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母親》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
《我的母親》這篇散文以其平實、誠摯、質(zhì)樸、自然又飽含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的語言,敘述了母親的一生。作者老舍稱母親給自己的是“生命的教育”,因此教學中我們須通過感受母親勤勞、奮斗、奉獻的一生體味“我”對母親的敬仰、摯愛與懷念。同時品味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所達到的真切感人、感召心靈的藝術(shù)境界,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生修養(yǎng)。課上我引導學生通過整體閱讀、重點體會、品味語言三個步驟進行文本學習。教學中我把研讀點放在了第三自然段、第六自然段、母親三次含淚以及“我”的怕、怕、怕,心痛、心痛。這樣的安排主要先引導學生感受母親勤儉誠實、做事認真、對子女偉大無私的愛,繼而再感受“我”對母親的無限思念和深深愧疚之情。課堂上學生已經(jīng)能夠發(fā)現(xiàn)語言運用的'精彩之處,認真揣摩、品味。
這節(jié)課同時也暴露出老師說得多學生說得少的問題,當課堂上學生不知怎樣回答時,往往是我急著向下進行便說出了答案。這時教師明智的做法應是告訴學生怎樣回答,例如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時,我提問:透過老舍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實則想引導學生對全文進行整體回歸,回憶母親為我做過的點點滴滴?刹辉雽W生竟不知如何回答?梢妴栴}不夠明確,如果把這一整段的內(nèi)容分開指導回答,如可讓學生回顧前文,從“生命是母親給我的”這句話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然會想到目前:目前為了生我暈過去半月……這樣的引導過后,再讓學生交流透過老舍其他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信學生自會有話可說。
此外,對于高年級語文課,課尾也可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小訓練,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讓學生做些填空練習,有利于學生掌握本課內(nèi)容。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2
備課時,我深刻領會新課改精神,幾易其稿,力爭以最佳效果向大家匯報。從實施情況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精神。課前預習,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生字詞、文學常識,并且讓每個學生提一個與課文相關的問題。這些小任務促使學生主動認真地自學課文。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時,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課過程中,我以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推動課堂進程,引導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答案,我只作點撥和歸納。在拓展延伸階段,我讓學生相互講發(fā)生在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生活細節(jié)。這既讓學生之間相互啟發(fā),加深了解,又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是良好的。
落實了“四基”。我沒有放棄字詞、文學常識這些基本知識,而是把它們放到了課前預習里面。這樣做既促進了學生自學,又使課堂內(nèi)容更集中緊湊。在上課過程中,我始終抓住“培養(yǎng)學生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情感及形象”這一教學目標展開。不論是開始的導入,還是后面的母親性格分析,兒子對母親的愛,都讓學生找到相關的細節(jié),并加以誦讀品味,進一步感受細節(jié)的表達效果。可以說基本技能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學生的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yǎng)和提高。
實現(xiàn)了新課改提出的三維目標。知識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德育目標都得到較好的落實。學生通過這一堂課,切切實實懂得了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上得到鍛煉。在情感方面,我通過讓學生聽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尋找母親的感人細節(jié)、誦讀表現(xiàn)母子情深及失母之痛的段落、欣賞感人圖片“非洲1962”、聽我講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等手段,不斷調(diào)動、積累學生的情感。后來,在聽我講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時,十多個同學在下面抹眼淚,其他同學及老師也眼圈紅紅。學生講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生活細節(jié)時,也聲音哽咽。我在點評時,也深受感動,幾乎說不出話?梢哉f,這一節(jié)課讓師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禮。經(jīng)過這一次情感的洗禮,大家更加熱愛父母,熱愛生活。
