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
《大禹治水》是小學語文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大禹為了治理洪水,不辭辛勞,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把洪水治理好了的故事。這篇課文將單元主題——奉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孩子們通過學習大禹治水的故事,體會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繼而培養(yǎng)孩子公而忘私的精神。
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治水的原因。肆虐的洪水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為全文定下了基調(diào),但三年級的孩子對“洪水”的感性認識比較少,很難讀到位,我采用老師范讀的方式,讓他們說說看似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既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孩子們邊讀邊悟,抓出描寫洪水可怕的重點詞語,如:“淹沒、倒塌、沖走、沖毀、四處逃荒”。只有感受到洪水的可怕,才能領悟鯀為什么臨死前還不忘叮囑禹“一定要把洪水治理好”。為朗讀作好情感的鋪墊,自然而然明白治水是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的事。關于治水結(jié)果的學習緊隨其后!按蟮赜只謴土诵佬老驑s的景象”緊扣重點詞語“欣欣向榮”的理解,與洪水時形成鮮明對照,這巨大的變化都要歸功于禹,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讀最后一句話:“禹因此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闭n堂氣氛調(diào)動起來了,孩子對大禹的崇敬之情有了明確的源頭,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語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隱而不晦,使他們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
針對全文學習的重點——禹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先引導孩子們找到禹遇到的困難:“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岡,天蒙蒙亮就又出發(fā)了。他的腳長年泡在泥水中,腳跟都爛了,他只好拄著棍子走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語“常常、又、長年、都、只好”說明大禹為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突出禹無畏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對比學習兩句話:“為了治水,禹三十歲才結(jié)婚,在家僅僅住了四天,就告別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經(jīng)三次路過家門,卻顧不得進去看一看!薄盀榱酥嗡,禹三十歲結(jié)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別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經(jīng)三次路過家門,顧不得進去看一看。”首先讓孩子帶著問題: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自由練讀,體會“才、僅僅、就、卻”突出了禹無私奉獻的精神。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在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不斷努力和改進的。
首先,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去鉆研,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沒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這一點事毋庸置疑的,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在教學設計中更多地體現(xiàn)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設計必須要顯得嚴謹,尤其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必須反復斟酌,加以訓練。
第二,要注重朗讀形式與理解課文的結(jié)合。這堂課以讀貫穿全過程,雖然在讀的'形式上有自讀、齊讀、指名讀、分組讀、男女生讀,但從整體的過程來看,讀得并不深入,學生僅是反復地讀,將讀的形式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基本局限在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理解上,課堂上創(chuàng)設的情境并未能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缺少讓學生質(zhì)疑,自主學習的時間。
第三,要更注重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在這堂課的實際教學中,還是老師牽著學生走,無論是找一找禹治水的方法,還是禹在治水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無論是在指導朗讀,還是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教師引導問題給予得較多,總是把自己設計的教學過程過多地加給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xiàn)學生的學。
第四,讀寫結(jié)合的過程,因為讀的不夠深刻,有的孩子對禹無私奉獻的精神理解比較膚淺,導致了看圖寫話有些偏差,有的孩子在寫話時,出現(xiàn)了禹的妻兒歡聲笑語的場面。
第五,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xiàn),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jié)合,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第六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關注學生,針對孩子們的回答,適當及時地進行評價、引導、鼓勵,讓孩子們始終處于課堂的中心,激發(fā)了他們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學習的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升。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遠古時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感人事跡代代相傳。
