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荷花》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荷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荷花》教學反思1
語文是一種語言學習,具有工具性的特點;語文又是母語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緊緊相連,有著深廣的人文性特征。而我們的教學應該是這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吧。這節(jié)課,我通過聽讀看想說做寫等多種方法與形式,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在期待與快樂中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一開始的音樂放飛想象,激發(fā)了學生探知的欲望,然后引領著學生走入文本,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在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時,采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想象,也可邊聽邊做上動作,體會蜻蜓、小魚的快樂,感受荷花池邊如夢如仙的美。最后以給荷花姐姐和大自然寫信的形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話,這一不常見的學習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上這一課體會最深的`是學生把書讀得很好,因為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充分地預習,也利用早讀課指導過他們?nèi)绾稳プx這篇課文,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上這一課,感覺特別好,少了課堂上煩瑣的朗讀指導,荷花似乎更美了。蘇教版語文教材主編張慶先生多次強調(diào)指出:閱讀教學,應強化初讀,學生課文不讀熟不開講。我不知道我對此的理解是否確切,但我按我的理解去做了。我想,不管對與不對,只要學生高興學、學得也高興,那我這堂課就是有收獲的。
《荷花》教學反思2
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大幅活的畫?誰是畫家?為什么說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根據(jù)預設的教學流程,我正準備引導學生學習下文,小明忽然舉手發(fā)言:“老師,作者由美麗的荷花想到了畫。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說吧。于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發(fā)言了,應佳玉說:“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毙げ试娬f:“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备卟ㄆ秸f:“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其他學生有的說課后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說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說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說得多好!實在令人欣喜。
《荷花》教學反思3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按看荷花的順序描述了夏日公園里的一池美麗的荷花盛開時的情景和“我”看荷花時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xiàn)了一幅各具姿態(tài)、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本課語言文字優(yōu)美,因此,在學習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以讀促悟的方法,并且盡量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把自己也想像成一朵荷花,因此,我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來進行,比如,在教學中文中的第四段,我讓學生想像作者看到荷花,感覺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作者是看到了白荷花的樣子非常美,把自己也想象成了荷花,尤其是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是說荷花瓣隨風飄動的.樣子,想像成了自己美麗的裙子,更能表現(xiàn)荷花的美麗,作者看著看著都把自己給忘記了。緊接著,作者由動寫到靜,又展開豐富的想像,蜻蜓飛過來,小魚在腳下游過,我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還有什么小動物會告訴我什么呢?學生想象豐富,并且練習了排比的句式。
不足之處,本課對荷花的描寫有絕妙筆墨,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留出小練筆的時間,但是由于給學生留的朗讀的時間較多,小練筆就舍棄了,在下一步的教學中,還應該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課文這個例子,做到有針對性地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更要切實以教材為例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荷花》教學反思4
課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讓學生初步感受滿池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生機蓬勃,在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形態(tài)之美。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談談欣賞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真想自己變成一只蝴蝶飛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著看著,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師:課文哪一段具體地寫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擠擠讀懂了荷葉很多。
生:明明是寫荷花,為什么還要寫荷葉呢
生:荷花在綠葉襯托下會顯得更美。
生:我一邊讀知道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態(tài)很多很美。
師:荷花那么美,你能讀出它的美來嗎
生:我還會加上動作呢。(生一邊讀一邊加動作,非常生動,形象)
生:老師,冒可以換成伸嗎
師:你真會讀書。你們說說冒換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開;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覺得在這里用伸不夠恰當。
生:我覺得用冒字好。因為冒寫出荷花的動態(tài)美,還讓人感受到荷花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美。
師:荷花如此嬌艷動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筆把它畫下來。
生:我想配著音樂美美地朗讀。
……
在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民主,平等,開放的氛圍空間,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如,談談欣賞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你讀懂了什么,冒換成伸,好不好等等。調(diào)動學生全身心投入,使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出意,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
