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
《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yǎng)初探》仔細學習,受益匪淺,收獲頗多。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今天的學生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腦上任意上網,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帶給我們的信息是復雜的各種信息交雜在一起,有積極向上的一面也有良莠不齊的一面,這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態(tài)勢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社會空間。計算機網絡也像其它事物一樣,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必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中小學生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因而在各級學校開展相應的信息道德教育,讓學生明確是非觀念、規(guī)范行為,是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
青少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他們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低,一旦缺乏指導,很容迷失自我。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信息道德工作的重要性。
我們應當盡早建立網絡環(huán)境中的行為道德規(guī)范,幫助廣大學生增強網絡法制和網絡倫理道德觀念,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網上的行為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的要求。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就為網絡的負面影響而不讓學生上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道德意識,減少由于網絡負面影響所帶來的損害,是保證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培養(yǎng)教育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fā)展人才的需要,我們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2
新世紀之交,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會的根本任務;轉變教育觀念是學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根本保證。課程的改革是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其目的在于“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面對課改,我們教師能做到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跟從,我們應以這場波及全國的新課程標準改革為契機,使我們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更合符科學性,更利于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和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作為一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老師,首先要明確新課改的目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就是堅持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方面目標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重視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即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對教師來說有許多的壓力,但我相信在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下努力探索各種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結合新課程理念,大膽嘗試各種教學設計,就一定能把新課改穩(wěn)定的推向成熟階段。以下是本人在信息技術課程改革實踐過程的一些體會。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觀。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豐富學生的各種素養(yǎng),新課改特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落實地方課程,開發(fā)校本課程,并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應編寫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相關教材。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問題已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那么,我們所需要的新課程觀是什么呢?本人認為,至少需要把握這幾方面:
。1)真正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強調對學生個體生命發(fā)展的關注,更多地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
。2)明確課程是實施培養(yǎng)目標的施工藍圖,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依據,但并不是課堂教學模式化的“美麗借口”,教師必須把以新課程為依托的教育活動當成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使教學在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演繹出無窮的生命力。
。3)最為關鍵的是,在思想素質方面,教師應依托新課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達到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使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成為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二、以興趣為導向,用新課程的'理念來主導學生主動學習。
新課程的理念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高中的信息技術新教材,已經向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教材里的內容,不再像以往的那種“軟件說明書類型”的教材,而是以信息處理與交流為主線,圍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需求,強調信息技術與社會實踐的相互作用,這給我們帶來了很深的思考。這樣的課程需要我們花更多精力去研究。但我想重要的一點還是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我們的教材和新課程標準,充分調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將這種興趣遷移到如何學好課本的知識點上,這樣課堂效果會更好一些。當然這需要我們老師去發(fā)掘,去想象,拿出更多更好的辦法來吸引學生。
三、形式多樣、體驗過程。
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對課程充滿著期待感。新課程帶來了新穎的教材,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理念。每堂課都有固定的一些任務,如何讓這些任務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圓滿完成,是我們需要面臨的問題。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演示法、任務驅動法、主題活動法等等,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得知識技能。
三、正視差異、面向全體。
由于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有的同學家有電腦,對一些簡單的操作、技能都已經自己學會了;但有一些同學是第一次接觸到電腦,要在短短的45分鐘里能完全掌握教學內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存在差異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新課程的到來給我們提出了難題,但是,只要我們能認真對待它,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認真總結,前面的路肯定會越走越平坦。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3
信息技術學科有別于其它學科,它發(fā)展迅速、日新月異。作為計算機教師,自身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教師將學生帶領到哪一個知識層次,取決于教師的自身素質。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應具有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教學理念、熟練的信息技術教學技能以及信息技術的教學研究能力。
一、應具有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知識、技能、信息設備等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點,信息技術教師若思想保守、教學形式單一,不與時俱進,不跟蹤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就很難將信息技術課上得生動活潑,更談不上去吸引學生,因此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時時關注計算機的發(fā)展動態(tài),通過閱讀計算機雜志、報紙、自學、進修、進行網絡交流等方式來拿握新的計算機知識,在專業(yè)方面不斷給自己“充電”。
二、應具有熟練的信息技術教學技能。
為了使學生產生并保持學習興趣,教師應熟記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使教學達到預定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具備教學理論知識外,還應該在此基礎之上具備熟練高超的導入、講授、提問、組織教學、控制教學及媒體應用等教學技能。作為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結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媒體應用等進行精心安排,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三、應具有信息技術的`教學研究能力。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應不斷地給予學生指導,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從而改進教學效果,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具有教學設計能力,針對教學進度進行評價,不斷反思,改進教學,不斷總結經驗,與其他教師交流心得體會,以達到“納百川而成大!敝πА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片廣闊的天地,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通過教師的辛勤耕耘和學生的不懈努力,使學生真正愿學、能學、學好。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4
作為一名教授《信息技術》的老師,由于班上的學生掌握電腦知識的程度,存在較大個體差異,使得我在課堂教學中,常常遭遇“眾口難調”的問題:一部分學生,電腦基礎薄弱,課堂上教授的知識要點,常常讓他們感到“吃不消”;但另有一部分學生,因家中配有電腦,均已能獨立進行常規(guī)電腦操作,他們大都對書本知識缺乏興趣,認為那已成了他們口中嚼爛的饅頭,面對同樣的內容,他們往往是聽不進、坐不住,甚至造成了課堂秩序的“失控”。
如何做到兩頭兼顧,讓懂的學生更有興趣,讓不懂的學生盡快掌握?為解開這道難題,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一天,當類似的課堂“騷亂”再次發(fā)生時,我沒有像往常一樣一味采取“堵”的方式,整頓課堂紀律,而是著重地運用了“疏”的技巧,沒想到真的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那是在《6.3網上傳書》(初級中學教科書第一冊--安徽省中學信息技術教材編寫組編著)一課的教學中。當時,正值元旦臨近,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講臺導入新課:“快過新年了,大部分同學正忙著給身邊的老師、同學以及,遠方的寫賀卡吧!今天,我要教你們用一種十分“時尚”、“環(huán)保”、“快速”、“免費”的方式,給他們捎去新年的祝福!