在講解大禹治水經(jīng)過時,我為了讓學生體會治水的艱辛,緊緊抓住“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等語句。如果只是通過簡單的朗讀,我覺得可能學生理解的程度不深,因此,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山太高,禹爬不動了,他____________。水太深,禹趟不過了,他____________。沒有吃的,禹餓得兩眼發(fā)花,他____________。天太黑,兇猛的野獸出來了,他____________!蓖ㄟ^學生的口頭填空,讓學生深深的理解到大禹治水的不易,真的.是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禹這樣辛苦地觀察水流和地形,他才能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順利的將洪水引入了大!。這里的兩個“九”字又是第二自然段理解的一個難度,學生肯定會一位真的只有“九條大河”、“九座大山”,我就告訴這里指很多很多,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禹治水的艱難。最后一個填空練習“禹下決心要(),他吃盡了( ),走遍了( ),仔細地察看( ),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 ),劈開了( ),引導洪水( )!蔽也捎昧四闾、我填、大家填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得到了鞏固,對大禹治水的艱難再一次深深地領會了。
學完這一段,我又朗讀了《上下五千年》中大禹治水的一個片段,這時學生對大禹不怕艱難、智勇雙全的品格領悟得更深刻了。
對這樣的遠古神話,我利用課外閱讀課又讀了一些,學生對遠古神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當天就買來閱讀了。我想這就是語文的魅力吧。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3
《大禹治水》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故事。大禹治水的精神是可貴的,體現(xiàn)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我們孩子只是二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精神和文章中文字表達的特點,想要有感情的朗誦課文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指導有感情朗讀時,我通過讓學生點重音、劃停頓的方法進行指導。我堅信只要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加上一些朗讀指導,他的感情一定會到位的。
在講第一課時的時候,就有很多學生提出一些不懂的詞匯,比如洪水泛濫是什么樣的?由于缺乏對洪水感知的實際經(jīng)驗,所以他們無法體會到百姓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情境創(chuàng)設從一開始就有障礙。所以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這一內(nèi)容,我在范讀時就著重加強了“痛苦極了”這幾個字音,然后再輔助以視頻加深、鞏固印象,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的了解洪水的可怕與危害。如此學生再讀的時候感情就到位的多了。
在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教通過“他和千千萬萬的人一起,開通了很多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說明大禹為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我緊緊抓住“千千萬萬、很多”等關鍵詞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以及個人談感受等形式,從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艱苦與不易。
第三自然段中禹在治理洪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是非常有名的,為了讓學生簡單體會,采用“共情”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叭绻愕陌职殖鋈スぷ魅觳换丶夷憔蜁浅O胨,或者你在外面天一黑,你也會非常想家?墒谴笥韰s能十二年里為了治水都沒有回家一趟!苯(jīng)過交流之后,學生們對禹的個人形象進行了提升,是個無私奉獻的人,為了幫助大家治理好洪水,三過家門都不入。
第四自然段中介紹了禹帶領大家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后來洪水退了之后,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在指導朗讀時,先讓學生體會洪水退了之后的'生活,感受大家的喜悅之情,隨后指導學生們在讀到洪水退了之后的情景時,應該把聲音上揚,以突顯喜悅的心情。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覺得我需要隨時充實自己,以免課堂上接不住學生拋出的問題。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xiàn),在這堂課中,有個孩子就問:“老師,他叫禹,為什么題目是大禹治水呢?”一下把我問住了,是啊,我以前怎么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呢。一直回答不上來的我,用了一句“下去我們都查查”草草結(jié)束。后來查過之后才知道,原來是大家尊重禹,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所以在他的名字前加了“大”。學生們的想法千奇百怪,課堂更是瞬息萬變,如果上課時我能抓住這個學生的這個問題,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jié)合,相信孩子們就更能理解大禹治水的精神了。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會繼續(xù)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不足。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4
本堂課,就教案而言,我想是有不少問題的。朱校長的一句話“重點段落沒有抓準!焙芫俚卦忈屃宋业慕贪浮5偠灾,我也覺得經(jīng)過了一年的工作,我的教態(tài)自然、柔和了許多。雖然面對臺下的眾多領導,我一點也沒有緊張。與此同時,以前領導和其他老師常對我說的一句話“語言不夠精煉、教學過程問題設計太多”的毛病,我也有了很大的好轉(zhuǎn)。
就本課而言,我不得不承認,這不是一堂精彩的公開課。從教案中,就可以看出來。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常規(guī)課。記得剛做語文老師的時候,我常常會忽視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字詞的過關、朗讀與默寫課文。因此帶的七班常出現(xiàn)有難度的卷子考得比簡單的卷子好的怪圈!為此,在新學期的到來,我痛下決心,鉆研新課標、重抓基礎。
在本課的設計上,因為不善引導學生,出現(xiàn)冷場,我確實是在有意降低難度的。比如第二段的第三句,是由我直接說出重點詞語是“挖通、劈開、引導。”應該對學生放手,可以先這樣問:“你從哪些詞語讀出了大禹治水的辛苦?” 還是這一句,我沒有說清“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這里的“九”是虛指。說明了禹為了將洪水疏通入海挖通了許多河、劈開了許多山,從而再次感悟禹的“千辛萬苦”。而且我還忽視了大禹治水的方法“疏通入!薄_@點可以和禹的父親鯀采取的“堵塞”進行比較。從而體會禹的機智。
總而言之,本課在教學設計上存在著重點段落沒抓準、沒挖深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控制課堂氣氛上,我還欠缺得很。但這次賽課,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更從暴露的問題中,促進了自己的成長。我想,賽課,重點不是自己上得怎么樣,而是今后的路該怎樣走才能走好。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5