教師引導學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空前高漲,畫畫,朗讀……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缎麓缶V》指出:語文應當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在中創(chuàng)新,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無疑,這是課堂實施素質(zhì)應追求的目標。
《荷花》教學反思5
《荷花》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荷花》教學反思!蔽以谝龑W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大幅活的畫?誰是畫家?為什么說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通過回顧前文內(nèi)容、討論交流,學生不但體會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領悟到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由衷贊美和熱愛之情。然而,我又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說吧,教學反思《《荷花》教學反思》。
于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發(fā)言了,張星悅說:“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币捉鹜f:“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崩钕寮t說:“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
其他學生有的說課后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說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說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說得多好!實在令人欣喜。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fā)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tài)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xiàn)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tài)。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jié)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品讀欣賞后,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yōu)美詞匯的積累,更好地抒發(fā)了學生的情感。
《荷花》教學反思6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lián)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中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教學“看”的部分,我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理一理作者觀察荷花的順序,學生一看就了解了作者是先總的觀察,再細致觀察,先觀察荷葉,再觀察荷花。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描寫荷葉和荷花的句子作了詳細分析。我讓他們說說荷葉有什么特點?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相機板書:荷葉:多(挨挨擠擠、一個個)、美(“碧綠”是寫顏色美、“大圓盤”是寫形狀美。接著,又讓學生看看課文中寫了荷花的幾種姿態(tài),相機板書:荷花:半開或蓓蕾初綻(才展開兩三篇花瓣兒)、全開或含苞怒放(全展開了)、將開或含苞欲放(花骨朵兒)
教學“想”的部分,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的原因和過程,交流作者是如何放慢鏡頭表達自己的想象過程的,以此體會到寫作過程中也應放慢鏡頭細致描寫。
《荷花》教學反思7
學習了《荷花》一課,多少有些教學反思,葉圣陶先生筆下的荷花無論是靜靜的站在那里的還是微風中的各種姿態(tài)都是那么的美。讀著讀著眼前就會讓人的頭腦里出現(xiàn)一幅活的畫。一打開課文,那碧綠的荷葉圣潔的荷花,就深深吸引了孩子,再來讀文章,想象著畫面,清新美妙的感覺就不知不覺的融入朗朗書聲里了。就讓孩子們自己大聲的朗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然后又進行了朗誦比賽,平時幾個朗讀水平高的幾個同學向大家發(fā)起了挑戰(zhàn),孩子們都讀的那么動情?粗麄兲兆淼臉幼,我知道美麗的荷花已經(jīng)印在孩子們的頭腦里了。這么美的文章不僅要美美的讀更要美美的品味。我抓住了兩個切入點點燃了他們思維的火花,給孩子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我們沉醉其中,我們享受著這大自然的杰作。
第一個切入點:師:孩子們請起立,閉上眼睛,看著這美麗的荷花,我們陶醉了,忽然感覺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了,你們就是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啊,能告訴大家,你是其中怎樣的一朵嗎?
生1:我就是那朵才開了兩三片花瓣的荷花。
生2:我就是那朵全部綻開了笑臉的那一朵。
生3:我就是那半開半閉羞澀的那一朵。
生4:我就是那朵剛打開花苞的那一的那一朵。
就在這樣的意境里,孩子們的想象放飛了,我繼續(xù)引導,就像一個仰望空中放飛風箏的幸福的孩子。
第二個切入點:師有感情的朗讀第四段。放輕音樂,一陣微風輕輕地拂過湖面,輕輕地拂過你們這些荷花,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調(diào)皮的小魚游到我的荷葉下面乘涼了,它們找到了遮陽的大傘!
一絲絲春風吹拂著我的臉頰,我聽到了池邊的游人贊美我們的優(yōu)美的身姿,我沉浸在幸福里,我感覺我就是那最美的荷花。
太陽用金色的陽光給荷葉上的水珠穿上了金光閃閃的`衣服,風婆婆吹過這些荷葉,水珠寶寶在荷葉上流動著,一不小心跳進了水池,我的花瓣上的小水珠一點一點的像坐滑梯一樣的跳入了水中。
燦爛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我是多么溫暖多么的幸福!
我聽見我身邊的全開放的荷花姐姐對那支花骨朵說:要快快長大呀!
我看見一群群小蝌蚪正急著找媽媽呢!
孩子們內(nèi)心的世界是多么的多彩呀!那看似幼稚的語言又多么的純美呀!我被他們感染著,快樂著!開心!語文老師!
《荷花》教學反思8
《荷花》是一篇經(jīng)典美文,為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
第二課時,我的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品讀語言,欣賞語言。不僅要讓學生領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很羞愧地說,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比我出色。他們對詞句的品讀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尤其是對“挨挨擠擠”、“冒”、“露”等詞的探究,讓課堂實現(xiàn)的真正的“對話”,給課堂帶來了生機。接下來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的`意圖是想不露聲色地把他們帶入情境,讓他們在無意識中把自己當作一朵荷花或一片荷葉,讓他們互相觀察,互相欣賞,然后用語言描述身邊“荷花”的“千姿百態(tài)”。教材上沒有具體描繪荷花的種種姿態(tài),這樣做是對教材的一種擴充,也是對語言在理解、感悟基礎上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運用。但是,在進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的引導有些倉促,我那么急切地讓他們“冒”出來,可他們就是一下子“冒”不出來。等他們“冒”出來時,留給他們觀察、欣賞和用語言表達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這本該是這堂課的一個高潮,但由于我的引導失敗,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非常遺憾!
