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心得體會 篇1
參加了小課題研究培訓活動,對我的啟發(fā)很大。是我知道了所謂小課題,指的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小課題的特點是切口小、范圍廣、方向明、周期短、投資少、收益高。課題追求有實用價值。即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或為教育教學中的某個現象尋找答案。這種課題的針對性、時效性都比較強。往往隨問題而來,問題解決了,課題也就結束了。
研究報告、論文不是小課題研究成果的唯一表達方式。還包括:
1、“教育日志”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是用語言符號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為,記載真實的生活場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通過撰寫教育日志,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2、“教育敘事”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并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規(guī)定教育應該怎么做,而是讓你從一個或多個故事中體驗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應該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含有問題和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fā)生的典型性事件。寫作教育案例對教師有以下好處:①案例寫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的機會;②案例寫作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③案例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提升教學專業(yè)水平;④案例寫作為教師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美國學者布魯菲爾德認為:“反思性實踐過程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觀察我們是怎樣思考和工作的!苯逃此嫉腵類型很多,有專題反思與整體反思,即時反思與延時反思,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后反思等。
課題研究既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對于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教與學的主客體的地位,平衡學生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培養(yǎng)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綜合能力,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課題心得體會 篇2
隨著教育的國際化、信息化,多媒體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就顯得非常必然。而且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大力推動語文課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隨著網絡技術的運用,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個性化、情境化、多樣化、綜合化。
一、多媒體使語文課堂具有自主性:
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由于沒有多媒體的加入,很多知識要靠老師的一張嘴重復多次的講解,學生聽的很被動,學得也很被動,根本談不上自主性,而有了多媒體的加入,學生學習更加主動、獨立,呈現出了一個自主課堂。例如:在上《只有一個地球》這課時,我一開始非常生硬地向學生介紹宇航員在太空中遨游是,雖然我覺得很有趣,可學生卻是一臉的'茫然,于是我想到了多媒體,當同學們看到宇航員在太空中走路、吃飯、睡覺這些有趣的畫面后,他們笑了,我也笑了。因為學生們已經感受到太空生活的有趣了。隨后,同學們主動討論了太空生活如此有趣的原因,還提出了“飛機、小鳥為什么會飛呢”等許多問題,整個課堂非常活躍。
二、多媒體使語文課堂具有開放性:
開放性的課堂要求向學生經驗開放,向社會開放,教學場所向教室外、學校外開放。這就更離不開多媒體的運用。記得在上《少年閏土》這一課時,由于偏遠農村的孩子對海邊生活比較陌生。于是上課時,我用多媒體展示了大海、海邊的一些貝殼。學生雖然坐在課堂,可他們了解了教室、學校以外的東西和知識,使語文課堂不再是封閉式的了。
三:多媒體使語文課堂具有情境性:
讓多媒體的畫面和聲音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直觀性的畫面和富有樂感的音樂結合起來,產生一種情境化的教學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會被這種情境所感染。例如:在上《金色的腳印》這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主人翁和狼關系變得友好后的開心,我分別配合畫面用了兩段音樂。在配樂朗讀它們之間友誼慢慢變好的內容時,同學們被優(yōu)美的音樂感動了,當讀到他們和好的時候,同學們又被歡快的音樂所感染,而變的十分開心。音樂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魅力是無窮的。
總之,多媒體的加入,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是受益匪淺。
課題心得體會 篇3
時間如馬駒過隙,仿佛在不經意的回首間,時光老人又即將偷走從教生涯中的一年,這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實的一年,因為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改探索,亦有課題開展下的孜孜不倦的付出,當然更有叫安小學英語課題成員的共同協作,F在課題即將完工出爐之際談談心里的一些體會:
一、端正心態(tài)用心做課題
年初,我們在叫安中心小學的學校領導和縣教研室專家的指導下,在課題負責人的帶領下,開始逐漸深入《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并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由于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tǒng)的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從最初的無所適從到欣然接受;從相互推諉到勇于承擔;從看熱鬧到進門道,我發(fā)現這恰是一個最真實的優(yōu)化成長過程。正所謂:態(tài)度決定結果。對于老師來說,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用心做好課題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專業(yè)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閱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yè)知識上的不足,有時為了找到更好更有說服力的觀點,我們經常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班加點的查資料,如果不去用心做是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二、擺好位置強團隊合作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不干涸,一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能更優(yōu)秀,此次的課題研究成員除了幾個負責人在中心校外,大多都在村小學任教,各自的工作量都不輕松,平時的工作更多的是依靠電話、信息聯系,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負責