本文是一篇古代傳說,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大禹為了治水,三次經(jīng)過家門都沒有進去,具有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學生說出了字面意思后,我有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了口語訓練。我說:“在咱們生活中,有沒有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的事件發(fā)生?”學生略思考,便想到了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并用自己的話,結(jié)合第一自然讀進行了口語訓練,我想,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如淹沒、沖到、無家可歸等無需再講,學生也理解了這些詞的意思。通過這種教學,使我認識到,雖然只是二年級的學生,但他們已經(jīng)有了對社會的認識,他們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對事物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認識,見解。聽了學生舉的事例,我心里面感到非常高興。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教學的另一個亮點是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收獲。通過朗讀,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艱辛,體驗老百姓對這位治水英雄的感激。
不足之處:在課堂上,朗讀占用了大量的時間,而重點的字詞引導學生認識的時間少。以后我會特別的注意。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6
今天在多媒體教室講了一節(jié)公開課《大禹治水》。雖然算不上成功,但是我卻從中得到了鍛煉,受到了啟發(fā),感受到了成長。
首先,在“課件與課堂有效結(jié)合”的主題教研背景下,我初步學會了制作簡單課件,這便是進步。在今天的課堂中,“洪水視頻”的應用也的確給了學生直觀的感受,觸動了學生心靈。但也有些部分控制的不夠好,起了反作用,今后繼續(xù)研究學習。課件的.運用要特別感謝郭春成老師的指導。
其次,經(jīng)過老師們的評課,我對該如何授課有了更深的認識。比如:低年級教學老師要善于發(fā)揮范讀和領讀的作用;要引導學生說完整話;老師的教學思路一定要清晰等等;尤其是教研室的方老師提到的“學生、文本、老師融為一體方為一節(jié)好課”的觀點更是切中要害,一語中的。其實,我在課堂上最欠缺的便是入情入境和與學生的平等交流。
再次,這次講課激起了我學習和運用新課標的勇氣。應試教育的陰霾讓我們許多人對新課標視而不見,“拿起”又“放下”。通過反思,我深刻意識到:沒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必然誤人子弟,害己害人,可憐可悲。我們一直苦于找不到語文教學的出路在哪里,其實語文新課標就是一盞明燈!像“以讀為本”這樣的話我們應該牢記于心,付諸行動。
教學無止境,學習才會無止境!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7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最后制服了洪水,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夠透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從大禹“走遍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挖開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中體會到大禹的頑強意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大禹治水》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大禹這個古代的偉大英雄,并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感受到孩子對大禹的敬佩。
教學本課,我緊扣“千辛萬苦”一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課文、首先通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通過訓練孩子的說話,使他們對“千辛萬苦”有了形象的認識、通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最后,為了讓學生近距離地了解大禹,認真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用編故事的方式體會大禹堅持不懈、關心百姓的品質(zhì),使學生在心靈上與大禹產(chǎn)生了共鳴,感受大禹一心為民的高大形象、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jié)的作用。
二、成功之處
1、本堂課,在感悟文章中心的同時,我明白學生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促悟,使學生對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有更深刻的體會,悟又帶動了讀、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了,朗讀自然就更出色了。
2、教學時我采用講數(shù)字故事的有趣形式,引導學生聯(lián)上下文,體會數(shù)字背后的意思、引導學生讀書,感悟“才、僅、卻”表達的語氣與情感,感悟禹“道是無情卻有情”的大愛境界、領悟禹能夠為了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大愛,就是奉獻。
三、不足之處
1、沒有把課堂放給學生,講得比較多,總是把自我的感受過多地強加給學生、其實,就應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體現(xiàn)學生的'學。
2、本課對于識字的教學不夠扎實、在識字的過程中,僅僅是認讀了,有些詞語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刻理解。
四、改進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細心備課,虛心學習,一定要懂得舍棄,認真落實每堂課的訓練點。
2、在課堂上一定要學會傾聽學生,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
3、進一步規(guī)范自己的課堂的教學語言、說話時就應盡量簡練,評價語應盡量多元化。
4、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xiàn),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jié)合,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后的教學帶給了很好的幫忙和歷練,期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的提高。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8
[文本解讀]
《大禹治水》是一篇蘊含豐富人文內(nèi)涵的課文。課文篇幅短小,語言高度凝練概括,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遙遠,要讀懂課文并且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美好的印記難度頗大。教學中應注意深入鉆研教材,根據(jù)低年級閱讀教學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多媒體課件、簡筆畫、語言描述、講故事、看插圖等多樣手段,在學生讀、說、聽、思等言語實踐活動中將識字、學詞、學句、知文有效結(jié)合起來。
