的高尚氣節(jié)。講到華盛頓創(chuàng)立美國的赫赫戰(zhàn)功,同時謝絕連任,就能夠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但美國歷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tǒng)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能夠提到中央2套的《鑒寶》,讓他們明白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能夠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職責。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能夠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教師講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
由此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并作出確定的能力,這樣不僅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并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
也能夠幫忙他們疏理已知知識,并且能夠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信息。能夠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能夠鞏固舊知識;甚至能夠給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教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教師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時代信息?墒遣灰^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在從事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共勉。
歷史教學反思 6
關于這節(jié)課我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地設計教案,組織教學,從課堂效果來看,基本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效果,本節(jié)課主要有兩點亮點:
一、設計情景,在情景中提出問題
選擇一些與生活經驗有關的情景來呈現(xiàn)問題,讓學生“神入”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之中,對歷史進行合理想象,例如在本課學習鐵農具中設置情景“假如現(xiàn)在給你一塊地去耕種,而擺在你面前的`工具中有石器、木器、骨器、青銅器、鐵器,你會選擇哪種?”和學習都江堰修筑原理時設置情境“假如你是李冰,你會怎樣解決岷江水患問題?”,一方面使教學顯得生動有趣,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來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yǎng)他們歷史思維能力的目標。
二、設計角色表演活動,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jié)課在教學商鞅變法的內容這塊,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歷史劇。分別扮演守舊貴族,和商鞅。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她們就得牢記商鞅變法的內容,并充分理解其變法的目的和好處。這樣的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梢允拐n堂氣氛十分活躍。是課堂效果達到高潮。
教學比較成功,學生接受知識快,掌握知識點牢固。值得提倡。但由于我教學經驗不足,功底不夠扎實,因此在教學中也反應出一些問題:一是導入部分顯得太倉促,二是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認識和把握程度還顯得不到位,三是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欠缺。這些都有待進一步加強。
歷史教學反思 7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潛力,因此其課堂教學具有不同于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jù)中學教材的資料編排突出了對這種潛力的培養(yǎng),采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歷史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歷史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于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這次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tǒng)考試的“余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是就應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整,明確規(guī)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潛力,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歷史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語言,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歷史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歷史就務必融入歷史的海洋,跟上歷史發(fā)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歷史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能夠使用歷史表達自己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不能體現(xiàn)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不同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fā)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歷史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特殊好處。歷史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資料,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能夠討論本課的問題,而且能夠用歷史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老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潛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歷史,或者是說與本堂課毫無聯(lián)系的話題,這需要老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簡單,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就應用何種姿態(tài)應對學生。老師在不能體罰的狀況下,還能采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歷史教學反思 8
在本屆高三的教學過程中,更是得以完全的貫徹執(zhí)行。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以學生為絕對主體,老師只起引導和解答的作用。
本部分主要介紹做法,并提供一些資料。下部分著重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
一、與高三歷史班的每一位學生簽訂合同,嚴格要求,半軍事化管理。
這屆歷史班的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歷史課預備鈴響完,已經坐在座位上專心讀書;正式上課前被提問是慣例;上課途中不會也不敢講話;討論有氣氛;下課鈴響必然下課決不拖堂。當然還有歷史課從來不搞起立坐下,也決不刻意用電腦上課,老師板書很少等等。
二、正在試驗改變課前提問方式。
以前課前提問,我都要精心設計題目,哪個同學回答等等,學生過于被動。配合天河部落高三歷史學科資源的開展,現(xiàn)在我正在試驗改變提問方式,老師不再提問,而由學生自己問自己。每個學生在課前必須按照老師規(guī)定的內容復習好以便被問,同時自己設計一個問題準備問別人,問題的答案不準超出兩分鐘。回答正確,獎勵一個事先已經復制好的存有高三歷史資源的磁盤,回答錯誤將被罰。
三、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的習慣
實際上,我著力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的`方法來自于英特爾未來教育方法的應用。我和其他三位老師已經在天河進修學校開辦了兩屆英特爾未來教育的講座,一方面在培訓其他老師,另一方面自己也得到了提高,這種能力自覺地就運用在本屆歷史班學生的身上了。
在這個方面,可以說你隨便找我的一個學生,出一道歷史問題,這個學生一定會懂得從多種角度來分析,什么主觀客觀、必然偶然、政治經濟民族文化外交、多重對象等等。
四、培養(yǎng)學生自己分析總結試卷的能力
我經常對學生講,高考就象踢足球,以成敗論英雄。歷史高考的25道選擇題,3道材料解析題,3道問答題就是球門,教學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方設法把球射進去。教練就是老師,運動員就是學生。我們不玩花哩胡哨的,簡單快捷射門就行。