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fā)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三、積極參與,收獲新希望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于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研究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一點給我在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于去深入了解學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雖然我們的課題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但是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還很艱巨,但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有課改探索下的成果借鑒,有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真心付出;課改工作定能扎實有效的實施,中國的小學英語教育定會迎來新的春天。
課題心得體會 篇4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主動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學習方式,往往它成為一個人學習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個人成長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廣泛存在于學習的所有內容中,體現在學習過程里。例如課前預習、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獨立認真作業(yè),自覺檢查訂正的習慣等都屬于學習習慣。近年來,隨著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發(fā)育水平已有明顯提高,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豐富和社會信息來源也大大促進了少年兒童的智力發(fā)育。但與此同時,在農村少年兒童中卻普遍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學習習慣,如作業(yè)馬虎,拖拉,上課開小差等,而且農村家長的素質普遍不夠高,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沒有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如果任其發(fā)展,必然影響學生日后的健康成長。因此,在農村小學,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我們要通過課題的研究使師生在教與學中自覺地意識到:通過研究能總結出適合農村小學生的有效地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為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聽了李主任的講座之后,我對小課題研究有了新的認識。小課題研究有以下步驟:
一、課題的'提出
二、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努力使學生養(yǎng)成課堂教學中的聽、說、審、檢、作業(yè)書寫、預習、復習良好的的習慣。善于思考問題的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和善于提出問題,質疑問難,科學思維,勤于思考的習慣。自信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鉆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習慣,善于多角度思考問題習慣和聯想探索、假設習慣的培養(yǎng),體現個性發(fā)展。
。2)通過研究能總結出適合農村小學生的有效地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為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三、研究重點
1、一二年級教師負責低年級段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
2、三四年級教師負責中年級段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
3、五六年級教師負責高年級段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過程、方法:
研究方法運用調查問卷法、文獻資料法、個案研究法、行動跟蹤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各研究人員結合本班實際特定相應的研究計劃。
調查問卷法:運用調查問卷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文獻資料法:組織課題組人員學習相關教學的理論,特別是關于語文教學資源、相關指導方法的論述和觀點,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及其它教學教育理論,提高課題研究組成員的理論水平。
行動研究法:此研究法將跟蹤本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通過教師在真實的教學中解決作業(yè)習慣、朗讀習慣、寫日記習慣、收集好詞佳句的習慣等問題的研究,提高小學生的良好的語文習慣。課題組將不斷地研究、實踐、反思、調整、充實,力求以清楚的數據、科學的論證,提供事實性材料,評定前階段工作,啟動下階段工作。在這過程中,教師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討解決的方法,是行動研究的重要途徑。
個案研究法:對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個案分析、分類研究,跟蹤調查評價,收集整理個案研究材料。通過對特定案例的分析,改進研究方法,歸納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績。
經驗總結法:通過階段性總結,及時肯定實驗成果,修正實驗方案,總結出實驗的主要經驗,及時推廣運用。
五、預期形成的成果:
1、形成教師隨筆集,教學反思記錄冊。
2、學生相應的作品集,文字材料,光盤記錄等。
3、提交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
4、發(fā)表成果,推廣實驗研究經驗。
六、實施措施及步驟
課題研究時間:
第一階段:
。1)籌備課題組,制定主課題,構建子課題,明確子課題的負責人。
。2)各子課題負責人制定本子課題的課題方案,明確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并設計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3)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課題進行論證,進一步修正、補充、完善。
。4)舉行開題會。
。5)通過問卷對我校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現狀調查摸底,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
第二階段:每學期制定課題工作計劃。
(1)按課題方案進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探索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
。2)課題組研究人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記錄、存檔,小組定期檢查和交流。
。3)組織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學習課改精神,做好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
(4)通過座談、測試、觀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進展情況。