。劢虒W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種方法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激發(fā)主動識字的愿望。
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感知大禹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
隨文識字,重點運用多種方法學會本課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治 洪 形 理 制”。
。劢虒W難點]
讀好課文中的長句。理解“治理”“地形”“制服”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ppt
。劢虒W過程]
一、初識“大禹”,揭題質(zhì)疑:
1.圖片初識禹。
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讀故事了。這個故事里有個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人們又叫他“大禹”(板書大禹)。我們一起讀讀他的名字。(學生齊讀)關于大禹的傳說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留傳最廣。
2.隨機識“治”字。
。1)“治”是生字,誰能讀好?(板書 :zhi )
。2)這個字你在生活中見過嗎?你來說說。
你們已經(jīng)會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了,真好!小朋友們,那你們一定知道治理河水可以說成——治水,醫(yī)治疾病就叫——治病,治理國家就叫——治國。
(3)治的用處可真大,我們一起來寫好它!ㄒ蝗齼晒P對對齊 當中一點往外提 撇折夾角小寫輕巧 臺字寬寬靠右邊)生描紅。
3.讀題引思考。
(1)今天,我們就一起讀讀《大禹治水》的故事——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關于這個治水的故事(標紅),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引導質(zhì)疑)
理答:治水的原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設計意圖]以“故事”開篇,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簡單直接地切入課題。隨文教學“治”字,在與學生邊聊邊答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加以詞語的理解,降低難度,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生字運用啟發(fā)性的兒歌,增加寫字的樂趣。
二、初識洪水,借圖促讀:
1.讀圖知洪水。
那大禹為什么要治水呢?讓我們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看,發(fā)生了什么?——洪水。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洪水嗎?(學生說知道)那就請你來說一說(洪水是什么樣的?)。
2.故事學“洪”字。
是的,其實洪水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這個“洪”字里還藏著一個故事呢。傳說古代有一位很厲害的水神,他的名字叫“共工”,他一生氣就要發(fā)大水,在“共”的旁邊又加上了一個三點水,變成了“洪”。這個字你記住了嗎?漢字中還藏著故事呢,多有趣呀!來,讀讀這個詞。(齊讀)
3.情境讀短語。
。1)(回到圖)這水那么大,那么急,這就是課文里所說的——滔滔的洪水(引讀)朗讀評價。我們一起讀一讀。
(2)滔滔的洪水來到了村子,農(nóng)田呢?(請學生說——也可以說成—再出示:淹沒了農(nóng)田(你讀)。房屋呢(請學生說),也可以說成-沖倒了房屋。(真了不起,兩個多音字都讀準確了。)誰再來讀。(了字讀得真好聽,輕聲又輕又短,真不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是啊,洪水害的老百姓都沒有家可以回了,這就是——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
4.短語促讀文。 短語入文,讀好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洪水危害。
[設計意圖]巧妙地利用課文插圖,以“趣”促“學”,通過生字故事幫助孩子識記生字,加深印象。同時,教師語言的渲染,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置身文本中學習,水到渠成。通過有效的評價語言達成知識點的訓練,不留痕跡。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自由讀課文。
滔滔的洪水讓老百姓無家可歸,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那禹,是怎么治水呢?請大家打開語文書,自由地讀一讀故事。
2.按序來讀文。
(1)第二自然段:
a.關注輕聲,讀準詞串,讀好短語。
第一關: 第二關: 第三關:(難度加大,輕聲小“了”來幫忙)
吃盡 千辛萬苦(吃了很多苦) 吃盡了千辛萬苦
走遍 千山萬水 走遍了千山萬水
挖通 九條大河 挖通了九條大河
劈開 九座大山 (很多座大山) 劈開了九座大山
大禹怎么治水的呢?我們來看看第二自然段。這一段故事挺長,怎樣才能讀得很通順很流暢呢?我們先來讀讀這些詞。第一豎排,誰來試一試。四字詞語誰來讀?誒,我還會變呢!詞和詞在一起,還可以連起來變成一個短語呢,怎么樣才能讀得自然好聽呢?
——瞧,故事的語言就是這么有趣。
b.結(jié)合圖片,結(jié)合詞串,理解詞意。
察看水流和地形 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借助圖片,理解“地形”,認識“形”字。
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為的是什么呢?出示:察看水流和地形 引讀
地形(后鼻音)你知道地形什么意思呀?地形:就是大地表面的形態(tài)。示圖:我們的大地(讓學生說)有高,有低,有山,有水,這就是——地形?粗鴪D,再來讀讀這個詞,印象就更深了。
這個形也是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請學生說)。跟著老師來寫寫這個形。老師范寫。(杉字旁已經(jīng)學過了,又和老朋友見面了。形字有三丿,有高有低,有短有長,就像地面上高低錯落的大山,長短不一的江河。描的時候要把三丿描好看,力量送撇尖。
借助短語,理解 “治理”,認識“理”字。
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這樣為的是——?出示: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讀一讀)為了治水,大禹——請學生齊讀,大禹就是這樣治理洪水。(出示治理洪水)寫好“理”。怎么記住這個字呢?(運用熟字記生字,也是記生字的好辦法。好,看著筆順圖自己寫一寫。 斜玉旁,橫等距,長長短短有條理。)
c.短語回文,分組朗讀,讀順本段。來,讀好了短語,老師現(xiàn)在把它們送回課文中,相信你一定能讀好。點讀,男女生讀。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正確流利地讀是重點。指導學生有方法地提高朗讀水平,通過詞語-短語-句子的`方式,分解難度,幫助學生逐步達成,激發(fā)自信。游戲的加入,師生的合作讀掀起整節(jié)課的小高潮,不僅調(diào)節(jié)了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在游戲中鞏固了短語的讀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故事語言的樂趣。同時,巧妙地安排生字的教學,關鍵筆畫地書寫借助簡短的兒歌指導學生,便于接受。
。2)第三自然段
a. 借助圖片,聽講故事,入情入境。
大禹治水還有很多小故事呢。出示圖,這幅圖就講了其中一個故事。老師講給你們聽一聽。
b. 關注數(shù)字,嘗試練習,讀好故事。 “三過家門而不入”