所以針對高考就是考試,考試就是試卷,我非常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己分析總結試卷的能力。這屆高三,我講試卷比以往帶高三更詳細更認真,有時一節(jié)課只講25道選擇題,F(xiàn)在學生已經習慣在老師講完試卷后做試卷分析,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不同的情況。每位學生必須自己總結每次考試的失分點和得分點,將經驗和教訓記錄在試卷上。經過多次考試后,再把所有的試卷拿過來比較分析,在自己的內心體會和感悟。
五、不到迫不得已,不回答學生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我不回答學生的問題。尤其是現(xiàn)在練習的試卷一多,學生往往動不動就問問題,我一概拒絕之。對問題的出現(xiàn),我的做法是:先不看書考慮;再翻書考慮;然后和同學討論;還不行過一個晚上再問老師。這樣許多問題學生憑自己和同學的力量就搞定了,問到老師這兒來的問題不多就有講頭了。
有一個經驗,老師講過學生已經聽懂過的問題,下次考試學生還犯類似的錯誤;但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下次再考效果就好得多。實際上,我的做法就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不要對老師依賴和等待。
六、個人一些做教師的習慣
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不以學生的成績評價學生的好壞;課堂非常嚴肅,課外可以做朋友;嚴格執(zhí)行師生約好的規(guī)定,不懼領導和家長;老師很少板書,學生不需要筆記本,都記在書上;試題一定要精選,不能隨意,重要試卷的講解要透徹;堅決拒絕一切不利于提高學生成績的形式主義;高三的課我基本上坐著上等。
歷史教學反思 9
教學的宗旨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從中汲取知識,達到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學案教學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能進行幫助和指導,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可以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fā)揮,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中,存在學生沒有興趣,按以往傳統(tǒng)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完全沒有主動性,但在學案教學中,教師發(fā)揮的是引導作用,主要是靠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充分利用學案,把課堂的教學重點通過自學方式、討論方式來解決課文中的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學案在歷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確實有突出之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優(yōu)點。
1.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案教學注重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由以前教師為主變?yōu)橐詫W生為主,通過教師發(fā)的學案,讓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教師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問題的點撥和引導方面。比如在導入新課時,運用小故事、圖片、視頻等方法提出本課所學的重、難點,由學生自己探討和交流,通過制作精美的圖片,讓學生覺得耳目一新,效果就比教師直接引入要好得多。
2.在教學中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結合情感教育。比如,在講到祖國統(tǒng)一時,先出示教學目標,并用于右任的詩詞朗誦導入新課,用詩人優(yōu)美的詩句引入問題,在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加強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學案教學比較開放,不拘形式,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問題的認識,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加強,對課程內容認識不斷加深。比如在講述《荊軻刺秦王》時,學生就對當時使用的青銅劍有興趣,進而展開了一場有關古代兵器的.討論。通過學生查閱資料,認真思考,對一些問題能夠有自己的見解,不拘泥于教材,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
但在教學期間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能力不強,F(xiàn)在網絡的流行,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課本知識的能力欠缺,學生往往關注視覺上的動感,忽視文章中的主題思想。所以,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授之以漁”才是教師想達到的根本目的。
2.在學案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設計學案的問題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文,如,在講述《經濟大危機》時,引導學生思考“一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召開哪些會議,有何影響,學生回答后,教師再讓學生歸納總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總之,當今作為一名教師,真是“任重而道遠”,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研究,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歷史教學反思 10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xiàn)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
鐘的課堂里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tài)。但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xiàn)是重現(xiàn)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xiàn)了虛假的繁榮。下面,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镜臍v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老師們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把這課出現(xiàn)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zhàn)”、“圍魏救趙”等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己創(chuàng)作或制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非;顫姡瑢W生興致很高,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知道這些故事就可以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什么?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yè)的原因是什么?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是基礎,是依托,是載體,是學生發(fā)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做人態(tài)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要真正實現(xiàn)歷史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不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系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系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xiàn)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什么目的、學生可以從中了解些什么,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后就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至于劇中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老師們每節(jié)課都要采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fā)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從學生需要出發(fā),不能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
歷史教學反思 11