《荷花》教學反思9
今天,和學生一起學習了葉圣陶先生寫的一篇寫景散文《荷花》。課文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上完課后感覺非常成功,所以把這節(jié)課的一些收獲記下來。
一、通過朗讀感悟、背誦2、4自然段,摘抄第2段,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語句優(yōu)美,充滿想象,讓人讀后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為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并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2、4自然段,摘抄第2段,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效果很好。
二、這節(jié)課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抓住了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如讓學生用“挨挨擠擠”造句;用“有的……有的……有的”這個句式說話;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自己如果變成一朵荷花,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寫一段話;小練筆: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讓學生先說說,然后寫一寫,效果很好。
抓住留白,指導想象說話。這節(jié)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課文的留白進行寫話指導,學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1。對第二小節(jié)的“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边@句話,我進行了這樣的寫話練習設計: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地冒出來,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這句話中的兩處空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機勃勃,充滿靈氣。學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薄鞍缀苫◤倪@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向人們展示自己美麗的樣子)”“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學生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有這么豐富的想象,讓我感到欣慰。2。第四小節(jié)中還有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么?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回答:“蝴蝶飛過來,告訴我她要為我授粉。”“小鳥飛過來,告訴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薄耙恢恍∏嗤芴胶扇~上,告訴我在池塘游玩的樂趣!钡鹊。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shù),那是不可思議的!边@節(jié)課,我借助美麗的范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
《荷花》教學反思10
上《荷花》之前,我恰巧在體育東路小學聽了一位老師執(zhí)教該課的第二課時,她的課給我啟示很大。在讓學生談完對荷花的印象后,她用自己甜美的范讀帶學生(閉眼)去“看”荷花。跟著是學生自主閱讀,賞讀認為寫得美的句子,老師也趁機抓住重點詞句,利用圖畫、朗讀、想象來感悟荷花的美,效果不錯。
但我感到她這一課時的容量過大,不但給人前松后緊的感覺,一些重要的訓練,也匆匆而過(如語言文字訓練、想象說話的訓練)。因此,我備課時既學習,又改進:課前,我讓學生在電腦課上觀賞荷花、荷葉(課件播放),以彌補部分同學這方面的經(jīng)驗缺失;把講讀1、2自然段放在了第一課時,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賞讀、背誦積累;第二課時在語言訓練方面重在要學生寫出三種姿勢,而不是單單腦中有個姿勢就行了。想象方面重點放在“活的畫”和練習上了。從整個設計和教學效果來看,我較滿意。這也可算是“學有所得,取長補短”吧。下面具體談談我在教學《荷花》一課后的一點自得之處和疑惑之處。
一、自得之處
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感悟文本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脈絡(聞到清香——觀賞形狀和姿勢——想象情景)進行整體感知。從全局出發(fā)了解了全貌,把握了文章的脈絡。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請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畫出覺得這段話中寫得特別美的句子或詞語,說出自己的體會。
隨后組織匯報交流。這樣充分讓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了美的'語言。在學生交流匯報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出多元解讀。體現(xiàn)了“讀中感悟,讀中培養(yǎng)語感,讀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之意圖。
二、疑惑之處
課堂調(diào)控不夠。在第一、第二課時,都有為了讓學生感情朗讀、大膽想象、多元表達而出現(xiàn)時間不夠用的情況。對課堂的調(diào)控,我一直很困惑。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以學生為本,但是,如果課堂上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盡量多關注一些孩子,給他們創(chuàng)設表現(xiàn)的舞臺,那課堂就容易陷入無序狀態(tài),課堂效率會大打折扣,教學任務也經(jīng)常會完不成。
另一方面,如果課堂上你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調(diào)控自己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或許能完成你預先制定好的任務,但是,課堂就容易陷入僵化狀態(tài),沒有生機,更難有所謂的“生成”?梢,課堂上教師的調(diào)控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是看你如何去調(diào)控,這個度該如何把握。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荷花》教學反思11
《荷花》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后用課件呈現(xiàn)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后,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里,作者為什么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后用不同的圖片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tài),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通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盡快背誦,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yōu)美詞匯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后,我讓學生根據(jù)我提供的圖片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說話,學生有的`說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說“有的荷花歪著頭,像在和蜻蜓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溫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jié)課,我借助美麗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可以說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荷花》教學反思12
《荷花》是人教版小學第六冊的一篇課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全文內(nèi)容不多,但意境卻特別美,具有獨特的吸引力。農(nóng)村的孩子對荷花了解特別少。正是考慮到這個特殊原因,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
