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
怎樣才能過上最好的生活?正在蓬勃發(fā)展的積極心理學提供了很多答案:我們要善待他人,關懷他人,寬恕他人的過錯,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和藹與慈悲,以及樂觀對待未來。按照這些簡單的方法去做,就能讓我們保持健康快樂。
世上大多數的事情都不簡單,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一樣。善無恒善,惡無恒惡。友善和關懷是好事,只要你善待和關懷的人值得你這么做。寬恕他人能帶來滿足感,除非被寬恕的人不愿彌補自己的過錯。對未來保持樂觀可以讓你精力充沛并感到快樂,除非你是一個賭徒并相信下一盤賭局能大贏一筆。
我們已經把某些心理特質和心理狀態(tài)標識為“積極”,把其余的那些標識為“消極”,但研究人員吉姆·麥克納爾蒂和弗蘭克·芬查姆認為,“心理特質和心理過程并沒有積極或消極的`本質;相反,心理特征促進還是破壞幸福,取決于它們在什么情境下發(fā)揮作用!
我們如何從積極心理學中去掉積極?麥克納爾蒂和芬查姆認為,我們不要再假設像友善這樣的“積極”心理特質永遠有助于增進幸福,而應深入去了解友善、關懷、寬恕或仁慈在什么時候、對誰、在什么情境下才能真正增進健康快樂。此話何解?
他們提出三個方法:
考慮情境。
為了理解心理特質和心理過程什么時候是有益的,我們需要把它們放在社會情境中進行考慮。“積極”心理特質和心理過程并非所有情況下都是積極的,在某些特定的環(huán)境中它們實際上是有害的。寬恕你的配偶可以增強你們之間的關系,如果她的過錯只是忘了關燈,而且你很清楚她對自己的疏忽感到難過。但如果她不斷在你朋友面前貶低你,還從不感到后悔,那么寬恕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做法了。
考慮對象。
積極心理學運動幫助心理學家認識到,我們不能僅僅通過關注人類的問題去理解人類的整體狀況。同樣,我們不能僅僅通過關注那些快樂的家伙去理解如何提升幸福感。為了解開健康快樂生活的奧秘,我們不僅要在那些最佳生活的人身上,也要在那些生活一團糟的人身上,檢驗心理特征的效果。有可能樂觀只對某些人有益,他們擁有某些值得期盼的東西。為了搞清楚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在擁有光明前程的大學本科生身上,也要在被診斷為四期癌癥的病人身上,開展研究。
考慮時間發(fā)展。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是橫斷研究(在同一時間測量一群人的感受)。為了了解心理特征如何影響幸福感,我們需要開展縱向研究(對同一群人在他們生命的若干不同時期進行測量)。這很重要,因為研究人員發(fā)現的在短期內有益的東西,長期來看可能是有害的。通過友善相待而不是相互批評以解決嚴重關系問題的夫妻,在當下報告稱,他們對于夫妻關系的感覺變好了,但長期來看,他們的滿意度低于那些更多相互批評的夫妻。為何如此?那些相互批評的夫妻實際上處理了他們的問題,這幫助他們改善了關系。
積極心理學運動廣泛傳播,讓我們從心底里接受了這個運動。治療方法、自助書籍和提升生活的應用程序正在集中推廣積極心理特征,例如更加友善和寬恕。但如果像友善和寬恕這樣的心理特征對于每個人而言并不一定是有益的,那么我們需要謹慎對待,只在它們有可能發(fā)揮作用的情境中推廣它們。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2
一定程度上來說,壓力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有壓力才能促使我們前進,否則我們就是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但是壓力要適度,現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聽到的別人自殺或者相關的.消息,很多都是因為壓力過大但是自身無法正確調解產生的,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方法來調解自己,比如說制定一個自我和諧的目標,自我和諧能促進我們的幸福感,讓我們坦然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壓力,我們要用積極的心理去面對壓力,這樣壓力其實可以轉化為促進我們成長的墊腳石。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3——6、7歲幼兒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的科學。有幸在遠程研修中學習到了幼兒心理學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我認識到,對幼兒進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必定不會成功,甚至適得其反。
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由興趣驅使的學習積極性;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學習的無意性和個別差異性。在我及我周圍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這些,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常常不知不覺地把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扼殺了。
有時,當孩子向老師提出各種問題時,老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好奇、好問、好探究、好模仿的學習心理,常常給孩子的就是隨口亂答,甚至還表現出不耐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從幼兒的.興趣和適合幼兒的活動入手,給幼兒創(chuàng)設利于他們學習的環(huán)境來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對幼兒提出的任何問題,首先都要給予肯定,然后認真回答,回答不出來的,可以請其他幼兒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師就直接告訴幼兒,老師將下班后在書中或網上找答案后再告訴你。同時,也請幼兒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師講的案例里的老師一樣,既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學習了幼兒心理學后,對“幼兒教育小學化”這一普遍現象,我也是體會深刻,感到茫然與無奈。根據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及規(guī)律,幼兒的認知力、理解力還未達到小學生的水平,機械的模仿、死記硬背,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在幼兒園學的小學知識最多能讓幼兒一、二年級時一時領先,以后就不可能了,這樣反而還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幼兒應該在活動與游戲中獲得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學前教育狀況又如何呢?我們有目共睹,深有體會。