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就講了這個故事。這個小故事里,數(shù)字特別多,注意了這些數(shù)字,這個小故事就讀好了。生讀。你看,這些數(shù)字告訴我們大禹治水吃盡了辛苦。其實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字在圖上)齊讀。
。3)第四自然段
a.追溯字源,學寫“制”字,理解“制服”。
(洪水被制服了)點紅:制服。誰來讀這個詞?這個制里有個你熟悉的偏旁,是——利刀旁,它和什么有關。出示古文字,我們來看看“制”文字演變。
制在古時候就是指用刀修剪樹枝,(刂泛紅)所以右邊有個利刀旁。
這里的制服是指大禹用工具、智慧和力量征服了洪水。你看,根據(jù)字形,我們就能了解詞語的意思。這也是學生字的好辦法。
寫好制。這個“制“字有些難寫,我們該怎么制服它呢?有個小竅門。一豎要挺直,輕頓筆,豎有力。
b.了解結(jié)果,齊讀全段,感知心情。
c.結(jié)合情境,理解詞意,“代代相傳”。 滲透傳說的文體特點。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為什么我們還能讀到呢?老百姓為了紀念它,就把大禹的名字和他治水的故事傳給了兒子,兒子又傳給了孫子,就這樣,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這就叫“代代相傳“,其實還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口耳相傳下來的。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讀中加入教師的示范讀,營造了故事的氛圍,吊足學生的口味,再讓學生去讀,效果就是不僅想去讀,還會讀得更好!爸啤钡慕虒W以及“制服”的理解是難點,通過古文字的引入和結(jié)合文本的解讀化解難點,達成目標。詞語意思理解方法多樣化,除了生硬的“告訴”,還可以是通過結(jié)合文本情境來理解,結(jié)合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
四、插圖排序,整體感知:
1. 回顧全文,插圖排序,整體感知。
這個故事還要繼續(xù)流傳下去,你能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給這四幅圖排排序嗎?直接請學生說。
2.巧妙鞏固,詞語填充,總結(jié)全文。
讀這個故事,就像看連環(huán)畫一樣,老師給它配了段文字,可是缺了幾個詞,你能填進去嗎?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一下。誰來試一試。好,一起讀一讀。
總結(jié):小朋友真了不起,看著連環(huán)畫,把長長的故事讀成了短短的幾個句子。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把這幅連環(huán)畫讀成一個生動的故事。這些句子里還藏著我們要學過的生字呢,我們趕快把他們請出來吧。
[設計意圖]課文插圖是有效的教學資源,充分地發(fā)揮課文插圖的作用,結(jié)合“故事傳說”的文本特點,借用“連環(huán)畫”這一有趣的說法調(diào)動學生興趣,在讀圖的過程中梳理故事的內(nèi)容,整體感知。
五、寫字練習,關注布局:
學寫 治 制 形
1.學習讀帖,提煉規(guī)律,關注布局。小兒歌:左右等寬中間靠 左右不等窄讓寬。
2.練習書寫,關注姿勢,反饋點評。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安排隨文識字,在此基礎上還有必要加入一定量的集中識字寫字時間來強化。本課10個生字中有8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讀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的特點,教給學生一類生字的書寫規(guī)律。
六、總結(jié)全文,回讀課題。
總結(jié):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個英雄:生齊讀大禹,牢牢記住他帶領百姓做的事:生齊讀治水。深深記下這個神話傳說:生齊讀大禹治水。
教學反思:
20xx屆青年教師會課的帷幕即將漸漸拉上,今天上完《大禹治水》,這幾日的疲憊好像一下子除去了不少,但還是忍不住坐下來細細回味今日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再比對之前的試教演課,發(fā)現(xiàn)在目標達成的同時,還有諸多值得提高改進的地方。
這篇課文,說實話,在設計之初,有些犯難。第一課時35鐘的課,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學生在我的這節(jié)課上應該有什么樣的知識生長點?
回顧區(qū)級會課的主題“文體在左,學情在右”,想到這里,思路一下子打開了許多。我始終想著“二年級的學生在學一篇故事傳說的第一課時,應該學什么”的大問題,在教學內(nèi)容上比起剛開始的天馬行空,現(xiàn)在似乎接地氣了許多。在備課磨課后半程思路又開始混亂的時候,我拿出了手邊的《語文課程標準》進行翻閱,以求找到一些思路,看著看著,心中的目標漸漸明晰,識字寫字,閱讀,文體主旨,技能方法應該是我這節(jié)課的應該教給學生的。我就順著這個思路又開始重新審視教案,一步一步地進行梳理和對照。不僅理順了教學目標,整個環(huán)節(jié)也顯得清晰了許多。我就把這節(jié)《大禹治水》的第一課時在識字寫字的目標上定位成認讀20個字,會寫“治 洪 形 理 制”。在閱讀上要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會讀“了”字短語。在文體主旨上要把握傳說的問題特點,始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個給孩子講故事的大姐姐”的身份,讓學生能夠借助插圖了解傳說故事的大意。在技能方法上要交給孩子識字寫字的方法策略,比如通過這節(jié)課,會寫左右結(jié)構(gòu)這一類字,突出語言表達上的特色,比如第三自然段的數(shù)量詞,一、二自然段的“了”字短語等。期待在結(jié)構(gòu)巧妙處理的同時,能夠把技能的訓練層層遞進。
在最終的課堂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初步達成了教學設計的意圖。
一、讀通課文重分解
第一課時,重在讀通全文,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本課的生詞很多,光光二會字四會字就有20個之多,一一出示沒有歸類地讀,學生也容易產(chǎn)生疲倦,環(huán)節(jié)也會顯得冗長,效率不高的同時,也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在設計時,還原文本最初的形態(tài),一段一段地幫著孩子梳理,在這個過程中,再隨機進行詞語意思的理解和多種形式地讀。第一自然段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短語“淹沒了農(nóng)田”“沖到了房屋”“無家可歸’,再送短語回歸文本讀好句子。第二自然段特別長,處理時則側(cè)重教會學生讀好詞語的基礎上,讀好“了”字短語,再讀好句子,幫助孩子一步步分解難度,逐步達成目標,激發(fā)學生濃濃的興趣,再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師生合作讀地形式檢查鞏固,課堂氣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調(diào)節(jié)。這樣組塊的模式也便于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過程,清晰的課件展示一目了然,反倒優(yōu)于教師講的效果。第三自然段則改用教師示范讀,創(chuàng)造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啟發(fā)學生關注數(shù)字,讀好數(shù)量詞。第四自然段通過重點詞語“制服”“代代相傳”的理解來讀通文段,節(jié)奏進程到這里可以適當加快。
二、識字寫字有方法