課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出示了一幅幅荷花的圖片,在視覺上讓學生感受到荷花的美。學生們滿心歡喜互相欣賞荷花,把最美麗的詞語送給自己看到的荷花——五顏六色、婀娜多姿、卓爾不群、冰清玉潔、亭亭玉立……荷花的美好形象已經(jīng)給學生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孩子的心弦被扣動,思維被激活,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欣賞畫面以后,我以“你們看到的荷花真美,,那葉圣陶爺爺看到的荷花又是什么樣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學生自主交流:你認為哪些句子寫的美?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荷花的姿態(tài)之美以及一池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美。
優(yōu)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情境,寓教于樂,寓教于美中,讓學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與文章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陶冶感染,潛移默化的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讓學生知道哪是美的,為什么是美的,如何去欣賞美,如何去創(chuàng)造美,這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
在學生朗讀品味荷花的美麗之后,借助“畫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我采用假設法把孩子引入情境之中,把自己想像成荷花,小魚或蜻蜓,并運用各種形式的讀,想象,舞動來體會,感受意境……想象:小魚和蜻蜓或其它的小動物可能會說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思維將又一次被激活。針對這一富有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誘導,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使作者、學者、教者融為一體。
學生學完課文后,再讓學生欣賞荷花圖,讓孩子們想一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荷花?贊美大自然?又使孩子們心中美的體驗得到升華。
本課我的教學設計,力求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寓美育于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荷花》教學反思13
教學目的
一、認識白洋淀地區(qū)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難點:以充分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為突破口,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本文是課內(nèi)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即根據(jù)小說的特點,從環(huán)境描寫、故事情節(jié)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
三、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四、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時的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其他景物描寫和對話描寫,只能靠以練代講,“舉一反三”。
教學時數(shù)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保囊芽招袠嗣魇侨糠,用簡潔、含蓄、連貫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shù)男祟}。
。玻喴攀霰疚牡墓适虑楣(jié)(百字左右)。
。常≌f的故事情節(jié)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這篇小說的三個部分各屬于哪個階段?
二、上課開始時提示本課主要教學目標 :
1.認識白洋淀地區(qū)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和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玻莆諏W習小說的一般方法。
。常斫饩拔锩鑼懞腿宋飳υ挼淖饔谩
。矗浞诌\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檢查預習。
。保娜糠值臉祟}:
(1)夫妻話別(2)探夫遇敵(3)助夫殺敵
。玻喴攀霰疚牡墓适虑楣(jié):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
。常蚱拊拕e(開端)
探夫遇敵(發(fā)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jié)局、尾聲)
《荷花》教學反思14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lián)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chǎn)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fā)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tài)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xiàn)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tài)。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荷花》教學反思15
課上我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找出描寫荷花美的句子,讀一讀并說出它美在哪。有的學生能夠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例如有一個孩子說,他喜歡“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句話,從“挨挨擠擠”這個詞中可以看出荷葉很多,“碧綠的大圓盤”寫出了荷葉的顏色和形狀。還有的學生能夠抓住重點字進行理解,例如有個孩子說:我喜歡“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句話,我覺得這個“冒”字用得很好,隨機我就問:如果把這個“冒”字換成其它的`字,如“長、鉆┄┄”行不行?聯(lián)系前后文想一想,怎樣長才叫冒出來呢?此時同學們躍躍欲試,有的說使勁長叫“冒”出來,有的說快速地長叫做“冒”出來,還有的說高高興興地長叫做“冒”出來┄┄隨后,我又利用多媒體演示了一個白荷花從河里冒出來的動畫,這樣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冒”字的用法,還能夠從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麗。我覺得,通過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我也感覺到孩子們已經(jīng)逐步地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能夠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節(jié)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課上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試著畫荷花,在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時,個別學生就有些收不回來了,這部分就顯得有些偏離主題了,而且還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我覺得這個練習作為家庭作業(yè)會比較合適。
那么,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不斷的完善自我,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好的教學方法,爭取獲得更多的收益。
【《荷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荷花》教學反思05-05
荷花教學反思12-30
荷花教學反思03-05
《荷花》教學反思11-13
《荷花》教學設計及反思02-02
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03-30
《荷花》教學反思【熱】06-14
【推薦】《荷花》教學反思06-14
【熱門】《荷花》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