我期待著讓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科學的教育觀早日駐入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4
積極心理學課程就要結束了,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周時間,卻讓我學到了很多,這是一門教會我們學習生活的學科。在我以前接觸的心理學知識中,都是一些關于負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說,抑郁,心理變態(tài),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為心理學就是和這些負面的東西打交道,所以我對心理學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觸了這門課,它說的是人性中積極的東西,我一直認為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了解積極的事物遠比關心那些消極事物有用,所以我對這門課很好奇。只有研究積極的東西,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們心理出現問題,也只有學習那些積極的東西才有助于解決問題。
積極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以積極的、建設性的心態(tài),去認識世界、發(fā)現規(guī)律,進而去掌握規(guī)律來改造世界。積極心理學并不像傳統(tǒng)心理學那樣,強調病態(tài)、問題,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如何達到滿意幸福的生活。積極心理學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詮釋了心理學的任務,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學為人類謀取幸福時刻的來臨。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對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條件下更好地發(fā)展、生活,具有天賦的人如何使其潛能得到充分地發(fā)揮等方面進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長所需要的條件和環(huán)境,充分發(fā)掘人的潛力、潛能,促進我們的心理發(fā)展,有積極的心理特征去面對生活。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似乎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的洞察他人的內心,但只有極少數人愿意以那種方式來觀察自己。我們總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動怒,但我們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讓我們自己坐立不安。我們不想讓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看到我們實際的樣子—深怕看到丑惡的自己。不幸的是,在這當中必定會遺失一些必需且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以看待別人的客觀眼光來視察我們自己。我們把一切都顛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說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關注你;認了最應當審視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種勇氣;認識自我,是一種智慧;認識自我更是一種途徑。
這門課程中老師教會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身邊的人,感謝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論它是好是壞,我們都應該感謝,它讓我們學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生活給了我們酸甜苦辣,讓我們活的更充實更有意義。不僅要有感恩,我們還需要寬恕。寬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懷的人或事,這不但寬恕了別人,同時也是寬恕了自己,讓自己不再那么計較,也讓自己變得更輕松,這不是更好嗎。
我們需要接納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對于先天給予我們所無法改變的東西,我們需要學會接納。比如說,我們的出生、我們的高度胖瘦、我們的'性別、我們的爸爸媽媽等等,這是先天的,不管我們是否喜歡,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對于這些我們需要學會坦然接納。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喜歡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歡自己才會由衷地欣賞他人。這樣你就擁有了自信和樂觀的心態(tài)。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就是“樂觀就是對生命的遠方,充滿了期待!币驗闃酚^,因為自信,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都會保持前進的動力。
曾幾何時,幸福似乎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無法言說的。畢淑敏說有意義的快樂就是幸福。我發(fā)現幸福就來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比較積極樂觀,而樂觀是對生命的遠方充滿了期待,覺得自己是有能力一步一步地朝著那個既定方向去邁進,盡管在這個過程當中有頓挫,有失敗,有遭人誤解,你雖然不能保證你一生將會有怎樣的困窘出現,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夠學會樂觀地看待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進的動力來。理健康的人也比較善于積極思維,對事物永遠能找到積極的解釋,然后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得到解決的結果。幸福其實是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而幸福也總是在引導著人去過這種有意義的生活,實現自我價值。在合理價值目的性的引導之下,人有意義地生活,實現人生價值,體驗幸福感受。既要做對生命有意義的事情,也要讓自己的內心感到快樂,如是,便離幸福很近。只是,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堅持自己的初衷與夢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與淚水。幸福沒有比較,只有自己的感覺,不是擁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爾也有悲傷,也有失落,但悲傷失落之后,陽光依舊燦爛,幸福的感覺依然存在。簡單的生活、給自己一個微笑,也是一種幸福!所以讓自己學會快樂,不要悲傷包裹自己!