識字寫字時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一課的生字很多,并且多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因此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采用了隨文識字加上集中寫字的策略,讓學生在文本中認讀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生字的形式。課中,為了防止破壞上課的節(jié)奏,我把隨文識字定位在認識和記住的層面上,通過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的方式得以鞏固。課尾,我則采用集中寫字的形式,啟發(fā)孩子通過讀帖學會觀察、對比漢字,發(fā)現(xiàn)漢字書寫規(guī)律,期望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學到的不僅僅只是這些字,而是像“左右結(jié)構(gòu)“這一類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在隨文識字中挖掘漢字的故事,充分站在學情的基礎上出發(fā),通過有趣的漢字起源故事,象形文字的演變等來激發(fā)孩子的識字欲望,充分滲透中國的漢字文化,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
三、學生回答巧評價
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是對學生回答的一種反饋和激勵,還能更好地指向?qū)W生的學情,調(diào)控課堂節(jié)奏,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向。幾次試教中暴露出我的一個問題,評價語言太過泛化,大多是“太棒了”“真好”。這類評價語其實就是無效的評價,對學生的“學”沒有多少意義和價值。為此在備課時,我在學生回答預設上進行了更多的思考和準備,力求在評價時通過簡單精巧的點評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今天課堂上呈現(xiàn)的效果基本不錯。
整節(jié)課上下來,在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同時,還有一些細節(jié)沒有關注到,影響了一些效果。在讀書方式上,較多地使用了齊讀的方式,沒有運用的恰到好處,一是浪費了時間二是齊讀反倒沒有個別讀的效果好。在個別詞語理解上沒有下到功夫,不是太巧妙。比如“制服”的理解除告訴學生課文里表示大禹用智慧、工具、力量征服了洪水以外,如果能加上一句“讓洪水變聽話”這種兒童話的語言來總結(jié),會更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記住制服的意思,和“治理”更好的區(qū)分,化解難點。再如關于“偉大“一詞,沒有讓孩子體悟,其實就可以用大禹的父親“鯀”的故事來凸顯大禹的智慧和不容易,從而體會理解“偉大英雄”,這個難點也就可以很好的突破了。
課上到這里終于結(jié)束了,但是與我工作剛剛5年的青年教師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這次的賽課體驗讓我更深入地知道如何去研讀文本,如何去把握學情。真正的一節(jié)好課需要用心去體悟、去演繹,還課堂的精彩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9
《大禹治水》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奉獻中的一篇文章。本課是一個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講述的是在洪水泛濫成災,百姓無家可歸時,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個自然段,按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安排故事情節(jié)。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通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從大禹“常常睡在草丘山岡,他的腳長年泡在泥水中,腳跟都爛了,他只好拄著棍子走路”“挖開九條大河”的描寫中體會到大禹的頑強意志。課文篇幅短小,選材精當,文中“四天”“九座”“十年”“三次”等數(shù)量詞的運用對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導學生關注的重點。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離學生很遙遠,對于洪水沒有直觀的認識,再加上年紀尚幼,對大禹治水的艱辛和不顧個人幸福,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尚情懷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本課教學的難點,但這也正是對學生進行情操熏陶的良機,這些在蜜糖中長大的孩子普遍比較自私,不太會主動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通過教學本課,可以與現(xiàn)在世界各地頻繁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悲天憫人的大愛之情。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優(yōu)點:
一、 品讀詞句,突出奉獻,英雄在艱辛中挺立。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體現(xiàn)了大禹不畏艱辛的奉獻精神,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大禹的奉獻精神呢?首先在教學禹治水的過程時,通過比較父親鯀的做法,用引讀的`方式讓孩子在文中用一個字概括大禹的做法,通過第二次引讀體會大禹治水工程的不易。教師激情的引讀是火種,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讀書愿望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讀書愿望,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勾畫打動著自己的句子,想想哪些地方的語言特別打動著你,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關注語言,關注課文的表達,因此在孩子體會到的點評中我都是從表達的角度進行指導。
二、巧讀數(shù)字副詞深化奉獻,英雄在大愛中挺立。
三年級的孩子很難體會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做法。教學時我采用講數(shù)字故事的有趣形式,引導學生聯(lián)上下文,體會數(shù)字背后的意思。引導學生讀書引導學生讀書引導,感悟”才、僅、卻”表達的語氣與情感,感悟禹 “道是無情卻有情”的大愛境界.領悟禹能夠為了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大愛,,就是奉獻。大禹的英雄形象飽滿起來
三、 學習方法的滲透,英雄在咬文嚼字中挺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生字學習方法的滲透,對孩子的識字興趣以及方法的引領,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副詞教學中,比較突出副詞數(shù)詞的用途,教師點撥,提醒,加強孩子注意,為三年孩子將來的寫作道理有種引領。在理解了“欣欣向榮”后比較為何不寫具體讓孩子明白為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的寫作方法。
不足:
1、由于想一節(jié)課完成整篇文章的教學,因此許多環(huán)節(jié)不夠落實,整堂課讀得還不夠,一課一得體現(xiàn)不突出。
2、雖然力圖在教學中體現(xiàn)對語言的關注,但在語言運用上這節(jié)課體現(xiàn)得還不夠好。
3、由于上課的過程中,缺少大家的沉穩(wěn),所以對學生的全面關注還需在課中磨練。
改進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虛心學習,一定要懂得舍棄,認真落實每堂課的訓練點。