話音未落,就有學生打斷了我:“不就是發(fā)送E-Mail嘛!”我用目光制止了他們,繼續(xù)講解E-Mail的概念和特點?刹坏任艺f完,幾個調皮學生就在下面“攪場”:“老師,你不用講了!我們早就會了!!”頓時,課堂上烘笑聲一片。
在這種吵鬧聲中,如果繼續(xù)按照我的預案往下上課,是難達到預想效果的,情急之下,我靈機一動:何不試試將上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我在旁進行適當指導,一改“填滿罐子”為“點燃火種”?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宣布:“看來,有的同學已掌握了有關E—mail的知識了,那么,這堂課我們就換一種方式來學習,F在,我想請一位會的同學來當小老師!也好讓我‘下崗’休息休息!币幌挿炊雠_下一片推讓聲。我故意出語相激:“難道勇敢的戰(zhàn)士,面臨挑戰(zhàn)也會怯場?”果然,有個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站了出來。他熟練地打開了IE瀏覽器,在網頁地址一欄中輸入yahoo的'網址,點擊“電郵”……
對他的嫻熟動作,我及時給予了稱贊。之后,我建議他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什么叫電子郵件。他摸了摸后腦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電子郵件嘛,就是在網上申請一個空間,作為自己的郵箱,然后就可以給朋友寫信,也可以收信了……
“對,我們的‘小老師’說得沒錯,電子郵件是通過internet發(fā)送和接受的?涩F在老師想向‘小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萬一我發(fā)E—mail給朋友的時候,對方的電腦沒開,那他還收得到嗎?”“這個嘛……我也說不清楚……”這位自告奮勇的“小老師”腦門上開始冒汗,顯然有些難以招架。這時,我聽到下面學生都開始了爭論,有猜行的,有猜不行的,但沒有一個學生敢定論。
如我所愿,學生的“胃口”全都被吊了起來。這時,我環(huán)視了一下課堂,果然看到了下面一雙雙迫切的眼神。我松了一口氣,微笑著說:“看來,這個問題還得老師出馬,告訴大家,答案是:完全可以!為什么?讓我們先看看電子郵件是怎么在因特網上發(fā)送和接收的!蔽疫呎f邊把先前準備的課件切換到的“電子郵件發(fā)送示意圖”,進行講解。
“原來如此呀!這下我可明白了!”剛才一聲不敢吭的“小老師”又開始神氣活現了。見此情形,我繼續(xù)委任他給大家上課!面對滿座噓聲四起,“小老師”沒忘給自己打氣,他沖大家作了個“V”字手勢后,便端坐在屏幕前,熟練地輸入了“ID”和“密碼”,這時,他的動作顯然已少了先前的“囂張氣焰”。
這時,有個學生向他發(fā)問:“什么是ID?哪來的呀?”