我們還測試了自己的性格優(yōu)勢,讓我們發(fā)掘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這讓我們能更加了解自己,盡量的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彌補自己的弱勢。對于擇業(yè)也是一個不錯的建議,我們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性格的領域,這樣我們能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把工作做得更好。每個人總有自己的優(yōu)點,或許只是你沒有發(fā)現而已,要正確的看待自己,不要把自己想得一團糟什么也不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每一件事,相信自己可以,有了自信有了勇氣我們就可以把它做好。
學完這門課程,我覺得收獲真的很多,不僅在課堂上享受了,在課堂上放松了,而且也改變了我對生活的一些看法,我覺得生活變得更美好了,可以積極的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生活中的歡笑與悲哀常常源于一個人看世界的那雙眼睛。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很難發(fā)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很難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個快樂的人,它眼中的世界也是快樂的,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真實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天。
對這課的幾點建議:
1:以后每節(jié)課應該點名,不能放任我們過于自由。
2:課間我覺得應該休息幾分鐘。
3:上課應該多點名提問,這樣學生會更加投入些。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5
目前,我們的幼兒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我覺得就面臨了缺少同伴間的交往,當然,幼兒在幼兒園時,都會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對此,我看了《學前心理學》中的同伴交往,讓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義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與大人接觸的多,這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兒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沒有形成。還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隱患,可能會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來,同伴交往對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過程中,同齡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夠促進身心全方位發(fā)展。這主要是由于同齡伙伴生理、心理和認知經驗的相似性決定的`。有人說,只有兒童最了解兒童。確實是這樣的。有一次,我看到兩個媽媽分別抱著自己不滿歲的寶寶在一起聊天,此時發(fā)現兩個孩子也在用無聲的語言進行交流:一個寶寶笑了,另一個寶寶也笑了;一個寶寶發(fā)出聲音,另一個寶寶也發(fā)出聲音……這就說明同伴交往認知的同步性,使他們的溝通非常容易,包括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也是這樣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以,兒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進其身心全方位發(fā)展。
同齡伙伴認知的同步性,就決定了同伴交往影響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現有水平與同伴更為接近,在同一事物認知過程、情感體驗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極易產生共鳴。尤其是在社會化行為規(guī)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進程。當孩子遇到矛盾時,我們成年人總習慣這樣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應該讓著小弟弟(小妹妹)”。這事兩種不同的暗示,可能對兩個孩子形成不同的影響和結果。一方會覺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虧了,時間久了會形成性格傾向;而另一方會覺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應該讓著我,久而久之,也會出現性格傾向。我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利于兒童形成解決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響的有效性。
讀了這個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來我們身邊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誤區(qū),我會繼續(xù)了解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6
最近這一段時間看了三部公開課程。每一門課程大概二十六次左右,每次七十分鐘。哲學課時長比較短,每一次是正常的四十五分鐘。
三門課看了很長時間,想要去看的初衷是因為,對大學課程的缺失感吧,大學里很少去上課,也沒有認真的follow過一門課程,盡管我現在仍然認為國內那些大學課程就像是假冒偽劣產品一樣,師生本質上純粹是一種相互敷衍。但畢業(yè)之后,還是有失落感。