(5)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撰寫課題中期研究報告,并通過課堂教學觀摩及論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請專家進行檢查、指導,根據課題進展情況相應調整課題研究方案。
(7)每學期教師撰寫與課題相關的研究心得、論文、案例。
(8)通過階段性總結,發(fā)現問題,調整研究方案,進一步探索,積累資料。
。9)及時把課題研究動態(tài)、過程上傳到寧夏教研網上。
第三階段:
。1)總結研究執(zhí)行情況,做好結題工作,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匯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
。2)寫出課題論文,匯編論文集,優(yōu)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撰寫課題結題報告,邀請有關專家、領導對課題進行評審鑒定。
。4)觀摩活動。
七、課題研究人員安排。
總之,開展小課題研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與新課程同生共長。我們相信,小課題研究一定會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亮點,一定會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涵,為小學語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課題心得體會 篇5
通過學習《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一書,我真正懂得了課題研究的過程和好處,一個教師要作好課題研究會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價值、有意義的課題總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矛盾的基礎上提出的,為了選取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就需要學習、鉆研教育理論,收集與分析有關的教育研究資料;需要對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進行回顧;對面臨的各種教育現象細心觀察、思索,對大大小小的教育實際問題進行整理、辨析;還要對主觀條件作出正確的分析、估價,所以課題的.研究,又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過程。下面我對進行課題研究應如何選題發(fā)表一些簡單的看法:
。ㄒ唬┻x題必須有價值。
一是所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否符合社會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
二是所選的研究課題是根據教育科學本身發(fā)展的需要,是為了檢驗、修正、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的教育理論體系的需要。
(二)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
選題的現實性,集中表現為選定的問題要有科學性,指導思想及目的的明確,理論根據充實、合理。
。ㄈ┻x題必須具體明確。
選定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界限要清,范圍宜小,不能太籠統(tǒng)。課題是否具體、適度,往往影響全局的成敗。那種大而空、籠統(tǒng)模糊、針對性不強的課題往往科學性差。只有對選題有清晰透徹的了解,才能為建構指導研究方向的參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據。因此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寬、太大、太復雜。
。ㄋ模┻x題要新穎,有獨創(chuàng)性。
選定的問題應是前人未曾解決或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應有所創(chuàng)新,有新意和時代感。
。ㄎ澹┻x題要有可行性。
所謂可行性,指的是選題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現實可能性。
通過初步的簡單學習,首先讓我感受到了選題的重要性,也從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課題,可能從一開始選題就存在問題,所以造成了結果的不樂觀。對于《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我還將繼續(xù)認真學習,相信學后會有豐厚的收獲的。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時刻面臨著來自社會的挑戰(zhàn),同時也面臨自我的挑戰(zhàn)。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挑戰(zhàn)的意識和準備,那么就面臨著失敗乃至落后,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之后,我們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學得更多,在挑戰(zhàn)的浪潮中洗禮與充實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達成功的殿堂。
課題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13日四天時間,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參加了“浙江省教師小課題研究培訓”,在短短的四天時間里,我們聆聽了寧波市教科所副所長、寧波市教科研先進個人紀老師、職業(yè)中學副校長薛xx以及鄞州區(qū)教科室舒主任等幾位教育科研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在這里,結合我所學到的、想到的,收獲的,對我們做課題有幫助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一、做好課題總結提升理論水平
由寧波市教科所副所長張博士給我們講的《選擇起點——教育科研的選題與立項》專題,講座的開篇從宏觀、縱觀、微觀上分析了我們教師為什么要搞課題研究以及如何搞好課題研究。做課題的目的是教育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張所長無論在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研究方法上、技術路線上如何論證,都給我們明確指明了研究課題的方向。
二、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yè)成長
市職業(yè)中學副校長薛礦軍老師給我們講的《教育課題聚焦與形成》專題。我對薛老師深奧的理論,生動的課題案例及實踐研究成果所深深地震撼。明確了課題的分類,并且建議從小課題入手尋找課題研究,點明了教師教科研是教師們一生的光榮與夢想。教師做課題研究,從教育目標、教育現象和教育方法入手,把對學生進行的真實教育和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緊密起來,選擇課題的視角:
1、從自身困境中尋找問題;
2、從教學情境中捕捉問題;
3、從人際交流中發(fā)現問題;
4、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問題。
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觀察、內省、反思、探究、創(chuàng)新。教育科研要邊做邊實踐,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總結,在課題的實施中服務于的本職工作,通過課題研究養(yǎng)成研究的習慣,關注自身問題的解決和經驗的提升,做課題的.目的是教育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從中可以看出,課題研究是一個過程,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與規(guī)范
