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抗震救災頒獎晚會》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觀后感需要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能虛假刻意。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震救災頒獎晚會》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震救災頒獎晚會》觀后感1
地震發(fā)生時,地動山搖房子、樹木晃動起來,頃刻間到處是一片廢墟,冒著滾滾的黑煙,還死了不少人……到處是血,慘不忍睹。地震真可惡他信守承諾,表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蔑視,讓我們大家都肅然起敬。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中央電視臺2008年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頒獎晚會。
5月12日,在四川的汶川縣發(fā)生了可怕的大地震。地震發(fā)生時,地動山搖房子、樹木晃動起來,頃刻間到處是一片廢墟,冒著滾滾的黑煙,還死了不少人……到處是血,慘不忍睹?吹竭@一幕,我的心被震撼了,淚水不斷地往下流!
地震真可惡,奪去了那多人的`生命。
在頒獎晚會上,表彰了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英雄少年。其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在汶川縣有一所中學,在大地震發(fā)生時,有一些學生和老師逃了出來。有一個叫馬健的大哥哥在和老師找尋幸存的同學時發(fā)現了本班一名女同學,當他準備去救她時,由于余震不斷,校長為了大家安全,帶領大家離開離這里。臨走時,馬健大哥哥對那個女同學說:“你等著,我一定會回來救你的!瘪R健大哥哥跟老師上山后一直惦記那個同學。傍晚時,他撒了個謊說去解手,跑下山,來到發(fā)現那女同學的廢墟前,用雙手不停的挖石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余震還在不斷發(fā)生,山上的碎石不斷滾下來,可他什么都不顧,一直用雙手不停地挖……一直到把大姐姐救了出來,可他的雙手卻血肉模糊了。
我很感動,因為我在馬健大哥哥身上看到了他信守承諾,表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蔑視,讓我們大家都肅然起敬。
《抗震救災頒獎晚會》觀后感2
這幾個星期,學校安排我們全校同學觀看了2008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頒獎晚會。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場百年不遇的8級地震襲擊著四川,頃刻間家園被毀,親人陰陽相隔。在災難面前,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小英雄。頒獎晚會上,一個個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跡讓我感動得想流淚。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9歲和我同齡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林浩。在地震發(fā)生時,因為被壓在廢墟下動彈不得,為了鼓舞同學的士氣,他帶領同學一起唱歌戰(zhàn)勝恐懼。在自救成功后,他卻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其他同學,把一名已經昏迷的同學背出廢墟,交給校長;又毅然重返廢墟,用他弱小的肩膀再次背出另一名被廢墟掩埋的同學。而他的頭部卻砸傷了,細小的手臂也嚴重拉傷。一個9歲的兒童,在災難面前,竟表現得如此臨危不懼,這是多么令人難以想象!而他回答記者時只說了一句話:“因為我是班長。”我們對待他人也應該學習這種責任感,我們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承擔責任!
還有一位是13歲殘疾女孩張春林,面容因一次意外而毀容,左手截肢,右手少掉幾根手指頭,面對這樣的缺陷,她在地震發(fā)生時,仍然挺身救出了一位同學,她的鎮(zhèn)定自若令所有人為之驚嘆。一個殘疾人在災難面前用堅強、勇氣、樂觀和善良與災難搏斗,與死亡較量。那種無私無畏,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同學學習。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向這些小英雄學習,從小事做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恒,有一天,也許我們也能成為英雄!
【《抗震救災頒獎晚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10-31
抗震救災觀后感02-22
抗震救災學習心得11-09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觀后感11-02
頒獎晚會主持詞優(yōu)秀12-09
公司頒獎晚會主持詞12-21
社團頒獎晚會主持詞12-16
頒獎活動晚會主持詞05-27
頒獎晚會主持詞范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