于是就開始看高校的'公開課,可以的話,也想繼續(xù)回母校參加一些公開的講座。這三門課程是我從許多公開課中自己選的,得以結識三個真正卓越的老師,很感動。我曾親眼目睹大學里那些所謂講師教授的虛偽蒼白。
哈佛開放課程Positive Psychology
積極心理學,講師是以色列的Tal Ben-Shahar,這門課在哈佛很受歡迎,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哈佛授課。這門課不需要基礎,任何人都能聽懂,整個課程跟下來我也學到了很多,特別是那個羅杰班尼斯特的故事,深深的震撼我。實際自己也比較迫切的需要一些積極的思路,來緩解玄學,特別是道和禪中消極的部分。消極這個詞不準確,一時又想不出可以準確描繪的詞。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7
在《管理心理學》中,我學習了“人的從眾行為”,我想既然人有從眾行為,那么由人組成的企業(yè)同樣也具有從眾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非理性的企業(yè)從眾性行為正破壞著我們并不富足的改革積累。為什么在中國的企業(yè)界、企業(yè)之中會有這種從眾性現象?一個人的行為是受很多方面制約的,但主要歸納來看一是受外部環(huán)境的制約,二是受自身思維的影響。就正如一個人的跑步行為,只有當他有了跑步這個想法(內部因素),而且至少有一個能跑步的地方(外部因素),他的才能實施跑步這個行為。如果他自己沒有要跑步這個想法,就算有再好的跑道在面前,他也是不可能跑的。如果他在水中,就算他再想跑,他也是不能夠跑,而只能夠游。同理,一個企業(yè)的從眾性行為也是多方面影響的結果,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利潤空間比較大
如果有某種產品在市場上毫無利潤可言,我想是不會有企業(yè)愿意生產的。正是有利可圖,有暴利可圖,才使眾多的企業(yè)盲目地爭相進入。先進入的企業(yè)由于獲得了暴利而極速膨脹,這種"模范"的影響導致更多的企業(yè)急于進入,形成另一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梢哉f,高額的利潤是產生從眾性行為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進入壁壘比較低
進入壁壘包含兩方面:一是技術方面的壁壘,二是資金方面的壁壘。也就是說某個行業(yè)有從眾性行為的發(fā)生那么該行業(yè)進入所需要的資金肯定不多,其產品的技術含量也一定不高。
三、市場機制不健全
市場運行機制的不健全必然要導致競爭的無序,而這種無序又會成為企業(yè)從眾性行為的催化劑。大家都想乘亂撈一把,在里面的想多撈些,還沒進去而看著眼紅的拼命往里擠。市場不能進行有效的調控,就像一群人(企業(yè)),得了一種病(從眾性行為),醫(yī)生(市場機制)卻不知道該怎么醫(yī)治(約束,調控),傳染的人越來越多。最后,身體特好的熬過來了,熬不過的占大多數。
目前,我們的市場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強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也就是說很多企業(yè)沒有該種產品的生產資格卻上馬生產,市場對這種無證上崗"的企業(yè)不能進行有效的制約,這樣就會造成很多企業(yè)沒有完備的生產手續(xù)也能生產,為從眾性行為的發(fā)生開了方便之門。
四、領導素質比較低
一個企業(yè)的行為是由這個企業(yè)的領導者作出的,領導者所作出的決定能反映其素質的高低。通過對眾多的失敗的案例分析,我們發(fā)現了以下幾點共同之處。首先,企業(yè)領導者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這種意識是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作為參考標準。企業(yè)家往往無意于追究企業(yè)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的道德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長了企業(yè)家們的功利意識。追求功利,就是要求高額的利潤,從而又歸結到從眾性行為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上來了。其次,企業(yè)領導者普遍缺乏對規(guī)律和秩序的尊重。我們的許多企業(yè)領導者缺乏對游戲規(guī)則的遵守,許多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為標榜。本來,不按牌理出牌,出奇招制勝是很好的經營手法,但是由于領導者自身素質偏低,不按牌理出牌變?yōu)榱瞬豢醋约旱呐瞥雠,不按?guī)律,規(guī)則出牌。在企業(yè)發(fā)展的決策上是天馬行空,百無禁忌。根本不在意自身的條件夠不夠。再次,領導者普遍缺乏系統(tǒng)的職業(yè)精神。這主要是我們現在的企業(yè)家基本上都是改革以來的第一代企業(yè)家,他們沒有受過什么專業(yè)化的.教育,沒有受過現代化管理的訓練。基本上都是敢闖,敢拼再加運氣而獲得成功的。這種先天的不足常常導致很多企業(yè)家在獲得一點成功之后不思進取,剛腹自用。當該行業(yè)前景較好時,企業(yè)家們的這些缺陷就會被掩蓋,但當該行業(yè)一出現行業(yè)危機,或者是較高的獲利時期過去后,這種先天不足就要演變?yōu)闉碾y。
五、企業(yè)缺乏新機制
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沒有好的發(fā)展辦法,當然也就只有跟著別人走。看著哪利潤高,就想一頭扎進去。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著名企業(yè)是一直跟著別人發(fā)展起來的。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根本,一個企業(yè)如果要想長久地保持穩(wěn)定的發(fā)展,沒有對自己的產品不斷的創(chuàng)新,沒有對自己體制的不斷的創(chuàng)新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我們的很多企業(yè)并沒有一個系統(tǒng)化的創(chuàng)新機制,比如產品的更新換代、企業(yè)的投資方向等關系到企業(yè)生死的重大決策基本上都是由老總一個人說了算,沒有一個專門的機制,沒有專業(yè)的人員來進行科學的、合理、理性的分析、預測和可行性研究。沒有研究必然就沒有發(fā)言權,又正如上一點所說的,企業(yè)最高領導人員素質的低下,導致他們的決策幾乎全部依據于報紙零星的新聞、無聊的電視劇的對話以及日常生活之中的一些比喻和經驗。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8