舒主任給我們做了《優(yōu)秀科研案例的分析》的專題,他在上課前給我們介紹了他個人的工作經歷和專業(yè)成長過程,從每一個階段的研究經驗到現在研究所的工作研究成果。接下來,舒主任從為什么研究課題開始逐個我們進行講解,選題是關鍵,要選自己關注的問題,而且真正地渴望能夠找到解決辦法的問題,不要跟風;教師要去真研究,研究要出真成果。張主任在講授過程中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和親身經歷的感悟都讓大家佩服不已。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對于我個人而言,還沒有做課題研究的經驗,總覺得研究課題離我們太遠,殊不知課題研究本可以從我們身邊的活動做起,多觀察、多積累,這樣可以為我們個人的專業(yè)成長鋪平道路。要知道,艱辛的工作正等待著我們去實踐,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施,學習理論,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們就會成為搞教育科研的受益者。另外做課題研究也是提高我們自己教育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的途徑。努力朝著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方向前行!
我相信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在上級領導及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在做一名幸福的好老師的追求下,只要每位教師積極努力,認真研究,我們的課題就一定能夠按時完成!
課題心得體會 篇7
7月2日在徐州鐵路文化宮舉行了全市教科室主任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講了兩方面的事情:一是南京市五老村小學教科室主任莊文州的講座,二是徐州市教科所鄭少華主任的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活動——讀書活動,本次活動我受益匪淺。
聽了莊文州主任《向“草根化”研究進軍》的講座,首先,我知道了個人課題與課堂實際是相輔相成的,對課堂教學有很大好處,它是由教學中的問題轉化而來的,它使課堂的目標明確,對課堂反思更加深入;其次,我還知道了個人課題的研究方法:
1、發(fā)現問題,從教學實踐中去發(fā)現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2、分析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3、制定措施,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4、付諸實踐,做好記錄,寫好反思,
5、總結經驗。
經過這五步,我們就可完成個人課題的研究。然后,我還明白了個人課題如何去選擇,個人課題要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它的切入點必須小并且能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它的研究必須與教學實際結合在一起?傊,我明白了個人課題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它就是解決我們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了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提高,我們將號召更多的老師進行個人課題的研究。
聽了鄭主任的講座,我的感觸更大。鄭主任的講座讓我知道了怎樣才能做一個有學問的老師,知道了怎樣去讀書。說起讀書,我真覺得慚愧。其實我們賈汪區(qū)早在前年就號召廣大老師去讀書,我也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去讀書,每周寫三篇讀后感?擅看挝叶际菫閼蹲x書筆記去讀書,需要寫筆記了我才去讀,除此之外我根本不去閱讀。我以為我的主要任務是教好學生,多閱讀閱讀教本,鉆研鉆研教學工具書,其他跟教學沒有關系的書籍讀也沒用,與其去浪費那個時間,還不如多批改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呢,F在想來真后悔!我決定從現在開始我要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去讀書,去廣泛的閱讀各方面的書籍,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使自己早日真正成為一個有學問的老師。同時,我也會號召我校的全體教師扎扎實實進行閱讀活動,全面提高我校教師個人素質和文化底蘊。
課題心得體會 篇8
隨著新課程計劃的實施,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全新的教學理念走進了高中校園,因其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學生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所具有的顯著優(yōu)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視并逐漸開展起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學習占用課時及耗時過多而對傳統(tǒng)教學產生的沖擊也逐漸顯現出來,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使之形成優(yōu)勢互補協調發(fā)展,就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三年來,我們二十三中生物組的全體教師就如何將研究性學習與生物課堂教學相整合展開了專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現總結如下:
一、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意義
我國現有的教育制度和辦學形式決定了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點,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體作法,必然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落實和體現。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其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其實質在于“自主發(fā)現”。同傳統(tǒng)的被動性學習相比,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關注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探究問題的產生,研究問題的發(fā)展,預測結果,驗證結論,從而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運用,并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同課堂教學相結合,不僅可以發(fā)揮研究性學習本身的優(yōu)勢,還可極大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效果,兩者相得益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①激發(fā)學習熱情,促進自主學習,拓展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相長。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與生物教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社會熱點等問題展開研究,并將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不僅可激發(fā)學生產生強烈的研究興趣,而且使之便于與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知識的掌握相聯系,使學生看到學習這些知識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實用性,從而產生學習上的主動性、自主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生從學校以外的眾多渠道中獲取的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彌補了教材中的不足,實現了資源共享,使學生和教師雙雙獲益。