充分落實了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此篇課文是“體驗情感”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在課后的“思考探究”中強調(diào)了“細節(jié)描寫是刻畫人物、表現(xiàn)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要求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文中細節(jié)。我在教學過程中,正是圍繞“情感與細節(jié)”做文章,層層推進課堂。以歸納母親性格品行為綱,串起所有細節(jié),做到了整體把握與局部分析的較好結(jié)合。
由于經(jīng)驗不足,能力有限,此次公開課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開始時有些緊張,以致自己拋出的一個問題在后來的課堂推進過程中忘了順帶解決,實在遺憾——其實只是在講解母親對“我”的影響時提一句話就可解決。
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促進我進一步提高。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3
《我的母親》是一篇人物傳記,也可稱文學的傳記,傳記的文學。文章內(nèi)容詳實,同時包含了母親豐富的思想感情,可以喚起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母親的愛,明確自己的一切都來自母親,學完課文,我感覺教學效果很好,學生不僅理解母親對“我”的.做人的教導,掌握了選取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同時感受到了母愛,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學習一篇課文,不僅僅要理解課文內(nèi)容,掌握文章的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和寫作能力。因此我學完課文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母親,如果讓他們寫這篇課文會如何寫,這樣就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讓學生拿自己的構(gòu)思與課文進行比較,當堂用學到的截取法做練筆,并找學生展示,同時讓其他學生做出評價,找出不足。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幫助。
但反思這堂課也有不足,課上所提的問題,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他們都能理解并且回答出來,而對于一些較差的學生,對文章的具體事例就不能做出準確的概括。這表明我在設計問題時要有層次,才能照顧到學生全體。另外,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多朗讀,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普通話水平。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不僅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我也更了解了學生的情感生活,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展現(xiàn)更加充沛,這對我以后做學生工作也會有很大幫助。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和生活的密不可分。我以后會多做這樣的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4
我認為本次課的成功之處:第一 利用視頻閻維文的《母親》這首歌渲染了課堂氣氛,為學生回憶往事以及體會母愛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使得大部分學生都很動情,有的說出自己誤解父母的往事,有的說出自己埋藏心底最深處對母親的'愛意!
第二 通過讓同學們自己找出12段中的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并感受其表現(xiàn)的母愛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訓練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及學會通過語言、行動、神態(tài)來表達愛,感受愛的能力。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的表現(xiàn)自己。第三 分組學習有力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每組同學學習成績不同。這樣,通過同組討論問題,優(yōu)等生能帶動后進生,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調(diào)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
第四 課前3分鐘,能夠訓練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后自己應該多努力,在教學上多鉆研,并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多請教,多學習,讓自己能夠更好更快地成長,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5
我先后在八年級11班、12班實施了《我的母親》一課的教學,教學后感概良多。
本課教學分為四個步驟,即走近母親──認識母親──訴說母親──善待母親。