2、在課堂上一定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聲音。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0
1、化“繁”為“簡”。
什么叫“引導洪水流入大!笔潜菊n的關鍵語句,體現(xiàn)了治水的艱難,在學生的頭腦中沒有直觀印象,如何讓學生深入理解,我想到了用線構(gòu)畫。在黑板上畫一畫,寫一寫,一目了然:這兒是一條大河,那兒是一條大河。挖通就是指把這兩條大河給連通。當洪水來臨的時候,這條河裝不下這么多的洪水,于是,通過這兒流到了這條河,這條河如果還是裝不下,那就流到另外一條河。挖的這部分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如果河與河之間有一座大山,那還得劈開大山。這可是治水中最艱巨的任務。接著通過觀看視頻,感受“劈開”的'艱巨性。
2、及時抓住關鍵,激發(fā)深度學習的興趣。
禹怎么知道挖通哪里的河,劈開哪里的山?為什么會治水成功?因為大禹治水有方。出示句式:禹首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_,最后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禹查看水流和地形是為了確定挖河劈山的路線圖,疏導洪水流入大海,所以大禹還是智慧能干的人。在教學“千山萬水、千辛萬苦”時,點出“千、萬”,問學生:大禹爬了多少座山?走了多少條河?大禹真的數(shù)過嗎?接著追問:請你想像一下,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禹吃的苦多嗎?這每一種苦他都吃過,他都嘗過,這里的“千萬”不是準確的數(shù)字,而是表示禹吃的苦很多很多。在教學“九條大河、九座大山”時,點出“九”也不是準確的數(shù)字,而是表明大禹挖通了很多河,劈開了很多山,才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小朋友們,因為禹是與洪水作戰(zhàn),所以大家想一想,她在挖山通河的長期的過程中,又會遇到什么困難?在教學時,抓住“千、萬、九、九”這樣四個字,讓學生體會大禹為了老百姓的幸福,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難,吃了太多太多的苦,從而感受到大禹是一個一心為民、勇敢堅強的人。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1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教學《大禹治水》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大禹這個古代的偉大英雄,并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感受到孩子對大禹的敬佩。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jīng)過,在教學中,我緊扣“千辛萬苦”一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首先通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通過訓練孩子的.說話,使他們對“千辛萬苦”有了形象的認識。
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通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最后,為了讓學生近距離地了解大禹,認真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既而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各抒己見的同時,也就統(tǒng)攬了全文,理解了大禹這一英雄形象。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段時,我出示了一組填空,讓學生從這一組數(shù)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后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設計了“兒子會問媽媽什么?”“媽媽會怎么說?”這樣的問題,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學生不禁會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來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體會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裝著百姓的崇高精神。
課文教學的結(jié)尾也相當精彩,在結(jié)尾點題:“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個‘大’字,叫他‘大禹’呢?”這個問題點明了文章中心,點出了課文結(jié)尾“偉大”一詞,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jié)。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2
在揭示課題后,直接出示上節(jié)課學過的詞語進行認讀,再用上“淹沒、沖倒、無家可歸”3個詞引導學生概述洪水會帶來哪些災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查第一課時的學習內(nèi)容,做到溫故而知新。,所以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識記,本設計先分板塊識記生字詞語,幫助學生構(gòu)筑畫面,為朗讀課文點進基礎,隨后再隨文識記,了解重點字詞在語境中的意思,體現(xiàn)了在語境中識記,多次復現(xiàn)的識字原則。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包含上下、左右、獨體、半包圍四種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居多。1、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的教學,先整體觀察,一看寬窄。如“洪、認、難、被”這幾個字左窄右寬?v觀整堂課,第一,我的教學評價語還是有待提高的,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比較欠缺,不到位,沒有激起學生學習的氣氛,比如當學生在“我想對大禹說”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有個小男生說到“大禹,謝謝你,如果沒有你把洪水制服,我們可能都變成魚蝦了!蔽衣牫鰜砹,他是把我剛出示的孔子的話用上去了,可是我沒有真正的去表揚到位,我想這一點是應該要好好去學習的。最后,就是課件當中有個地方,我把“察看”錯打成了“查看”,另外,在教學中,我一開始就把禹說成大禹,這跟后面的問題“為什么文中用‘禹’,而結(jié)尾用‘大禹’就不相符了?偟膩碚f,以后還要鉆研教材,認真上好每節(jié)課。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3