“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講重點,學生劃重點,考試考重點,一味的“滿堂灌”自然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此刻,各學校電化教學手段都比較齊全,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投影儀、錄像片等先進教學方式,適時播放一些歷史或考古記錄片,展示一些圖文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設計上,能夠采取自由辯論、小品表演、論文答辯等適合學生特點的活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還能夠讓學生走進歷史遺跡,走進歷史博物館,搞社會調查,讓學生體驗“走進歷史”的真切感受。
第三,多角度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維的積極性。歷史課堂提問應當摒棄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類簡單確定的缺乏思維性的問題,多設置思維含量高的有效問題。
一是要設置揭示教材隱性知識的問題。所謂隱性知識就是教材中隱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識點,如知識的實質、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等,將這些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有必須的深度,既能提高學生的探求興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比如,讓學生分析康有為和孫中山思想的不一樣特點,并分析產生這些特點的原因,就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是要多設置一些指向明確,貼合學生思維實際的小切口、深分析類問題,避免那些大而空的問題出此刻課堂上。舉例來說,講授唐朝晚期的歷史時,讓學生分析“開元之治,幾于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這句話是否正確為什么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題目,思維含量相當高。
經過這么一個問題的剖析,就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唐朝滅亡的原因,并很好地鍛煉了其歷史思維能力。中學生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時期,他們已經不滿足于只是簡單地、機械地記憶歷史知識,而是渴求利用歷史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歷史教學反思 12
這一課主要講述了自20世紀初以來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基本情況。在開始上課之前我通過網絡搜索資料對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為今天的授課做好了鋪墊,但是在備課時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導入。
首先介紹了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國際組織等方面的概念;其次介紹了近代民族解放斗爭歷程及影響;最后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并引出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然后讓學生閱讀材料1-3,討論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隨后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確定下來,也就是“知識與能力”部分中提到的幾點:
。1)列舉20世紀上半葉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取得勝利的事例;
。2)簡述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出現(xiàn)的原因。接著讓學生思考:每一次民族獨立運動都伴隨著巨大的犧牲,請同學們說說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及造成的結果。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客觀地看待每一場民族獨立運動必不可少,同樣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當然如何去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深究的`一個話題。我想應該多加強思維訓練,比如采用探究式教學法,或者采用分組合作討論形式。第二步我把重點放在民族獨立運動進行的方式方法上,從而使學生對民族獨立運動形勢產生明顯的印象。
再接著用具體的史實分析各次民族獨立運動。雖然單純羅列史實很難激起學生興趣,但是仍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手段。由此可見,無論怎么上課,充足的史料是必須準備好的,特別是一些關鍵性事件。第三步是教師總結。作為一名剛畢業(yè)沒多久的年輕老師,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感覺自己似乎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改進。在平時備課中雖然都花費了大量精力,但往往效率太低,課堂氣氛沉悶,缺乏活躍度。經常會走神,回答學生問題速度太慢,聲音也小,常常被打斷,希望今后會改正這一毛病。
歷史教學反思 13
本教學設計從《歷史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出發(fā),貫徹新課程改革教育思想,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采用有利于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如導入新課的小品,由學生來表演: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拋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第二、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如讓學生繪畫、發(fā)表感想:小組討論、競賽等活動,能有效地使課堂氣氛鮮活起來。對具有某項特長的學生,則盡可能地讓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第三、注重了“過程與方法”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通過學習由感性認識歷史知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歷史知識。如由觀看小品到分析人物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社會背景;由高校擴招到分析其原因;由“東亞病夫”到申奧成功要求學生分析其原因,都是通過對歷史現(xiàn)象的認識后進一步分析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探究性學習,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體育事業(yè)成就的認同感,激發(fā)愛國主義的情感。
在教學設計中,我采用多變的教學形式和多項學生活動以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如小品表演,這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活動。參與表演的學生,既能夠在表演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也提高了其他同學參與的熱情。通過小品發(fā)掘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習,隨著設計的4個問題的解決,完成了“教育”這一目的任務,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畫圖表達理想,雖然不是新方法,但可使課堂生動起來,也可讓學生的想象力在此展現(xiàn)。
小組競賽.這是一種緊張而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活動。它能有效刺激學生集中注意力,更能促使小組成員團結協(xié)作。
播放國歌,用歌聲喚起學生的聯(lián)想,讓學生在聆聽中強化出愛國主義情感。
教師注意使用誘發(fā)性和鼓勵性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探究式學習。
歷史教學反思 14
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進行教學反思,能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潛力。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務必透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通過教育學生、教師自己本身進行反思、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的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潛力。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經驗+反思=成長”?梢娊虒W反思是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已從事多年歷史教學,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應對生龍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新課程實施以前人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然后根據(jù)講課的重點,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歷史課更是枯燥無味,一上課學生就想打瞌睡。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后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