教學重點為概括文中的母親形象,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體會母愛,培養(yǎng)學生對母親的感情。教學難點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品味作品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通過教學,從學生的學習體驗看,我對這一教學設計是較滿意的,尤其是對訴說母親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兩班截然不同的反應證明引導學生體驗母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很有必要的。具體教學中,我抓住重點,順利地引導學生分析母親形象,成功地在品味語言中引導學生賞析本文的寫作特色,并進行寫作點撥。我很好地突破了難點,做到以學生為主,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生能大膽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我也能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對于課堂意外,我能及時進行處理,但因時間緊,又因教學機智不足,處理傖促,效果不大如意。
在12班授課時,到訴說母親一環(huán),我期待著出現(xiàn)類似11班的情形:閻維文的歌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幾位主動站起來訴說母親的學生說得情真意切,我和學生沉浸在一片感動之中,一部分學生還低頭抹起了眼淚。
歌曲欣賞后,意外發(fā)生了:女生琳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心理很不平衡,我媽媽不愛我。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這答案有點讓我措手不及,我試圖引導其感受母愛,尤其是在這公開課的節(jié)骨眼上。你為什么這樣說?據(jù)我了解,琳媽媽也很關心她,因為擔心她學壞還來過幾次學校。她總說我這里不好,上里不好。你一點也感受不到母親的關愛嗎?我反問道。只有一點點,那個星期天,我睡到十點鐘,媽媽給我留的早餐被弟弟吃掉了,。起床后,我黑著臉,媽媽又出去給我買回了面包,扔過來狠狠地說:吃吧,欠了你的。同學們都笑了,我有些沉不住氣(公開課的壓力),她還感受不到母親的關愛,于是我請出和她同村的`菲,請她從旁觀者的角度說說琳母是否愛琳,菲娓娓道來:琳的媽媽一見我就說琳的種種不好,我就說琳的種種好,從言談中我覺得她媽媽是愛琳的,下課鈴已響,我有些煩燥地打斷了菲的發(fā)言,布置了作業(yè)。
下課了,但我覺得這一課書的教學對12班而言不能說結(jié)束了。對于課堂意外,我處理傖促。追根塑源,是我在備學生(尤其是特殊的學生,如對母愛的方式不理解的琳)時備得不夠充分,不夠到位,對學生課堂上會出現(xiàn)的情形估計不足。如果我在琳說我媽媽不愛我時,順勢問你覺得媽媽怎樣做才是真的愛你?引導學生明白不同的母親,因為性格素質(zhì)不同,會有不同的母愛方式,不同的母愛方式卻有著一個共同的情懷──無私奉獻愛的全部。作為兒女,不能認為享受母愛是理所當然的,而應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做一些感謝母親的事。這樣處理效果會更理想。結(jié)合12班實際,我增加了一課時(一從不同的母愛方式,多角度看母愛;二交流親情作業(yè);三佳作欣賞《母親,你是我一生的感動》)。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6
跟歷史上許許多多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優(yōu)秀母親一樣,母親具備了許多優(yōu)秀品質(zhì):勤勞樸實、寬容忍讓、愛清潔、守秩序、熱情好客、堅韌剛強、感情細膩、深愛子女。一名優(yōu)秀的母親造就了成功的孩子,母親雖然沒文化,物質(zhì)上貧窮,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言傳身教教給我做人處世的.道理。為了孩子,母親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
家庭的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墒乾F(xiàn)在的家庭離婚率居高不下,給不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加上教育的方法不當,孩子成了婚姻的犧牲品。對照我的班級,父母離婚的很多。其實,父母離婚也沒什么,關鍵是看孩子有沒有得到關愛。一個在愛的灌溉下的孩子才會健康茁長成長,一個很少得到關愛的孩子會孤獨無助,甚至走上歧途。作為一名老師,去深層發(fā)掘?qū)W生犯錯的深層原因,及時給予幫助和關愛,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才是明智之舉。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7
我教完胡適《我的母親》一文,感想較多。
首先,課文的主題非常貼近學生實際。課文以質(zhì)樸真切的敘述語言,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位既普通又偉大的母親形象,很好地表現(xiàn)了母親那無比誠摯的愛子之情和優(yōu)秀的性格品質(zhì),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每個學生對母愛的感受盡管不同,但這一血濃于水的人間最愛在每個孩子的心中則是無價之寶。
其次,結(jié)合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教育教學。在上課前,我讓學生如實地介紹自己的母親的性格:有說溫柔善良的;有說焦躁潑辣的;有說任勞任怨的;也有說沒有主見的……學生眾說紛紜,引得大家捧腹大笑。然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以感知文意,進而在老師的點撥下歸納文中的母親性格。由于有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家分析胡適母親的性格時絕大多數(shù)同學顯得得心應手。
最后,我在總結(jié)語中這樣說道:“如果我學得了不拿別人一針一線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丁點誠實守信的好品德,如果我能理解人,尊重人——我都得感謝我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慈母。”看著同學們伸頸、側(cè)目進而微笑的神情,不言而喻,大家的心田都被深深的母愛所滋潤了。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8