、陂_闊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研究性學習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各類實踐活動中,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得到開發(fā)、訓練。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品格。學生收集的素材大都與社會生活有關,且很多是社會熱點,利用這些素材進行教學,可使他們增加對社會的了解,更加關注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實踐證明,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必然為基礎教育改革開辟一片新天地。
二、生物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
同中學的其它學科相比,生物學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結合、可拓展性強、開放性強、自然與人文并重、知識與生活與社會熱點密切相關、定性與定量互補等特點,是任何學科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要回歸的一門終級學科,是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焦點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體,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體,圍繞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就有很多奧秘值得探究,例如,人為什么會有頭皮屑?人為什么會衰老?人為什么會得癌癥?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什么?等等。生命現象的千變萬化,生物世界的豐富多彩,生物實驗手段的多樣性,以及生物新技術、新成果的不斷出現,這一切都為生物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內容,都很容易激起學生對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也是開展生物研究性學習的好素材。因此,結合生物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具有選題廣、可操作性強、生動有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課內課外聯系緊密等諸多優(yōu)點。另外。生物學的'發(fā)展歷程,諸多生物學家本身的道德示范,使生物學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價值。自然萬物的千姿百態(tài)使人產生了美感,生物進化理論隱含了豐富的哲理,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環(huán)境意識的提高,而眾多科學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貴的探索精神和獻身精神、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更留給中學生們無價的精神財富。結合生物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可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質和人文品質。
面對教育革新,生物教學應將研究性學習作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生物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理解生物知識、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
課題心得體會 篇9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保逃谊慂Q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就是研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脫衣服及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大人也可以幫著一起完成”。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在很多家長眼里,覺得他們的孩子太小,盡量幫助他們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承包下來,尤其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的過程中,由于溺愛、怕出小狀況、怕不衛(wèi)生等,將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部包攬下來,覺得這樣才是愛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養(yǎng)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缺乏實踐和鍛煉,造成膽量小,自理能力差等。因此,我從孩子入園第一天起,就著手進行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著重從為自己服務、吃飯、穿衣褲、分餅干、分牛奶、搬自己的凳子等方面進行教育。同時要求家長樹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大人也可以幫著一起完成”的理念,組織親子活動,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實踐證明,越是盡早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發(fā)展的越快,尤其是到中班以后,表現的最為明顯。所以我覺得要盡早開始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課題心得體會 篇10
研究性學習法課題研究中,我輔導了《語文自主學習法》課題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課題計劃的預期結果,現將我個人輔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法課題的體會總結出來,以便與其他研究課題的輔導教師共同探討。
一、明確“研究性學習法”的目的。
如果輔導教師連“研究性學習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話,研究性學習法的課題研究就可能變成一種“形式運動”。我是這么認為的,“研究性學習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觀察、社會實踐、科學研究等方法而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利用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獨立思考、信息分析處理等多項能力。研究性學習法的研究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如何定課題。
定課題與寫論文可以說是同出一轍,課題定得好就可以說你的'課題研究已經成功了一半。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結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或本學科與其它邊緣學科的結合等多種方法來議出一個課題,在明確本課題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課題名稱。例如我們計算機學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諸如:利用玩游戲進行學習,破壞學習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學習法。
三、分階段有條不絮的完成課題研究。
一個課題一般可以自己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1、議題階段
定課題、做計劃,設計出有關統(tǒng)計資料的表格,課題進展情況登記表等。
2、開題階段
讓課題組成員明確課題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時間細化的計劃課題任務,必須完成的階段性成果,負責人等。
3、研究階段
課題組成員按階段,按時間完成階段性課題任務,形成有關(信息)數據處理報告,填寫有關表格。進行階段性課題總結。
4、結題階段