怎樣讓積極心理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接近,怎樣在我們的問題學生中提高積極心理學的影響,看了這本書我得到了收益匪淺的啟發(fā),深知這門學科的重要性。積極心理學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生活。
2世紀的社會已不同于過去的任何時代,人類的一切活動都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得更幸福。在這樣一個追求幸福的時代,人類已不再需要消極來時時對自己發(fā)出警告,而是需要積極來增強自己的力量和信心,這是我們當前社會的最大實際需要。積極是人類固有的一種本性,但這并不就意味著人類的積極本性在任何情況都自發(fā)地表現出來。人的心靈中有著天生的積極種子,而這些種子能否順利發(fā)芽生長,還要依賴后天的其他條件。這就如農民播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能否生長發(fā)育,除了依賴種子本身的特性之外,還要有適宜的環(huán)境氣候和后天的精心照料——澆水施肥,從某種程度上說,積極心理學就是為了營造一種能促使人類的積極本性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同時也是為了人類尋找一種為自己心靈中積極種子澆水施肥的方法和途徑。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應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它也應對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fā)掘;心理學不僅僅是關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學,它也是關于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娛樂的科學。具體就研究對象而言,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分為三個層面,在主觀的層面上是研究積極的主觀體驗:幸福感和滿足(對過去)、希望和樂觀主義(對未來),以及快樂和幸福流(對現在),包括它們的生理機制以及獲得的途徑;在個人的層面上,是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chuàng)造性、關注未來、靈性、天賦和智慧,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這些品質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體的層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個體成為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寬容和有職業(yè)道德的公民的社會組織,包括健康的家庭、關系良好的社區(qū)、有效能的學校、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
面對問題學生,由于家庭和社會的環(huán)境,他們在思想意識方面、行為規(guī)范方面、學習方面、心理方面等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他們對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對學習沒有興趣,沒有自信心,表面上看他們滿不在乎,其實他們很自卑,很消極。而積極心理學家們研究了很多案例,例如在同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自己,而有些人卻成了問題人,到底是什么使有些人能總是有尊嚴地活著。他們發(fā)現,只有人自身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如愛心、勝任、愛美性、樂觀、勇氣、工作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等)才是預防問題產生的最好工具。
積極心理學提倡對個體或社會具有的問題要做出積極的解釋,并使個體或社會能從中獲得積極的意義。對問題學生,我們要多方面探尋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之所以會產生,肯定有它特定的原因,原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看它,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問題,更有助于問題本身的解決。積極心理學提倡用一種開發(fā)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強調心理學要著力研究每一個普通人具有的積極力量。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9
很榮幸能參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協會舉辦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今天的培訓中,聆聽了《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主編陳虹的精彩演講。近四個小時的學習,讓我進一步理解了“積極心理”對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課間、課后還聽到一些老師的不同觀點,因此本人也想就這一天的學習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陳虹主編的講座讓我們對《積極心理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所謂積極心理學是對人類積極的正面的經歷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長處和福祉的科學研究。它也是對能給人、小組、和機構帶來昌盛或使他們能夠發(fā)揮最佳功能的環(huán)境、氛圍和過程的學習。而把積極心理學應用到教育中,就是積極教育,所謂積極教育,其主體為了塑造積極的心理品質,通過積極的心理體驗,以充分發(fā)掘積極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動。