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此文比較通俗易懂,文筆細膩。通過老舍和母親之間的故事,塑造了母親的人物形象以及這樣一位母親對老舍的影響,再有就是老舍對母親情感的抒發(fā)。全文以晴為出發(fā)點,比較能落實好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整節(jié)課我主要以學生的讀為主,通過對文中細膩文字的品讀去理解課文,感受文中所蘊涵的情感,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尤其是一句“失了慈母便像花瓶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香有色,卻失了跟!辈粌H打動了我,也打動了孩子們。他們從文中相關語句的品讀中,不僅領會到了老舍母親的品行,也感受到了老舍對母親深深的懷念!這些情感也調(diào)動了孩子們對自己的'母親深深的理解和感恩。
帶著這種情感,我留下了作業(yè),請你觀察媽媽的一言一行,感受媽媽對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并把你自己的感受記錄到日記本中。學生們在觀察和書寫中,不僅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也提升了對濃濃親情地珍視。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9
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啟發(fā)和培養(yǎng),讓學生接受情感的熏陶,感受感情世界的豐富多彩。在這種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粵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體驗情感”的教學重點就放在情感的熏陶和感受上。本單元所選三篇課文分別是從親情、友情和鄉(xiāng)情三種不同情感來體驗!段业哪赣H》是屬于親情體驗的,這篇課文通過對母親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對兒女無聲的愛,也表達了自己“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悲痛和悔恨。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應該讓學生體驗母愛的偉大和作者的悔恨之情,在體驗之中促發(fā)感受,并把感受傾訴出來,在傾訴之中進一步帶動情感的發(fā)展。我把這個過程概括為“以情促感,以感帶情”。接下來,我展開論述具體做法。
一、利用豐富生動的導入創(chuàng)設氛圍
因為這是一篇表現(xiàn)母愛的文章,所以,在進入新課前,我先搜集了很多能夠表現(xiàn)母愛的資料,比如,圖片、俗語、詩詞、名言、節(jié)日等等,其中有古代的也有現(xiàn)代的,有人類的也有動物的,有國內(nèi)的也有國外的,有形象的,也有抽象的,可謂豐富而生動。然后再從中挑選一些較有代表性和表現(xiàn)力的制成課件并按順序投放給學生看,以此來創(chuàng)設濃厚的情感氛圍。當然,在每一種類型投放之前或之后我都會插入一些與母愛有關的較有感染力的話來引入或過渡或總結(jié)。比如,在投完一組圖片之后,我如是說:“看完這組圖片后同學們應該可以感受到,母愛是相通的,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蘊含著深深的母愛。母愛也是偉大的,所以自古以來,母愛就一直成為人們傳頌的話題,無論是高雅的詩詞,還是通俗的諺語,都涌現(xiàn)了不少歌頌母愛的作品。”這段話既揭示了圖片的意義,也增添了情感氛圍,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受到感染。還能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放完所有的資料后,我作這樣的總結(jié):從以上資料可以感受到,母愛是不受時空的限制的。母愛可以說是天底下最無私最偉大的愛,我們每個人都有母愛,但每個人對母愛的表達方式又有所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的文章《我的母親》,來看看老舍先生是如何來表達母愛的偉大的。這段話既可以總結(jié)前面的.內(nèi)容,也可以開啟下面的內(nèi)容,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情感氛圍。
實踐證明,這種豐富生動的導入一方面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一方面又能為課堂創(chuàng)設濃厚的情感氛圍,為新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真摯感人的內(nèi)容體悟深情
《我的母親》是一篇洋溢著濃濃母愛的文章,作者老舍在文中通過幾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對兒女深深的愛,也通過樸實的文字表達了自己未能孝敬母親而帶來的深深的歉意和失去母親后內(nèi)心的巨大悲痛。讀來令人心酸、令人感動。在教學中,我通過初讀、朗讀、品讀三個步驟逐步加深學生對于母親對兒女的愛和作者對母親的歉意這兩種情感的體悟,在體悟中促發(fā)內(nèi)心的感受。具體做法如下:初讀:讓學生小聲初讀課文,然后概括出老舍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zhì),感受老舍母親的人格魅力。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概括時都很激動。我原以為是受老舍母親的人格魅力所感染震撼了。后來有一位學生直接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原來,他們除了被老舍母親的人格魅力所感染震撼外,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從中看到了自己母親的影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母親和老舍的母親一樣,是如此之優(yōu)秀,如此之偉大。這種發(fā)現(xiàn)深深地震撼了他們的內(nèi)心,使他們第一次從心底里為有這樣的母親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因此顯得非常激動。