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根據(jù)我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然后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里盡情地暢游。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
歷史教學反思 15
第一、認真?zhèn)湔n是基礎。
教師備課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知道學生能通過自學掌握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需要教師點撥;要依據(jù)課程標準標確定重點、難點以及找尋突破重點、難點,澄清疑點的方法;如何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課堂訓練,進行知識遷移和拓展提升;如何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歷史是鮮活生動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第二、落實歷史學科三維目標是核心。
高效課堂教學一定要體現(xiàn)出學科特色,作為歷史學科,它具有事實性和敘事性,歷史發(fā)展的時序性和階段性的基本特點。通過歷史課堂學習,學生要掌握所學章節(jié)涉及到的歷史史實、歷史概念、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要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原理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要得到培養(yǎng),通過學習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科學精神。做到這些,歷史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才會是高效的。
第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途徑。
高效課堂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生活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這種興趣的激發(fā)不是靠一兩個歷史故事做“包袱”,而是要有技巧,要挖掘歷史與現(xiàn)實的契合點,并且要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
第四,耐心進行課后反思是打造高效優(yōu)質歷史課堂的階梯。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精心設計的一堂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有靈感閃現(xiàn),為自己的課堂增加亮色,也可能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問題,使自己措手不及。課后反思就應該把這些散落在課堂記憶中的碎片拾起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養(yǎng)分,這也會成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階梯,我們會繼續(xù)攀登,高效優(yōu)質歷史課堂永遠是我追求的目標。
歷史教學反思 16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會停下來!边@句話告訴我們在跑步中應學會停下來,這樣可以對自身做全面徹底地調整,也可以積累更多的體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沖刺。跑步是這樣,教師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嘗不是這樣呢?有的教師勞累了幾十年,在退休時除滿身的病癥之外,什么也沒有留下;有的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像一部機器痛苦地運轉,怨聲載道,卻從沒想過究竟怎樣做才能獲得工作上的快樂。我認為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結果。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這樣定義反思: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推及到教學中,反思有著更為深厚的內涵。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fā)展的途徑。
教師要善于對自己的工作回過頭來總結,坐下來反思。教學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yǎng)和自我提升!皩嵺`出真知”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理論經驗為基礎,教師反思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具體經驗——觀察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
首先是具體經驗階段。這一階段,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明確問題情境,然后進入到反思環(huán)節(jié)。
接著是觀察分析階段。教師廣泛收集并分析有關的經驗,對照自身教學活動的信息,以判斷的眼光反觀自身。
第三、重新概括階段。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反思舊的教訓指導思想,并積極尋找新的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最后是積極驗證階段。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它會是一種實際嘗試,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huán)。
歷史教學反思 17
本課主要講述明清時期的文學和藝術,文學主要介紹了明清四大名著,藝術介紹了京劇和明清時期的書法和繪畫,初中學生對四大文學名著已有所耳聞,對此,本教師在充分調動學生從影視劇、連環(huán)畫、評書等媒體獲得的已有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課下對資料的搜集和熱烈的課堂活動,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了解明清文化的時代特點,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在導課過程中我應用的是復習導入,既能鞏固上節(jié)所學知識,又為學生形成整體的明清文化打下基礎。在講授古典小說高峰時,首先讓學生回顧我國小說發(fā)展歷程,然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分組討論四大名著的名稱、時代、作者、題材、塑造人物和共同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動手能力,尤其是講述名著故事的時候,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繪聲繪色的演講吸引了同學們的全部注意力,不時引起課堂歡樂的笑聲,活躍著課堂氣氛。
戲劇的繁榮一目,通過提問方式讓學生了解明代著名戲劇家是湯顯祖及其作品《牡丹亭》,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其人其作品加深理解。對于國粹——京劇,學生比較陌生,我采用提問和多媒體展示其變臉形成過程及小知識補充來讓學生理解,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鑒賞水平。
書法和繪畫的學習比較平淡,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和增強感性認識,我采用了大量的藝術作品展示給學生,并請書畫愛好者給與評價,實現(xiàn)了師生互動,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的預期效果。
總之,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較多的展示圖片和資料,加強學生的'感官認識,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和小組探討的學習方式提高文學素養(yǎng),對戲劇的繁榮和書法,繪畫藝術的發(fā)展的學習中,讓學生懂得價值在于創(chuàng)新和鉆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對古典文學名著的制表,培養(yǎng)了學生用表格歸納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
歷史教學反思 18
本學期以來,面對前教學工作和月考成績,心中有不少感慨。新課改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過自我感悟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回顧教學工作和考試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覺得在教學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要求不好.