“小老師”有些得意地回答:“ID,就是郵箱的用戶名和密碼,很多都可以申請的,比如“sina、sohu、yahoo,反正一般的大型都有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的!下面我立馬給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申請吧!非常簡單!”他一邊演示一邊說:“我的‘銀子’很少,所以只能申請免費郵箱!收費的郵箱性能更好呢!電子郵箱越多越好,這樣我在網上的地盤就多了,可以放好多資料在里面!嘿嘿,我的地盤我做主嘛!”這番話,又引出一片歡快的笑聲。
聽到這,我適時插話:沒錯,電子郵箱有收費的、免費的等多種不同種類,一般我們使用免費郵箱!請‘小老師’和所有的同學注意,大家在申請電子郵件的過程中,應遵循合理利用原則,千萬不可浪費網絡資源呦!現在大家不妨跟著‘小老師’進行實際操作。當然,已經會發(fā)E—mail的同學,可以嘗試著想一想,如何將現有的圖片或賀卡發(fā)給朋友?”這時,多數同學認真地跟著“小老師”開始了操作;有幾位同學就我提出的新問題開始了小聲討論;個別同學“居然”在用“google”里查找解決問題方法!這時,看到這些,我的心里感到無比欣慰: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實在超出了我的預期。
不一會兒,大部分同學通過“小老師”的講解和同學間的相互討論,已順利完成了電子郵件的申請。當我敏銳地觀察到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下,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已十分高漲時,我便適時在大屏幕上呈現了我的電子郵箱地址,要求大家發(fā)一份電子郵件給老師,內容最好是新年祝福(上這一課的時間是元旦將至的時間),并且要署上自己的的班級、姓名。而這些,正是我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一節(jié)課很快結束了,我收到了大部分同學的電子郵件,它們當中,有的是用常規(guī)文本的形式表達了新年祝福,有的還在郵件后面添加了附件,有的是用賀卡形式完成的,出乎我意料的是,還有一位同學竟用QQ電子郵件向我發(fā)送了新年祝福,這種方式完全不屬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但它確實是網絡通信中一種較為時尚、較為流行的方式。由此,我真正意識到:孩子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自主的學習氣氛,引導學生發(fā)現與探究、思考和創(chuàng)新。而此過程,教師的“導演”角色非常重要,不僅要控制整個事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將其潛在智力發(fā)揮到極致。
這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教無定法”,信息時代的課堂教學,尤其是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更應該是靈活多樣,作為老師的我們,要適時地轉變教育方法和教學理念,及時調整教師的角色和行為,以倡導師生共建的課程文化。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5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我深深感到教育改革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近幾年教育部頒布了新的課程標準,其中初中語文課程的變化尤為明顯。本文將談一談我針對這些變化的體會和思考。
新的教材。
新的課程標準帶來了一批嶄新的課本。這些教材比之前的更注重學習方法和思想的培養(yǎng),減少了書本知識的傳授,轉而開展一系列有助于學生提升思維的任務和活動。例如,學生們將被教導如何寫作文和講故事,如何解釋文學作品和感知文化,以及如何利用互聯網等媒體進行課外閱讀。這些方法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化和藝術。
新的評估方式。
課程標準的`變化也影響了初中語文考試的評估方式。實行了一系列針對學生知識技能和思考能力的新型考試,例如閱讀能力測試、寫作能力測試和口語表達測試。這些測試旨在支持學生為那些綜合性的大學入學考試和其他應用考試打好基礎,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操作和感知漢語的各個方面。
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
新的教育制度需要我們教育和學習者去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和交互方式。以課程實施為中心,這個新流程需要我們教育者應對更高級的職業(yè)標準和更緊迫的需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創(chuàng)新和分析,幫助他們發(fā)現學習上的樂趣,以至于將來他們能對問題擁有更深入的分析和見解。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語文教育的課程標準我有些體會和思考。我相信,這個新的課程標準能夠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更為綜合化和互動化。這些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漢語應用能力,同時也能強化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為中小學教育領域開拓新的方向,提供新的契機。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6
這次國培我參加了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習。此次培訓的內容豐富得就像一次專為信息技術教師準備的滿漢全席,我每天都貪婪地、如饑似渴地吸納著里面的營養(yǎng),不想漏過每一道美味。它們給我?guī)淼母惺堋⒎此、收獲和觸動,用語言根本無法表達完整?梢哉f是一次洗腦,讓我對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具體的認知和了解;讓我知道自己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所擔負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對這一學科充滿了熱愛和激情。
一場場精彩紛呈、深入淺出的講座,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不同的高度,如撥云見日般讓我對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專家給我們做的'視頻講座,真正地貼近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具體到每一節(jié)課的設計,使我大開眼界。在此之前幾乎從沒有看過一堂信息技術的課堂實錄,這課具體應該怎么上,完全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這一次的培訓給了我極具體的指導。對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認識,可謂是一場及時雨。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網絡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是一個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讓學生接觸網絡,正確地利用網絡資源,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和需要。此次培訓被稱做洗腦,并不夸張。我們已經處在了一個信息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這次的培訓給我的觸動真的是很大的,這也應該是國家花這么大的精力和財力開展這一次全國性的培訓的目的所在吧!
在學習的同時,我在不斷地對比,查找不足,并且尋找對于我們來說可行的方案?傊,在本次國培計劃中,我深刻認識到了作為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這次培訓讓我更新了教育理念,豐富了教育教學技能,明確了今后成長發(fā)展的方向。幾個月的學習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yè),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后,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出謀劃策,讓培訓的碩果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大放光彩!