朗讀:讓學生深情朗讀課文,然后在文中找出表達母親對兒女們的感情的細節(jié)描寫,體悟母親對兒女內(nèi)斂而又含蓄的愛,感受母愛的無私和偉大。這些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們認識到,老舍的母親其實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也是一位疼愛子女、關心子女的母親,盡管她不常表達出來,更多的是默默忍受和以淚代言,但正是如此,更顯其無私和偉大,也更容易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
品讀:讓學生靜默品讀課文,然后在文中找出一兩句給你印象最深或者能讓你產(chǎn)生共鳴的句子來細細咀嚼品味,以此更加深入地理解母愛和作者內(nèi)心感受。這個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解讀文本,一方面還可以為學生情感的表達醞釀情緒。
三、利用自由輕松的氛圍表達情感
學生心里有了感受之后,就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能夠及時表達出來。因此,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閻維文的歌曲《母親》,讓學生邊聽歌曲邊想一想這個問題:你曾為母親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由于這首歌感人至深,再加上前面對文本的感悟,不少學生眼睛里都打濕了淚水,心中頓時也積滿了想法。在接下來的自由發(fā)言階段,不少學生都是噙著淚水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們之中有不少人的經(jīng)歷跟老舍是相似的,都有一個時刻疼愛自己、關心自己的母親,但是自己卻沒有意識到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平時也就很少或者沒有想到如何去報答母親。而這篇課文無疑給他們敲了一個警鐘,讓他們意識到生前的孝順是多么地重要,而“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結(jié)局則是一種無法挽回的悲劇。所以,他們的發(fā)言大都表示會在以后的日子里對母親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照顧。盡最大努力為母親謀幸福。聽了學生的發(fā)言之后,我也頗受感動,學生的發(fā)言是肺腑之言,是真情告白。通過情感的表達,使他們的感情得到了遷移和升華,進一步帶動了情感的發(fā)展,也使“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
最后,在一曲動人的歌曲《母親我為你驕傲》中結(jié)束本課。讓學生通過歌聲進一步表達對母親的感謝和祝福。
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還有人文性,而情感教育是人文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語文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貫穿這種教育,而情感教育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所闡述的方法只是在教學《我的母親》這篇課文后總結(jié)出來的一種方法,可能還略顯淺顯,希望廣大的語文教師能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討,總結(jié)出更多更實用的情感教育的方法,以供后人使用和借鑒。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0
曾有一位老師這樣說:“課不新就不要拿出來!笔堑,循規(guī)蹈矩、平平淡淡的課有什么必要給人看呢?反思我的課確有獨特之處,但與幾位教師相比,真的很難說出一個“新”字來。
首先,文本解讀不夠獨特深刻,解讀的角度也不夠新穎。沒能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個性解讀,也就沒能更高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體驗。這堂課僅圍繞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來體驗和品讀,過于平淡和膚淺;由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進入課文的設計也較直接。然而,我雖認識這一點,卻因為自身解讀能力的限制,讓學生還是始終停留在文本的淺層進行閱讀和感受,最終使這堂課顯得平淡無奇。由此我深感一名語文教師提高自己文本解讀能力的重要性,這真是任重而道遠。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深入地鉆研教材,更要廣泛地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教師獨特而深刻的解讀,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情感。
其次,主問題的設計不夠新穎,缺乏深度。整堂課圍繞兩個問題展開:“在作者的心中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母親與家人相處時,作者感受到什么?”這兩個問題難度不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強,很難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興趣。然而,在這堂課中始終找不到一個最佳的主要問題,課堂呈現(xiàn)的一些不足就是問題的設計不佳造成的?磥硪惶谜n的成功關鍵是問題設計的`成功,真正成功的問題設計應該是新穎而有深度的,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思維興趣,能真正起到“點燃”和“碰撞”的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一些并不成熟的反思,一方面是為了梳理自己在這段時間里的一些思想碎片,能讓自己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更清醒地走好每一步;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機會能得到同行們的指點和幫助。