收集整理開題以來的各項成果和資料,進行有關的數據統(tǒng)計處理,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形成結題報告。邀請有關權威部門,有關專家組成員召開結題會,并由權威部門或專家組對本課題作出科學的評價。
初次進行研究性學習法的課題研究,以上的體會純屬個人在摸著石頭過河中總結出的不成經驗的所謂經驗。不足之處有請多多指導。
課題心得體會 篇11
課題研究講究科學,嚴密性,而這種特性有利于教師養(yǎng)成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我認為簡單的問題,只要簡單的講解、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就能夠理解、掌握該知識了,但是當學生真正做起習題或考試的時候才發(fā)現情況并非如此,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質量非常糟糕,當時便歸責于學生的能力差。但是,現在想來實際責任在我,我沒有給學生表現能力的'機會,課堂沒能以學生為主體,沒有努力培養(yǎng)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實驗操作能力,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后,課堂上我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所有的教師課堂演示實驗由學生代替完成,利用學,F有的條件,完成學生“活動與探究”實驗,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僅易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拉近了我們師生的距離。
通過一年的研究,我尋找時間閱讀了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經過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我所任教的班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20xx年秋季學期期末考試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級達A率、達C率、平均成績均居全縣前列
總之,我覺得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能夠在教學的同時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開展教科研的實踐對于教師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是不無益的。
課題心得體會 篇12
本次地理研究性學習是關于中國美食的課題,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此次研究活動中,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我們確定研究性學習的題目是《舌尖上的中國》,與當下正在熱播的《舌尖上中國第二季》相得益彰,學生通過對中國不同分區(qū)的主打美食的了解,從地理視角感受到美食對該地區(qū)的獨特意義,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地理知識的理解,直觀上感受著美食的誘惑,深深為中國美食文化所吸引。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地理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離不開地理,地理來自于生活。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
每個班級平均分成6到7個小組,每個小組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地理區(qū)域,在小組分工后各自展開調查與搜集資料,持續(xù)時間一個月,效果非常好。從整個活動來看,學生對中國美食這一研究內容充滿興趣,大家都被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美食所吸引,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學生主要通過上網收集一些圖片、文字及視頻整理材料并撰寫成文。有的學生介紹美食的美麗傳說,食材的`獲取方法或是介紹制作方法,有的學生展示美食圖片,并制定吃貨路線,直觀形象,嘗盡天下美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著知識帶來的喜悅。還有的學生獨辟蹊徑用地理視角去解讀中國美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總之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很成功,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研究問題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課題心得體會 篇13
去年,我校申請了泰州市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農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特殊家庭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這些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題會議令我豁然開朗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后,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群體:特殊家庭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特殊家庭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yōu)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這些表現優(yōu)秀的特殊家庭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鑒他們的優(yōu)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特殊家庭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理論學習。經常性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志,認真做好讀書摘記。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了解當今社會發(fā)展趨勢,關注特殊家庭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特殊家庭學生教育個案。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每每過后,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農村特殊家庭中學生的教育任重道遠
當我越深入了解這些學生,我的心情越復雜。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群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有些特殊家庭學生因為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學生由于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學生由于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為問題學生。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作為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愛。關心一下特殊家庭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還可以教育其他同學多幫助他們。讓這些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農村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
課題心得體會 篇14