《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這篇課文講的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作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在教學中以文本內(nèi)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jié)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教學導入時創(chuàng)設情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先出示了一組洪災的'圖片,讓學生來談談看了圖片以后的感受,然后體會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感受老百姓“無家可歸”,痛苦至極的生活,最后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講解大禹治水經(jīng)過時,特別抓住“十三年、到處奔跑、多次經(jīng)過家門卻沒有進去看一看”體現(xiàn)出治水工程的浩大、艱辛。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我出示了一組填空,讓學生從這一組數(shù)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學習第四自然段,用“治水成功后,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會怎樣感激大禹?”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說一說,再請小組代表來說一說,讓學生暢談自己情感。同時,我讓學生談談大禹名字中“大”的含義。結(jié)合板書與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的體驗再次提升。
這節(jié)課讀的形式有自讀、品讀、齊讀、指名讀,我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在品讀上更下功夫,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從而更加體現(xiàn)學生的學。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4
課上,有同學提出了疑問: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經(jīng)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一次也沒有進看一看,為什么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想見呢?學生提出這個問題,我心中暗喜,決定以這個問題以切入點,挖掘課文所蘊涵的情感。
組織學生討論,大禹為什么三次路過家門沒有回去。學生有的說,他不敢回家是因為他擔心回家后家里人不讓他去治水了,所以他不回家。有的說大禹沒治好水,沒臉回家見家里人。更多的同學說,他要治水,沒有時間回來。有一位同學說:大禹不光要治水,他還要幫老百姓修房子,讓老百姓有房子住,所以他沒有時間回家。
“他要治水,很忙,沒有時間回來”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感覺多數(shù)學生都是泛泛而談。我就引導學生讀第二段,“你從哪看出大禹忙于治水,沒有時間回來?”學生細讀課文,有學生說“他走遍千山萬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長期在外邊走的,自然是沒有時間回來了。”鼓勵學生再讀課文,有的學生說“他們要挖通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吃盡千辛萬苦,所以沒有時間回家!边@個時候,學生已經(jīng)明白治水的艱難和“三過家門而不入”的道理了。
這一課我還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三次想象。
第二節(jié)寫“大禹決心要治理洪水!蹦敲矗硎窃趺聪聸Q心的,他肯定有許多思考,或者還有過思想斗爭,然后才作出最后的.決定。這里我啟發(fā)學生想象。為了使學生想象得好,做到有話可說,在教第一節(jié)時,我讓孩子結(jié)合掛圖,引起學生的憐憫心、同情心。
第三節(jié)寫“禹在外治水13年,曾經(jīng)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痹诮虒W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禹真的不想見家人嗎?孩子就此展開了充分的想象。
第四小節(jié)寫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苯痰竭@里時,我引導孩子們觀看課本中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輕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樂業(yè)情景的插圖。啟發(fā)學生說說,大家對大禹會說些什么感激的話呢?大禹又會怎回答呢?
三次想象不僅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促使學生加深了對大禹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到一次愛他人、愛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高尚道德品質(zhì)教育。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就在教學中以文本內(nèi)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jié)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教學導入時創(chuàng)設情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先出示了一組洪災的圖片,讓學生來談談看了圖片以后的感受,然后再來體會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體會老百姓的“無家可歸”,最后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講解大禹治水經(jīng)過時,特別抓住“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等語句。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及治水工程的浩大。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幫助背誦這一方法效果很理想。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我出示了一組填空,讓學生從這一組數(shù)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學習第四自然段,用“治水成功后,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會怎樣感激大禹?”這一問題引導理解“代代相傳”。此時大禹形象在學生的心中越來越豐滿,正是讓學生暢說自己情感的時機。于是,我讓學生談談大禹名字中“大”的'含義。板書總結(jié)文章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后讓學生欣賞大禹治水的視頻資料。磅礴的氣勢、豐富的畫面,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對文章的體驗再次提升。
這節(jié)課讀的形式有自讀、品讀、齊讀、指名讀,我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在品讀上更下功夫,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從而更加體現(xiàn)學生的學。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2-13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6-20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6-18
大禹治水的教學反思11-07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4-15
部編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4-22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篇)02-16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篇02-06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