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1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在高一語文備課組長劉銀新老師的帶領下,由陶然老師設計,在全備課組成員的多次討論下,集合大家的智慧而形成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提煉,分析的能力,并且盡可能的在實現(xiàn)情感目標的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讓課堂教學充滿“語文味”。因此在教學設計中,穿插了配樂朗讀,細節(jié)描寫,寫作指導等內(nèi)容。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遵循新課標的要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幾個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們在我的帶領下,以自我閱讀,集體合作的方式完成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進而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課堂教學中,我認為幾處多媒體的使用很到位,從開始的歌曲閻維文的《母親》的導入就能很快的讓學生進入到預想的情境中,中間部分《媽媽洗腳》公益廣告的播出更能喚起子女對母親的情感,而配樂朗讀更是能使這種情感得以升華。這三處多媒體的使用對完成情感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有很大的幫助。
在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細節(jié)描寫”時,我認為我們的處理也是很到恰當?shù)。細?jié)描寫本身就具有多樣性,方法也不一而同,而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主要是通過動詞的連續(xù)使用達到最終的目的的,因此,我找出了學生們耳熟能詳?shù)?《背影》片段,通過對背影片段的回憶與簡單講解來引出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學生們找到并能說出其中的妙處所在,就完成了目標的第一步。一種好的方法在于學習更在于使用,領會了方法就應當能把它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中,這就是第二步,因此在課堂上,我提示學生“在今后的寫作訓練中,我們要有意識的運用這種動詞連續(xù)使用的方法”。略感遺憾的是由于時間的關系,不能在課堂上立刻進行訓練。
以上是本課教學中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不足之處亦有不少。比如,在課堂上教師還是講的略多了一點,在日后的教學中應更注意這個問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再如,課堂教學的模式是否能更加的靈活多樣,擺脫單一的“問題教學法”。還有像上面已經(jīng)說過的,方法的講解已經(jīng)到位,訓練卻沒有跟上等等。這些問題希望能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學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解決。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2
人教版《我的母親》(胡適)是一篇自傳體式文章,文章的前四段是寫的作者的童年生活,五至十三段寫的母親對我做人方面的深遠影響。
在處理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考慮到教授的是第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接觸到有關胡適的文學常識,在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處理課文的生字新詞以及梳理課文的結(jié)構(gòu)。然后,重點處理課文對母親的描述,寫了幾件事以及表現(xiàn)了母親的怎樣的品質(zhì)。最后,便是當堂檢測。
整堂課下來,首先是沒有完成課前的打算,課前的預設不充分。在講授的內(nèi)容上,不能做到精講精練,切實做到使學生在課堂之上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總之,這一堂課是不成功的課。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3
在教胡適的《我的母親》時,我課前讓學生欣賞了滿文軍的歌曲《懂你》,有的同學不自覺地跟著輕和著,那樣的投入,那樣的認真,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母愛,一個飽含溫柔深摯情意的永恒話題,的確,無論是年長年少,還是天涯海角,單飛后心和另一端永遠牽掛的是對母親的思念。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胡適的人生經(jīng)歷,去感受對愛的.力量!爆F(xiàn)在,我們滿懷深情地出聲朗讀這篇飽含對母親感激、懷念的文章。
同學們放聲地朗讀著,不時也動著筆在書上圈點著,可我觀察到,大多數(shù)同學只是機械地讀著,甚至有的讀幾個自然段就停下來搞小動作,老師看時在裝模作樣地接著讀,一問,同學們說,反正一會兒老師分析課文時跟上記就行了。哪個自然段老師在結(jié)構(gòu)分析中都有標注,何必浪費時間和感情去讀呢?我恍然大悟,原來學生是這么想的,怪不得在考試中,語段分析看似很簡單,有些學生答得文不對題,我終于明白,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充當了“記者”的身份,沒有把自己當作是真正的“學者”,掌握了同學們的動向,我改變了以住的教學方法,嘗試著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首先,讓學生主動地憑著自己的閱讀敏感去認知,自主地帶著自己的思想去探索,從文中感悟,從文中入情,用“讀”帶動“品”和“悟”。其次,教師不應該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而是承擔著閱讀指導的責任。教師不是傳授知識的權(quán)威,而是學生閱讀活動的伙伴和指導者。第三,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使閱讀過程發(fā)現(xiàn)、質(zhì)疑、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讀者”。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4