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需要。時代發(fā)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里,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的能力。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
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發(fā)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問題、有學生行為習慣、道德表現的問題、有學校教育的問題,還有學校管理模式的問題。課題研究的嚴密性,也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
做課題時少不了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當你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為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
綜上所述,課題研究是當代教師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當代教師進行學習的方式之一。課題驅動,行動研究是教師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師職業(yè)化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教育。必須由“教書匠”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今天王小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她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課題研究的點點滴滴,讓我對課題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課題研究的重要性,讓我知道課題研究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點滴教育教學過程中。深感作為一名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態(tài)度,才能不斷提升自我。
通過王老師的講座,還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業(yè)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知道了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課題研究的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選題注意從實際出發(fā),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不能貪大求全。要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善于發(fā)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
二、其次有做好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課題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最后就是用心去研究,做好案例分、反思、總結等等了。
總之,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學、課題研究過程中,認真去做、用心積累,一定有所收獲。
課題心得體會 篇15
3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赤壁市小學語文課題研究活動,成為了赤壁市小語青研中心的一員。整個活動下來,很受感動。感動市教育局周青、江清秀兩位教研員對小語工作的執(zhí)著與孜孜不倦,感動課題組長們對小語工作的艱辛付出,感動小語工作者們的敬業(yè)精神與無私奉獻。通過學習,使我對我們的語文課題有了一個整體認識,對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活動中,江老師的精彩主持,兩位老師的片段教學,三位組長有針對性的課題階段性總結,以及其他教師代表發(fā)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在課題研究中肯定可以提高科研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我們教師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聽了幾位課題組長的總結發(fā)言,我知道了:在課題研究前期,在課題主持人的組織下,通過聽講座,了解模式的框架;然后在教研組活動上,學習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還要查閱斯霞、崔巒等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參與者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隨著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
二、課題的研究氛圍很好。
三個多小時的參與,學習,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直到結束了還意猶未盡。我慶幸,能成為課題組研究成員之一,能參與到這支高素質的團隊伍中來。就拿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學目標與方法”來說,對于一篇課文課時劃分的'研究,需要我們課題組通過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反復地進行討論、分析。在階段匯報會上,聽取課題組成員的意見,認真修改才提煉出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課時劃分。在這里,我想要感謝市教研員周青老師和江清秀老師對青語會成員的耐心指導。聽組長邱輝說:每當她遇到困惑時,兩位教研員就會親自對她進行指導,給她指點迷津,使我她如沐春風,增強工作的信心,認真努力地做好每一階段的工作。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
三、課題研究活動的實踐會讓我成為思考者。
通過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我會向組內成員學習,針對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認真進行反思。把在青研中心學到的好的教學模式,好的教學方法等推廣給其他老師,總結哪里做得好,哪里還有待改進,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我想:通過自己不斷反思和實踐獲得的經驗,一定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加入了小語青研會,使我真正的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留意課堂教學中的小小細節(jié),從日常教育教學點滴事情做起,及時反思,及時改進,真正把新課程理念的種子播撒到教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態(tài)之中,做到細微深處見真情。我相信,在課題研究活動的過程中,我與我的同仁們一定會共同成長。就讓我們在課題研究的實踐中真正鍛煉能力,增強自信,提高自己,服務學生。
【課題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課題培訓心得體會09-13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7-23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7-19
課題培訓心得體會08-25
小學課題心得體會12-30
做課題的心得體會01-18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優(yōu)秀09-12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10-23
開展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5-15
參加課題心得體會06-16