以上便是我參加本次培訓的體會和感想,請各位老師指點。謝謝!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7
在20xx寒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學習過程中本人作了深入的思考,談一下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chuàng)建適合新一代兒童自主發(fā)展、自主成長的教育環(huán)境;其直接目的是建立既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能體現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發(fā)展特點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一、信息技術技能訓練中應維持學生的興趣。
對于技能性很強的信息技術學科,需要對學生進行重復性的技能訓練。但是,在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程度的差異性是必定存在的,簡單的重復訓練會引起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反對,學習自然沒有了興趣,而如果只考慮有操作基礎學生的學習進度,則更多的同學將跟不上,導致班級內的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程度差異進一步拉大。這就對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信息技術老師要更善于進行教學設計。通過獨特的教學設計,引入更多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任務,同時這些教學任務又包含著這一階段的操作技能的重復訓練。讓學生在完成自己感興趣的任務同時,不知不覺地進行著操作技能的重復訓練。而不能用以前那種類似于軟件應用說明快的操作方式來授課。
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課堂中教師為切實達成課時目標,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實踐活動。在給出任務之后,通過組織學生共同研討、分析任務,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對信息技術發(fā)展變化的適應能力。教師應密切結合教學實際,收集、組織、開發(fā)必要的教學資源,建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資源庫。在教學資源建設中,應面向學生的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支持,應遵循相關技術規(guī)范,便于交流與共享,應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避免低水平重復開發(fā)。特別強調從問題解決出發(fā),在學生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積極應用到實踐中。
三、信息技術教學中應實施多元評價。
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共同提高,不僅體現于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體現在學生參與的各種評價活動中。以教師為主導,充分利用學生的評價能力,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習,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組織學生互評,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幫助學生學會未來社會的交流合作能力,以評價促學習,以評價促發(fā)展已成為信息技術課程目標達成、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確重要手段。實施多元評價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總結性評價(師評——自評——互評——展評——家長評)、過程性評價(電子學檔——成長記錄袋)。實施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不僅可以保障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使評價結果真正起到對教學活動的診斷和促進作用,而且多方位、多層次的評價,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各層次學生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知識技能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實現“以評促學”。
在教學論層面上,目前信息技術教師的核心問題是要改變基礎教育中單純傳授知識的目標定位,把培養(yǎng)能自主生存、終身學習、和諧發(fā)展的人作為首要目標。而問題在于我們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真正予以落實,使課程改革的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8
作為一名教育戰(zhàn)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肯定要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余還不時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感覺收獲很多。
1、提升了教育信息技術的素養(yǎng)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第一天的遠程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與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不能離開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fā)展、教育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
2、提升了專業(yè)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yè)知識水平,敬業(yè)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致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于不斷地提升。要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復習、鞏固、利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程教育教學觀念,了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fā)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fā)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tǒng)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程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tǒng),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短暫的學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并不斷的健全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科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9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yè),在經過了開學前的一次新教師培訓之后我終于踏上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那時的興奮難以言表因為終于可以站在講臺上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我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
這次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對我們都非常有意義,因為我們工作過了就能有切身的體會。短短的五天培訓非常短暫寶貴,內容涉及很多:
當前,一大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技術應用就是“做課件,放課件。包括我自己之前也總是簡單的認為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最多就是用了微課。之前自己也做過微課,但還沒把微課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通過本次培訓,我才深知自己知識的匱乏及思想的落伍。原來信息技術包含著諸多的內容,而且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電子白板,slideidea等新的軟件出現,讓微課制作變得out了。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跟上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學習,并把所學的技術整合到課堂中去,靈活地運用資源輔助教學,轉變課堂,變成我們目前應該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運用信息技術,能讓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得到更好的體現。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教學,老師講,學生聽,講授在課內,內化在課外,不管學生會不會老師都講。而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顛倒了課堂,即老師把知識重難點及自學提綱運用微課或其它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家就可展開預習或者復習,更或可以打造更加個性化,層次化的學習,這樣完成了講授的過程,課堂上則是互動的過程進行內化。由此,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達到了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能讓學習突破空間和時間上,深度和廣度上的限制。
1.傳統(tǒng)的教學學生學習內容是有限的,局限于教材,即便有學生平時也看一些課外閱讀書,但很有限。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在學生可以運用電子書閱讀來拓寬自己的視野,未來還可以通過電子書包進行移動學習,而且還可以運用電子書包進行互動學習。
2.傳統(tǒng)的教學,學生缺席,就相當于漏掉一部分的知識。然而信息技術下的學習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要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不太現實。但掌握了某些相應的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隨時可以掌握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等情況。
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是否能做到與時俱進顯得尤為重要。希望繼教網平臺能在培訓后持續(xù)開放讓老師登錄,讓教師能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信息技術的難題能夠來平臺找到答案,學到技術。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進一步地掌握了有關現代信息技術的知識,提高了認識。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于轉變信息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于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養(yǎng)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yǎng)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教育系統(tǒng)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fā)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tǒng)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