初一學生,自我約束力、閱讀能力不強,讓學生自讀課文找重點知識,總覺得太浪費時間,需要十分鐘左右,而且重點找不準,在書中亂畫,在自學完后,不知道記憶重點知識,有時一節(jié)課學習效果太差。所以有時干脆放棄學生自學這一環(huán)節(jié),該用傳統(tǒng)的老辦法,結果學生的自學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
二、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沒有很好地重視。
能力應是學生在充分思考討論的基礎上,經過獨立的思考歸納經過長時期的培養(yǎng)訓練才能形成的,限于在課堂上時間緊任務重這一現(xiàn)實,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培養(yǎng)訓練,使學生在考試時面對一些考察能力的.題目上,學生應考能力差,得分不高。
三、對基礎知識抓得不牢。
從這次考試反映出來的情況看,一些問題平時都講過,也都讓學生記過,但由于學生人數(shù)太多,照顧不全,檢查不及時,使一些學生成績并不理想,該會的沒有做好,得分比較低。
四、對學習較差的同學重視不足,特別是每一小組中的一少部分同學。
由于這些同學基礎較差,個人素質不是很好,在學習中是比較困難的,每次檢查一般都是這些同學不過關,由此造成成績特別懸殊。
由于以上問題,在期中考試中考試成績不很理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應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檢查,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的檢查力度,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使每個同學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期望在期終考試中提高成績。
歷史教學反思 19
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是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核心素養(yǎng)目標進行的。歷史學科要適應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就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而歷史課往往給人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所謂“貝多芬”(背多分)就是這樣來的。學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這樣歷史課成為歷史只是的單一傳授進取記,教和學又基本上變成了機械灌輸和死記硬背于是上課時出現(xiàn)了學生做其他科作業(yè)的,打瞌睡的,還有一些學生在下頭筆聊的,即便有的同學機械的記下一些歷史知識,但過不久,也全面還給教師了。
怎樣才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是最好的教師。僅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進取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歷史學科因其資料龐大時間久遠,即逝性強的特點被人們當作死記硬背的副科這一偏見造成負面影響。使學生對歷史科目不夠重視和失去興趣。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上,要點燃學生探索的欲望,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簡便,幽默,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簡便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還應當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并且是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經過對教法學法指導進行反思能夠讓教師找到一種更適合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方法,使學生喜歡,從而好學。同時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優(yōu)點,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攢美,都會給學生以激勵,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
經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在行動中成長。
歷史教學反思 20
期中考試結束了,回想這半個學期的教學工作,通過期中考試,看到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讓我感覺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教學以外的“牽絆”,為此,我也思索了很多。
作為初中歷史老師要教給孩子們什么,怎樣教給他們?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一中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shù)、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么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并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愿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說明他們已經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
僅僅是感興趣還不夠,為什么呢?因為,在中考這根指揮棒的牽引下,孩子們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課上,他們不會用更多的時間來背、默歷史這門在學校連年級排名都沒有的“副科”學科了。由此,我們也就能想到,在沒有任何歷史練習可做,沒有家庭作業(yè),沒有被重視的學科,想有好的成績,僅靠課堂上45分鐘是不可能有好成績出現(xiàn)的'。
不管歷史的前景與命運如何,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會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學本職工作,從點滴做起,上好每一節(jié)課。從課堂教學著手,強化課堂45分鐘,注重對歷史基礎知識的分析與講解,讓學生理解歷史和了解歷史,同時注重以考定教,強化知識點的識記及練習,鞏固復習、督促到位,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向課堂要質量。
在今后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做到多學習、多鉆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平時抓好培優(yōu)轉差,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耐心的教給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歷史的機會。
初中歷史老師任重而道遠,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歷史教學反思02-07
學習歷史教學反思04-22
歷史教學反思[熱門]07-06
(推薦)歷史教學反思07-07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03-22
歷史期末教學反思03-31
歷史教學反思范文04-10
期末歷史教學反思04-14
歷史教學反思隨筆04-14
關于歷史的教學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