那么在我們的教育中,我們曾經經歷了怎么樣的過程呢?
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犯的一點錯誤,就會橫眉冷對,而且甚至會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罵才成人的思想曾經在許多家長的身上體現。
對教師來說,嚴師出高徒,師道尊嚴也曾讓許多老師把自己高高的擺學生之上。
隨之以后出現的,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理論讓我們的教師把學生當朋友看待讓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站在了同一高度。
今天,新的教學理論讓我們把學生托起,讓學生占主體位置,教師作為主導,突出了學生的自我能力展示和自主學習的能效。
那么這些經歷讓我們怎么樣面對今天的教學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認為心理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為學生,智力固然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但這并不代表后天的成功,作為家長的培養(yǎng),作為教師的指導這些后天的因素應該起到了決定作用。而積極教育則是把孩子的優(yōu)點突出出來,讓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發(fā)展的優(yōu)勢。
2、作為家長、教師如何發(fā)現孩子的長處,如何搜尋孩子的閃光點,如何適時的表揚,讓快樂的心態(tài)伴隨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在成功中享受歡樂,在歡樂中爭取成功是我們必須要研究的課題。
3、中國文化,博大精神,而語言是表達情感的首要表達方式。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語氣下說出來,所表達的意思會大相徑庭。因此,作為老師也罷、作為家長也罷,用恰當的語氣、合適的表情真誠的表達你的贊賞,在對孩子的積極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4、信任是交流的前提,因此在表揚孩子時要適、在批評孩子時要適度,用你的真誠換取孩子的信任自然,你的言行才能對孩子產生預期的影響。
5、適度的批評(當然要注意時間、場合),讓孩子在贊揚中夾點措折感,才能讓孩子不會盲目自大,在成功中找到不足,也才能讓他們有更高的目標。
總之,我認為積極心理學是適合當前教育形勢的一種教育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0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學前心理學》它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是陳幗眉老師主編,全書供13章,其中三、五、六和十三章,有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程學超編寫,第十一十二,有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鄒曉燕編寫,其余各章,有北京師范大學陳幗眉編寫。我從這本學前心理學的學習上汲取了許多東西。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我對她敬畏和景仰有加。雖然,現在的我也只是為了考試,但是,我它給我?guī)砹撕艽蟮氖斋@,不管在教育我在教的孩子上,還是對教育幼兒方面讓我學到了很多。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里發(fā)生發(fā)展有關規(guī)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guī)律。才能使自己“快速”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了解學前兒童的'發(fā)展,以及如何運用于教學實踐。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fā)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里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學前兒童注意到發(fā)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fā)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fā)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fā)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說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么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后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fā)展的特征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有意注意初步發(fā)展。有意注意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wěn)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于知識經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余時間繼續(xù)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1