作為一名教師更要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如果不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的教育和教學任務。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要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和開發(fā)各種現代教育技術,要適應工作需要首先應掌握現代媒體技術。教師掌握了現代技術,有助于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學習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不僅使我在原有的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有所改善,增強我對新時期現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我們要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這種巨大的作用,我們要提倡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為目的、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宗旨的教學技術應用觀。要本著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的原則,挖掘和發(fā)揮傳統(tǒng)的各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tǒng)教學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同樣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在教學中都有用武之地。當然,每種教學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圍,所有的教學手段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師必須掌握新的技能,學習新的技術,也是小學教師這一專業(yè)的特征。比如,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fā)與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新課程的特點與資源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等。這些新技術,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術,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fā)展的直通車。因此,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新教材,新課程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之一。目前,通過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訓,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服務于教學,充分顯示了它的優(yōu)勢。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表、錄音、錄像、動畫等功能于一體、圖文并茂,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確是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起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為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這是新課程對教師的又一重大挑戰(zhàn)。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才能真正在教育改革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后續(xù)的工作中,我一定扎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yōu)秀教師。最后,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訓會收獲一些欣慰吧!我仍會繼續(xù)學習各種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將自己培養(yǎng)成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
作為教育戰(zhàn)線的一員,我有幸參加中小學信息技術培訓。其培訓的模式新穎,充分發(fā)揮了遠程教育的作用,讓廣大教師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優(yōu)質的學科培訓資源,共享網絡學習資源,大大提高培訓的質量。我們從“觀看視頻、閱讀資料――班級交流討論、集中答疑――交作業(y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來細化學習任務,感覺有點像玩游戲闖關,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平臺。在本次信息技術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塊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獲頗多:。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yǎng)。
多年來由于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小學中難以開展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信息技術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信息技術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信息技術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信息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頻學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信息技術課,沒有一個領導對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為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塊的培訓知識,發(fā)覺自己以前的想發(fā)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小學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小學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在線交流并高質量完成作業(yè)。并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信息技術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著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還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信息技術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了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tài)與發(fā)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fā)展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學生輔導、學業(yè)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件的使用,了解多媒體課件制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制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制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chuàng)作過程,優(yōu)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于一體,這樣才能限度地發(fā)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視頻、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截取網頁和視頻等,并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制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tǒng),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xù)努力學習,認真鉆研學習業(yè)務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為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后,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于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后,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xù)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信息素養(yǎng),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愉快而又充實的培訓時光彈指間就過去了,作為一位農村學校的校長,教育戰(zhàn)線的一員,能夠參加此次信息技術培訓,我感到十分幸運。經過為期一周的培訓學習,通過傾聽專家名師的經驗傳授,跟諸多老師在一起學習、交流,我加深了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解,提高了微機網絡設備管理的技能。緊張而充實培訓即將結束,現在我就本次培訓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以達到交流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yǎng)。
多年來由于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小學中難以開展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再者結合我校實際,教師隊伍的老齡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信息技術在學校教學中廣泛應用的阻力,另外一些錯誤觀念,比如有教師包括家長只是一味的追求學生的語文、數學成績,認為信息技術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想品德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信息技術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信息技術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于我們農村的小學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學生自然對電腦的了解與掌握十分有限。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塊的培訓知識,系統(tǒng)化的全新認識了信息技術在當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針對我校的實際,我將確保在農村小學中,做到按照大綱要求上好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更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在線交流并高質量完成作業(yè)。并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以身作則,帶動全體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提倡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同時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yǎng)。
二、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
通過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yōu)化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好處諸多,由于多媒體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熱愛學習、自主學習和高效學習。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顯那么單調,僅是黑板加粉筆。由于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么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就會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后,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fā)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三、提高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實地考察和專家授課的方式,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還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信息技術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了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tài)與發(fā)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fā)展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學生輔導、學業(yè)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四、提高課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件的使用,了解多媒體課件制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制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制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chuàng)作過程,優(yōu)秀的課件應該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于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頻、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截取網頁和視頻等,并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制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次培訓使我對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tǒng),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xù)努力學習,認真鉆研學習業(yè)務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為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總之,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鍛煉、培養(yǎng)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培訓只是一種形式,它只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關鍵還是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培訓時間里,我能夠認真聽、觀看視頻講座,做好筆記,寫好心得,培訓后收獲很大,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增強了緊迫感和危機感。