首先,文本解讀不夠獨特深刻,解讀的角度也不夠新穎。沒能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個性解讀,也就沒能更高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體驗。這堂課僅僅圍繞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來體驗和品讀,過于平面和膚淺;由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進入課文的設計也較直接。然而,我雖然認識這一點,卻因為自身解讀能力的限制,讓學生還是始終停留在文本的淺層進行閱讀和感受,最終使這堂課顯得平淡無奇。由此我深感一名語文教師提高自己文本解讀能力的重要性,這真是任重而道遠。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深入地鉆研教材,更要廣泛地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教師獨特而深刻的解讀,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情感。
其次,主要問題的設計不夠新穎,缺乏深度。整堂課圍繞兩個問題展開:“在作者的心中這是一種怎樣的做人訓練?”“母親與家人相處時,作者感受到什么?”顯然這兩個問題形式的區(qū)分度不夠,難度不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強,這樣就很難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對第二部分的品讀也就達不到一個高潮。然而,在這堂課整個準備過程中始終找不到一個最佳的主問題,我想課堂呈現(xiàn)的一些不足就是問題的設計不佳造成的?磥硪惶谜n的成功關鍵是問題設計的成功,真正成功的問題設計應該是新穎而有深度的,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思維興趣,能真正起到“點燃”和“碰撞”的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一些并不成熟的反思,一方面是為了梳理自己在這段時間里的一些思想碎片,能讓自己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更清醒地走好每一步;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機會能得到同行們的指點和幫助。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5
周三下午在教胡適的《我的母親》時,我課前讓學生欣賞了滿文軍的歌曲《懂你》,有的同學不自覺地跟著輕和著,那樣的投入,那樣的認真,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母愛,一個飽含溫柔深摯情意的永恒話題,的確,無論是年長年少,還是天涯海角,單飛后心和另一端永遠牽掛的是對母親的思念。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胡適的人生經(jīng)歷,去感受對愛的力量!爆F(xiàn)在,我們滿懷深情地出聲朗讀這篇飽含對母親感激、懷念的文章。同學們放聲地朗讀著,不時也動著筆在書上圈點著,
可我觀察到,大多數(shù)同學只是機械地讀著,甚至有的讀幾個自然段就停下來搞小動作,老師看時在裝模作樣地接著讀,一問,同學們說,反正一會兒老師分析課文時跟上記就行了。哪個自然段老師在結(jié)構(gòu)分析中都有標注,何必浪費時間和感情去讀呢?我恍然大悟,原來學生是這么想的,怪不得在考試中,語段分析看似很簡單,有些學生答得文不對題,我終于明白,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充當了“記者”的身份,沒有把自己當作是真正的“學者”,掌握了同學們的動向,我改變了以住的教學方法,嘗試著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首先,讓學生主動地憑著自己的`閱讀敏感去認知,自主地帶著自己的思想去探索,從文中感悟,從文中入情,用“讀”帶動“品”和“悟”。其次,教師不應該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而是承擔著閱讀指導的責任。教師不是傳授知識的權(quán)威,而是學生閱讀活動的伙伴和指導者。第三,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使閱讀過程發(fā)現(xiàn)、質(zhì)疑、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讀者”。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06-14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04-17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07-17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04-18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5篇06-14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5篇11-09
《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5篇)06-15
《母親的恩情》教學反思03-15
荷葉母親教學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