通過學習《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我懂得了作為教師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心理問題,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學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輔導是義務教育階段必須進行的一門課程。如何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問題塑造完整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做好自自身的心理調適和輔導好學生的心理問題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教師做好自身的心理調適: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本身難免形成一些壓力。因此,我們要先處理好自身的`心理問題,不要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影響到學生。教師作為一個心理輔導者要對自身的心理問題進行自我調適。教師要從各方面尋找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尋找解決的辦法。這些辦法也可間接地遷移到學生身上,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教師有良好的思想學生才會有良好的思想。
做學生心理咨詢師:教師平時不僅要處理好教學上的問題,還要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當中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拿到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教師要給學生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心理問題說出來,同時說話要算數,要講信用,不能把學生的私事說出來。學生有問題要第一時間解決,給學生重視他的感覺。
教師要學好心理學:當我們遇到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沮喪,學生會很失望。我們怎樣才能夠減少這種失敗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師本身要認真學習心理學,而且要不斷地更新知識,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
提高對心理輔導的認識: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生因為家庭和社會原因產生的心理問題也與日俱增,教育部門制定了心理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的方針政策,要求教師本身要提高對心理教育的認識。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2
非常感謝翻譯人員無私的奉獻,但是當翻譯者私自為每節(jié)課添加標題的時候,就已經在誤導人了。經過一些努力我終于找到了本課程的課件等資料,驚奇發(fā)現,課件中每一節(jié)課的標題和中文翻譯完全不同,難怪之前看的時候總覺得標題有問題。
幾年前嘗試觀看本公開課,但是想記錄的內容太多,看一節(jié)課就要花費了將近3個小時,最后也沒能全部看完,不過留下了一些散亂的.筆記。今年決定重新嘗試,完整的將課程看完,并對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和實踐。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3
消除抑郁的14種方法
美國學者卡托爾認為,不同的人會進入不同的抑郁狀態(tài),但是他只要遵照以下十四項辦法,抑郁的癥狀便會很快消失,這十四項辦法包括:
一、必須遵守生活秩序。與人約會要準時到達,飲食休閑要按部就班,從穩(wěn)定規(guī)律的生活中領會自身的情趣。
二、留意自己的.外觀。自己身體要保持清潔衛(wèi)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間院落也要隨時打掃干凈。
三、即使在抑郁狀態(tài)下,也決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四、不得強壓怒氣,對人對事要寬宏大度。
五、主動吸收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
六、建立挑戰(zhàn)意識,學會主動接受矛盾,并自己。
七、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動;即使你煩悶,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八、對待他人的要因人而異。具有抑郁的人,顯得對外界每個人的反應、幾乎相同。這是不對的,如果你也有這種傾向,應盡快糾正。
九、拓寬自己的情趣范圍。
十、不要將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的生活比較。如果你時常把自己的生活與他人作比較,表示你已經有了潛在的抑郁,應盡快克服。
十一、最好將日常生活中的事記錄下來。
十二、不要掩飾自己的。
十三、必須嘗試以前沒有做過的事,要積極地開辟新的生活園地,使生活更。
十四、與精力旺盛又充滿希望的人交往。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4
一分鐘掃除“壞情緒”
研究長壽的專家指出: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于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如憂慮、頹喪、懼怕、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
學家把人的情緒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愉快的情緒(如、喜悅等);另一類是不愉快的情緒(如悲傷、焦慮、抑郁、恐懼、憤怒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盡快擺脫不愉快的情緒呢?