我個人希望多參加這樣的培訓,向更多的名家同行老師們學習,同時也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爭取做一名真正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合格教師。學以致用,才是根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以及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全面實施信息技術素質教育,全面實施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作為這場變革中站在第一線的我在不斷地學習新課標,嘗試著正確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為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戳四瞧恼挛矣X得有所感觸,所以又去看了有關的知識現把學到的知識和大家一起來學習。
我們今天必須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標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強調師生互動、互教互學。
引用沃德的一句話說“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苯處焸兌济靼走@樣一個道理:要想讓學生學到東西,學生自己得渴望學習,而不是要老師逼著學。實現這一學習目標的惟一辦法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擔任主角。任何老師都不能讓人學好,學生必須愿意學習,而且努力學習才行。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習是一項參與性的活動。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實踐——不斷實踐,直到學習成為他們的第二本性為止。而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合作學習亦或是探究學習體現的正是學生親身的體驗和實踐。聽新課標指導下的老師上課,你會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很少這樣做: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讓學生把每天的講話記錄下來。相反,讓學生主動學習的觀念似乎是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為。運用蘇格拉底式的教學原則,向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討論,對話和辯論,希望學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去嘗試:體驗成功,品嘗失敗,得到提高和進步。這種方法給學生傳達出信息是: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見,而且相信學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話說,如果你認為他們行,他們就行。
多年來,學生已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做筆記、課后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老師們確實動了一番腦筋,可當學生真的“動”了起來以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最令人擔心的是考試怎么辦?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教師得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與學生共同探討。因此一節(jié)課,無論怎么準備,都不會盡善盡美,課堂上會發(fā)生很多事先無法預知的情況,有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這是很正常的,但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就應當肯定。
教材只是一個載體,需要每一個教師去挖掘,去創(chuàng)造。教學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對課程的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的過程。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拿到教材后,千萬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根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調適和重組。由于強調開放式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了。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尋找、開發(fā)、制作、整合教學資源和資料。教師在執(zhí)行新課程計劃中,開發(fā)利用校內外的一切課程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0
在認真學習《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之后,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現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理解。
一、從發(fā)展趨勢上講,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為特征的指定學習領域。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有效開展各學科學習和探究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可以拓展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需的信息技術技能,鞏固信息素養(yǎng)和技術創(chuàng)新意識。
二、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看,本套教材突出了“基礎性”原則。教材精選了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必備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力圖鼓勵、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經驗,主動理解、建構和應用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意識和應用信息技術的習慣。
三、從學習方式上看,本套教材滲透了“工作總結工作報告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倡導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讓學生從完成某一“任務”著手,通過“分析問題——采集信息——處理信息——總結歸納——完善創(chuàng)新”等過程來完成“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用中提高,在具體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中進行實踐和鍛煉,從而增強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從課程整合上看,教材注意把其他學科內容盡可能地融進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使小學生在學習其他知識的同時,理解信息技術的特點和作用。如,在“畫圖”教學時,和美術結合起來;文字處理任務可以與寫作文、寫日記結合起來;網絡學習任務可以與查找自然學科資料和寫信結合起來等等。此外,在“信息加工”“信息收集”時,可以安排學生分成小組,一起調查所在地“環(huán)境污染”的狀況,并遞交一份凋查報告。通過這項整合性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小學生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的能力,而且使小學生增長了自然知識、地理知識、社會知識,鍛煉了他們數學分析能力和語文綜合概括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小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深刻認識到與他人協(xié)同作業(yè)的重要性,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1
語文課程標準是教育部根據新時代的教育需求和學生發(fā)展需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制定的一項重要文件。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實踐中深有體會。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我發(fā)現該標準不僅明確了教學目標和內容,還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使我們能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語言文化知識。通過這一標準,我受益匪淺,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首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標準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培養(yǎng)運用語言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在許多以前的課本中,我們往往只是通過模仿背誦來學習語文,而沒有更多地與語言進行互動。而有了語文課程標準,我們可以通過討論、演講、寫作等多種方式,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我曾在一次班會上發(fā)表了自己對一個熱點事件的看法,通過與同學們的討論,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還學到了很多新的觀點。
其次,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文學修養(yǎng)的教育目標。標準要求我們積極參與文學閱讀,并且能夠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我往往將文學作品看作是一種無趣、枯燥的學習內容。然而,隨著標準的引導,我逐漸學會了從文學作品中體會人生的意義,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在讀《紅樓夢》這一經典之作時,我被其中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深刻的思想感動得癡迷其中。通過這種文學修養(yǎng),我也開始更好地理解人類情感,培養(yǎng)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此外,語文課程標準還明確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目標。標準要求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化,了解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和社會風尚。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對古代文化的了解往往僅限于課本上的一些知識點,而沒有更深入的思考和體驗。然而,通過課程標準的引導,我開始主動了解古代詩詞、文言文等古典文學形式,并嘗試去欣賞和創(chuàng)作。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增強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也提高了自己文化內涵的素養(yǎng)。
最后,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也影響了學校整體教學的改進。學校根據標準的要求,加強了對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全面性。現在,我們的課堂不再是老師的單向傳授,而是一個學生與老師互動、思辨的平臺。老師們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我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鼓勵我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這樣的改變使我們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思維更加靈活。同時,學校也加大了對語文教師的培訓和支持,提高了他們的教學水平,更好地發(fā)揮課堂的引導作用。