該發(fā)泄時就發(fā)泄
最明智做法就是別抑制它,任其發(fā)泄幾分鐘,但要設定好自我放縱的界限。趁身旁無人時哭上幾聲,或拍打一下桌椅,跺一跺腳,你的心情會變得好起來。
向傾訴
當你把和一起分享時,很多人都會覺得;當你把痛苦向傾訴時,痛苦就會減輕。因此,當你的壞情緒涌上心頭時,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懶腰,之后給打一個電話隨便聊聊,你的壞心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化解。
“裝出”一份好心情
研究發(fā)現:如果一個人老是想像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這種情緒就十有八九真的會到來。裝出好心情會讓你的壞情緒在不覺間悄悄溜走。一個人在抑郁的時候,可以多回憶愉快的時光,還可以用微笑來自己,要盡量多想的事情。高聲朗讀也會有幫助的,只是讀書時要有表情,還要選擇振奮精神而非抑郁的讀物。
迅速進入工作角色
不愉快時,不妨迅速進入工作角色以忘掉煩惱。實在不能投入工作,就去幫同事的忙,煩心事很快會被你的忙亂沖掉。
采取直接行動
為一件事煩惱可能會花幾天,而行動起來解決它只要幾分鐘就夠了。比方說,求職面試后你遲遲得不到通知,你為此心神不寧。別煩自己了,馬上打電話給面試你的人事主管,不管是福還是禍,你的`緊張心情總會有個著落。
轉移注意力,暫時置身事外
當你因某事煩惱時,最好使自己暫時忘記它,轉移注意力,或者干脆暫時放下手上的一切,舒緩一下緊繃的心情。如你可以花些,到公園或樹林里走一走,享受林間、溪流或池塘的安詳與靜謐。或者,你也可以輕輕松松地享受清晨的沐浴,讓清水流過臉頰,滑過身體,驅散所有的煩悶,仿佛重新獲得了……
聽聽的音樂
音樂是心靈的陽臺。很多資料表明,音樂能人的情緒。輕松、歡快的音樂總能帶我們到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壞,只要聽一下自己的曲子,你就會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當然,當你放聲高唱出來,你的心情會變得更好。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5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單腿直立站在街上,許多人來到他身邊圍觀,那個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酸痛,周圍的好心人都為他出主意。一個醫(yī)生說,我這里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個人吃下止疼片后說疼痛沒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個按摩師說,我來給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后說自己感覺上身的壓力很重;一個和尚說,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飛起來,這樣就會感覺很輕,那人想著想著差點摔倒;這時一個孩子走過來告訴他,你為什么不用你的另一條腿呢?這個故事里有積極心理咨詢學的理念,它告訴每個人更好的調動他最大的資源。用積極、全面的態(tài)度去面對和解決他的問題。健康的人不是沒有問題的人,而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積極心理咨詢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碌确e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倡導心理咨詢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咨詢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詮釋心理咨詢學!胺e極心理咨詢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碌目茖W”。Seligman博士認為積極心理咨詢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fā)現并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fā)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積極心理咨詢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人類的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核心要素。
通過學習這份積極心理咨詢學的材料,我感到積極心理咨詢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運用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下面的一段文字給了我極大感觸: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的關注不只停留在問題的發(fā)現和解決上,我們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咨詢困擾的能力,發(fā)揮其自身積極力量,并幫助學生看到自身的這些力量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發(fā)掘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平時我在教室里確實關注多的是學生的問題,孩子們周記里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級里不好的方面。有時默寫或測試下來或某個學校活動中雖然有表揚的人,但多數會強調某某人如何不認真準備,導致成績不理想或影響了班級形象等等。挖掘的負面的東西比較多。我確實需要動腦筋改變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運的是在這份材料的后面提供了五個活動,這五個活動大同小異,主旨都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重建自信,幫助他們認識到消極自我認識的危害及消除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從而積極應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些活動的可操作性都很強,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對于我今后方法的改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我想我應該時時記住:教育的目標不在于發(fā)現“學生的問題”,更不是發(fā)現“問題的學生“,而是發(fā)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優(yōu)勢和潛能。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0-18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1-29
積極心理學課程心得體會12-30
關于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0-24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5篇03-02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精選22篇)04-18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5篇)02-08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8篇03-07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匯編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