總而言之,語文課程標準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標準的引導,我們不僅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方向,還學會了更好地運用語言、欣賞文學、傳承傳統(tǒng)文化。同時,學校也積極響應并貫徹這一標準,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們將能更好地發(fā)揮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取得更大的成績。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2
當今教育主題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術教育必須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綜合實踐課,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
。ㄒ唬、與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園網絡報道學校的新聞,學校師生參加各種活動獲得的榮譽。可以搜集一些與小學生有關的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從中了解社會的新聞和各種社會現象,并引導學生讓其從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ǘ、與知識學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由于它儲存容量大,媒體種類豐富,檢索容易、快捷,不失為學生學習的好載體。教育資源共享,對于人、財、物是種節(jié)約,同時也使知識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導學生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學習相結合,例如,語文學習中需要查找資料的時候,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網絡知識在網上查閱資料,幫助了解語文知識。還可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個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記錄個人學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達到練筆的目的,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實踐的信息技術教學,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ㄈ、與藝術學科的整合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電腦繪畫”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內容,它本身就是與美術整合的,例如:老師進行美術欣賞,可事先搜集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網址,讓學生在網上自由欣賞美術圖畫,然后講出自己的理解,這比教師講解效果要好。同時也可將信息技術與音樂整合,主要表現在通過windows media player軟件來聽音樂,可用MIDI軟件來編輯音樂。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信息交互方式、師生角色轉變以及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的轉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水平與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達到全面發(fā)展。
二、評價整合,檢查效果
當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的教學評價受到重視。信息技術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學科,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評價應在應用和實踐中進行評價的。例如,教學“畫圖”軟件后,可采用“開放式評價法”讓學生制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學生參與評價。例如,教學三年級的“寫字板” 軟件的使用后,采用“指定內容,具體考核”的方法,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按要求用“寫字板”軟件打一篇文章,然后由教師打分評價。同時,在每一個單元的單元小結里都有一個“活動評價”,有兩棵知識樹,樹上是根據本單元的知識結滿了知識果,評價的方法是: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本單元的情況進行摘果子活動,在已掌握的知識果涂上紅色即是摘下了果子。這種有趣的評價方式,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大膽探索,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找出更佳、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總之,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讓我們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信息技術課。
三、學以致用,學科整合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指出:“在開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當今教育主題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術教育必須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綜合實踐課,“立體式”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例如在教學word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修改等;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自然、語文、社會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四、學科整合、全面發(fā)展
當今教育主題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術教育必須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綜合實踐課,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
(一)、與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園網絡報道學校的新聞,學校師生參加各種活動獲得的榮譽?梢运鸭恍┡c小學生有關的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從中了解社會的新聞和各種社會現象,并引導學生讓其從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ǘ、與知識學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由于它儲存容量大,媒體種類豐富,檢索容易、快捷,不失為學生學習的好載體。教育資源共享,對于人、財、物是種節(jié)約,同時也使知識得到充分整合?梢砸龑W生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學習相結合,例如,語文學習中需要查找資料的時候,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網絡知識在網上查閱資料,幫助了解語文知識。還可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個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記錄個人學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達到練筆的目的,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實踐的信息技術教學,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三)、與藝術學科的整合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電腦繪畫”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內容,它本身就是與美術整合的,例如:老師進行美術欣賞,可事先搜集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網址,讓學生在網上自由欣賞美術圖畫,然后講出自己的理解,這比教師講解效果要好。同時也可將信息技術與音樂整合,主要表現在通過windows media player軟件來聽音樂,可用MIDI軟件來編輯音樂。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信息交互方式、師生角色轉變以及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的轉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水平與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達到全面發(fā)展。
五、評價整合,檢查效果
當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的教學評價受到重視。信息技術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學科,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評價應在應用和實踐中進行評價的。例如,教學“畫圖”軟件后,可采用“開放式評價法”讓學生制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學生參與評價。例如,教學三年級的“寫字板” 軟件的使用后,采用“指定內容,具體考核”的方法,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按要求用“寫字板”軟件打一篇文章,然后由教師打分評價。同時,在每一個單元的單元小結里都有一個“活動評價”,有兩棵知識樹,樹上是根據本單元的知識結滿了知識果,評價的方法是: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本單元的情況進行摘果子活動,在已掌握的知識果涂上紅色即是摘下了果子。這種有趣的評價方式,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大膽探索,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找出更佳、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傊@次學習,我受益匪淺。讓我們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信息技術課。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3
從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為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以我校為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到網絡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信息技術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里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
課件。
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里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松和有創(chuàng)新!睆哪菚r起我就在想什么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jié)課;貋砗笪揖烷_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制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制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么單調。
1、它可以讓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頻融為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制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鏈接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學信息的再現性。、
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并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制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周只有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為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吧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找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信息技術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越來越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等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現代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給我?guī)砹艘淮闻c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獲是:
1、通過培訓,結合了教師應掌握的大部分內容(powerpoint多媒體展示,教學設計,個人博客的創(chuàng)建,文字處理軟件,電子郵件)。這種任務驅動式學習,更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沒有大而空的理論闡述。師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2、通過培訓使我收獲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
培訓之前對于什么是計算機、什么是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教師和信息技術教師的認識相當模糊,通過培訓發(fā)現原來計算機只不過是處理信息的一個工具而已。授課的關鍵在于幫助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采集、加工、處理信息的意識、方法和能力等。要想上好,上成功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教師對此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3、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們能夠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積極交流、認真切磋、熱情幫助。
培訓后的打算:
1、將本次培訓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力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為鞏固并擴大培訓成果,我將做好校本培訓工作,讓更多的教師掌握信息技術,并能充分利用。
3、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0xx年8月,我參加了暑期信息技術培訓,回顧一晃而過的幾天,培訓的時間很短,但對我來說受益匪淺,我以這次培訓為契機,積極接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觀念,開闊了教學研究的視野,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教學媒體的特點和重要性。
通過學習、網上交流等環(huán)節(jié),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問”的形式。
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教學中,我們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應該使學生在使用遠教資源時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fā)展相符合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方式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學生的認識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識,擴大知識面,使他們增長見識。
遠教資源是學生萌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我們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絡信息領域,可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強等特性,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
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來自導師的諄諄教誨,來自同行們的傾情相助,匯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支持、激勵著我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來的工作、學習之路,將是永無止境。
本學期我校利用暑假時間對全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fā)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給我?guī)砹艘淮闻c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獲是:
1、教育觀念的改變。
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獲是使我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信息技術不但可以在我們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也使我懂得了網絡資源多么的豐富。
2、信息技術是一門新的學科,所以沒有現成的教學規(guī)律可循,而本次培訓就我們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通過教師展示,指導,其他學員的探討,使我學會了如何寫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設計,學到了許多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而且?guī)熒降,使我更易于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4
我參加了小學教師計算機信息技術培訓。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認識到課堂上要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另外我體會到教育對教師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暴炸”,專業(yè)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yè)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因此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yè)方面發(fā)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yè)發(fā)展不但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學習者的言行,掌握有關學習的知識,了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新編教育教學技能技術,并培養(yǎng)教師對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習慣和技能。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它使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xié)調、有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xié)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愧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自主學習、沖學習和高效學習。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yōu)化數學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單調,黑板加粉筆。由于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后,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較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但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fā)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升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升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15
龔某某老師在《信息技術課中的學情分析之淺見》中提出:學情分析是為教學設計中的學習主體(即學生)進行分析,包含對學生年齡特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分析。結合龔某某老師的論點,我還以所教授的語文學科為契機查閱和學習了相關文獻,收獲頗豐,現將學習心得簡述如下。
一、學情分析是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系統(tǒng)的。
學情分析是備課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包括課前認真分析、課中仔細觀察、課后及時小結三大主要階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鋪墊,是老師為學生的學習進程把脈的過程。課前需要了解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和不同學生的水平差異性、學習風格、年齡特點、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等,從而了解學生的“已知”程度和“想知”內容。在備課階段還要立足教材內容,了解學生的“未知”知識點,分析學生“須知”知識點,確定學生“可知”內容,從而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計劃。課中仔細觀察,從全局把握教學進程,觀察學生之間的合作情況、任務設計的難易程度、學習目標的達成度等,從而及時調整教學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適宜學情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課后練習是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重要體現,通過對比學生教學前后差距,分析存在問題,總結教學策略,才能更準確地確定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與目標,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學情分析既要兼顧整體綜合判斷,又要針對個別因材施教。
以我正在執(zhí)教的小學二年級學生為例,本班學生在一年級下冊時因為不可抗因素(疫情)長期處于居家學習狀態(tài),導致在二年級伊始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此時的學情分析格外重要。延續(xù)傳統(tǒng)方式,我采用了發(fā)布問卷星的方式,通過家長填寫問卷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調查,結合調查結果分析班級學生整體學情,對于極個別的特殊情況單獨了解,探求解決辦法。開學后在班內進行了摸底測試,以書面形式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情進行整體把握。除此之外,還需要注重個別分析、因材施教。結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過于正式的個別談話并不可取,課間和孩子們多交流反而更容易獲得有效信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情分析的核心是關注學生,根據學生的感受來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計,以得到更合適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從整體到個別,學情分析要涉及全部學習對象。
三、學情分析既需要工具性量化,也需要綜合性分析。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和網絡工具進行更為清晰直觀的量化分析,如:問卷星、釘釘打卡、釘釘家校本等,但這些技術手段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以問卷星為例,不論是學生和家長在填寫問卷時都會有一定的主觀因素和一些個人顧忌,因此,一手的調查結果也會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學情分析需要技術支出和綜合分析的結合,對于明顯偏差的學情調查,我們還需要多角度多方式來綜合去判斷測量。
學情分析是貫穿教學始終的一個過程,作為一線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立足教材,關注學情,才能收獲理想的教學成效。
【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程教案07-25
信息技術類課程心得09-25
2023年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心得體會04-14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1-15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04-19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5篇11-30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5篇)01-11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04-05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集錦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